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制转盘机枪是一种什么武器?

合金9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别显老梁嫌弃,题主您别整的那么文雅,把那苏制那俩字扣了去,整个转盘枪问大家伙是啥就成。十个有九个都能回答上来,这不就是大盘鸡吗?

哪家制造的?百分百都能回答上来,除了老毛子哪傻大个,谁家造把枪还整个大圆盘,独一无二仅此一家啊。重机枪里他最轻,轻机枪里他最重,抱怀里死沉死沉的。

但这玩意有一个好处,就是稳,几乎没有后坐力。具有些使用过的同胞们体会,这东西如果在阴天使用的话,能瞅见喷出的火焰有一米多长。当时听的老梁宽脑门直冒冷汗,这阴天拿出来瞅着就唬人,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毕竟老梁是个连枪都没有摸过的主,所以对这个事情一时之间也拿不准,有实战的朋友,可以说明一下。

那么这枪是咋做出来的呢?

老梁给大家伙解释一把,捎带着回答一一下题主的问题。

咋造出来的。

这枪大名叫DP轻机枪,在最早期的轻机枪家族里,最晃眼的那几支就有人家。

当年一战结束后,经过实战洗礼后,一帮大老爷们回家蹲家门口回味。重机枪?好东西啊!这要是在阵地前边蹲上那么几挺,甚至还是几十挺重机枪,子弹管够的情况下,想拿下阵地,简直就是做梦。

但这玩意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因为实在是太重了,你个瘪犊子碰上个转移阵地,都成了一帮子苦大仇深的货,得拆了带走,而且标尺一旦设定好了,这换个方向打打实在是太费劲了。

咋整?你这不是重机枪吗?咱能不能来一挺轻机枪,一个人就能操作,火力弱点不怕,最重要的是灵活。

所以在这种思路下,轻机枪的设计就被提上了日程。

至于哪喜欢喝伏特加的老毛子们,对这东西那叫个唾弃,认为这天下是重机枪的天下,轻机枪那就是昙花一现的玩意,根本就不给于足够的重视。

您觉得重机枪重,四个人不够,咱整八个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废那么大劲整个轻机枪,有病!

虽然大多数老毛子都是这么认为的,但也有一些个有眼光的看见了轻机枪的优点,这不就整出了

一个轻机枪的战斗条例。这东西必须要像步枪一样,可以爬着打,跪着打,站着还能打,而且走在路上端着枪也能打等等,各种烧包的操作。猛烈点射或者连续扫射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切换,如果你的设计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你们就把你们的设计图扔到垃圾堆里或者烧掉,别丢人现眼的拿出来晃荡。

那么设计师瓦西里.阿里克谢耶维奇.杰格加廖夫(简称杰格加廖夫)就自行接受了这个任务。好吧说道这里老梁插一句嘴,老毛子的名字真是够长的,所以后面老梁就叫他老杰吧!

这老杰正儿八经的职业是苏联炮兵工程勤务少将,搞武器设计那是副业。

这枪的诞生充满了波折。

1924年这武器就被设计出来,并出了样枪。可苏联蹲在军械局一帮子没开眼的毛子依然固执的认为,轻机枪就是一坨那啥,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不给于一点点的重视。

眼瞅着这枪就要胎死腹中了,老杰顶着俩红通通的大眼珠子都快哭了。这时候这枪的救命恩人出现了古比雪夫将军。

这人那是老毛子地界中有名的将领,他带着自己的红军轻武器委员会一眼就看中了这枪。

“走拿去试试,亮亮场子!”1924年七月二十二号对这枪就进行了测试,机构动作可靠,战斗射速高,简单异于操作,一系列的高评价就出来了。

在这样的评语中,老杰就来了精神,他毕竟是个将军有着自己的人脉,这就通过关系走了苏联最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伏龙芝元帅的路子,并极力邀请这位元帅到兵工厂视察一下。

伏龙芝元帅在了解了这枪的价格,制造以及各项性能,很高兴。

性能自不必说了,凭着简单制造,就让这位元帅开心不少。全枪一共就六十五个零件,就算是一个刚刚学会车床的学徒工,稍加训练一下,都能给你大量制造出来。

这么好的东西咋不整出来呢?整!使劲的整!

这评语一下,那帮子军械部的老毛子态度一下就转变了,立即成了一个管理机构,希望在最短时间之内把这枪整出来并能进行实战。

这一家伙下去,各种完善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了下去,啥零下三十度寒区实验,啥极限疲劳实验,都整了个遍,结果改进后就正式定名为DPM,这枪一经出品,立马震惊了世界,被人冠上了“俄国马克沁”的外号。

想当年德国佬凭借着他们的MG34通用机枪,横扫了老毛子的大兵,把个老毛子揍的鼻青脸肿,顶着俩大鼻涕,蹲墙角里不说话了。

“整!咱必须整一个出来,让那帮子傻帽知道知道,俺毛子家他也有!”老毛子捂着豁了口的大门牙,撕心裂肺的吼了出来。

这话刚一落下,这大盘鸡就落到了老毛子的怀里,把个老毛子开心坏了。

这枪就成为了班级火力支援武器,和德国佬的MG通用机枪就怼上了,后来还被冠上了MG机枪克星的称号。

说道这里,估计就有人要说了:“说实在的要说MG机枪的克星,这话有点过了,毕竟MG机枪射速是每分钟1200发,而这枪的理论射击仅仅达到了600,实战中也只能在九十发左右,压制?还真谈不上,还有这枪前重后轻,在运动中射击有点困难。”

老梁就要说了,你家轻机枪抱着窜出来屁股后面还挂着1200发子弹,玩冲锋?大转盘一共才四十发子弹提供给你打,咋得您想半分钟之内就把子弹糟蹋干净,想多了吧。

说完了这里老梁再扯点别的,这枪为了压制制作工艺,并没有安装工艺复杂的消焰器,所以开头俺说能喷出火焰是有可能的,但真有一米多那么长,老梁手里没有证据,不能胡说。

在有,这抱着这枪跑步,您听着叮呤咣啷,转盘里的大屁股子弹就像敲鼓一样的敲转盘,这也是他的一大特色。

这枪在咱中国的地盘上的使用情况

当年国军的七十四军,十军以及第五军都有装备过这种枪,在咱抗战时期也出了不少力。老毛子援助咱八路军两千多挺,被蒋光头这飞天烙铁硬生生的给烫走了两千,丢给八路的就剩下一百二十挺。

七十年的时候,咱还把这枪装在了12.7高射机枪搞训练,一旦能够熟练操作了之后,这才换上真家伙。

大家还记得吗?当年电影《上甘岭》有一段,咱解放军有一个老兵眼睛被炸瞎了,摸着枪,摸着转盘往里面塞子弹的情景,这情景老梁一辈子都忘记不了。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苏制转盘机枪,是DP-28的机枪,因为机匣上方安装一个硕大的弹盘,因此在吃鸡游戏中被戏称为“大盘鸡”。

DP-28,也称为捷格加廖夫DP轻机枪,1928年正式装备,与莫辛纳甘步枪使用同一1908年式7.62mm有底缘步枪弹。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火力猛,每分钟射速达到600发,空枪重9.1公斤,战斗全重12.1公斤。DP轻机枪共生产了80万挺,是苏联战争期间产量最大的机枪。

DP-28机枪来中国很早,这挺机枪早在抗战时期就驰骋中国战场了。1938年,苏联两次售华当时世界最先进DP-28转盘轻机枪,共2600挺,按步兵营配备可武装20个苏械师。可以说,DP-28机枪的首次大规模参战,是在中国战场上。当时国军的74军,10军和第5军等精锐部队都有装备这种机枪。

抗战时期,我们八路军和新四军也使用过少量DP-28机枪。国共合作以后,国民政府一共拨付给八路军苏制DP-28转盘轻机枪120挺(你没看错,120挺,后面是一个零)。当年苏联援助中国二千多挺转盘机枪,八路军改编后只获得了这一百多挺。

在《英雄儿女》等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中,这种枪身上方带有大型扁平弹盘的轻机枪,横扫美国侵略者的场景,让全体中国人家喻户晓,国人亲切的称之为“德普轻机枪”和“转盘机关枪 ” 。

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苏联一开始援助中国36个步兵师的全套武器,包括捷格加廖夫DP-28机枪8148挺,平均每个步兵师装备225挺DP-28机枪。

1953年,新中国仿制DP-28机枪为53式轻机枪,到1957年停产时为止,共生产53式轻机枪41265挺,能装备近200个步兵师。

到了五十年代末期,随着国产的53式重机枪,56式班用机枪的大量配装,笨重的53式转盘机枪就迅速退役了


科罗廖夫


DP大盘鸡就是一种机枪啊,最大优点的话应该算是结构非常简单了。


全拆完了也就62个零件,这可是机枪。你看SKS都有102个零件,所以这货非常毛子,适合量产。

47发的弹盘比捷克、BAR、布朗这些轻机枪弹容要大的多。

但毛病也是不少,毕竟轻机枪这玩意在二十年代也只是个起步期。首先他这个大盘子就非常闹心,结构复杂,而且体积偏大,也不方便携带,磕磕碰碰之后供弹更差。

德棍第一次见到苏军副射手背着这大盘子时候会不会估计这孩子是个工兵,来埋反坦克地雷的。

还有它的枪机复进簧是绕在导气活塞上的,而活塞特别烫,射击时间一长。弹簧就会软化,影响装填。

而且这货连个把手都没有,不方便提行


疯狗的轻武


苏制转盘机枪大名叫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外文名称叫DP-28机枪,是前苏联的一款制式轻机枪,因为在机匣上方安装了一个大弹盘,所以被中国俗称转盘机枪。

在一战中轻武器上是马克沁重机枪的天下,但是马克沁重机枪因为不太方便运动,在一战后,装甲坦克快速发展,战争形态和意识也不断转变,所以,轻机枪作为一款能够快速移动,简单轻便,得到各国的青睐。

比如捷克制造ZB-26式机枪就深受亚洲国家的欢迎,老蒋好使的时候购买和仿制了将近十万挺轻机枪,除此之外,德国制造的MG34通用机枪和MG42机枪在二战中都有不俗的表现,美军装备勃朗宁自动步枪虽然被美军当步枪使用,但实际上已经充当了轻机枪的作用。可以说,轻机枪在二战和二战之后的战争形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而苏联的当家轻机枪就是这个转盘机枪,轻机枪都有一个优点,就是在子弹上可以使用步枪的子弹,这对步兵来说简直就是一项福利,在一个最小的作战单位中,如果因为枪不一样,而要采用好几个规格的子弹,绝对是一件麻烦事,所以,轻机枪一般普遍采用步枪的子弹,机步子弹统一。捷克式轻机枪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毛瑟步枪子弹,苏联转盘机枪则采用了莫辛纳甘步枪的7.62*54mm子弹。

转盘机枪没分钟射速可达600发,射程800米,性能还算可以,在二战中苏联共生产了超过七十万多挺,被大量应用在坦克装甲车甚至是飞机上。

之所会生产这么多机枪,也跟转盘机枪的结构特点有关,转盘机枪结构特别简单,全枪只有65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因而可以大量快速生产,但是这款枪却未能代表苏联的军工水平,也就是1300多万苏军,必须得有装备啊!即使差一点,也得有,这一点跟中国就不一样,中国二战中是有人但是没有装备,苏联后来是有装备但是没有人。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苏联的女兵都人手一把莫辛纳甘步枪。

正因为如此,在二战结束后,转盘机枪就升级为RP-46式连用机枪,当然大批这样的武器并没有被直接丢掉,很大一部分都被卖给了其他国家,在抗美援朝中,中国就大量装备转盘机枪,具体数目不详,但是以我们的仿造能力,瞬间就能自主生产制造,后期自然也将这种笨重的机枪淘汰了。

但是转盘机枪并没有完全退役,即使在至今的局部地区冲突中,扔被使用。


史论纵横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即为dp28,为捷格加廖夫设计。DP-28是一种轻型机枪,发射主要由1928年开始使用的苏联的7.62×54mm子弹.dp系列机枪在20世纪50年代,被更先进的RPD系列机枪补充,并在20世纪60年代被苏联军队的通用PK机枪完全取代。使用日期为1928 - 1960。DP28的前身—DP-27是早期DP-26的改进。 DP-27相对便宜且易于量产 - 早期型号的部件少于80个。

DP特别能够以可靠的方式抵挡污泥以及灰尘。在测试中,它被埋在沙子和泥土中,仍然能够持续发射500多发子弹(这证明了苏联简单的设计缺带来了相当高的可靠性)。 DP系列的主要缺点之一是其两脚架;它不能承受太多的力并容易损坏。此外,反冲的枪机弹簧位于机筒下方,位于气体活塞周围;这是DP的设计问题之一,因为春天往往会因枪机过热而卡壳或者损失枪管。

另外,唯一的装填方式是从顶部安装轮式弹盘的47发弹药,相对其他机器较小,长时间连续射击不能像现代连接弹链的武器子弹一样。这种方式对于方式作战所需要的全自动火力压制很麻烦。 dp28不得不使用弹盘进行装填,虽然这可以输送子弹,但本身太重,携带不便,容易损坏。由于装填方式的射击。dp28不得不在作战之前由副手装填作战所需要的子弹。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过程。

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但DP有着相当有效的轻型支援武器的声誉。它被红军的绰号叫做“电唱机”(proigryvatel)。因为盘形的盘子杂志类似于留声机唱片,而且它的顶盖在武器发射时旋转。我国在朝鲜战争中广泛使用了DP系列(不仅仅是dp28),并将DPM轻机枪仿造为53式。DP机枪的所有变种都由苏联和中国在越南战争中出售给了越南。


贞观防务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一句高亢的台词,凸显《英雄儿女》里王成的牺牲精神,英雄的壮举至今人热血沸腾。

王成手里使用的那一款苏联制造的转盘机枪,也因其鲜明的外观特征而被很多人记住,它在抗美援朝期间是中国志愿军部队的标配武器。

这种枪的正式称呼叫“DP轻机枪”,由苏联少将捷格加廖夫主持设计,1926年定型、1927年通过测试、1928年列装苏军。由于该机枪的弹盘在设计时会旋转,在苏军里赢得“唱片机”的绰号,而在中国有“转盘机枪”之称。

DP的构造比较简单,一共只有65个零件,并且工艺要求不高,很适合大批量生产。DP主要被应用在苏德战场上,二战结束后在苏军里的地位下降,新式的RPD、RPK等新型轻机枪取代它的地位。

但在世界的军火市场,DP并未失宠,仍旧被很多国家的军队所采用,在1991年的索马里战争、2011年的利比亚内战以及最近的中东冲突里都能见到它的身影。DP的有效射程达到800米,每分钟500-600发的射速,还是很符合很多武装的胃口。

不得不说,DP的园状弹盘具有非常强的视觉效应,让人一看就记住了。这弹盘也是DP最大的特征,它被平放在枪身上方,由上下两盘合拢构成,上盘回旋不断将子弹送到进弹口。

那么,DP是如何诞生的呢?它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跟希特勒德军的入侵,没有1毛钱的关系。

原因是人们发现像马克沁机枪之流的重机枪,实在是质量太重,战时的移动太不方便。于是,世界各国的军界就对改善机枪的机动性产生兴趣,各种轻机枪的研制相继启动。

就苏联红军来说,他们有着自己的战斗要求,需要轻机枪就像步枪一样实用,可以进行任何姿势的射击,卧姿、跪姿、立姿、走姿……1923年捷格加廖夫接受命令,开始对轻机枪的射击,DP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很多网友玩“吃鸡游戏”,叫DP为“大盘鸡”,你觉得这个绰号怎么样呢?


子屠龙


在绝地求生这款游戏里有一把叫DP-28的圆形弹盘的机枪,玩家管它叫“大盘鸡”,这一把枪在游戏里有着很高的稳定性、不吃配件和47发的大弹容受到一些老玩家的喜爱,把它当狙击枪使。不过对于新手来说这却是不怎么友好的武器,因为近战它的射速相比其他突击步枪更慢。


苏联BT坦克上的DP-27机枪

转盘机枪最初也可追溯到一战时期英国的刘易斯轻机枪,它硕大的枪管外筒 和一个弹鼓而闻名,而估计DP-27可能也有借鉴它的设计。可能是对时间产生的误解游戏里的大盘鸡在历史上并不叫DP-28,而且DP-27。是由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瓦西里·捷格加廖夫的经典作品,于1921年开始设计,1928年正式装备苏联红军,它的特点主要有结构比较简单,而且制造工艺并不高,比较适合大量生产,它也秉承了苏系武器制造工艺虽然粗糙但是可靠性好的设计理念。
1941年红场阅兵中苏军装备的刘易斯轻机枪


1941年红场阅兵中的DP-27方阵,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的弹盘里面全部压满实弹,阅兵过后他们直接将开赴
十几公里外的莫斯科城郊与德军进行作战。

它也是苏德战争中输的步兵班的主要火力输出,它和各国的轻机枪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采用47发的大半盘供弹,火力持续性更好,不过它在苏德战场上面对德军的MG-34/42就没有任何优势。在朝鲜战争中作为支援大量卖给中国军队,也成为了中国志愿军手中的一把利器。不过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重量比较大,全重12.8kg,对于身材高大的斯拉夫人还比较合适,但是对于体型较小的东亚人来说就比较重


电影《英雄儿女》中阵地只剩下王成一个人后,用各种武器反击,现在它拿的就是从苏联买来的DP-27轻机枪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DP-28转盘枪比起德国的MG-42机枪真不算什么好东西,它的最高每分钟600发的射速比起MG-42的每分钟1500发,听到枪声都泄气。但是每分钟600发的射速却是那个时代通用机枪射速,这个射速创造的奇迹早已神话般深入人心,战场上关心的是打掉了枪口下的多少个目标,很少人关心射速有多高。在MG-42射手忙着找新弹药时,DP-28还在对目标自信坚定的射击着。DP-28生来就不是用来“压制”敌人火力的,它只不过是高射速的“莫辛纳甘”,执行的是“对地面慢速移动或固定目标的模糊精确打击”,它的威力在于“点射”,故一盘子弹够执行5分钟以上的“压制任务”。

战场上合理的武器搭配: 莫辛纳甘+ PPS-41+ DP-28,中近火力搭配决定了DP-28是一件有效优秀的武器。朝鲜战争中在“上甘岭战役”中,DP-28被志愿军用的令联合国军闻风丧胆。


B座603-YXQ


DP27轻机枪,是苏联捷格佳廖夫步兵用机枪,当年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曾大量装备此枪,五、六十年代国内拍战争题材电影中经常出现,所以被国内观众称之为“转盘机枪”。

此枪乃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 捷格佳廖夫的经典作品,1921年,开始设计,历时5年设计定型,1928年,成为苏联红军制式装备,1944年,改进为DPM 轻机枪。

经历了苏芬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DP27轻机枪,再次在朝鲜战争上大放异彩,所以此枪在当时世界上主流轻机枪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直到1950年代末,才逐步被RPD轻机枪所取代。

DP27轻机枪,为导气式自动武器,开膛待击,枪口带有喇叭状消焰器,金属切削加工,所以坚固耐用,尤其是整枪的可靠性特别出色。

全枪长1.27米,重量9公斤,口径7.62毫米,47发弹盘供弹,理论射速600发/分,战斗射速100发/分,最大射程3000米,有效射程800米,采用了柱形准星和 V形 照门。

该枪最大的特征,是圆型的弹盘供弹,平放在枪身的上方,射击时弹盘是会转动的,所以被军迷们叫做转盘机枪。

总之,DP27轻机枪,也即军迷们所称的转盘机枪,具备优良的技战术性能,在苏芬战争时名声大噪,成了步兵班强有力的火力输出兵器,引起了欧美各国的注意,欧美枪械家称此枪发明者捷格佳廖夫为天才的设计师,DP27轻机枪为“俄国的马克沁”。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2018年3月23日于杭州。


国平军史


ДП轻机枪的俄语全称是:Дегтярёва пехотный ручной пулемёт,翻译过来即捷格加廖夫步兵轻机枪。

1921年,俄罗斯枪械设计师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捷格加廖夫开始着手射击一款结构独特的轻机枪。1927年,该机枪定型并开始投入生产,1928年正式列装苏联红军。这是一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备的主要轻机枪。它的正式命名为ДП-27型7.62毫米轻机枪。国内则称其为德普轻机枪,它的标志性特征是供弹具是一个大圆盘状的47发大弹盘。这个大弹盘源于早期的美制刘易斯机枪,由于弹盘和枪械结合后太重,难以携带,行军时需取下弹盘。1944年10月14日,苏联定型了改进型ДПМ轻机枪,它针对ДП-27轻机枪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外观主要变化是增加了小握把,以方便使用。同时还有1929年采用的改进型ДТ轻机枪,它把木质枪托改为可伸缩的金属枪托,弹盘改为3排63发装,作为坦克或装甲车载机枪使用。1941—1945年,上述几款机枪共生产了809823挺。

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捷格加廖夫少将(1880年1月2日——1949年1月16日)

ДП轻机枪的结构非常简单,零件多为切削加工。采用导气式,其闭锁是由瑞典人发明的,由于类似于鱼类呼吸,因此被称为鱼鳃式。其优点是没有一般旋转闭锁枪机的“旋转”过程,也不需要在枪管或枪管节套末端加工闭锁所需要的突起和开槽,更利于生产。缺点是如果在组装过程中遗漏了闭锁挡片,武器虽然仍然有可能上膛并击发,但会导致故障甚至事故。由于其复进簧套安装在活塞杆上,虽然减小了机匣长度,但长期使用的话,复进簧因受热弹力会逐渐减弱,最终引发故障,因此必须更换。

除了苏联人自己使用外,还被以下国家使用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贝宁、中非、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摩罗、刚果(布)、古巴、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芬兰、匈牙利、老挝、利比亚、蒙古、尼日利亚、朝鲜、波兰、塞舌尔、索马里、西班牙、苏丹、叙利亚、坦桑尼亚、多哥、图瓦人民共和国、乌克兰、越南、南斯拉夫。

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苏联曾援助中国国民政府约5600挺德普轻机枪,而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分到了少量这种机枪。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时也曾使用德普轻机枪(在电影《上甘岭》种就有为德普轻机枪上弹和投入战斗的镜头),新中国也曾仿制ДПМ机枪成为我军的53式制式轻机枪,除了自用外也曾提供给北越用于作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