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英雄唐順之湯泉洗征塵

唐順之,字應德,一字義修,江蘇武進人。祖父唐貴,任戶科給事中;父唐寳,任永州知府。唐順之從小就有異於常人的稟賦,稍長熟讀群書,從而成為明代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數學家,抗倭英雄。嘉靖八年(1529)乙丑科會試第一,殿試二甲,策試文章受到皇帝褒獎。改庶吉士,也就是中進士之後,在各部學習辦事,後授予兵部武選主事之職。又改任吏部稽勳,再調考功,主管官員考核。嘉靖初年,朝廷更改官制,調取外任官僚入翰林,改任翰林院編修。不久,因病上疏乞歸養。當時在朝中執政的張璁討厭他,認為唐順之屢次請病假,是因為他不肯與自己接近,因此命他以原官致仕。皇太子立,簡選太子宮官,起右春坊司諫。與羅洪先、趙時春上疏,請求朝拜東宮太子,又被嘉靖皇帝削職為民。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倭寇侵擾東南沿海,唐順之痛憤當時東南民眾生活痛苦,便向當局出謀劃策剿滅倭寇。因唐順之善於用兵,所以經當時巡視東南的趙文華舉薦,於是被起用為南京兵部主事,因守父喪,未赴任。後來又召為兵部職方司郎中,巡視薊鎮,條上便宜九事。按,明清時期在兵部設職方司。職方司設一名郎中,使之巡視邊防,以瞭解邊塞的險要平坦,以及各處將領之優劣,軍情存在哪些利弊。也就是在這次巡視薊鎮邊防的過程中,唐順之寫出了《遊遵化湯泉》《遊湯泉四首》這五首詠遵化湯泉的詩。在詩中,唐順之對遵化湯泉大加讚賞,“坐看池底絢霞光,疑是蓮花火裡藏。借問幻師誰會此,乾坤爐冶炭陰陽。”詩中稱湯泉之水如同乾坤一樣,能夠融合陰陽。

抗倭英雄唐順之湯泉洗征塵

唐順之像

不久,被派巡視浙直軍情,又因胡宗憲推薦,破格提升為右僉都御史,當時倭寇屢犯沿海,唐順之以兵部郎中督師浙江,曾親率兵船於崇明破倭寇於海上。升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嘉靖三十九年(1560),督師抗倭途中不幸染病,於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禎時追諡襄文。學者稱其為“荊川先生”。

抗倭英雄唐順之湯泉洗征塵

唐順之像

唐順之對於各種學問,均有所涉及。大到天文地理、數學、,小則弓箭、刺槍拳棍,無不精心研究,以利於世事之用。晚年受嚴嵩知遇,效力於行伍,為平定倭寇的入侵立下了不少功勞。唐順之與戚繼光等人,為軍中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