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嗎?

Alen-阿路


1、工廠的侷限性

現在的工廠,無非就是兩種類型的:a、技術型;b、流水線型。在工廠裡面,很講究個“先來後到”的!尤其在技術型工廠,那些資歷深的老員工很大一部分會對新來者指手畫腳,總不讓新來者放手幹,總害怕自己的位置會被後來者居上!在流水線工廠,即使你再年輕再有上進心,規則和運轉速度早已定死的流水線也會一天天把你打磨得毫無鬥志,毫無生活目標,甚至會把你變成“無腦的機器”――日復一日的生活,日復一日的工作!



2、薪資因素

如果你是普工,工資撐死也就5000左右。就算熬個兩三年到車間組長,薪資也不會超過7000。但是送外賣,按照一單6元計算,一天50單,一天300塊,一個月9000。而且幹外賣還自由,時間自己安排。兩者對比,送外賣優勢很明顯啊!



3、年輕,總該有些衝勁!

既然來到人世走一遭,總該還是要幹些事情值得以後回憶的。尤其對於年輕人而言,最好的時光就那麼短,要活出精彩!進入工廠,基本上可以一眼看穿你的未來,幹外賣雖然可能比工廠累,但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自己渴望的生活――年輕,累點兒算啥!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我就是穿著正裝去奮鬥,喜歡就關注唄~歡迎留言評論。


穿著正裝去奮鬥


就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寧願在外面送外賣,也不願自己像個機器一樣在工廠。

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自由對我們來說是最為重要的。還記得自己在當時因為高考剛剛結束,因為經濟原因,自己一個人去上海打工,因為我知道自己剛剛出工廠,所以只有電子廠才可以有工作,所以懷著幾百元就前去上海,可是去了之後,事情總是不會和我們的心意,總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意外發生。當時找了中介,想要通過他們進去電子廠,可是還是被騙了。想要去華碩電子廠,可是那時電子廠是需要年齡超過二十四的,所以不能進去。當時的自己已經可以說是身無分文,還記得那天,早上還是太陽高照,曬得不行,中午卻已經下起了雨,那時的自己用走投無路這個詞可以說是最為合適,當時的自己想的是,今天要是再找不到工作,那隻能是回家了。我自己是一個比較有安全意識的人,或者說是一個比較膽小的,當時在想,要是有傳銷,我自己一個人估計脫身都難。哪天下午接到在網上投的簡歷的公司打來電話,說是去面試,自己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抱著最後一試的想法。生活總是這樣,想要得到,總會經歷挫折,幸好,魔都沒有對我太過拒絕,收留了我兩個月。還記得,我們公司外面就是英華達的工廠,有時看著裡面的人來來來往往的,看著有一種心慌的感覺,後來也認識了一個在電子廠工作的朋友,聽著她的經歷,白天和黑夜是顛倒的,來往的只是廠房宿舍。

我不能說,選擇或生活有什麼錯,只是單純的想著,自己的價值,以及自己獨立的自由。當然,就那時得我來說,只要有能夠活下去的機會,還會再去想一些別的事嗎?所以,如果你有選擇,那就選一個自己想要的,縱然苦點,但是心靈的痛苦絕對比肉體的更加難熬。如果你沒有選擇,那麼我建議,先活下去,再去讓自己有選擇的機會。生活不易,你我加油。


氵灝


怎麼說呢,拿我來說吧,去年畢業工作了一年也沒掙不下錢,我也想過去工廠,說實話比我們這些剛畢業的肯定掙的多,至少一年能存下點錢,雖然累點,習慣了就好了,可後來一想在工廠待著就算待幾年又有什麼意思呢,啥也沒學到,自己的青春也耽誤了,整天除了上班睡覺吃飯一點活動都沒有,這樣下去都與社會脫節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去工廠了,至少這樣自由點,如果有辦法誰不願意找個好工作呢?


小斌生活錄


最近大量媒體報道送外賣工資過萬,為了證實這個事實我特意去體驗了一把外賣騎手,同時有找了幾個工廠上班的小夥伴聊了聊天。我都給大家說說。

我是過完元宵節之後去體驗外賣騎手的,一共7天的時間的全職。入職條件倒是很簡單,只要有健康證會騎電動車就可以啦。可是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啊。公司說提供住宿,實際是每天每人8元,一個月就是240元啊!

公司說提供電動車,其實是提供租賃服務的,每個月需要扣除400元的租車費,而且送外賣的餐箱160元一個。還有頭盔、工作服、雨衣雨褲雨靴等,都是需要自己花錢的,這樣算下來基本快1000元了,都是從第一個月扣除的。

關鍵是第一月基本上能跑4000元左右吧,有的只跑3000多。在加上公司的各種罰款,第一月到手的工資基本就是3000左右啦。高嗎?

好,來說說每月過萬的外賣騎手吧。全部都是全職的,早上九點半開早會,結束時基本就十點了,跑到就開始啦。一直要到下午一兩點鐘單子才會逐漸減少,雙休日除外啊,因為週末兩天全天都很忙的,有的騎手要跑到下午三四點鐘才吃午飯啊。而且過萬的基本都是送外賣一年以上的,他們同時可以送七八單,並且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2小時左右,風雨無阻啊。

還有就是每月雖說有4天休息時間,但要想過萬還是不休息了吧。

再說說進入工廠吧。進廠基本都是12小時的班了,兩班倒,每月平均工資5000左右,如果是送外賣的話就是要送1000單,中間還不能有超時和差評。

工廠生活基本都是比較規律的,什麼點吃飯什麼點睡覺,風吹不著雨淋不著的,不像騎手們天氣越惡劣單子越多,為了掙錢必須得出去跑。

總之,外賣騎手和進廠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有些時間相對自由些,可是要想掙到錢,時間也是不自由的,而且還得能吃苦,否則就就進廠吧!


馮少俠聊職場


改革人口紅利快用完了,原來的勞工可以為家忍氣吞聲埋口苦幹,那一代的父輩讓人尊敬,為國和家做出巨大貢獻,他們都老了,可很多人晚年過的並不好,希望大家不要忘記他們(日本在60-80年代不遠萬里將海外戰死的戰士骸骨運回本國埋葬,我厭惡軍國主義,但我提倡的是這件事裡不忘前人的精神)。新青年在家人的呵護下茁壯成長,經過觀察我發現他們思維方法是不一樣的,可以說他們的思維就是簡單粗暴,今天要得到的東西馬上就要實現,今天工作不開心馬上離職,完全自我為中心,臺灣叫這類叫草莓族,表面光鮮亮麗,帥哥美女什麼的,結果一捏就爛。他們是不會進工廠工作的,工廠又髒又累。可恰恰中國需要大量藍領工人,而不是什麼金領和白領,為什麼這麼說呢?簡單一點就是中國基礎製造基本功太差,需要大量藍領來夯實基礎製造,大家說得上口的品牌基本是國外的,國內市場都這樣,國外市場可想而知,沒品牌你就無法溢價銷售,無法溢價你只能在製造鏈的最底端賺點剩飯吃,因為你沒有專利,而會做這些的廠家一個個都嗷嗷待哺,所以我建議年青人還是要去有潛力,捨得投研發的工廠去學技術,以後10年中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請抓好安全帶。至於去送外賣,我只能哈哈,沒什麼技術含量,是個正常人都會送,送個幾年你就廢了,等送餐機器人開發出來,都要大量下崗,不建議幹,本人也不看好,關鍵是你在裡面能學到什麼,我看除了體重越來越重,沒別的學到。


凍頂烏龍kf


去工廠你的人生觀都會改變了,工廠時間長,雖然說工資也還可以,但是每天都反反覆覆重複著一樣的工作,沒有時間去外面看看,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來玩會手機就睡覺,根本沒時間出去看看,久而久之你的人生觀也就會跟著改變了,而外賣不一樣,工資也不會太差,每天都是見到更多新鮮的事,和不同的人,和工廠那種是沒法比的,有的人可能會說工廠比較輕鬆,有空調,不用風吹日曬,但是我都看法不一樣,年輕人累點又怕什麼呢,但是在工廠時間久了你連自己的思想都沒有了,每天忙著上班下班,你根本就不會去考慮其他問題,思想都沒有了我想你這個人也是廢了

所以奉勸各位年輕人能不去工廠就不要去,去工地都會比工廠好點,

以上是我個人出來這麼久的心得,不是一定的,但是參考!


等我變優秀x


可能是的,如果是我在年輕我也會選擇外賣而不是工廠,現在社會高速發展就業工作的渠道比以往更多更廣,話說人往高處走那裡待遇高就到那裡去,在說外賣比工廠相對自由又不需要熬夜環境也好所以外賣比工廠是沒有可比性的,只要是個人都會知道怎麼選,現在的製造業以處於夕陽產業,行業的競爭導致利潤率下降自然就沒有好待遇給工人,而各種各樣的中年危機又加劇了製造業的恐慌性效應,所以未來製造業在競爭中毀滅的很多,最終會走向大型集團的壟斷性經營,可能那時製造業工人的待遇才會好點,但從待遇各方面來說,現階段服務性行業是明顯優於製造業的。


風帶雲去


靜電環鎖住了青春,流水線流走了人生。 這句話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相比於工廠的流水作業,讓人成為機器外。送外賣給了年輕人更多的彈性時間。在我們年輕人眼裡,送外賣可以當成一份正式工作,也可以當作下班後補貼家用的副業。只要掙錢,我們都願意幹。況且掙的不比工廠裡的少。

再說一下工廠,工廠可以掙到不少錢,但是這需要你花大量的時間加班,來換取那些錢。你受人管制,時間由他人安排。這種受約束而來的金錢是現在年輕人所排斥的。

所以大家還是好好上學吧,哪怕進工廠,你也不是在流水線上。


用飄柔的小夥子


我是送外賣的,我說說我的吧,幹了2年了,外賣輕鬆自由,沒人管!跑的多,掙得多,而且不枯燥!到處都是新風景,到處都是好山水!工作時間自己安排,想睡到幾點起來都可以,反正你今天的目標是多錢,你心裡已經定好了,起來晚了,晚上多跑一會,起來早了,晚上可以早點回家,工廠呢!流水線,每個人都是重複上一天的事情,枯燥!乏味!沒有激情。


路燈790


以前沒錢讀書,高中沒讀完就出來打工了,一出來就進工廠打工,到現在十幾年了,感覺整個人生都跟社會脫節了,今年硬著頭皮不去工廠上班了。沒進過工廠的人是無法理解在工廠上班的艱辛的,每天點對點上班,時間長假期又少,請假又難,更重要的是每天過得很壓抑又迷茫,現在也想跑一下外賣,很想感受一下路上跑來跑去又自由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