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品讀┃蘇軾:行香子·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詩詞品讀┃蘇軾:行香子·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行香子(清夜無塵)

  • 作者:[宋]蘇軾

清夜無塵。

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虛苦勞神。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註釋:

1“酒斟”二句:白居易《問少年》:“十分酒瀉白金盂。”又《雪夜喜李郎中見訪兼酬所贈》:“十分滿盞黃金液。”

2隙中駒:喻時光易逝。《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間,如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3石中火:喻人生短暫。北齊劉晝《新論·昔時》:“人之短生,猶如石火,炯然以過。”唐寒山《一自遁寒山》:“日月如逝川,光陰石中火。”

4夢中身:喻生命虛幻。《關尹子·四符》:“知夫此身如夢中身。”唐許渾《題蘇州虎丘寺僧院》:“萬里高低門外路,百年榮辱夢中身。”

5“雖抱”二句:謂有才華卻不得賞識。

6陶陶:歡樂貌。《詩經·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天真:不為世俗所染的天性。《莊子·漁父》:“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賞析:

這首詞寫作時間不詳,根據詞意所反映出來的人生狀態和口吻看,可能是元祐年間在京城任職時所作。這時的蘇軾,年屆五旬,結束了黃州貶謫生涯,重回京城,受到重用,成為皇室近臣。儘管他的聲望在當時無人能比,但卻並沒有成為宰相之類的實權人物,只是做翰林知制誥等文字工作。

作為近臣,貴則貴矣,但是並沒有這個理想主義者發揮個人才幹的空間。他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不停地呼籲整頓吏治,寬免官債,直言不諱的性格沒有絲毫改變。官場就是利益場,不結黨無以營私,單槍匹馬的獨行俠難免碰壁。“雖抱文章,開口誰親”——可見他還是以文學家的身份在官場行走,連個志同道合的人都沒有。是以他心灰意懶,嚮往自得其樂的退隱閒居生活。

這首詞充滿了投閒置散的意味,特別是以“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前者是“心為形役,惆悵獨悲”,後者是“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虛對實,動對靜,急促對悠然,精確恰當,反差鮮明,孰為可取,不言自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