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看到一个网友阐述自己,9岁那年,妈妈在大年初一,带她出去串门拜年,她一直跟着妈妈后边走,她的妈妈大概嫌弃她跟着讨人嫌,突然很不耐烦地大声喊着:滚开。

她瞬间吓住了,院子里所有的人都盯着她看,如果有地洞,她一定第一时间钻进去。邻居劝说妈妈:过大年不要这么说孩子。她跑回家,很绝望。

节日里尊重孩子,也是一种礼仪!不要将春节变成孩子记忆里的刺。

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很想心疼地抱抱当年那个小小的她。很多大人会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实际上言语的暴力会让孩子记忆一辈子

马上就过春节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美好的记忆,也可能会有很多孩子是“那一年的春劫”。因为亲戚朋友都聚在一起,很多时候的话题就是小孩子,夸奖还好,不是夸奖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心里是很郁闷的,

可是孩子的表达能力没有那么强,如果生气的话会被大人说:这么不识逗呢。反倒好像扫了大人的兴。而实际上,孩子眼中无小事,他们的自尊心往往比成人更加敏锐

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春节了,请把话题从孩子身上离开!

1.不要比较颜值高低

有个网友说:自己就是那个不白不漂亮不会穿衣打扮的人,小时候亲戚们的目光永远追随姐姐,姐姐漂亮,白净,到哪都是被瞩目。自己就像一个灰姑娘,永远淹没在人的背后,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种阴影还是不可磨灭。

2.不要只给男孩压岁钱

很多南方家庭还是有一点重男轻女的习惯。有个朋友说,自己小时候,有个叔叔去他家,只给弟弟压岁钱,没有给她,从那之后她心理特别讨厌那个叔叔,而且自己从小就感觉很自卑,感觉根本没有人重视她,而没有人爱她。

3.不问成绩 ps:这一点有几个长辈可以做的到

家里有学童的父母,过年串门时没有不被问成绩的。即便大人逗小孩,也会问孩子:考了多少分呀,100分还是考砸啦?这也是多年的以成绩为本教育体制造成的。

有个小孩子就写过这样一篇作文

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北京教委今年也颁发了通知,不发成绩,不攀比,不得制造焦虑

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4.不要自己做主,把孩子的玩具直接送给亲戚

有个朋友说,自己小时候很喜欢的一个自行车,表姐来了,很喜欢,妈妈根本没有问她愿不愿意,就要求她把自行车送给表姐骑。她的心里充满了委屈,可是不敢说,因为怕被妈妈说不懂事。

5.不要拿孩子的缺点和其他亲戚交换话题

拿小孩子说事,简直是亲戚之间永远的话题,春节三姑六婆见面寒暄后,就开始交换孩子之间的情报。小时候的一个闺蜜,上小学时还尿床,在春节聚会时,大人们就逗她,这么大了还画地图,你昨晚又画的哪个国家的地图啊?

闺蜜到现在都一直不太爱喝水,因为她害怕喝水了就会导致尿床,那些玩笑话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

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孩子的自尊无小事

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春节去爷爷奶奶家吃饭,因为孙男娣女比较多,一桌子摆不开,所以在地上又设立了一桌。那时我还小,大概7.8岁的样子。大人们说,你和那些小孩子坐在那桌上吧。

我突然心里很委屈,感觉自己受到了忽视,居然忍不住就要哭起来。

其实在那时的大人看来,这种安排无可厚非,即便是我现在看,也是一件多么微小的事情,可是当时的我就那么堂而皇之地落泪了。

因为当时地桌上都是很小的孩子,大概4.5岁的样子,而我算是最大的。当时姐姐却可以坐在主桌那边。所以那时候自己会觉得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好像被忽视,被冷落了一般。

妈妈问我怎么了?我推脱说是肚子疼。奶奶大概看出来了什么,叫我说:“来,过来和奶奶坐一起吧。”

虽然称不上什么大事,但我至今还记得。可见在孩子心目中,自尊就是由这些很小的事件组成的。

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总是无视孩子的自尊心,总把他当成一个孩子,随意践踏他的自尊,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1.可能造成讨好型人格

7岁成名的蒋方舟,也曾在奇葩大会上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她不敢和任何人争吵,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陌生人群,她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情绪,害怕起冲突,害怕让别人不开心。

这样的人真的很多,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懂事的孩子,所以我们任由爸妈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送给别人,所以我们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要做出大度的样子,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忘记了自己的需求,只是不断地捕捉别人的需求,迎合别人的说法。

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2.可能让孩子变得自卑

因为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了,因为总是夸姐姐或者弟弟了,因为总是被忽视了,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自卑,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不配得。

事实上,从3岁开始,孩子便有了自我概念,能够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欢的事情。3~4岁时,孩子已能够评价自己,并能体验到自豪或羞愧,出现自尊的萌芽,他可能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

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3.可能会造成孩子肥胖

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MRC社会、遗传和发展精神病学中心的特茅斯研究约6500名成员的数据,这些人在10岁时曾被评估情绪问题、自我感觉和BMI,30岁时又报告了他们的BMI。研究人员发现,在接下来的20年里,自尊心较弱的儿童、生活控制力较弱的儿童以及担心的儿童更有可能发胖。他们还发现,女孩比男孩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稍大。

这一点其实也好理解,当人心情不好,很多人会通过大量的吃东西来缓解焦虑,我在很生气或者感觉受到自尊心受到伤害时,也会很想吃东西来缓解。

那一年大年初一,9岁的我,自尊被碾压了一地!尊重孩子也是礼仪

在大人眼里无关轻重的小事,在孩子眼里却可能是天大的大事。

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一朵娇嫩又脆弱的花儿,保护得好就会化成孩子的内动力,促进他自己的不断前进;保护得不好,屡屡被伤害,就可能就变得破罐子破摔,事实上,所谓的“坏孩子”也许正在用一种玩世不恭来掩盖自己内心里的失落感。

细微之处体察孩子的心意,才是为人父母的根本!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

曾经资深文案,如今多平台原创作者,不倾城不倾国只倾娃,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