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血液科,一位来自贫困山村的血液病患者,在生死攸关的危难关头,为挽救他的生命,经历的一幕幕人间大爱,温暖亲情,感人至深。敬请关注:系列报道《血缘》之四——
好“闺女”真贴心不是亲人胜亲人“郭大爷,您别动!我帮您倒吧!”“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行。”这是护士赵文洁和郭景义的对话,也是河科大一附院新区医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仓内护士与患者最常见的镜头。
由于骨髓移植仓属于无菌病房,病房内没有配备厕所,倒便盆便成了赵文洁和护士们最日常的工作。血液科的护士工作繁重,骨髓移植仓的护士更是过犹不及。因为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出仓,家人也不能进入骨髓移植仓,所以骨髓仓每天要有2名护士值班,除了完成各种日常的护理工作外,她们更扮演着患者“特殊家人”的身份。
刚进入骨髓移植仓的郭景义,因为身体不适,加上口腔溃烂,总是不想吃饭,话也特别少,经常一个人坐在病床上发呆。赵文洁看后非常担心,她便主动担负起给郭大爷洗脸、擦身、清理口腔的工作。为了不让郭大爷感到孤单,赵文洁总是想方设法逗郭大爷开心,讲笑话,聊家常,谈心鼓励.......事无巨细的照顾让郭大爷倍感温暖。久而久之,郭大爷渐渐敞开心扉,话也慢慢的多了起来。
除了照顾郭大爷和患者们的日常生活,赵文洁和护士们最大的工作量就是擦移植仓,以保障仓内的绝对清洁和干净。20多平方米的仓房,从屋顶到地板,从墙壁到桌椅,每个角落她们都要擦拭的干干净净,一天2次; 一个仓房需要一个小时,3个病房擦下来,赵文洁常常累的腰也直不起来,手也被泡的发白,发皱。但是,她和护理姐妹们没有抱怨过,因为她们深知这样做的意义,保证了病房的干净也就保证了患者生命的安全。
由于郭景义是个年龄较大的移植患者,身体免疫力较差,赵文洁和护士们对他的护理更为特殊。轮流在观察台注视监视屏幕,即使值班到凌晨,郭大爷睡着了,她们也不敢打盹,生怕错过任何一次呼叫。这样的坚持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对于骨髓移植仓内的赵文洁和护士们来说,却是最习以为常的事情。
骨髓移植仓一共配有5名护士,她们大多都和赵文洁一样20多岁,除了与同龄人一样拥有着青春的活力与热情,她们还比同龄人多出了一份沉稳与耐心。她们在这样封闭的环境中,一待就是一天,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陪伴着患者们度过人生最艰难的时光,与他们一起等待重生。
转眼间,郭景义进入移植仓已20多天了,和护士们每天闺女、大爷的叫着倍感亲切。他说,“我得了这么大的病,家人不能在身边伺候,都是这些好闺女们给我端屎端尿,擦洗身体,和自己的女儿一样贴心,真是不是亲人胜亲人呐”!
由于化疗、排异等反应,郭景义出现口腔溃烂,身体无力等症状。“血液科的护士们就像自己闺女一样,给我洗脸、擦身、清理口腔,还大叔、大伯地亲热地叫着,真是没说的。咱一个老百姓,在省级大医院能得到这样精心治疗贴心护理,真是没有想到啊”!每念及此,郭景义就激动不已。(许文军 谢雅敏)
编后:系列报道《血缘》,从郭景义这名来自贫困山区农村汉子身患血液病后,由绝望到渴望,重燃生命希望,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在他危难之时,无论是家人还是亲朋好友,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素不相识的爱心人士,都以一颗仁爱之心,向他伸出关爱之手,全力挽救他的生命。在这场爱心接力赛中,挽救的是患者的生命,温暖的是社会是人心。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就是人间的春风,这就是生命的源泉,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医疗行业最生动的诠释和体现!
閱讀更多 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