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本叫《读者》的杂志,大家看了有什么感触?

趣事百看


曾经有一本叫《读者》的杂志,大家看了有什么感触?

我是《读者》的忠实粉丝,期期必看,也从中获得了一些以前没有过的东西,今天借助这个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

大约在三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再加上自己大学四年度过的浑浑噩噩,因此毕业即成失业。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家里就剩下我一人。一日,高中时期仅有的一位好朋友,给我带来了几本以前的《读者》杂志。

初次看到《读者》时,吸引我的是封面那精美的插图——那是某位画家的一副关于夏天油菜花插画——短短几笔,将夏天景色表现地淋漓尽致。但我一向是个不喜读书的人,不然也不会浑浑噩噩地度过大学生活。因此在我翻过《读者》上的每日幽默后,便将其放在书柜里不闻不问。

过了几日,实在是闲得无聊,便将《读者》又拿了出来。一边玩着手机一边看着上面的短篇。直到后来自己被一篇莫言写的文章所吸引,我现在还记得那是关于莫言小时候朗读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矮脚虎”的同学对莫言写作的影响。自此以后,我会细细地品尝读者里的文章,并且养成了做笔记的好习惯,也开始订阅每一期的《读者》杂志。

《读者》带给我的更多地是心灵上的享受,它就像一位充满耐心的老师,会细细地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同时,《读者》也可以算是一个文化、思想交流平台,在这里你可以将你的思想和其他作者的思想将以交流、碰撞,然后产出属于你自己的新的思想。

在认识《读者》之前,我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再阅读了《读者》不少文章后,我发现自己似乎变得更有耐心了,因为读书是一件很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事情,需要你细细地花一番功夫。只有这样,你才能给领略到作者索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才能够将自己融入其中。

在很多人眼里《读者》或许只是一本杂志或者期刊,但是我认为《读者》已经变成了我自己的一位朋友——一位能够交心的朋友。虽然这位朋友不能言语,但是我相信它一定明白我内心的想法。


恩施小超


这本杂志我曾经每一期都购买,会一篇一篇慢慢读完。

喜欢它的卷首语,文笔优美,行文简练。

喜欢它的封面,永远是白色的底板加上一幅照片,干净清爽,如同内里的文章,很和我的阅读口味。

喜欢上雪小禅的散文,就是因为读者上的刊登的,是那篇《鸦片香》,为此我还写了一篇自己很满意的读书笔记。



文如烟0723


偶然得到了一本《读者》杂志,封页和里面的纸张都泛黄了,已不知几经易手。书里的内容古今中外丰富多彩,文章篇幅都不大,页码也不多,每篇文章都要细细地看,感觉每篇文章都深深地吸引我感动我,心里有一种痒痒的涌动这就是感动吧!从此每期定时购买,有优美的词句都要摘抄下来,集了厚厚的两个大本子,这就是青春的营养液,里面除了爱还是爱,明媚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心灵!后来接触的书籍越来越多,但还是连续购买了几年的春夏秋冬合订本,几十年过去了,感谢兰州市出版社,你才是人类精神文明真正的沙漠绿州!


南国赤豆


非常喜欢读者杂志,如果市面上还有,还保持以前的风格和品味,一定还会购买。


大江东去631


当年的读者每年必订,开始叫读者文摘,后来由于美国提出侵权(美国读者文摘在先)后改名读者,是一个很不错的大众读物,现在因为各种网络平台,就没有订了,但是当年我订阅的《读者,知音,家庭,红楼梦学刋》总的感觉都不错。


三峽客


创刊于1981年,第一年仅出了5期,从1982起改为月刊,后来越出越多,什么农村版大字版……,内容已提不起人们的兴趣,现在走向没落,估计活不过五六年。如果你有81年的创刊号,我高价收购,因为我是个卖旧书的。


北国之冬29557468


我一直是读者的忠实粉丝,现在好像没有看见了,原来是期期都买,反复阅读,获益匪浅!真是一本好刊物。搬家时都舍不得丢。我看读者大概有十几年了。很怀念!


风淡云轻的唐姆


曾经的读者杂志人手一本很受大家的欢迎,如今的纸质书已经日落西山爱读书者十之八九都不太爱看书了,不是书的内容不好只是阅读环境变了,手机电脑的普及把大家的兴趣都带走了,除非是特别需要看书比如上学老师规定看的书,还有就是搞写作的找素材,当然还是有一批书迷爱看书的!


清苑小文


《读者》杂志不错,原先经常看,家里也有订。(现在不订了)里面内容丰富,有很多好文章,我虽然记不清了,但是确实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汲取了一些营养。

我再在家找找,应该还可以找到,再翻看一遍,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意外收获的。


shuiguoalan


《读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的这本杂志誉满天下,办得十分好,20多年来我买的读者杂志堆成小山了,准备督促孙子以后阅读提高。《读者》由3元,4元,6元递增书价,也增添了内容,现在每本9元了,有点贵买也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