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中外名著看得进去吗?

太菜了老铁


对这个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读书体会。

高中的时候,我买了一套《红楼梦》和几本国外名著。其中,《红楼梦》是上中下三册,到目前为止,那套《红楼梦》也就看完上册。但其他几本国外名著(简爱、傲慢与偏见、名人传、老人与海),我反复看了好几遍。

什么原因呢?

我自己回顾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么三个原因:

一是,书的难易度影响读书速度和阅读体验,选与自己阅读水平相匹配的书。《红楼梦》这套书理解起来比较费力,里面的好些字词都不常见,常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因为查字词而分心。而其他基本国外名著都是青少年版本,读起来比较轻松。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想获得更好的读书体验,我们可以由浅入深吃透难懂图书。在读古典名著或者内容较难的书籍时,可以从入门书或解说版开始阅读。也可以选择名著的图解版或者漫画版、注音版等。

二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找到阅读中外名著的价值和意义,找对阅读的时机。

如果实在读不进去,就暂时放到一边,等自己那天想看的时候再去翻看。之前为了读懂《红楼梦》,大学时选修了一门相关的课程。还找了87版的《红楼梦》来看。

三是,读书并不是非得自己看才算读。我们看书的时候也许会遇到生僻字词,很多字词的意义自己理解不了,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听啊。听别人讲的时候,做好笔记,记下金句名言和故事梗概,也算是读过了。相声,有声书,各种听书栏目,找到自己想读的名著,直接听书。


香甜的玉米


你要想做一个文人一一必须精读一一中外名著……

中外名著是人类精神的宝贵食粮一一它的精髓一一在于陶冶人的灵魂一一提高人的境界一一它使人类灵魂的层次一一不断得到提升一一从而丰富了一一人类的情愫和审美素养……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节日里……

除中国四大名著外一一我向《今日头条》八亿网友推荐以下几本世界顶尖级的名著一一以飨广大读者……

荷马史诗、神曲、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百年孤独、红与黑、白痴、羊脂球、你往何处去、嘉里妹妹、双城计、名利场、威尼斯商人、钦差大臣等等……








李恭觉


全世界就数犹太人读书最多,所以犹太人聪明能干,打遍中东无敌手。印度人则笑话中国人读书太少,由於各种原因,现在静下心來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大家都懂得读书的益处。读书使人聪明睿智,起迪了思想,丰富了精神营养,提高了身心素质修养。使人明白了事理,悟透了社会,懂得了生活。不管是逆境困惑,还是小康安乐,都能选择正确面对人生,败不馁,胜不骄。平平淡淡即可,若怀鸿鹄之志,抓得机遇拼力奋博亦可。

即是中外名著,必经历史认可。有時间静下心来读书,除了获益良多,也是一种充满雅趣的生活。


山水1320


既然是中外名著,那估计你遇到的困难不一样。

小说你举例的红楼梦这类古典名著,如果看原文的话,里面有很多半文半白的语言是一个小小的障碍,不过还是比文言文要容易懂很多的,可以先用三国水浒西游练练手,习惯就好了。

第二,古典小说里有很多的诗词,初看估计也是障碍,所以第一次读的时候可以略过,如果有第二次或者第三次阅读的话,再去看诗。如果还是觉得不好动的话,那就只好去看翻译过后的纯白话版本了。

第三,就是红楼梦的人物关系太复杂,所以可以提前做点功课,找些人物谱系图什么的。

然后就是外国名著了,外国名著第一个困难是人名,尤其是俄罗斯文学,有的人名七八个字,记起来是有点麻烦,甚至还有昵称什么的。

其次就是地名,因为我们不了解外国的地理,所以看到地名,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就比较头大。

关于人名建议自己给他们起绰号,这样好记。至于地名,反正手机上网方便,查查就好了,还增长知识呢。


狐曰


逮着就看吧,逮着那本是那本。不要刻意的有系统的带着功利思想去看。就是看书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学习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煎熬。

我看过四大名著里的三国,水浒,西游。红楼梦看了几次,都因为里面太婆婆妈妈的没法看下去,所以至今該没有完整的看一遍。

另外还有《镜花缘》,《儒林外史》三侠五义系列,还有聊斋以及一些忘了书名的中国古代书籍。

现在的读过金光大道,艳阳天,烈火金刚等等。

当然也有一些外国书籍等,至今收益匪浅。因为那都是在上课空余时间看的,现在已经没有那种读书的欲望了。

所以,在读书的年代多读几本好书,也就是名著,对人生,对生活是有裨益的。

但不要刻意的去完成阅读,那样其实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数学之巅


需要平心静气?扯蛋……如果一本书不能靠情节吸引读者,不能精简文字,需要读者平心静气才能读下去,那这本书本身就是失败的,那些名著可能很适应当时的社会,因为那时候没有各种娱乐和阅读争夺休闲时光,所以当时的读者才会读的下去。而现在,这些书再也不能胜过电影和游戏给我们带来的精神感受,于是就说我们浮躁了,心不平了、气不静了……就是扯淡……网文为什么没这个问题……


草根科幻


浮躁的社会是因为浮躁的心,“读名著”须得有平心静气的神。一字一句的慢咽细嚼才会读出品味,才会有如身临其中般的梦境。因此,你平心了吗?静气了吗?如果这基本条件都不具备那就先满足了再说也不为过!……


川流不息140201388


以前有时间的时候喜欢看,现在每天忙绿的奔波,根本没有时间读书了,能停下来看会书都觉得好奢侈了。


小样寧兒


我觉得可以读,但不必强求,读书这个事本来就是兴趣,顺其自然比较好,当有空闲有阅历有年龄时有关的名著读了才会产生共鸣,我觉得一年读一本大部头就差不多,平时读短篇,鲁迅的杂文集挺不错,很多名家的散文集,古诗词……


连博少年


也要分,各人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不同,对名著的接受度也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年龄阶段对名著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我是读着名著长大的,有些名著真的没有阅读的快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