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价震荡后佳源国际缓慢“回血” 短期偿债承压子公司险成“老赖”

【公司】股价震荡后佳源国际缓慢“回血” 短期偿债承压子公司险成“老赖”

在股价经历断崖式下跌的两个月后,浙系房企佳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2768.HK,以下简称“佳源国际”)向资本市场交出了成绩单。

佳源国际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佳源国际合约销售额201.8亿元,同比增长95%,销售面积178.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2%,毛利33.06亿元,同比增加28.4%。

【公司】股价震荡后佳源国际缓慢“回血” 短期偿债承压子公司险成“老赖”

业绩增长之余,佳源国际的毛利率下滑,现金不算宽裕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报告期内,佳源国际毛利率为31.6%,较2017年的33.8%下降2.2%;拥有现金53.33亿元,较2017年的68.05亿元减少21.6%,其中,5.03亿元的银行存款已质押给银行用于筹措资金。

2018年,浙江佳源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源集团”)新获取项目13个,新增建筑面积390万平方米。不过,在其共920万平方米的总土地储备中,长三角区域占比达65%,较集中于浙江和江苏等地。业务布局未能走向全国,存在不均衡状况。

与此同时,快速扩张还带来了不规范现象。佳源国际在南京的佳源紫金华府项目受到业主的起诉,子公司因此被地方法院强制执行。

2019年4月10日,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致函佳源国际方面,公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股价波动是被做空机构恶意做空引发的事件,与公司业务及运营无关,亦无碍公司的发展。公司会专注业务发展,为股东创造更佳回报,同时亦会致力提升佳源集团的企业管治水平及透明度。

股价暴跌“危机”

3月27日,佳源国际发布2018年全年业绩公告,董事会主席、实际控制人沈天晴(又名“沈玉兴”),新任副主席兼总裁、执行董事张翼,以及联席公司秘书卓晓楠等管理层悉数出席业绩发布会。

年报显示,2018年,佳源国际及其附属公司获得收益约104.58亿元,同比增加约37.50%;毛利约33.06亿元,同比增长约28.41%;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7.94亿元,同比增加约34.67%;每股基本盈利约0.72元,同比增长约12.65%。

销售业绩方面,佳源国际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201.8亿元,同比增长约94.6%;合约销售面积约为1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51.8%。毛利率同比减少2.2个百分点,原因是2018年产生的建筑成本较高。

尽管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但就在不久前,佳源国际遭受股价闪崩的冲击。1月17日,香港上市房企的股价出现集体跳水,佳源国际和阳光100中国控股有限公司(02608.HK)股价呈现闪崩。其中,佳源国际跌幅为80.62%,股价由开盘时的13.26港元跌至2.52港元,成交额近11亿港元,全天振幅达到91.54%,市值一日蒸发263亿港元。

针对股价暴跌的原因,佳源国际紧急召开投资者会议,沈天晴在会议中指出,初步推断是做空机构利用舆论发布不实消息,误导投资者以便混水摸鱼所致。对方主要是无中生有地指控公司有两笔合共3.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未能在到期日偿还,又利用自媒体引用《2018百强房企销售增幅排行榜》的错误榜单,损害公司的声誉。

佳源国际在官方平台也发布公告称,有关佳源集团分别于2018年1月18日及4月26日发行共值3.5亿美元票息8.125厘的优先票据,佳源集团确认已偿还全数款项。

股价暴跌后,佳源国际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向外界披露公司的业绩情况,还挖来海航系“老将”张翼担任公司的副主席兼总裁。不过,截至4月22日,佳源国际股价报收3.75港元,与暴跌之前的14港元相差巨大。

据相关媒体报道,沈天晴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股价暴跌事件中,公司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以强化自身的管理,“尤其是让我们更加公开透明”。

子公司被强制执行

一位熟悉长三角房地产市场的业内人士介绍,与佳源国际类似急速扩张的房企,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子公司销售压力,时常出现违规问题。

记者获取的一份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显示,南京新浩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新浩宁公司”)与董琦、邵骏存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判决南京新浩宁公司退还二人房屋价款15万元和3300元案件受理费。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2月26日判决书下达之后,南京新浩宁公司拒不履行,法院随后受理了董琦、邵骏提交的强制执行申请。

从法律的角度说,南京新浩宁公司以及董事长成为了“老赖”,在强制执行阶段,会被纳入失信名单。也意味着,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行动可能会受到各种限制。

判决书显示,2015年6月29日,邵骏、董琦与南京新浩宁公司签订《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购买紫金华府A-41幢2单元103室一幢“三室两厅一卫”的房屋。

邵骏、董琦认为,南京新浩宁公司在销售案涉房屋时只让他们看了二楼的样板房,未告知案涉房屋两间卧室一间书房,也未告知屋内增设三根排水(污)管,并且认为案涉房屋设计存在瑕疵。南京新浩宁公司构成违约,邵骏、董琦请求赔偿损失20万元。

南京新浩宁公司方面辩称,被上诉人购买涉案房产只有受益,没有任何损失。涉案房屋所在小区较周边房屋有更高的升值价值,被上诉人购买涉案房产并未造成任何损失,相反是获得了双重利益。

记者联系上业主的代理律师、江苏苏博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波,其证实,南京新浩宁公司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而且佳源紫金华府小区中与邵骏、董琦有同样遭遇的还有5户业主,一直到4月11日下午,南京新浩宁公司才突然退还到所有款项。

公开资料显示,佳源紫金华府即为佳源国际旗下的房地产楼盘,而南京新浩宁公司的原法定代表人即是佳源国际副主席黄福清。

业内人士认为,此类情况不符合上市公司的行为标准,佳源国际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是法律法规的意识不够重视的表现。

佳源国际方面对此表示,此次争拗与销售人员向业主沟通不足、业主更改了房间用途有关。佳源集团尊重法院的判决,在收到判决书后一直在为履行法院的判决做准备,并在收到二审判决后,要求业主的代表律师提供付款账户,但一直未得到对方回复。近日,公司成功联系对方律师,并将15万元支付到位。

布局囿于江苏省

在近年来崛起的浙系房企中,佳源国际的业绩并不出彩,在绿城、滨江、中梁和祥生地产等品牌房企面前,其项目规模只能排在梯队后位。

作为佳源集团在香港的地产上市平台,佳源国际的营业收入只占佳源集团地产板块的五分之一左右。这家偏居嘉兴、一路默默无闻的房企,在行业寒冬期却逆势发展,以黑马之姿剑指千亿规模的目标。在2018年业绩发布会上,张翼认为,佳源国际冲击千亿目标并不难,而且这是公司的中期战略目标。

年报显示,2018年,佳源国际通过项目并购、公开市场招拍挂与合营开发等多种模式,以较低溢价于香港、上海、泰州、常州、江门、贵阳、乌鲁木齐及柬埔寨等地取得13个项目,新增总建筑面积达390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公司共拥有45个项目,分布在16个境内外城市,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达920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区域占比65%、粤港澳大湾区占比15%、其他重点省会城市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分别占比13%及7%。

在此之前,佳源集团与佳源国际的同一实际控制人沈天晴,没有将所有地产资产打包进佳源国际,而只是将集中在江苏省等地的资产装进其中。从项目布局看来,佳源国际规模化未能走向全国,而且体量偏小。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认为,就佳源国际的规模情况而言,只能从重点区域里寻找相应的项目突破,一线城市门槛太高,其因此多布局在环上海周边的城市。规模受限、资金不足在当前市场紧张的情况下,一旦遇到区域不稳定的因素,则很容易产生业绩波动,甚至存在被兼并的风险。

针对项目布局单一的问题,佳源国际方面告诉记者,佳源集团继续坚持积极外拓与审慎投资并举的策略,继续深化江苏省业务版图,重点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紧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规划,开拓越南、柬埔寨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优质项目,把握全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遇。

近两年来,由于房地产融资渠道收紧,房企资金逐渐紧张,偿债压力加大,从负债方面来看,正试图向长三角之外地区扩张的佳源国际,亦存在短期偿债压力较大的问题。

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佳源国际拥有现金53.33亿元,较2017年的68.05亿元减少21.6%,其中,5.03亿元的银行存款已质押给银行用于筹措资金。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25.75亿元,其中1年以内到期的债务约48.01亿元,而其期末已质押/受限制银行存款和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约为53.34亿元,其中受限制银行存款约8.57亿元,扣除该部分额度,公司现金流将难以覆盖短期债务。

对此,佳源国际方面回应表示,佳源集团现金充裕,同时可灵活安排在售项目的销售回笼。佳源集团于2019年一季度的销售金额同比增长46%至36.6亿元;销售均价也较去年同期上升11%至每平方米11234元,反映佳源集团业务发展理想,保持高增长态势。

在卢文曦看来,佳源国际在扩张过程中需要注意品牌保护,另外拿地环节也要量力而行,根据实际现金流、融资成本状况接受合理的溢价。

【公司】股价震荡后佳源国际缓慢“回血” 短期偿债承压子公司险成“老赖”
  • 住建部对部分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预警提示

  • 华远半月内连获石家庄两地产项目 土地成本接近周边二手房售价

  • 沦为“空城”的广州光谷现状:LED转型失败 重启产业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