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刚上初一,特别喜欢打扮自己,成绩不是特别好,但老说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怎么办?

绝情为你好


女孩子爱美是天性,人人都喜欢自己美也是很正常的。

我们大人有时候还喜欢攀比,孩子喜欢攀比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我们要给孩子讲,我们去学校是去学习的,爱美也可以,但是我们要分清主次,我们毕竟不是去学校进行选美比赛,我们去学校要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美是外表,内在美才是更重要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自己的知识很丰富,气质自然就会表现出来,而不是依靠外表的美才能够把自己衬托出来。

我们要和孩子进行沟通,沟通是建立在心平气和的基础上。孩子学习不好是以前都这样,还是上了初中以后学习不好,我们要分析孩子的原因所在,而不是盲目的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

如果说孩子以前学习不好,在上了初中以后因为爱比较美,而使孩子的成绩下降,我们就针对这一问题对孩子进行说教,因为孩子以前的基础,只不过是因为每爱打扮花费了一些时间,让自己的心思不在学习上,和孩子沟通以后,让孩子以学习为主,赞美什么时候都可以,如果说自己的知识丰富也是一种自身的内在美,内在美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因为每个人的美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美也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

如果说孩子本身学习就不好,现在又比较爱美,爱打扮,浪费时间,在这上面我们更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让孩子以学习为主,如果自己学习好了,增长见识了,我们可以变得更美丽更强大,这样的美是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的,只有自己才能完成。

如果说孩子的基础不牢固,我们作为家长的更应该让孩子学习基础知识,哪方面弱补哪方面,这才是我们目前的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要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意识到现在的状况是学习,达成共识。

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把这种现象对孩子的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zhangyunying0608


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从动机和需求角度来说有以下可能。

第一种:寻求关注型厌学

孩子的表现:只要大人陪着就能写好,大人不陪就写的一塌糊涂。对大人依赖性特别强,稍有难题,就会求助大人,自己不愿意动脑筋。

第二种:权利抗争型厌学

孩子的表现:和父母不断进行讨价还价,你说让他怎样,他偏不怎样!学习中孩子和家长总是会发生各种不愉快,还有一种情况是,无休止的拖拉,甚至大人陪在身边都依然如此。

第三种:落差型厌学

孩子的表现:对自己没有自信,或者对成绩好坏无所谓。即便表扬和鼓励,孩子也感觉不到成就感。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要求。

第四种:能力缺失型厌学

孩子的表现:看着很聪明,但是学什么都很慢!写作业写的又慢,质量又不好。自理能力差,常常要依靠大人解决各种事情。

第五种:否认性格型厌学

孩子的表现:孩子做什么都慢,天生是个慢性子。由于家长对孩子性格特点的不接纳,方式方法不对,导致孩子害怕家长陪自己学习。

一,孩子的学习动力分为外在的动力和内在的动力。

奖励是外在的驱动力(为了奖励而学习),起作用在一时,不长久。

而鼓励是内在的驱动力(学习本身给孩子带来快乐。),长久且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所以要多用鼓励,少用奖励。

二,优秀的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提问】

我的孩子刚上初中,但是性格很倔强,对老师的一点小的错误总是不满、挑剔,甚至公然对抗。如果不喜欢这个老师,上课就不听讲,作业也不好好完成,学习成绩当然一落千丈。对家长的话就更不听了,我们也知道要多鼓励她,但是在我们眼里就怎么也看不出她有什么优点!所以我们鼓励得也比较少,她有很高的理想,将来还想做心理医生呢!可是就是不努力,缺乏学习动力,我们该怎么帮助她呢?

——一位家长

大家都知道服务行业在对待顾客时需要遵守服务忌语,可是,教育孩子时我们是否更应该注意方式方法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遭遇到的是另一种情形。因为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对学习落后的孩子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是,有些老师表达这种心情的方式并不得法,不仅没有起到促进孩子学习的作用,反而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孩子心声

我们在心理咨询中心听到了不少孩子的抱怨:

“我有一天生病请假没去上学,第二天上学时,老师就说我不来好呢!因为我纪律不好,所以全班就我多余!”

“我上课时没好好听讲,老师就让我别听了,一个人在操场上跑步。我也想好好听课,可是有时就是管不住自己。”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作文中用词不当或计算粗心大意,就讽刺讥笑孩子,以为这样就可以激励孩子的学习,其实效果正相反。有些孩子就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如此态度,而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为他们总得不到表扬和鼓励,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也大大降低。

五、成绩差的原因

有的人可能要责怪孩子:那你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为什么不遵守纪律?老师罚你是应该的!这样的想法是缘于认为孩子是故意不好好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学好,他就不行?不狠狠地教训不行!其实,这些孩子虽然看上去都不笨,但在学习能力上存在障碍,他们并不是有意要和老师作对,他们心里也知道着急,但是因为有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所以需要老师更多的耐心和启发,有的还需要专门的心理训练来帮助孩子发展学习能力。

1生理原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大部分孩子是沿着正常的发展规律成长,而有10%~30%的孩子由于先天和后天的一些原因(例如先兆流产、早产、难产、剖腹产、早期活动不足等),造成了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写字偏旁部首颠倒、阅读不畅、记不住生字、学习成绩差等问题。面对这些孩子的问题,老师应该耐心地用科学的方法来训练和矫正孩子的学习障碍,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语言。

家长要保证孩子的饮食营养、充足的睡眠

2亲子沟通方式原因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语言是成人与孩子沟通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家长 的语言内容和方式,表达了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影响孩子的行为,甚至将来的心理发展。

家长的肯定、鼓励、正面词语、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害怕的不是考试,而是考试的失败

3.学习方法:三个内感官同时用

4.学习过程:思考+记忆:摄入—处理—编码—储存—提用

5.家庭环境

六、鼓励孩子的秘诀

三明治回应,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给自己的回应方式,这个美味的三明治共有三层。

第一层:我(孩子)今天哪里做得好?

找出至少三个可以肯定自己的地方,要明确具体是哪些细节做得好,包括自己(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都可以充分肯定,让自己心里面感觉很舒服,这样会更乐于在未来把这些曾经做好的地方在未来再次做好。

第二层,我(孩子)如何在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怎么做?

不说自己这一次哪里做得不好或做错了,而是用正面语言,说我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找到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提升、需要提升的地方,想清楚具体怎样做可以保证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了,但是我们可以从过去的事情中学到正面的意义和价值,让自己在下一次或未来做得更好。

第三层,总体给这一次自己(孩子)的表现下一个正面的定义

比如说,总体来说,我这一次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或总体来说,我今天还是很成功的!

举例:今天我与孩子的沟通(针对具体事件的三明治回应)

三明治回应第一步:首先,我今天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是主动的,心态很平和,语气也很温柔,这一点我做得很好! 第二,我今天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很聪明地选择了一个孩子心情很好的时机,孩子很乐于在这个时候和我说心里话! 第三,我今天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先肯定了他这几天他做得好的几个地方,因此孩子和我沟通时很开心,和我聊了很多他内心的想法,我非常开心!(这就是肯定自己三点具体的行为了,自我肯定过后自己已经很开心了,再进入第二步)

三明治回应第二步:今天我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发现当孩子有情绪困扰时,我还需要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他,今天晚上要认真复习老师写的《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三明治回应第三步:总体来说,我今天与孩子的沟通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孩子的帮助越来越大了!我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家长,加油!

相信这样的三个步骤下来,你已经对自己未来做好这件事更信心了吧,而且一想到与孩子沟通,已经开始有很多正面的感觉了。经常这样给自己三明治回应,很自然的,不但孩子更乐于与你沟通,你也会更愿意与孩子沟通,也更乐于不断在这方面提升自己,让自己越做越好!


丛冬旭鼓励教育


本来都想睡觉了,看都这个问题,忍不住进来。


阿姨,您要放下一些执着。现在最困难的一点是,家长们都往学业一个方向扎堆,一看孩子成绩不好就先崩溃。搞不好会想到将来一切的问题,不上大学没出路,没学历就没好工作,没好工作嫁不到好人家——


可您想想,这社会有那么多种职业,没个行业都有那么多人成为了佼佼者,那么您的女儿喜欢打扮,或许她的天赋在此。是不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能给她提供什么样的机遇,让她越来越发挥出自己的天赋?


我有个亲戚,初中时每天忙着给同学剪头发,特别有天赋那种,不用学都能剪出来好看的发型,那时候同学们排队让她剪。可是她父母极度仇视这些体力活,坚定不给她去美容美发学校,说没前途。可她学习一般,最后去个旅游职高当导游,心爱的美发事业也戛然而止。


当年我们一家都支持她父母的决定。可是现在,每当想到她没什么事业,每天除了有个勉强糊口的工作,就剩下吼孩子吼老公。


——————

那达番主,温暖、理性、向上。



很难办,心已不在学习上了,看着在学其实心不在学都是无用功,她周围肯定有一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学,除非换个环境或者她自己醒悟还来得及,毕竟还是初一,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初二的侄女就是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