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女政治家,媲美武则天的存在——独孤伽罗

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女政治家,媲美武则天的存在——独孤伽罗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文献皇后,河南洛阳人,汉化鲜卑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

一、书香门第

独孤伽罗是独孤信第七女,出生时社会普遍信佛,于是给女儿起名伽罗,这是一个极富佛教色彩的名字,意为香炉木、沉香木、奇楠香。

独孤伽罗的祖辈为依附拓跋鲜卑政权的代北匈奴贵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父亲独孤信在北魏六镇起义时以自身军功登上政治舞台,曾协助宇文泰开创霸业,位列西魏八柱国、大司马,北周时进太保、卫国公。

母为北魏永昌太守崔稚长子崔彦珍之女。清河崔氏是中古时期首屈一指的汉族政治文化门阀,世代重视德业儒教和文化传承,人材辈出,家族成员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立下过汗马功劳。

二、敢爱敢恨,知书达理

匈奴、鲜卑等民族因为游牧民族,故仍保留母系遗风,旧俗“妇持门户”,《颜氏家训·治家篇》说,“邺下风俗,专由妇人主持门户,诉讼争曲直,请托工逢迎,坐着车子满街走,带着礼物送官府,代儿子求官,替丈夫叫屈,这是鲜卑的遗风吧!” 由于礼法束缚较弱,北朝妇人发挥才能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独孤伽罗就是从这种风气里产生出来的杰出人物。同时,其母崔氏又为她烙上了深刻的汉文化印记。清河崔氏是一个学识深厚的文化世族,家族的文化教养在伽罗身上也有相当程度的体现,史载文献皇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 、“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 。这样,独孤伽罗身上既有父系游牧民族之独立英气,又有母系汉文化之博雅谦和,本身便是民族大融合之时代产物,是汉化了的鲜卑人。

独孤伽罗生于将门,经历了魏末的动乱,曾随家人从洛阳逃到西安,羡慕其父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戎马生活。不喜作女红等家事,喜爱研读古史,并勤于思考,颇有阳刚气质,正是因为这些,才养成了她敢爱敢恨,勇创先河的个性。

三、相互鼓励,出谋划策

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女政治家,媲美武则天的存在——独孤伽罗

隋文帝杨坚

嫁于杨坚之后,因独孤信与宇文护政治斗争失败,因杨家不肯依附宇文护,再加上与独孤信联姻的这层关系,导致杨坚不幸遭到池鱼之殃,他备受猜忌,连续八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职,甚至不时有性命之忧。独孤伽罗没有舍弃,双方互相鼓励、相互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此后,杨坚经历种种困难,身后始终有独孤伽罗的支持。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即册独孤伽罗为皇后,从此夫妻呕心沥血为隋帝国的强大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心智与心血,独孤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对君主终生保持有强烈影响力的后妃。

独孤皇后通达书史,聪明过人。每次隋文帝上朝,她必与之同辇而行,至殿阁而止,派宦官跟随而进沟通联络,“政有所失,随则匡正,多有弘益”。待到文帝下朝,她早已在等候,夫妻“相顾欣然”一起回宫,同起同居形影不离。在平常生活中,她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学问不凡。隋文帝对这位爱妻是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 。所以,开皇年间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是隋文帝的主意,哪些是独孤皇后的的主意,而她的政治影响力也不仅限于影响隋文帝而已。

隋文帝完成的这一系列定万世之基、成富国强兵的宏大伟业,在职官、礼法、经济、文化、军事、公共工程等各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深远地影响了之后的唐朝以及未来一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发展,史称“开皇之治”,独孤皇后对此功不可没。

四、“独孤误我”

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女政治家,媲美武则天的存在——独孤伽罗

隋炀帝杨广

开皇元年 (581)二月 ,隋文帝 立长 子杨勇为太子。开皇二十年十月,皇太子勇及其诸子并废为庶人 ;十一月 ,以次子晋王广为皇太子 ,这就是隋代政治史上的废易太子事件 ,它对隋朝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在隋废易太子过程中,独孤皇后始终活动在政治的舞台。《隋书 ·后妃传》载:“废太子立晋王广 ,皆后之谋也 。”隋文帝在废太子时也说 :“此儿不堪承嗣久矣 ,皇后恒劝我废之。”

杨广通过取悦母后,得到支持,扳倒杨勇成为太子。杨广多年矫情自饰,善于伪装自己。等到立为太子后,逐渐卸下伪装。在杨坚晚年重病时,杨广与杨素内外勾结,就等着杨坚咽气,自己当皇帝。杨广甚至连看到了父亲的宠妾宣华夫人(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宣帝女),想非礼。杨坚知道后大怒,骂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

总之,隋文帝文贤皇后独孤伽罗,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在隋文帝建立隋朝的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隋朝建立后,积极参与国家管理,协助隋文帝,出谋划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付出极大心血,“开皇之治”有其一半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