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本文摘自《易中天中華史》 系授權發佈

質疑:

越王勾踐的名字,在華人圈內可謂耳熟能詳。他那"臥薪嚐膽"的故事,常常被當作勵志案例口口相傳。然而這是可疑的。不但《左傳》《國語》均無記載,就連司馬遷也只說了嘗膽,沒說臥薪。

歷史上真實的勾踐究竟是怎樣的?從吳國的失敗中能得到哪些經驗教訓?人性又折射出怎樣的複雜和多變?

請讀“勾踐滅吳”的故事: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吳亡,是在魯哀公二十二年(前473)。

滅吳之人,是越王勾踐

亡國之君,是吳王夫差(讀如拆)。

這是一個霸權大國的瞬間隕落和徹底滅亡。實際上這時春秋已經結束,只剩下餘音嫋嫋。吳國之亡,可謂時當末世之秋,亂世之始。

歷史傳遞給我們的,又會是怎樣的感覺?

悲壯,還有淒涼。

吳越恩怨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荀子·王霸》中關於五霸說法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吳國是春秋中後期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國境位於今蘇南、浙北,太湖流域是核心。在吳王闔閭、夫差時達到鼎盛。

夫差原本不會敗,吳國也原本不會亡,因為越國根本就不是對手。沒錯,雖然在魯定公十四年(前496)的槜李之戰(槜讀如醉,在今浙江嘉興市)中,越王勾踐大敗吳軍,但是戰敗的吳人並沒有氣餒。接過父親闔閭戰劍的夫差甚至命令部下站在院子裡,只要自己進出,就大喝一聲: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夫差,你忘了殺父之仇嗎?

夫差則一定肅然回答:

不敢!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這時的夫差,是剛毅的,果敢的,奮發圖強和天天向上的,他又怎麼會亡國?

驕狂放縱,剛愎自用,好大喜功。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吳王夫差鑑,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春秋晚期盛水青銅器,水滿則溢

實際上夫差曾經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魯哀公元年(前494),吳王夫差大敗越軍於夫椒(當在今浙江紹興市境內),兵臨越國國都會稽城下,越王勾踐帶著甲士五千人退守會稽山,幾乎連招架之功都沒有。

這個時候,只要夫差再接再厲,亡國的就是越,不會是吳。

然而夫差卻選擇了放手。他牛皮哄哄地對伍子胥說: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呵,如果滅了越國,將來寡人搞軍事演習,誰當觀眾?

這,就是
驕狂了。

驕狂的結果必定是自我膨脹。在夫差看來,自己打敗了越國,吳國當然"老子天下第一"。要稱霸,就得經營北方,讓中原諸夏服服帖帖。蕞爾小邦越,不過大年三十的一盤涼菜,有沒有它都過年。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越人銅俑出土於廣州,高4~5 釐米,全身赤裸,僅以布纏繞腰際,被中原視為蠻夷。

於是,夫差不惜窮兵黷武大動干戈,北上伐陳,伐魯,伐齊;又不惜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在邗江邊築城挖溝,連通了長江與淮河。伐齊之後兩年,他甚至不肯等到莊稼成熟就迫不及待地帶領三軍北上。

夫差躊躇滿志。

背後狠插一刀

夫差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此時的越國,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復興計劃,單等夫差犯大錯誤。

這一點,其實早就有人看出。夫差與越媾和時,伍子胥就說越國一定會"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伐齊時,伍子胥又告誡夫差"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可惜夫差聽不進去,還賜給伍子胥一柄寶劍讓他去死。如此忘乎所以一意孤行,當然只有死路一條。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蓄謀已久的越王勾踐,也當然不會放過乘虛而入的大好機會。事實上,當夫差趾高氣揚前往黃池,與晉定公爭當盟主時,吳國國內只留下了守國太子老弱病殘。於是勾踐便在他背後狠狠地插了一刀。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吳王夫差矛,1983年11月湖北馬山楚國貴族墓葬出土

這時的夫差,卻仍在做他的霸主夢。他甚至一連親手殺了七個國內前來報信的人,以防吳國兵敗的信息洩露。然而在七月六日的盟會上,晉國大夫還是從他的臉色上看出了問題,堅持不肯讓步。夫差的霸主夢,成了一枕黃粱。

稱霸不成的夫差匆匆回國與越議和。

做夢的夫差

勾踐放過了他。

夫差也以為越人既已撈回面子,就應該心滿意足。於是黃池之會以後,夫差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又做起和平夢來。這在夫差,也許是因為懺悔自己的好大喜功,要與民休息;或者是心灰意懶,要安享晚年。

可惜越國君臣並不這麼看。在他們看來,夫差的放棄戰備,更是滅吳的大好機會。越國大夫文種甚至對勾踐說,臣不用占卜,就知時機已到。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影視形象:電視劇《臥薪嚐膽》陳道明飾演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笑了,他的心裡當然也很清楚。而且這一回,他絕不會像夫差那樣貪圖虛名心慈手軟,一定要置吳國於死地。

因為勾踐不是夫差。

勾踐與夫差,有什麼不同?

夫差天真,勾踐殘忍

殘忍的勾踐

越王勾踐的名字,在華人圈內可謂耳熟能詳,盡人皆知。他那“臥薪嚐膽”的故事,常常被當作勵志的案例口口相傳。然而這是可疑的。不但《左傳》和《國語》均無記載,就連司馬遷也只說了嘗膽,沒說臥薪。

事實上關於勾踐的可靠史料並不多。《左傳》中只有寥寥幾筆,《國語》的記載便已多疑團,《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書,《吳越春秋》更不靠譜。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紹興博物館 “臥薪嚐膽”場景想象圖

但可以肯定,勾踐非同凡響。

勾踐是第一位越王,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越王。因為勾踐之前,越君並未稱王;勾踐之後,諸王毫無業績。從這個意義上講,越國的歷史,就是勾踐的歷史越國的故事,就是勾踐的故事。

他還是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人。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春秋戰國時期的常見戰車和常用兵器

春秋的戰爭,是兩軍對壘,列陣而戰,遵守規則,講究禮儀。這種打法,越軍當然不行。

勾踐用了狠招: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先發制人,組織敢死隊衝鋒陷陣,一再挑戰,結果訓練有素的吳軍陣營嚴整,紋絲不動。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讓罪人們在陣前排成三行,每個人都把劍架在脖子上,一齊向吳軍喊話說:兩國君王交戰,我等觸犯軍令,不敢逃避刑罰,謹此自裁謝罪!說完,齊刷刷地集體
自殺於吳軍陣前。

吳軍哪裡見過這種陣仗,當時就看呆看傻了。越軍趁著吳軍發愣,呼呼啦啦衝了過去。吳軍猝不及防,當場潰敗,稀裡糊塗就輸了戰爭。

如此狠招,也就勾踐使得出吧?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實際上勾踐的所謂"罪人三行",很可能就像二戰後期日本軍國主義的神風隊員,是真正的
敢死隊。墨子就說,勾踐訓練軍隊時,為了考驗他們的勇猛,故意放火燒船,同時擂鼓命令前進。結果,越軍將士死在火裡水裡的不計其數。

夫差亡國

魯哀公二十二年(前473)六月十一日,越軍兵分兩路,大舉伐吳。二十一日,越人大敗吳軍,俘虜了吳國太子。二十二日,越軍攻入吳都,吳亡。

這樣看,勾踐在報仇雪恨之前一直對夫差卑躬屈膝(如民間故事“臥薪嚐膽”),並不奇怪。他把吳都整整圍了三年,也不奇怪。拒絕吳國投降,毫不留情地滅國,就更不奇怪。

據說,吳王夫差曾派人向勾踐求和。夫差說: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當年寡人聽從君上您的命令,沒敢斷了越國的祭祀,現在能不能也不要毀了敝國的宗廟和社稷呢?

勾踐卻冷笑一聲回答:

當年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吳國不肯接受,如今寡人又豈敢對抗天命?君上如果需要養老,寡人倒是把地方準備好了。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心高氣傲的夫差只好自殺。

“狡兔死,走狗烹。”

夫差死了,吳國亡了。勾踐要殺的,就只有自己人。這一點,他的得力助手范蠡(讀如李)比誰都清楚。於是范蠡大夫逃離了越國。臨走前,范蠡寫信給同事文種大夫說: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先生快走。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最早的出處就在這裡。

可是文種沒有走。

果然,做人沒有底線的勾踐送去了自己的佩劍,並一臉無恥地對文種大夫說:

易中天:勾踐滅吳,人性變化之微妙!


先生教給寡人伐吳之術一共七種,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滅亡了吳國,還有四種在先生手裡,要不要到先王那裡在自己身上試試?

文種也只好自殺。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這句名言,用在勾踐身上或勾踐的時代,難道果真是應驗的?

是。因為此時,中華禮壞樂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