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翟天臨、孫楠更硬的陳佩斯曝家庭觀:指引孩子方向父母要這樣做

比翟天臨、孫楠更硬的陳佩斯曝家庭觀:指引孩子方向父母要這樣做

翟天臨的故事

父母常常困惑,該如何引導孩子的人生方向?下面三個故事的分享,或許對您有所啟發。

一、翟天臨的故事:快速催熟之路!

網絡熱詞很快消失,但“ ”的熱度,卻呈現逆生長現象,長久不衰,高居熱詞榜首。大家在關心什麼?

“ ”的評論,也許戳到痛處:

翟天臨這事兒,公眾最無法忍受的,是有錢、或者有名的人,可以獲得一切。

大家一直好奇,高考成績不理想,考研保送,博士順利畢業,最後堂而皇之進入北大博士後流動站,他是怎麼做到的?

東窗事發後,忽然間人設坍塌,誠信出現危機。

這個故事,對我們都有反思的價值。

至少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這樣認為:

好學歷+好工作=幸福人生。

但是,關鍵你要採取何種路徑?

說到這裡,一位臺灣女作家所評論的,也許能給我們一絲啟發:

不管你是什麼大學畢業,你的畢業證書,我都只當作收款憑證。因為它能說明的,只是你的家庭為你讀書付過款,而並不是說明你有沒有讀過書。是的,我不是名校畢業,也沒有學歷光環,我照樣三觀正又良善。

摘自

比翟天臨、孫楠更硬的陳佩斯曝家庭觀:指引孩子方向父母要這樣做

孫楠的故事

二、孫楠的故事:子不教,誰之過?

前些日子, 送女兒上國學班,惹得輿論沸沸揚揚。在事情背後,有很多熱門話題,比如:

1)國學、公立教育與國際班,孰優孰劣?

2)個人理想追求與孩子前程的關係?

3)婚姻的質量與孩子健康成長的關係?

孫楠發現女兒在公立學校以及國際學校都沒有太大起色,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叛逆心使家長很難掌舵,遂發現國學是一條光明大道。

在這件事情的背後,很多人忘記了,孫楠的婚變,之間的嘴仗,以及新組建的家庭,這些對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影響?

如果一切問題的出現,都歸結為外因所致,那解決起來就簡單得多了,但事實常常並非如此。

我們先看一下教育心理專家的研究成果,父母關係的好壞,對孩子的影響在哪裡?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員—瑪麗.卡爾森發現:

父母與孩子關係疏遠,兒童體內含有很高的“皮質醇”的應激荷爾蒙,而高含量對大腦有破壞作用。

孩子與母親關係冷漠,到了中年,100%的人會患各種疾病。身體健康狀況堪憂!

事實上,我們常忽略一個事實:

婚姻翻雲覆雨,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劇烈的。

雖然表面能裝得很淡定,但四十年後呢?正如上面哈佛大學的研究成果所揭示。

如果說父母要將孩子引到何處?

不妨先穩固後方,方能高瞻遠矚。

比翟天臨、孫楠更硬的陳佩斯曝家庭觀:指引孩子方向父母要這樣做

陳佩斯的故事

三、陳佩斯的故事:有骨風,有熱血,有家教!

1)有骨風:

雖然十年間在春晚的表演都大獲成功,但發現央視違反契約精神, 遂將其告上法庭。雖然官司贏了,但之後卻吃盡苦頭。不過憑本事吃飯,即便沒有之前風風火火,但平淡之間,卻強化了家庭氛圍。

2)有熱血:

陳佩斯的父親陳強,曾在文革受到衝擊,本想讓孩子以後當個普通的工人,平平安安過日子。但陳佩斯對演藝事業的熱愛,讓陳強迴轉心意,尊重孩子的志願,並協助陳佩斯事業發展。父子同心,為理想而奔跑,何嘗不是人生之樂趣?

3)有家教:

陳佩斯非常敬重他的父親,對兒子陳大愚從小就如此教育,要敬重長輩。日後陳大愚在演藝界慢慢有了名氣,無比感謝家庭教育所帶來的益處。

四、反思:

陳佩斯曾經送孩子到海外讀書。待孩子長大後,自己願意選擇演藝事業後,身為父親的他,又精心雕琢,一路指引。

一家人為理想而奮鬥,又何嘗不是樂趣?

通過上面三個故事的分享,若您要選擇,將走哪條路呢?

歡迎關注:甲骨遊學,青雲計劃獲獎者,優秀教育領域創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