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十年,這個績優指數終於要出ETF基金了

這個指數終於有ETF了,本來我自己都放棄希望了,結果竟然有基金公司上報了,而且據傳上報的這個指數的ETF費率有驚喜。

中證紅利指數是投資於滬深兩市100只股息率好、分紅穩定的一百隻股票的一個指數,市場關注度也很高,成立也很早,從中證指數公司網站查詢該指數發佈已經超過10年,換句話說,就是經過10年曆史考驗。

等待十年,這個績優指數終於要出ETF基金了

但是這個指數有個問題:知名度很高,只有三隻指數基金,沒有ETF基金,這有點不可思議。

在中證指數公司官網搜索“中證紅利”,可以看出一批以中證紅利為基礎衍生出來的指數,比如什麼紅利潛力、紅利低波、紅利低波100等等指數,以中證紅利指數知名度最高,歷史最悠久,畢竟是08年誕生的指數,其餘指數都是10後。

紅利潛力指數的ETF在3月份有山西證券上報,17年5月發佈指數的紅利低波100指數對應ETF已經成立了,13年發佈指數的紅利低波ETF也成立了,但是08年發佈指數的中證紅利指數到現在還沒有ETF。

我都吐槽過多次,一個知名度很高的指數沒有ETF,在smartbeta大潮之下都願意加上更多因子,至少再加上一個因子,比如什麼“低波動”、什麼“潛力”。

等待十年,這個績優指數終於要出ETF基金了

結果是中證紅利指數目前還是3只指數基金(其中一隻還是指數增強基金),對應結果就是貴。

指數增強基金這個大家都清楚,要比標準指數基金費用高,但事實上中證紅利指數的標準基金也指數基金主流費率(管理費0.5%,託管費0.1%)貴。

等待十年,這個績優指數終於要出ETF基金了

貴,貴,貴。

不奢求出一個超低費率的基金,哪怕出0.5%管理費、0.1%託管費的中證紅利指數基金也好?降價到0.5%,也比現有的中證紅利指數的基金一年就省0.3%的費用,一萬塊錢差不多就得省30塊錢,挺好。

結果本週一,不聲不響,中證紅利指數出ETF了,而且我沒想到的是竟然是招商基金上報的。

等待十年,這個績優指數終於要出ETF基金了

招商基金的指數基金,大家應該比較熟知的是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這是一隻分級基金,然後還有一隻幾十億規模的MSCI國際通指數基金。

整體來說,招商基金的指數基金不少,但是一般都是分級基金。而從ETF領域來看,招商基金一共有2只ETF,我敢打賭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兩隻ETF是哪兩隻?

為什麼我敢和大家打賭,因為我也不知道,我也是寫這個文章時候才去招商基金官網看了的,之前我一直以為招商基金就一隻ETF。

當然2只ETF也就沒啥,一季報顯示一共就5億不到的規模。

在大中型基金公司裡面,ETF規模和公司整體規模、地位不相稱的大中型基金公司裡面,絕對是有招商基金。

招商基金兩大股東可是招商銀行(持股55%)和招商證券(持股45%),背後實際控制人可是央企招商局集團,真要做ETF領域,規模做個百億規模也不是問題吧。

等待十年,這個績優指數終於要出ETF基金了

我相信大家很關注招商基金上報的中證紅利ETF的費率,我對這個基金的期待是0.5%管理費,0.1%託管費,比現有的中證紅利指數基金低0.3%。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需要有三個“但是”:據說這個費率可能比我預期的更低,據說是一個超出很多人預期,很驚喜的一個費率。

至於這個基金什麼時候能夠批准下了,取決於證監會審批進度,個人瞎猜一下快的話,二三季度沒啥問題,慢的話,慢的話不好說。

而且招商基金三月份就業內首家上報了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的指數增強ETF,很多人吐槽說指數增強基金管理費貴,倉位不透明,好,倉位透明的指數增強ETF來了,我個人猜測管理費也會低於指數增強基金的主流水平。

等待十年,這個績優指數終於要出ETF基金了

招商基金作為ETF行業的新兵,一個多月就搞出兩個事情來,可以說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連鎖反應就是招商基金上報指數增強ETF以後,沒幾天國泰基金也上報了指數增強ETF。

等待十年,這個績優指數終於要出ETF基金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沒有,很多人吐槽的景順長城滬深300指數增強基金管理費貴,結果景順長城基金上週也選擇跟招商基金。

只不過比招商基金晚了一個半月,上報滬深300、中證500指數的指數增強ETF,我估計景順長城也得降價,要是不講價,真的就會流失規模。

等待十年,這個績優指數終於要出ETF基金了

這年頭就是這樣,全球範圍內,基金降價是大趨勢,你不降價,就會有人逼著你降價,不要試圖阻擋基金降價的時代大趨勢。

有競爭就是好,期待更多競爭者。

總結:

1、基金降價趨勢不可阻擋,投資者會買到品類更豐富、費率更低的基金。

2、據說目前有多家基金公司內部在討論上報低費率基金或是降低既有基金費率的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