浅谈拼多多

三年前,当所有人都认为电商市场格局已定的时候,可能谁都没有想到会有一匹叫拼多多的黑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杀出。在今年1月份,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京东,彼时的拼多多还不到4岁,而京东已经在电商耕耘了15年。

浅谈拼多多

▲2019年1月份,拼多多市值一度超越京东

崛起:创新的获客模式服务"五环外人群"

浅谈拼多多

拼多多成立的时间是2015年,彼时,一二三线城市的电商市场几乎已被京东和阿里瓜分殆尽,在"五环以外"的世界,拼多多通过基于微信社交电商模式,利用微信好友的"熟人关系网"重新设计了消费者发现与购买商品的链路,开创了"拼团"这种带有游戏性质的购物模式,实现了利用社交链路的病毒式传播。

本质上讲,拼多多瞄准的是还未被京东和阿里有效开发的人群——未绑卡人群。

在用户层面,拼多多早期的交易基本都在微信内完成。用户在拼多多发现商品-分享到微信中进行拼团-完成购买。在这当中,拼多多借助微信红包和待付款降低了用户交易成本,并利用拼团模式,在目标人群中实现精准的二次、三次传播。

庞大的流量势能穿透力惊人

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伴随着上市新闻,拼多多和它高速增长的故事再度席卷全网,网友们"并夕夕"、"康帅傅"的调侃也进一步刺激更多人尝试了解拼多多这个新兴的电商平台。而拼多多上商家普遍的低价策略和平台官方的巨额补贴,也让不少猎奇的用户感叹"真香"。

浅谈拼多多

▲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018年拼多多全年平台GMV达4716亿元,营收131.2亿元,年活跃买家数超4亿。从增速上看,其营收、GMV、用户等均实现三位数的增长,力压京和阿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2018年的活跃买家较2017年的2.448亿劲增1.737亿,同比增长71%,一举超过京东3.05亿的年度活跃用户。

拼多多巨大的爆发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这个强劲的势能也让任何商家都无法坐视不理。在上市前,拼多多就开始清理平台上的假货和山寨产品,并积极邀请品牌方入驻,目前,联合利华、宝洁、美邦、森马、良品铺子等品牌都已入驻拼多多开设官方旗舰店。若给予拼多多时间,这4亿月活用户的留存率可能将重新改写中国电商行业的版图。

浅谈拼多多

▲已入驻拼多多的品牌

软肋:未构建核心竞争力

做为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企业,纳斯达克上市,活跃买家超4亿,拼多多目前取得的成就已经足够耀眼。但若想更进一步,改变中国电商版图,拼多多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飞速增长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

平常有观看综艺节目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在什么节目里都能看到拼多多的身影。据统计,拼多多从去年7月起已经连续赞助了超过18档综艺节目。财报显示,仅在201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以促销补贴活动和品牌推广为主的销售费用就达到60.24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699%。而2018年全年,拼多多销售费用为134.418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900%。与此同时2018年,拼多多全年净亏损102.97亿元。

浅谈拼多多

▲拼多多赞助《极限挑战》

巨额的营销投入确实也带来了喜人的效果。在201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用户数较第三季度新增4200万,达2.726亿,较2017年同期的1.41亿同比增长93%。不过,当营销费用减少,拼多多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呢?

低价是否可持续?

低价,是拼多多身上最醒目的标签。从某种程度来说,拼多多的低价是利用了淘宝打假风暴后,大量山寨和假冒商品无处消化的"红利"。这波"红利"也给拼多多带来"并夕夕"的调侃。随着拼多多上市,对山寨假冒产品的整治势在必行。当劣质商品被淘汰出市场,拼多多能通过什么手段让存留下来的正规商家继续保持低价?

浅谈拼多多

▲iPhone Xs Max在拼多多和京东的价格

以iPhone为例,拼多多长期维持着全网最低的价格,而这个低价并不是源于供应链的优势或商家的让利,而是来自平台的官方补贴。拼多多此前曾透露,自从去年 "双十一" 期间,拼多多就对新款 iPhone、新款 AirPods、多款 iPad 进行补贴,累计补贴超过 5 亿元,并未设置补贴上限。如果停止补贴,拼多多的价格优势将不再明显。而如果长期保持补贴,拼多多想要实现盈利则更为困难。

拼多多需要低价以外的核心竞争力

低价就像一个带毒的蜜糖,用户因低价而来,而当价格不再是优势又没有其他核心竞争力时,所谓的活跃买家也很容易一哄而散。

而年轻的拼多多明显还未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比阿里,拼多多不具备淘宝+天猫+飞猪+支付宝那样的完整生态,也没有微博+优酷+UC这样的流量池加持。而对比京东,拼多多也不具备京东那样完备的物流与客服体系所构建的服务壁垒。

浅谈拼多多

▲京东的物流中心

同时,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都已经开始向供应链上游进行布局。以京东为例,早在2007年京东就开始布局自建物流体系,通过优化物流链路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如今,京东已经开始与品牌方进行更深入的合作,试图在生产阶段就开始介入,从源头进行对供应链链路的优化,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而流通成本的降低,将转化为比拼多多目前的补贴模式更为健康可持续的价格优势。阿里在2013年成立的菜鸟网络,本质目的也是如此,然而这种投入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时间——阿里菜鸟在2013年成立直到2019年其价值都还未开始爆发。

对于拼多多来说,用4年不到的时间取得目前的成绩已经足够可以自豪。然而,若想真正改变行业格局,拼多多急需确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在互联网这个行业,流量永远是在流动的。

你看好拼多多未来的发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