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英雄人物中,項羽為何如此受爭議?

Amuwa


華夏曆史有數千年,而在這數千年間,天下最高領袖的稱號也一直在變化。如從上古開始的三皇五帝,再到夏時的“後”,商時的“帝”,周時的“王”,以及後來的”皇帝“等,可以說,隨著君王所控制的天下範圍愈加之廣,最高領袖的身份也就愈加尊貴,但,應該說,其中作為承上啟下的尊號,歷史更久的,也就是“王”了。

何謂王?三橫代表天地人三才,而其中一豎者,便是連通天地人者,故為王。事實上,王,不僅在先秦一千年裡代表了天下最尊貴之人,即使是在之後的皇權時代,也是除“皇帝”之位外下臣可以享有的最高爵位。

悠悠歲月,滄海桑田,在那過去的數千年裡,以王為尊號者不計其數,然而,於當今世人而言,卻唯有那麼一位王者,始終是難以忘卻和忽視的,甚至說,這位王者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英雄”二字,代表了一種民族氣節的存在。

故有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流傳於世: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沒錯,這位王者,便是上至已達天年的老人,下至幼小的蒙童都熟知的歷史人物,秦末著名軍事天才,後來一度制霸天下的華夏青年領袖,項羽。

而一旦提起項羽,只要略微瞭解過那段歷史的朋友,便會自然而然的不由因為他,而想起了和他同在那時代的那些英傑雄才們:秦始皇帝嬴政;隱王陳勝;漢高祖劉邦;大將軍韓信;奴隸君王英布;游擊戰之祖梁王彭越......

是的,秦末至楚漢之爭,那場僅僅持續了不到十年的戰亂,於華夏億兆黎明而言,這的確是一場恐怖的災難。但,於後世而言,這場由始皇帝,再到陳勝,再到項羽和劉邦的這場關乎天下最高權力的角逐,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華夏曆史。

公元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嬴政出生。

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劉邦出生。

公元前232年,項羽出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正式向天下宣告一統九州,並於同年登基,號始皇帝,秦帝國正式建立。

公元前210年,五十歲的嬴政病逝。同年,劉邦四十七歲。項羽二十三歲。

公元前209年,陳勝於大澤鄉發動兵變,並以張楚為號,宣告了大起義的開始。同年,陳勝兵敗被殺。同年,四十八歲的劉邦於沛縣起義,自號沛公。同年,二十四歲的項羽跟隨其叔父項梁於江東起義。

公元前207年,沛公劉邦首先攻入咸陽,迫使秦王子嬰投降。同年,已成為楚國上將軍的項羽集結四十萬聯軍攻入函谷關,殺子嬰,毀咸陽,秦,亡了。同年,楚國上將軍項羽先尊楚懷王為義帝,而後自封西楚霸王,號為天下至尊,並分封除其之外的十八位諸侯王。

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殺義帝,天下譁然。同年,齊地田儋與趙地陳餘起兵反楚。同年,漢王劉邦以報義帝之仇,並用大將軍韓信為統帥,宣告東出攻楚。

公元前203年,在天下諸侯的聯合剿殺之下,三十歲的西楚霸王於垓下兵敗戰死。同年,已經五十四歲的漢王劉邦於定陶登基,為大漢皇帝。

以上,就是關於那個時代的基本歷史記錄,當然,也是他,西楚霸王項羽的一生。

而現今的我們,可能也已經無法真正理解那個時代了。是啊,那是咋樣的一個時代?有奮六世餘烈而一統的秦始皇;有敢於喊出王侯無種的平民君王陳勝;有布衣起兵七年一統神州的漢高祖;有憑藉蓋世武勇就可定鼎天下的西楚霸王;有智謀無雙便能橫掃華夏的大將軍韓信;有奴隸稱王的傳奇;有盜賊封王的不可思議......

總之,那個時代,就是一個充滿傳說和奇蹟的時代,而要說其中最為傳神的,則無疑就是這位縱橫天下的青年君王項羽了。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史記·項羽本紀》

其實,關於項羽,我們也就只有在他的少年時代,才能讓我們現人略微感覺到一點,如我們普通人一般的親近感覺。正如史書中記錄的,那時的項羽,就像一個尋常家裡的頑皮的孩子,大人讓學的,他卻總是抗拒,不想學。叔父項梁為此很是頭疼,於是便問他,為何不學?項羽回答道:書,能記住自己的名字,便足矣;而劍術,縱然再精妙,卻也只能打的過一人,所以,學習這些都沒有多大意義的,然,若要真正學,便學那種可敵萬人者的本領。

於是,之後的項羽便跟隨叔父開始學習兵法,雖然此時的項羽依然是學習個大概,就不再深入了,但事實上也正是從此刻開始,這位少年,便一步一步的,離普通人越來越遠了。

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史記·項羽本紀》

秦始皇於南方的那次出巡,或許也是這兩位天下霸主的唯一一次交集吧,不過,卻也只是項羽的單方面交集。畢竟,那時的秦始皇所處的地位,遠不是這位江東少年所能比的。但此時的這位少年,卻也在此刻,發下了他人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誓言:皇帝之位,吾可取而代之。

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史記·項羽本紀》

終於,項羽長大了,但此時的項羽卻也不再是那個單純頑皮的少年了。上天,給予了長成之後的項羽以最為健壯的身體和最為敏銳的頭腦,故而,雖然並無真正實權身份,但此時的項羽在當時的一眾江東子弟中,卻已經是最為人所尊重的一代英傑了。所以對於此時的項羽而言,或許就差一個機會了。

公元前209年,由陳勝主導的反秦大起義正式爆發。於是,也就是在這一年,項羽便開始了他人生中的輝煌。當會稽郡守準備與項梁一起約定舉兵起義之時,卻為項梁所不容,率先動手,然而所謂的動手,卻也只是項羽一人。沒錯,就是此時的這位才剛剛二十四歲的青年,居然以一人之力,先斬郡守,而後連殺郡守府內百餘人,幾乎以一人雙拳之力便平復了這場可能引發的郡守府兵變,對此,也無怪乎後人對其的誇讚: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而後,正是依靠著項羽的神勇,項梁遂整合了吳中各族實力,舉義兵八千人,號為反秦義軍,同時,項梁為會稽郡守,而項羽則為其麾下裨將。

公元前208年,項梁由於輕敵冒進,為秦軍主帥章邯領大軍包圍,後圍殺之。至此,項羽便再無有依靠之人。

同年,秦軍主帥章邯在殺掉楚軍主帥項梁之後,一路攻城陷地,後又聯合援兵王離率領的二十萬秦軍主力大破趙軍,隨後又將趙軍殘餘勢力包圍在了鉅鹿城中。但章邯卻只圍不攻,無疑,章邯此舉就是要吸引各路義軍來攻,從而與起義軍進行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決戰。

起義軍中的各路諸侯也不是不知道,但奈何章邯勢力太盛,若趙國真的亡了,那麼其餘各路義軍也將面臨徹底覆滅的危險 。於是,作為義軍名義上的領袖楚懷王,遂兵分兩路,一路集結楚軍主力,以上將軍宋義為主將、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領數萬之卒北上救趙;一路則以沛公劉邦為主將,令其領一偏師直攻秦都咸陽,以此起到牽制秦軍主力的戰略作用。

公元前207年,當楚軍主力抵達鉅鹿之後,楚軍主帥宋義卻突然下令停止前進,並以坐山觀虎鬥的名義強令諸軍禁止攻擊,然而隨著楚軍長達四十六日的坐壁觀上,鉅鹿城中危機則是更加嚴重。而此時楚軍中的各部將領,對於宋義的不滿也是日益高漲。

終於,同年九月,楚軍次將項羽在忍無可忍之下,發動兵變,殺宋義,並以其與齊國共同謀反叛楚為名,自號楚軍代理上將軍,隨之全面接管楚軍主力。而後,楚軍諸將又因為項氏一族的餘威和項羽本身的神勇,皆拜服之,並上請楚懷王尊項羽為上將軍,楚懷王無奈,遂下旨封項羽為楚軍上將軍,統領楚軍主力。

至此,項羽才算是真正擁有了可以與天下群雄角逐的資本,故而,就在項羽統領楚軍主力沒多久,便下令楚軍全線出擊。

如果說,這個世界真的有神祗存在的話,那麼在鉅鹿之戰中的項羽,便是神。

面對擁有四十萬主力的強大秦軍,僅有數萬之眾的項羽便敢於硬碰硬的直接衝殺過去,正如史書中記載,項羽所部與秦軍九戰九捷,當是時,楚軍戰士無不以一當十,喊聲震天動地,直殺的秦軍一敗再敗,並活捉秦軍主力大將王離。而後,當項羽縱馬踏入聯軍所在駐地的轅門之時,天下諸侯竟然無不跪著向前行走,如此,項羽便理所當然的就任諸侯聯軍上將軍。

什麼叫英雄?以後不論,但說此時的項羽,毫無疑問就是英雄。其以青年之資,勇冠天下之戰功,執掌聯軍上將軍,真可謂是力拔山兮氣蓋世。

然,當項羽一步步成神之後,其所犯的錯誤,也就越來越多了。是,之後的章邯限於秦庭內部的矛盾,又看在項羽英雄如此的份上,不得已才舉秦軍二十萬主力投降項羽,但誰都沒有料到,換來的居然是項羽對於那二十萬秦卒的坑殺。

如果說,先前的項羽因為對於秦國的暴政才舉義兵伐秦,是英雄的話,那麼在屠殺了二十萬秦卒之後的項羽,又和當年肆意坑殺六國士卒的暴秦有什麼區別呢?無疑,曾經屠龍的少年,此時已然成為了新的惡龍。

不過,歷史總是來回週轉,每當惡龍誕生的那一刻起,屠龍的勇士便也會隨之興起。

當年輕的項羽志得意滿的全殲秦軍主力之時,沛公劉邦的一路偏師,終於歷經艱險攻入了秦都咸陽,並迫使秦王子嬰投降。聞聽劉邦先入關中,此時已然作為聯軍主帥的項羽,本該高興,卻勃然大怒,竟然就這麼直衝衝的率領諸侯聯軍四十萬浩浩蕩蕩的殺去了關中。

行略定秦地。函谷關有兵守關,不得入。又聞沛公已破咸陽,項羽大怒,使當陽君等擊關。項羽遂入,至於戲西。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作為聯軍主帥,當然知道楚懷王先前的約定,先入關中者王之,但同時作為楚軍上將軍的項羽卻又完全無視了楚王的這個約定。項羽四十萬在鴻門,劉邦十萬在霸上,無疑明眼人都很清楚,劉邦必輸無疑。

事實上,在這裡要做個說明,當時項羽的四十萬大軍,並非都是項羽的軍隊。事實上,從那一年裡爆發的各種戰事來看,基本上擊敗秦軍的都是以楚軍為主,而再加上先前楚軍才不過數萬,如此,加上這一年裡的戰損失,即使有補充,但也不會很多,畢竟時間有限,所以應該說,當時在這四十萬大軍中直接受項羽統帥的主力絕對超不過八萬,甚至最多隻有不到五萬。而所謂的四十萬大軍,其實更多的還是各路諸侯的大軍。

故而,客觀的說,當時天下至少在明面上,實力最強的諸侯應該是沛公劉邦,所以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項羽可以指揮的動這四十萬大軍威脅劉邦,就是因為在當時天下諸侯的眼裡,劉邦由於實力最強且率先攻入咸陽,已經算是眾矢之的了。同時,這也解釋了為何項羽在之後鴻門宴中不殺劉邦,非是不想殺,實在是不能殺,一旦劉邦死,那麼眾諸侯隨後就會將目光轉向項羽了,而此時的項羽還實在不能和這天下諸侯對抗。

之後的故事,便是我們所熟知的了,鴻門宴之後,項羽饒恕劉邦,並殺秦王子嬰,毀咸陽。而後,項羽遂憑藉聯軍上將軍的名義,尊楚懷王為義帝,自號西楚霸王,併為自己劃分下了東方最為廣闊的地區為西楚,後又根據各諸侯的戰功以及其當時的實力而分封十八路諸侯。

就這樣,歷史的軌跡,幾乎又回到了開始,後戰國時代,開始了,這天下,也就更亂了。

項羽所苦心經營的以霸王為主體的華夏新秩序,雖然想法是好的,但在事實上,連一年都沒有持續下來。就在項羽反回彭城後還沒多久,隨著齊、趙的大亂,再加上漢王劉邦的東出,這個新秩序便宣告了徹底崩潰。

而後就是楚漢相爭了,準確的說,是項羽與這天下諸侯的對抗。至於結果,我們也都知道,垓下之戰,大將軍韓信集結諸侯聯軍數十萬,最終迫使楚霸王項羽自刎於烏江河畔,至此,曾經煊赫一時的項王,也就此隨風而去,終年三十歲。

以下內容,筆者便不再簡述了,畢竟司馬公所述,已是完美,壯哉,項王,悲哉,項王,如此末路氣壯山河者,千古王者,恐怕就唯有項王一人而已。

是啊,項羽終年才三十歲啊,而且還是虛歲。客觀的說,筆者並不喜歡項羽,但是這卻並不妨礙筆者對於項羽的尊崇。從古至今,奪天下最快者莫過於漢高祖劉邦,然漢高祖劉邦奪取天下之時,也已經有足足五十四歲了。而項羽呢?雖然說項羽從未真正執掌過天下,但是,以其二十餘歲的年華,靠著輝煌的戰功就任聯軍最高主帥,並按其心意宰割天下,古今中外,恐怕也只有這麼一人了。

正如清代著名才女李晚芳所言: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筆,寫神勇之人。亦千古無二。迄今正襟讀之,猶覺喑嗯叱吒之雄,縱橫馳騁於數頁之間,驅數百萬甲兵,如大風捲籜,奇觀也。

故而,無論項羽之後如何,做過多少錯事,或是於國於民有多麼大的問題,事實上他的失敗已經說明了他的錯誤,但是,這卻並不能否定西楚霸王這個人物於我華夏後世重要的歷史地位。

正如與霸王同是對手的漢高祖劉邦,再看到魯地百姓對於項羽的忠誠後,也不由悽然淚下: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穀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
如此再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何項羽如此飽受爭議,實在是他確實是千古無二之人。

鼎列治史


項羽身上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比如他殘暴,動輒就要屠城,秦將章邯投降後,項羽下令坑殺二十萬秦兵俘虜。項羽在傷兵營看見受傷的士兵會流淚,簡直是婦人之仁。

項羽英勇蓋世,力能扛鼎,打起仗來身先士卒,確實非常鼓舞士氣。鉅鹿大戰,項羽名震天下。


劉邦打仗不能衝鋒陷陣,文要靠蕭和,武要靠韓信。劉邦彭城兵敗,竟狼狽到要把年幼的兒女拋下車,以利於自己逃命,還是夏侯嬰把他的兒女又抱上車。劉邦在滎陽與項羽作戰,數次兵敗,經常倉皇出逃。後來在烏江項羽被圍,項羽本有機會逃回江東,卻選擇自殺。兩人面對兵敗的態度大相徑庭,劉邦一味奔命,項羽臉皮薄,就自殺了,項羽更像一個英雄的作為。

項羽當年在鴻門宴上,放過了劉邦,這也是一個放虎歸山的惡果。如果他早聽范增的勸告,殺了劉邦,那就沒有後來的楚漢之爭了。


華聲1818


歷史長河滾滾而來,2000多年過去了,項羽為何依舊備受爭議???青梅煮酒論英雄,今天我們就來談論一下項羽。。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項羽是楚國項燕的孫子,推翻了秦朝的統治,他個人的勇武在歷史中,赫赫有名,雖然說後來敗給了劉邦,但是,依舊被大家所銘記。我們5000多年的歷史中,武將多如天上繁星,但是要說誰最厲害?比較統一的回覆就是西楚霸王項羽,彷彿人們已經把他認定為千古第一了。

項羽在所有的戰役中,從來都不用陰謀詭計,就是正大光明的平推對方,打得對方心服口服,項羽一生70多戰,只有一敗,同時,這唯一的一場失敗,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讓後人扼腕嘆息。。。。。。比起劉邦陰險狡猾的嘴臉,項羽則是一個敢做敢為的漢子,這也許是讓後人所爭議的地方。。也真是一個只適合做霸王,不適合做帝王的人才,世道紛亂,成王敗寇是不變的定律,但是歷史中的項羽依然是流芳百世的那個英雄,雖敗猶榮。







新國際資訊聯盟


秦末年代,陳勝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說喊就幹,和吳廣在大澤鄉起事,攻城略地,成為王者,用事實證明了自己說的那句話。


項羽,劉邦比起陳勝來說,資本要好得多,項羽有一個了不起的叔父項梁;劉邦有一個富豪的老丈人;而項羽更是官三代(爺爺是楚國名將項燕),要兵有人,要錢有銀,更重要的他是兵形勢的代表人物。牛人一個。

有這麼一段評價項羽的: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滅秦之後,項羽自號“西楚霸王”,大行封賞各路諸侯;天下獨霸,為霸王項羽。

從夏後,商帝,周王,到後面的王,皇帝。而霸王卻還是佔據著不同的地位。

後人對他的滅秦之功和他的勇猛,才智,膽識是肯定的,但對他剛愎自用,殺伐過重,唯吾獨尊存在議論。

特別是自己封的漢王劉邦的逆襲,韓信的驚人之傑作,更是反襯出霸王的缺陷。

成王敗寇,從來都是如此,霸王也是一樣,失敗了就要承受失敗的代價,至於那些是真,我們已經不知道。但霸王獨有項羽,再無後者。


歷史戲語


大凡成功者都是痞子式的偉人,韋小寶式的偉人!劉邦,朱元章……!人們思維中貴族式的偉人才是完美的,理儒思維是中國漢以後的主流思想!春秋五霸裡,宋襄公赫然在列就反映了春秋周商文化和漢唐以後文化的差異!偉人毛澤東卻笑過宋襄公,當然了,毛澤東也笑了項羽!毛澤東不可沽名學項羽,宜將剩勇追窮寇,就是這個意思了!從宋襄公式的標準貴族思維,到項羽的貴族思維,到韓信張良的落魄貴族思維,到痞子的基本生存思維!很顯然痞子式的生存思維理念是最容易成功機的!但主流思維,主流思想是反映大多數老百姓的生存規則而定的,反規則的行為是反社會的,是大多數人所不能接受的!所以說有些人你成功了,由於你違背了社會的基本規則,上千年了,人們還在誹議,象項羽人們還在讚賞,嘆息也不知為竒了!(學識有限,一家之言,不足之處望指正!)


東山閒人3


大家都知鴻門宴當時項羽是可以殺了劉邦的,並不是像是劇中所演繹的那樣,項羽並非優柔寡斷,只是看不上劉邦,認為他成不了氣候,殺他易如反掌,更重要一點是項羽講義氣,因為他倆是結拜兄弟,另外一次項羽當年在楚河漢界手裡有劉邦父親,曾把劉老太公綁於鴻溝之處,下面架起來油鍋,準備煮了,以此來逼劉邦出面談判,劉邦出來,對項羽說,咱們是結拜兄弟,煮我爹就是煮你爹,項羽不忍背上不仁不義的罵名,氣急敗壞只能將劉老太公又放了回去,由此可見,項羽這個人是比較注重義氣和名聲,但是在那個金戈鐵馬的年代,殺一人為罪,殺萬人為王,是靠拳頭說話的。既然是戰爭,難免不了生靈塗炭,為了國家,為了百姓,有時候個人的犧牲,哪怕是親情,只要是做大事能換來百姓的安寧,又何嘗不值得。

總結一句:項羽就是太仁義,吃軟不吃硬,一生敗筆在於傲氣。


萬花叢中過葉葉曾溼心


秦末亂年,天下諸侯都群起而攻之。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適合打天下,不適合坐天下。

我們先來說說項羽,他重情重義,一言九鼎,武力超群。劉邦作為他的結義兄弟,不忍心殺之,覺得只是個無賴,可以把他打的滿地找牙。

第一,他太自負。

鴻門宴之時,范增示意項莊殺掉劉備,羽不屑於這種辦法。導致劉備壯大,後來羽兵敗烏江,自刎而死。

第二,不會用人。

當年,韓信去投靠,他看也不看,對他說的話一句也聽不進去。讓韓信做個執戟守門員,後來信遇到了蕭何。蕭何又把他推薦給劉邦,讓他做了大將軍。正所謂千里馬遇到了伯樂。

就是這兩點致命缺點 ,把江山拱手讓給劉邦。

要想成就大事,必須要像劉邦一樣。

我們可惜的是項羽作為古代第一英雄,最後卻輸的一敗塗地。


Liu968583


我認為,亂世出英雄,中國上下五千年,分分合合,歷代英雄層出不窮,但是能像項羽這般為後世銘記惋惜的人卻屈指可數。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如下幾個:首先就項羽這個人物形象大都來源於司馬遷的《史記》中的《項羽本紀》,本紀是記錄皇帝的,大家都知道其實項羽並沒有成為皇帝,可見司馬遷對項羽的欽慕之情溢於言表。《史記》不是一部僅僅陳述人物事蹟的客觀著作,司馬遷參雜了許多個人情感與修辭手法,特別是《項羽本紀》更是描述了項羽波瀾壯闊的一生,表達了深深的惋惜之情。所以魯迅曾稱讚《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見《史記》的文學性很強。其二、後世歷代也大都借鑑司馬遷的《史記》,進而也深受其觀點影響所以歷代文學著作大部分把項羽塑造一個悲劇的英雄形象去引起更多人的共鳴。最後、對項羽的研究大都是現代人們的深入研究,因為社會越來越開放觀點逐漸多了,對他也褒貶不一,這是個好趨勢,說明社會在進步。


董督晉典


西楚霸王項羽可謂是名將之後—楚國名將項燕,項羽從小就受到家族的影響學習劍法及兵法,但與此同時,也將帶來的是個人能力很強,但對於用人上確實不如劉邦.首先,大家最熟悉的戰役一定是鉅鹿之戰了,項羽帶領五萬楚軍破釜沉舟打敗當時秦朝名將章邯帶領的主力部隊四十萬大軍.可謂是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經典,而後又收編名將章邯和司馬欣.同時項羽也為做出了震驚世人舉動:坑殺降兵二十幾萬人以及之後的火燒阿房宮.項羽之所以敗於劉邦,更多的是在用人的計謀上:羞辱韓信 .猜疑范增.以及驅走陳平等等,光憑這些人個個都是的專家,要麼是會打仗的要麼就是智囊團人物.也可以體現出項羽性格如此,不善謀略,是個真真實實的將帥之才.個人情感上,對虞姬的滿滿的愛情,而後又被世人所讚美:霸王虞姬,後世也對霸王項羽的評價褒貶不一.個人認為:項羽是專業型軍事人才,而劉邦是綜合型人才.項羽雖敗,但戰績可謂是赫赫有名 謝謝


張大爺的茶


項羽是個英雄,這不假,但是項羽是個人英雄主義,即匹夫之勇,而且兒女情長丶胸無大志。

個人榮辱放在第一位,虛榮心強,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充分說明項羽只是一個愛慕虛榮的小老百姓,目光短淺,只想光宗耀祖,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根本沒有打算奪取和經營整個天下,所以才搞分封制,分封以後便錦衣還鄉了。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奪取天下?

最重要的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在秦朝已實行郡縣制的情況下,居然恢復分封制,結果樹敵太多,力量強大時還可以鎮的住,力量弱時則牆倒眾人推,不敗才怪。

項羽就像一道閃電劃過中華大地,註定稍縱即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