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抗倭英雄唐順之: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


嘉靖大倭亂期間,戚家軍與倭寇大小80餘戰,無一敗績,而且每次戰鬥都已微乎其微的代價取得巨大的戰果,在戚家軍輝煌戰績的背後,鴛鴦陣功不可沒!


鴛鴦陣的創始人其實並非戚繼光,而是明代奇人唐順之。


明朝抗倭英雄唐順之: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

唐順之畫像


唐順之,字應德,號荊川,江蘇武進,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歷官翰林編修、兵部主事、吏部考功、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等職,與歸有光、王慎中並稱為“嘉靖三大家”,在明代文壇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唐順之不僅是儒學大師,還是著名軍事家和武術高手。


倭寇進犯東南沿海地區,江蘇(南直隸)蘇州、常州、松江等地遭到嚴重破壞,史書記載:“蘇、松、常千里奧區,財賦之叢也。寇擾屢月,燼焰瀰天,殣骸遍地,蕩柝離居,迄無底寧。”


已經辭官回家的唐順之親眼目睹了被倭寇洗劫後城鎮的的慘狀後,於嘉靖三十七年九月出山,前往浙江視師,與直浙總督胡宗憲協謀抗倭。


明朝抗倭英雄唐順之: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


唐順之提出“實軍伍”、“足兵餉”、“公賞罰”、“精教練”、“清屯種”、“慎募調”、“收圖籍”、“鼓軍氣”、“處首級”、“御海洋”、“固海岸”、“散賊黨”、“嚴城守”、“降宣諭”、“用間諜”、“通貢道”、“開戶市”等諸多建議,得到胡宗憲的賞識和重用。


當然,唐順之並不是只會動嘴皮子的文弱書生,武術造詣極高,戚繼光都曾向他學習槍法,抗倭期間,他曾多次親率部隊與倭寇激戰。


嘉靖三十八年四月,一股倭寇進犯崇明,將船隻停泊在三沙。唐順之領兵將倭寇引到海外,然後指揮部隊突擊,共斬首一百二十顆,擊沉敵船三十餘艘,繳獲大批衣物兵器無數,殘餘倭寇,倉皇逃跑。


明朝抗倭英雄唐順之: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


洪朝選在《荊川唐公行狀》中稱讚道:“自蘇松用兵以來,未有此捷也”。


不久,倭寇進犯安徽,唐順之與副總兵劉顯前往截殺,在姚家蕩痛殲敵寇,倭寇敗退廟灣,唐順之率兵追擊,戰鬥極為慘烈,敵我傷亡相當。


在抗倭戰爭中,唐順之發現明軍戰術的侷限性,並根據倭寇武器和戰術特點找到了破解之道。


唐順之放棄明軍原來25人為一隊的模式,改為只有5個人的伍,並命名為“鴛鴦伍”。


明朝抗倭英雄唐順之: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


“鴛鴦伍”配有1面盾牌,1把狼筅和3支長槍,既能靈活應對小股倭寇的突襲,又能對倭寇的太刀和長矛進行壓制。


“鴛鴦伍”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明軍抗倭的頹勢,但唐順之發現,在實戰中“鴛鴦伍”也有一些不足和侷限性。


遺憾的是,唐順之沒有機會對“鴛鴦伍”進行改良了。


嘉靖三十八年夏天,唐順之率領盧鏜、劉顯等將領進攻盤踞在三沙一帶的倭敵,倭寇憑藉地利,又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明軍多次進攻,都被擊退。


明朝抗倭英雄唐順之: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


唐順之怒髮衝冠,親自提刀衝到距倭營百餘步的地方,逼敵人出戰,但倭寇拒不出戰,唐順之只能採取圍困之策。


當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唐順之帶領部隊在海上漂泊兩三個月後,身染重病,史書記載:“暑月蒸熱,積勞久之,吐血幾至殞生”,不得不返回陸地。


不久,唐順之升任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


第二年,唐順之已經病入沉痾,但仍堅持處理抗倭事宜,四月初一,病逝於通州,終年五十。


“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是對唐順之抗倭事蹟最好的寫照!


明朝抗倭英雄唐順之:誓清萬里寇,敢憚一身危!


得到唐順之教導的戚繼光,將“鴛鴦伍”改良,將兩個“伍”合併成一個“鴛鴦隊”,並去掉了1個長槍手,替換為1個鏜鈀手,更加攻守兼備。


整個小隊由12人組成:隊長1名、火兵(負責伙食勤務)1名,戰士10名。


戚繼光從浙江義烏招募三千礦工,進行嚴格訓練,熟練掌握“鴛鴦陣”的戚家軍,在戚繼光的率領下,創造了與倭寇作戰百戰百勝的奇蹟。


參考資料:《明史·唐順之傳》、《唐順之與明代抗倭鬥爭》、《荊川先生年譜》、《荊川唐公行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