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西遊記》不是吳承恩一個人寫的而是很多人寫的,你怎麼看?

柳侍墨


《西遊記》的作者一般人認為是吳承恩,但也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西遊記》不是吳承恩一個人寫的,而是很多人寫的,這話說對了一半。

《西遊記》這本小說的確不是吳承恩的原創,而是吳承恩綜合了流傳的各種民間傳說,結合一些民間話本和戲曲,在此基礎之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寫成的。

1、《西遊記》故事的原型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是一本古代神魔小說,不過《西遊記》這些事,歷史上還真有,事情發生在唐朝。

話說唐太宗剛一繼位的貞觀元年,也就是公元627年,25歲的玄奘和尚偷偷摸摸跑了。他跑去幹嘛?要去西域的西邊。

西域是哪兒啊?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新疆,還有什麼斯坦國,原來都是中國的地盤。那麼西域的西邊是哪裡?我們叫天竺,也叫西天。

玄奘和尚走的這一路上,中國的地方就不說了,說一下外國的地方,有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都去了。

玄奘和尚在那兒學習了兩年,他悟性高又勤勉刻苦,很快就融會貫通脫穎而出,並且他在一次大型的佛教經典辯論會上擔任了主講,受到稱讚。

到了貞觀十九年,也就是645年,玄奘和尚就回到了長安,他當時帶回來佛經有657卷,這件事轟動一時。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後,親自命人給他蓋了大慈恩寺,大慈恩寺塔就是現在人們說的大雁塔,唐太宗讓玄奘在這裡翻譯佛經,看看這玄奘和尚多牛!

玄奘呢在翻譯佛經之餘,還口述了他的西行見聞,他的一個叫辯機的弟子就把這些事情給寫下來了,書名叫《大唐西域記》,一共寫了十二卷。

不過,這《大唐西域記》的十二卷,都是玄奘講的一路之上的見聞,歷史、地理、交通、小吃等,沒有什麼傳奇的故事。

但是他的另外兩個弟子慧立、彥琮,等到他過世以後,寫了一本書叫《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這本書裡有鼻子有眼的添了好多好多的故事,就出現了很多很多的神話故事,從此以後唐僧取經的故事就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這就是最早的關於《西遊記》的故事由來。

2、與《西遊記》有關的其他文本、話本和戲曲

關於唐僧取經的奇幻故事,從唐朝的《大唐西域記》中的真實史實為基礎,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加入了虛構想象的成分,後來傳得就越來越有趣豐富。

到了南宋時期,民間又有了《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與南宋對峙的金又有院本《唐三藏》、《蟠桃會》,等到了元朝又有了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二郎神鎖齊大聖》等等。

這些都為吳承恩創造這本《西遊記》奠定了基礎。

3、吳承恩寫的《西遊記》

吳承恩出生於明朝中後期,他經歷過五個皇帝,前後分別是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和明神宗,他們的性格依次是寬容仁厚,荒唐兒戲,乖戾無常,垂拱而治以及暴躁易怒。

這五個皇帝在位時的明朝各個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首先政治上,任何一個朝代初期都是政治清明矛盾不深。

但是到了中後期,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都在不斷地激化,並且日益尖銳。

吳承恩所生活的明朝中後期階段,商品經濟發展起來了,有錢有閒的人多了,有錢的人賣個東西就賺錢。

這些有錢有閒的人的錢花在哪兒啊?聽書、聽戲,所以就帶來了文化上的繁榮,這樣發展到後來市民文學就興起了。崑曲、小說就開始有了,《西遊記》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

《西遊記》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列成為四大古典文學名著,這四大名著的作者或者是江蘇人或者是在江蘇生活,因為這個地區商品經濟發達。

吳承恩就出生於江蘇,他自幼喜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或野史。

在光怪陸離的神話世界裡,他潛默化中養成了搜奇獵怪的嗜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愛好與日俱增,對他創作《西遊記》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十歲以後,他蒐集的奇聞軼事已經“貯滿胸中”,有了創作大部頭作品的念頭。五十歲左右,他寫出了《西遊記》前十幾回。後來中斷了很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還鄉,才得以最後完成《西遊記》的全稿,歷時達7年。

吳承恩從小聰慧,卻屢試不第,六十多歲才當上一個小官,不久卻又被罷官回家。這種清貧生活,有助於他清醒地看透嘉靖時期的黑暗統治。

《西遊記》這本書,是中國古代第一本浪漫主義的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你以為吳承恩寫的是唐朝的故事,其實不一定,他只是借唐朝的故事來述說當時的社會現實。

小說通過這五人取經的磨難,來反映當時的世態炎涼、人間冷暖。

不過這本書自從吳承恩一寫成就流行開了,明朝就有六種版本,清朝有七種版本。這都是我們現在能看見的,還有十三種版本看不見。

最重要的是,吳承恩寫的《西遊記》被翻譯成好幾十國文字。

正是因為如此,楊潔拍的電視劇才會這麼火。每逢寒暑假,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我們都會看這部86年版的《西遊記》,一而再再而三的,佔據在電視劇的各大屏幕上,各個時間段上。幾十年來那可是經久不衰。

所以說,《西遊記》不是吳承恩的原創小說,但《西遊記》確實是吳承恩一個人寫的。他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並整理民間傳說艱苦再創作而成的,這裡面花的心血很多,能寫出來特別了不起。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西遊記作者是誰?

題目大部分說對了,但是還是有點瑕疵,讓我重新說一下吧。《西遊記》不一定是吳承恩寫的(題目說的不是吳承恩一個人寫的就是確定吳承恩肯定寫了現在的四大名著小說《西遊記》,只是不確定他寫了多少)。《西遊記》應該是成於眾人之手,但是最後肯定還是有一個定稿人的,這個定稿人也未必做了多少工作。

《西遊記》的創作年代應該是明代中晚期,這本書上其實看不到任何和吳承恩有聯繫的地方,在書上只說了“華陽洞天主人校”。

這個華陽洞天主人,可能就是書的作者,也可能只是校對了一番,也有可能是最後的定稿人,誰也說不清楚。


為什麼會有吳承恩是《西遊記》的作者這種說法呢?


在乾隆年間,有人從成書於明朝天啟年間的《淮安府志》看到了一條記載,一條有關於吳承恩的記載,上面列了吳承恩的三部作品,分別是《射陽集》四冊,《春秋列傳序》《西遊記》。

這條記載被民國學者魯迅胡適等人看到了,於是他們就開始說四大名著裡的小說《西遊記》是吳承恩寫的。

其實,誰也說不清楚吳承恩寫的《西遊記》和我們現存的名著小說《西遊記》是不是一本書,沒有任何的證據能夠確認,也可能吳承恩只是寫的一本遊記,不是還有一本《長春真人西遊記》嘛,人可以重名,書自然也可以。


最後,再給大家捋一捋《西遊記》作者的關係。


1)現存小說名著《西遊記》上面關於作者問題只提了一次“華陽洞天主人校”,沒有其餘任何記載。

2)吳承恩確實寫過一本《西遊記》,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他寫的《西遊記》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四大名著小說《西遊記》。


扶搖郡主


西遊記的作者問題,是中國小說史研究上的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

先說歷史傳承。西遊記不是一個獨立創作的文學作品,我們現在最熟悉的實際上是指的明代金陵世德堂刻本百回本西遊記。而在這之前,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宋元話本,包括元雜劇,都有大量關於西遊記的故事。有些內容後來被西遊記的作者整理,進入了西遊記小說當中。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西遊記確實是是傳承最後加工定稿形成的一部文學作品。因此認為西遊記不只有一個作者在文學史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提問中的西遊記作者,實際上指的是百回本西遊記的最終定稿者。這個作者的數量不會太多的。此人是誰就很值得探討。實際上在明代的時候是沒有署名的。也就是說作者並沒有向世人公佈他的身份,而刊刻者究竟是否認識作者也未可知。清代的時候,有人把這本書附會成金代末年元代初年的著名道士,長春真人丘處機作品。但從時間上來看,根本不可能。清代中期的時候,淮陰的一些文人,意外的在明代編撰的淮陰府志當中的淮賢文錄中發現吳承恩的名下有西遊記一文。注意是文而不是書。而且根據當時的習慣,小說不入流,一般不被列為重要的文學成果。不過他們就此認為,吳承恩就是西遊記的作者。這種觀點在清代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認同。不過到了近代的時候,這個資料被胡適發掘出來,後來又被魯迅認可。因此,逐漸成為學界的主流觀點。

再談目前的學術觀點。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吳承恩寫作西遊記的可能性,逐步的被一些學者所否定。因此目前學術界對於西遊記作者的態度是並不確定。有相當一部分學者是否定吳承恩作者地位的。不過由於目前並不能找出確切的證據否定這種觀點,加之也沒有能夠提出一個更為可信的作者,因此目前在大眾層面上依然廣泛流傳的吳承恩是西遊記的作者。否定吳承恩的主要原因,除了剛才提到的是文而非書的這個理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在故宮整理文檔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吳承恩的文集射陽先生文集。這個文集胡適和魯迅兩人都沒有仔細研讀過。屬於重要的新發現文獻。而根據研讀之後的學者判斷,從文學能力和思想水準來看,吳承恩不具備成為西遊記作者的條件。射陽先生集的文學水準屬於中等偏下,顯著低於西遊記。而其思想是典型的儒家正統思想,西遊記的作者則有非常豐厚的佛道兩家的思想文化。而且思想水準要遠高於吳承恩。應當說這個發現已經否定了吳承恩作為作者的可能性。不過由於是從文學水準和思想層面上來判定的,總體來說還是有爭議。依然有少部分學者堅持認為吳承恩是西遊記的作者。

最後談一下西遊記的作者歸屬問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吳承恩確實並非西遊記的作者。但究竟誰才是西遊記的真正作者,爭議很大。有人認為明代中期的著名狀元宰相李春芳是西遊記的真正作者。但目前為止,所有的聯繫僅限於猜測,沒有實證。所以這種說法也不能服眾。還有人認為,是一位同樣道號為長春真人的道士,是因為和丘處機的道號相同,所以被後人附會為丘處機所作。這種說法同樣沒有實證,因此也很難服眾。總而言之,目前沒有明確的說法。


zyb38537240


《西遊記》確實不是吳承恩寫的。

雖然《西遊記》的作者是誰,一直存在爭議,但吳承恩肯定不是原創作者。

類似的書籍還有《聊齋志異》,《儒林外史》,《三國演義》,《水滸》,《濟公傳》等等彙編類的作品。

也就是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裡,只有《紅樓夢》是原創作品。

眾所周知,唐詩宋詞其實就是歌詞,都是用來唱的。但無論詩,還是詞,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抒情有餘,敘事不足。於是,在唐朝中晚期就興起了叫做“傳奇”的話本。也就是中國戲曲的雛形。比較著名的如《柳毅傳》等等,到了唐末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關於唐僧取經的“傳奇”話本。

到了宋朝,隨著文化的繁榮,話本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唐僧取經,姜子牙封神等神話故事和春秋戰國,三國演義,魏晉之風等歷史故事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在經過元曲的打磨以後,到了明朝,各種傳說,各種故事已經相當豐富了。

《三國演義》就是羅貫中結合裴松之注的《三國志》,民間故事和各種話本,整理而成的。

《水滸傳》,《西遊記》,《封神榜》等明朝的小說都是如此。

所以,《西遊記》等名著並非一人所做,因為他們本身是彙編類的小說。吳承恩肯定是有貢獻的,因為他收集素材,並將它們整理成冊,為後世留下不少神話傳說。

由此可見,《西遊記》不是吳承恩所著,他不是《西遊記》的原創作者,但其貢獻也是不容抹殺。


陌上雲白


應該是吳承恩收集了許許多多的民間故事,組拼起來一部鉅作。



咖飛娛樂


這個問題要問章承恩,他有發言權


裴小慶


我叫人傳電報給吳承恩問了,等結果。


chjsyc


可能是個寫作團隊吧……起碼應該源於多個傳說被圍繞一箇中心改編、提煉的。《西遊記》的精彩也在於此,很多個看似矛盾的故事以一條主線相連,以讀者深度又可以品味出許多道理





愛看花開從不摘


悟空你老是懷疑任何人,是何居心。懷疑巜毛澤東選集》誰寫的,又懷疑吳承恩的《西遊記》,懷疑這,懷疑那。


人生如夢99945601


大多數時候都是坐著看,有時候也斜倚在床頭拐著枕頭看。幹嘛要問這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