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乌蒙山记事

乌蒙山,地处滇黔交界,在彝语中称为“术乌”,即“天上”“美 丽”之意。据说唐朝时,中央王朝册封在今天云南省昭通地区南蛮中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为乌蒙王,这片区域便叫乌蒙山了。那时候没有民族成分鉴定,所以乌蒙王具体是今天的什么民族,便变得扑朔迷离。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百年的丧葬习俗,2018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赤水源镇一处规模较大的牛马交易市场,2018

这里是西南边陲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曾经是统领滇黔两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千百年来,由于远离中原传统文化,同时受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这里保留了一些兼具云贵川三省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沿用了几百年的丧葬习俗、牛耕马驮和一些特有的人文景致正逐渐消失。山中越来越多的人走了出来,他们像决堤的潮水涌入现代文化的聒噪,再汇成更大的喧嚣。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收割油菜籽的村民和她的孩子,2018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乌蒙山区群山起伏,关隘四塞,雄奇连绵;山中有山,峰外有峰,一座连着一座。山与山之间或山腰的偏坡上有星罗棋布的村庄,村里的田地就挂在一道道山梁上。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利用冬闲时节建房的人,2018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2018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衣食住行总是与山有关。许多人自童年伊始,便穿梭在云贵川三省。走在沟壑纵横、延绵不绝的山中,用脚步丈量山脉和生命的长度,转来转去,无非是从这一座山,转到另一座山,始终被捆绑在这雄浑的山中,走着走着就老了。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乡场上摆摊的手艺人,2018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的乌蒙山人,拍摄乌蒙山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常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去面对它,感受它。乌蒙山给我撼动,乌蒙山的人给我感动。《虞书》有言:“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影像留下记忆,每一年,每一天,即使是同一座山,也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年,我徜徉于乌蒙山中,在烟火岁月中沉淀下来,力图以亲和的姿态,用手中的相机触摸民间的疼痛,关注百姓的命运,传递淳朴的乡情和人文关怀。

图/文:卯明勇(中国摄影&尼康推荐摄影师)

2018 首届“尼康杯”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入选作者。云南东源镇雄煤业有限公司职员,自由摄影师,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作品曾入选云南省第五届、第六届摄影艺术展。

摄影大赛主办方组稿编辑,文章刊登于《中国摄影》2019.2 影廊.尼康摄影大展栏目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中国摄影杂志2019.2

生于斯长于斯  ,一个乌蒙山人眼中的家乡

中国摄影杂志201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