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中國天然鹼之都” 遠興能源淨利潤再創新高

4月22日晚,遠興能源(000683)發佈2018年度業績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89.2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01億元,同比增長82.80%,每股收益0.33元/股,同比增長83.33%。

天然鹼板塊全年實現淨利潤11.29億元,同比增長18.30%。化肥板塊實現淨利潤2.47億元,對利潤貢獻比重由去年的5.43%提高到15.29%。博源聯化甲醇裝置相繼恢復生產,實現淨利潤2.04億元。

市場人士分析稱,遠興能源年報業績高於市場預期,主要得益於其天然鹼競爭優勢、產業一體化優勢以及產業協同效應等方面。

天然鹼方面:天然鹼礦儲量全國第一,擁有絕對的資源優勢。純鹼產業屬於資源型行業,對上游資源有較大的依賴性。遠興能源控股子公司中源化學坐落於“中國天然鹼之都”的河南省桐柏縣,這裡天然鹼儲量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中源化學在河南桐柏縣擁有安棚和吳城兩個天然鹼礦區,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擁有查干諾爾鹼礦,天然鹼礦儲量為19,403萬噸。其中安棚鹼礦擁有探明儲量15,002萬噸,保有儲量8,478萬噸;吳城鹼礦擁有探明儲量3,267萬噸,保有儲量2,416萬噸;查干諾爾鹼礦擁有探明儲量1,134萬噸,保有儲量238萬噸。

中源化學及子公司採用天然鹼法生產純鹼、小蘇打的主要原材料為自身擁有的天然鹼資源,無需向第三方採購,保證了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

相反,競爭對手由於資源限制,只能依靠氨鹼法、聯鹼法制鹼。就氨鹼法而言,需要大量的石灰石、焦炭等資源,產生大量廢渣、廢液;聯鹼法需要配套合成氨裝置,投資額較大,同時受氯化銨市場影響。與氨鹼法、聯鹼法工藝相比,中源化學擁有國內最大的天然鹼礦資源,採用天然鹼法生產純鹼和小蘇打,主要採取了水溶井採工藝開發深層天然鹼資源,屬於無水汙染天然鹼開採工藝,整個純鹼加工過程中不添加使用任何其它化學藥劑,開採天然鹼的工藝流程具有綠色環保、低能耗、低成本的特點和優勢。

產業一體化優勢明顯,協同效應顯著提升。天然鹼開採以及後續加工純鹼、小蘇打過程中,主要的輔助材料為煤炭。遠興能源擁有煤炭、甲醇、化肥、純鹼和小蘇打的多元化業務結構以及煤炭採選和煤化工的一體化產業鏈,充分發揮煤炭與純鹼產業的協同效應,減少煤炭的外購比例,有利於提高輔助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尤其是在近幾年煤炭價格高企的前提下,保證煤炭供應穩定至關重要。

遠興能源領先於同行業的競爭優勢體現年報數據上。單就毛利率而言,遠興能源就大幅領先同行業競爭對手。2018年公司整體毛利率為41.32%,較2017年提升10.72個百分點,淨利率18.36%,較上年提升9.24個百分點。細分看,天然鹼業務毛利率達到59.11%,甲醇業務為17.49%,農資部分(化肥等業務)為41.25%,煤炭業務為23.13%。同時,公司天然鹼、化肥、甲醇三大產業板塊分別實現利潤達11.29億元、2.47億元、2.04億元,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隨著公司“40萬噸/年精品小蘇打項目”經過單體試車和聯動試車,已順利打通全部流程,並已生產出小蘇打產品,以及其他幾個項目的順利推進,有利於進一步鞏固並擴大遠興能源在純鹼行業的龍頭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