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瓘接连干掉三国三大名将,为何却死在了一个女人手里?

河北解放


不知道亲们还记得《三国演义》后半部书中“二士争功”和“一石三鸟”的故事情节吗?说的是魏国大将军钟会和邓艾灭蜀争功的故事。

“二士”指的是钟会和邓艾;“一石三鸟”我理解是:卫瓘就是那一石块,“三鸟”指的是:姜维、钟会和邓艾。

卫瓘最后接连干掉了三个牛逼人物(一石三鸟),最后却死在了一个丑女人手中,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这事还要从魏国灭蜀国讲起。景元四年(263年)秋。魏国大将军司马昭分谴三路大军入川灭蜀国。

这三路分别是: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余人。由今甘肃临洮进军,用于牵制姜维的主力(此时姜维带兵屯田避祸);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今甘肃成县西北。目的是切断姜维的退路。



主帅镇西将军钟会率10万余人,乘虚夺取汉中,然后拿下蜀国国都——成都。卫瓘为监军,大将军司马昭统一调度指挥。

以上就是司马昭灭蜀的军事部署。

讲真这种强强联手的安排,在大多数人眼中是最佳战术,惟有相国参军刘寔不以为然,只是冷笑,太尉王祥见刘寔冷笑,就问:

“钟、邓二人,此去可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但恐皆不得还都耳。”王祥问其故,刘寔但笑而不答。——引自《三国演义》

事实真如相国刘寔所料吗?咱们接着往下看。

话说三人各自率军进川,各自按照司马昭交代的战略方案有条不紊的推进。然而邓艾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司马昭的安排他是钟会的副手。可他没有按司马昭的战略战术推进,而是自作主张率2000士兵走阴平小路突袭成都。



谁知道蜀国刘禅如此昏庸无能,竟被邓艾得手,活该邓艾露脸。也许是天意,否则邓艾就被包饺子了。刘禅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没什么抵抗就自缚而降了,由此蜀国灭。

邓艾得意万分,没征求主帅钟会和监军卫瓘的意见,更没有向大将军司马昭请示,自作主张封刘禅为骠骑大将军,蜀国的其他文武官员尽皆封赏。

这就是邓艾政治觉悟低的地方。本来你出尽了风头惹人嫉妒,钟会和卫瓘率领十万大军没拿下成都,被你抢了头功,二人脸上无光,现在你还高调行事,这不是作死吗?

果然,钟、卫嫉妒邓艾的灭国之功,向司马昭打小报告,诬陷邓艾欲图谋反、据蜀自立,想当第二个刘备。说实话邓艾没考虑那么周到,他的目的无非就是要很快稳定蜀国的局势,毕竟姜维还带着10万大军“打游击”。

不是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话虽没错,有时却会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



司马昭得到消息后勃然大怒,显然恼怒邓艾越级用权,封刘禅为骠骑大将军,什么时候轮到你了?司马昭骂道。诏令邓艾父子回国解释清楚。于是邓艾父子二人被绑缚装进牛车,被士兵押送回国。

钟会和卫瓘总算出了一口气。刘禅投降后,命令姜维放下武器向钟会投降,姜维无奈投降了钟会。其实姜维另有一个打算,他要策反钟会。

姜维早就看出钟会是个有野心的人,故想法接近利用他。经过培养感情,姜维逐渐取得了钟会的信任。眼看时机成熟,姜维怂恿钟会据蜀自立,钟会果然上当。采纳了他的计划。

钟会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提出了要造反。说是奉郭太后的旨意要诛杀司马昭。

众将官不相信,于是有人偷偷向监军卫瓘告密。卫瓘率领不想造反的官兵突袭钟会,钟会和姜维双双被乱军砍死。



此时卫瓘担心他和钟会陷害邓艾的事儿暴露,他要设法除掉邓艾。于是找到和邓艾结怨的护军田续,给了他一匹快马,让他追赶邓艾并杀死邓艾父子。

这正中田续下怀,原来田续曾犯了错误,被邓艾打过屁股,既能得到赏银又报了仇,何乐不为呢?

田续策马狂奔,眼看邓艾就要踏上魏国的国土。田续飞马上前,一刀砍了邓艾父子。这正应了刘寔所言:平蜀没问题,二人能不能回来还两说。“

卫瓘杀了邓艾和钟会,田续因杀人而亡命天涯。总算长舒了一口气,从此没人知道他做的“糗事”了,卫瓘成了灭蜀唯一的功臣。回国后,被司马昭授镇西将军,获封开阳亭侯。

公元266年2月,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夺魏国江山,建立了西晋。这一年卫瓘46岁。

卫瓘倍受晋武帝司马炎的信任,武帝甚至将其女繁昌公主下嫁卫瓘的第四子卫宣,加封卫瓘为太子少傅。



时光匆匆,转眼24年过去了。

就在卫瓘70岁时,晋武帝司马炎死了,他的傻儿子司马衷继位。史称晋惠帝。卫瓘、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

当时傻皇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专权,贾南风是太尉贾充的女儿。这个女人虽然是个丑八怪,但却是一个淫荡蛇蝎女人。贾南风忌惮卫瓘的权谋,卫瓘多次坏了她的好事,有一次被卫瓘发现她和潘安偷情,这让贾南风产生了除掉他的念头。

贾南风矫诏派司马玮诛杀卫瓘一家老小。当时家人都怀疑诏书有假,想让卫瓘问问皇上再认罪不迟,卫瓘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于是卫瓘和子孙九人一同遇害,享年72岁。

所幸他的两个儿子卫璪、卫玠在姥姥家才躲过了一劫。也算上天可怜卫瓘,总算没让他绝后。

结语:青蛇口中舌,黄蜂尾后针,两般尤未毒,最毒妇人心。一个丑女人就这样害死了“一石三鸟”的卫瓘。


秉烛读春秋


死因与卫瓘有关的三国三大名将分别是:邓艾、钟会、姜维,三人都死于司马昭伐蜀之机。

卫瓘是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夏县北)人,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卫觊是曹魏文帝、明帝朝的尚书,卫瓘10岁便丧父,之后靠着个人努力,年仅二十岁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在司马氏掌权时期,卫瓘历任侍中、廷尉,并且得到了司马昭的信任。



263年, 司马昭为了转移弑杀曹魏皇帝曹髦的视线和不良影响,发起伐蜀之战,以钟会为主帅,与邓艾、诸葛绪兵分三路共计18万大军攻打蜀汉,而当时的卫瓘以监军身份统领一千人,持节,监督钟会与邓艾的军事行动。

起初魏军进展顺利,进入汉中后,除了汉、乐二城,汉中其余城池据点都已拿下,但之后钟会大军被姜维阻挡在剑阁,不得前进。而邓艾出奇兵偷渡阴平,拿下江油,在绵竹击败蜀汉最后的军事力量诸葛瞻的部队,兵临成都,这一下子将蜀汉逼入绝境,刘禅在主降派的蛊惑下向邓艾投降。



接着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蜀汉灭亡。之后,邓艾开始居功自傲起来,擅自封赏蜀汉君臣及自已的部下,引起钟会等人的不满,钟会联名卫瓘、胡烈和师纂上书司马昭,说邓艾有谋反之心,司马昭下令让邓艾捉拿送成洛阳,收到司昭的命令后,钟会让卫瓘去捉拿邓艾。

卫瓘是一个聪明,且懂得变通的人,他只率领自已的一千人,如果硬拼是邓艾军队的对手,因此卫瓘去成都拿邓艾,是首先离间了邓艾的手下,设法抓住邓艾,当邓艾的部将想要救援邓艾时,卫瓘又欺骗他们说会上书为邓艾申冤,就这样卫瓘拿下邓艾父子,并派出押往洛阳。



钟会见邓艾被收押后,在姜维的劝说下,野心开始膨胀,钟会率军进入成都后,开始密谋造反,一到成都便召集魏军将官及蜀军将官开会,以魏国郭太后名义,欲起兵反对司马昭,但大多数魏国将领不同意,都被钟会软禁起来,连此时魏军中的二号人物卫瓘也不同意,并装病骗过了钟会的迫害,并逃出城外,将钟会准备谋反的信息透露到魏军各营。

第二天,卫瓘起檄文讨伐钟会,调动城外魏军进入城内讨伐钟会,整个城内一片大乱,没有将领带兵,全是乱兵,钟会、姜维两人死于乱军之中,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人被杀,钟会、姜维死后,钟会帐下将士数百人被杀,姜维妻子儿女全家被杀, 原蜀汉太子刘璿、左车骑将军张翼、蒋琬的两个儿子汉城护军蒋斌、太子仆蒋显也被乱兵所杀,就连关羽全族也被庞德的儿子庞会灭门。



与此同时,原邓艾部下士兵想要救回邓艾,因此派人去追邓艾的囚车,而卫瓘由于担心邓艾获救后,会对自已不利,因为当时邓艾被抓也有卫瓘上表司马昭的原因,所以卫瓘派出对邓艾不满的田续追上邓艾,并杀害了邓艾。

自此,三国三大名将,都死于卫瓘之手。

卫瓘在钟会之乱中的表现,可谓多谋善断、随机应变,成功的调动魏军的其它力量阻止了钟会的谋反,是平定钟会与姜维谋反的最大功臣,导致钟会与姜维都死于乱军之中。但是卫瓘杀邓艾则纯属报复,卫瓘能够在司马昭主政的政权中身居高位,必然是得到了司马昭的信任,也因为卫瓘个人颇有能力的原因。



平乱之后,卫瓘被任命为都督关中诸军事、镇西将军,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不久便调离关中到都督徐州军事。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卫瓘仍然得到重用,任征东将军,不久又改任征北大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不管如何改任,卫瓘都是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

卫瓘从58岁时开始进入京城为官,历任尚书令、侍中、司空、太子少傅,成为晋朝重臣。司马炎去世后,他的傻儿子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由太傅杨骏辅政,由于皇帝弱智,皇后贾南风开始插手政事,接着八王之乱开始。



皇后贾南风联合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杀太傅杨骏一党,废太后杨氏为庶人,自此贾皇后开始弄权,之后贾皇后联合楚王司马玮,并由贾南风下诏,杀汝南王司马亮,同时派清河王司马遐率部包围卫府,当时一同带兵包围卫府的还有个叫荣晦的人,因为与卫瓘有过节,乘机因私杀死卫瓘全家。

卫瓘之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赞同让封王回到封地,因而得罪了楚王司马玮,又因为卫瓘为人还有些正直,贾皇后干政觉得卫瓘是个障碍,于是就派人杀了卫瓘,卫瓘终死于贾南风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之手,享年72岁。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在三国后期,此人接连干掉三国钟会、姜维、邓艾三大名将,不仅得以全身而退,而且还获得高官俸禄。然而,就这样是一个三国猛人,最后却死在了一个女人手中,并且还是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手中。那么,为何这样一个猛人会死在一个女人手中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历史的真相。

此人不是别人,就是三国后期曹魏到西晋初年重臣卫瓘。卫瓘出身于官宦之家,少年成名,年仅20岁就做了曹魏的尚书郎。由于卫瓘秉公执法,且能力出众,一路升迁,成为了曹魏的重臣。公元263年,司马昭决定讨伐蜀汉,派钟会、邓艾率领大军伐蜀,特别让卫瓘出任监军,监管钟会、邓艾等人,可见卫瓘是多么的受司马昭信任。

接下来,蜀汉被邓艾灭掉。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开端,接下来的内斗更是精彩。先是邓艾独断专行,被钟会和卫瓘两个大佬所忌恨。于是,这两个大佬上书司马昭说邓艾要谋反,邓艾被囚禁押解回京。随后,早就有谋反之意的钟会,在姜维的怂恿下,决定谋反,拘禁了伐蜀的曹魏将领,逼迫他们就范。由于钟会优柔寡断,没有杀死这些不听话的曹魏将领。随后,卫瓘装病逃出成都,号召各营将士讨伐钟会攻入成都,营救各营的将军。



于是,在卫瓘的带领下,曹魏大军很快就打败了钟会,将钟会以及姜维都给一刀解决了。当时,邓艾本营的将士想要追上囚车救出邓艾,迎接他回成都。由于卫瓘参与了钟会诬陷邓艾谋反之事,担心事情会暴露,就提前派遣护军田续至绵竹,杀死邓艾父子,死无对证。

此事之后,罪大恶极的卫瓘摇身一变成了平叛的大英雄。在回朝后,卫瓘被加官进爵,但他可能对邓艾之死有所愧疚,坚决不受,反而博得一个不贪图功名利禄的清誉。西晋建立后,这个卫瓘备受晋武帝司马炎的信任,他先转任征东将军,不久进爵为菑阳公。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卫瓘确实有能力,他设计离间北方的鲜卑各部,为西晋暂时解决了北方边害。随后,卫瓘被调回京师,担任尚书令,同时兼任太子司马衷的老师,晋武帝司马炎更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卫瓘的儿子。



在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卫瓘作为帝师与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政。然而,由于卫瓘支持司马亮的让诸王回到藩国的建议,遭到了权臣楚王司马玮的记恨。同时,由于卫瓘干涉贾后贾南风的行为,这让贾南风这个丑妇无法随心所欲的行事,很是郁闷。于是乎,贾南风就联合司马玮以“谋图废立”的罪名收拾卫瓘。随后,司马玮派兵包围了卫府,将卫瓘子孙九人一同逮捕。不久之后,卫瓘及其子孙都被杀害,终年72岁。

真是万万没想到,曾经一个人干掉三国三名大将的狠人卫瓘,最后竟然死在贾南风这个丑手中,这真是阴沟里翻船呀!当然,这也应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的这句话。各位,你们认为呢?


密探零零发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司隶河东安邑人,先后干掉了邓艾、钟会、姜维三大名将。

少年卫瓘


年轻时运用自己的智慧,游刃有余的行走于各大势力之间,平步青云,后期有参与平叛蜀国,战功赫赫,一路加功进爵,升官发财,官拜菑阳公,后来又一路升官进位太傅,三公之一,位高权重。同时和皇帝还结成了儿女亲家,儿子卫宣娶了繁吕公主变成了驸马爷,这更是地位显赫。

卫宣与公主

如此厉害的卫瓘,为什么一个不小心会死在一个丑陋的女人手里呢?这个丑陋的女人,就是厉害的贾南风,贾皇后!

贾南风一代丑后

故事是如此写就的:主线任务是卫瓘生性耿直,因为权利问题,与杨俊本来不和,矛盾重重,朝廷上很多人就看不惯他,但是又苦于没有办法干倒卫瓘,这些隐蔽的反动实力,逐渐在阴暗的地方集聚力量。

故事的发展是:有权利的地方,就有争斗,有人有江湖,有权有官场,这些隐蔽力量的泼脏水,从卫瓘身上找不到借口,于是就拿他儿子卫宣当目标,也怪卫瓘教子无方,驸马爷可能因为娶了公主后,由于公主权势问题,连基本的性生活无法尽情发挥(公主官比他大,公主不同意的动作,卫宣是干不了的,强干就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你说还有乐趣可言吗?),男人的征服欲望,在公主身上无法实现,压抑让他动了歪心思,整天沉迷于酒色。

酒色之中必有美女

卫宣的行为成为了政治对手绝好的把柄和借口,在官场上,讲究的是一击必杀,卫瓘也没能幸免!

故事的导火索是:贾南风想废了太子,就私下里鼓动朝臣说晋惠帝为太子,纯质天真,不能亲理政事,应该另立。其实包藏的是贾南风想独揽大权的祸心,在这件事上,卫瓘是一颗搬不走的绊脚石,对于贾皇后这个善于权术,手段阴毒的女人来说,谁挡他的道就杀谁!


阴毒贾南风

卫瓘为了隐晦的劝阻皇帝,另立太子不太好,假装醉酒,暗示了皇帝,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和贾皇后的梁子是结下了!

故事的爆发点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贾皇后就以卫瓘“图谋废立”之罪,搞定了卫瓘,派人杀了卫瓘一家9口,中间的插曲是有人怀疑诏书有假,但不知道卫瓘是老糊涂还是对自己太自信,不用验证,就伏法了。



题外话:宁可和君主吵一架,也不和小人说句话,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个先人的教训,卫瓘用生命体验了!曾经当司空的时候,因工作收拾了一个叫荣晦的人(看名字就不是好人)。

小人荣晦

没想到就是这么个小人终于得志了,在抓捕卫瓘的时候,小人嘴脸暴露无疑,把卫瓘一家9口,全部弄死!手段极其恶劣。

到这里本身故事讲完了,但是好人必有好报,卫瓘做的好事,还是见到了天日,死后被平反,得到追思!


少华聊史


表面看,卫瓘是死于女人之手。其实是他自己没有看清形势,还以为自己在曹家人手下办事,还以为在当初需要别人帮忙的司马家族手下办事。

<strong>自从司马炎登基,迫不及待地封了一大堆实权司马王之后,就等于是宣告,外姓大臣可以安静地走开了。就等于是昭告天下,我家王爷多,不需要你插嘴,也没有你插话的机会。

看看他们司马家的王爷、媳妇、亲戚,各自为战,例如在京城的杨骏、贾南风、还有带着兵马来京城的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他们一个比一个利害。只要你参入进去了,不论你卫瓘为谁说话?就会得罪另外一圈的人。他们哪一个手里握着的权利与刀剑不能灭你全族?

疏不间亲!只要他们打起了,外姓人不躲开,肯定是血光之灾。如果你帮老三,老大老二会杀你;若是帮老二,老大老三要杀你;要是帮老大,老二老三就会要你的命;假如他们半路停止不打了,老大、老二和老三都要杀你,因为他们不计前嫌之时,都会说出谋划策的人在挑拨离间。否则就不会打起了,或不会打得如此利害。

你有功劳又如何?

故而,即使卫瓘躲过了杨骏,再接着躲过贾南风,也不可能躲过、如走马灯一般到京城来串门的王爷。


碧水青山0


卫瓘劝解司马炎换掉太子被太子妃知道后给杀了,一旦太子被废太子妃也不会有好下场,先下手为强不杀你杀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