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过哪些有关桃花的古诗,哪个诗人描写桃花的古诗写得最好?

小人物知识的分享


最先想到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是李白的“诗迷”,也同李白一样怀才不遇,学富五车也只能在桃花庵里做“隐士贤”。唐寅作诗自创了口语式直白风格,简明易懂,却无浅白寡味之嫌,也算一种另类才能。这首《桃花庵歌》亦是如此,诗意很明确,就不多说了,唐伯虎的风流不羁此中可见一斑。

诗仙李白也有一首相似的桃花隐士诗《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抒发的都是一种洒脱豪放豁达的隐逸情怀。

另外刘禹锡的《竹枝词》也是很喜欢的一首佳作——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以桃花漫山怒放,江水滔滔拍击山崖之山水相依美景,反衬比喻感情受挫女子之无限哀痛苦楚,怨郎心易变薄幸,叹情爱之易逝。



禾苗清青


最美的桃花,蕴藏了美好的故事。许多流传千古的诗作,都是出于诗人自己的真情实感。直到千百年后,仍然能令读者引发共鸣。或是久别重逢的喜悦,或是送别的哀伤与不舍,或是排解自己的孤独,或是诉说郁闷不得志。每一首诗都是诗人情感与智慧的凝结,有的诗词的背景故事更是令人唏嘘,令人惊叹。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首故事比诗词更动人的诗,这就是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十分经典,经久流传。诗人表达了一见倾心的美好和失而不可复得的惆怅,无论是人、是物,人们总会经历这样的感受:错过了就是一辈子。这样的情感引起了千百年来后世读者的共鸣,这是一种人生的永恒遗憾,是一种对错过的失望和落寞。这首诗用“去年”和“今年”的对比,把诗人两次的不同境遇,而产生的物是人非之感描写的令人感动,和刘希夷的千古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一样的境界,同样的情怀,读来令人心痛不已。

其实这首诗背后的故事非常曲折离奇,感人肺腑。诗人崔护举进士不第,仕途不顺,心情不悦。趁着清明节,想要放松一下。于是崔护到长安城南郊外踏青郊游,也许是游玩的时间久了,或者是春光明媚,不知不觉崔护累了,感到口渴,这时恰好看到有一户大宅院,于是敲门讨水喝,只见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小姐。此时的崔护年轻英俊,一表人才,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但是崔护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碍于封建礼教的约束,两个年轻人谁都没有表明心意,都不知道彼此的情谊。喝完水,崔护就走了,但是他的心中始终难忘这个美丽的女子,后来因为学业压力,暂时无暇顾及。

就这样,第二年的清明,科举考试成功的崔护,又想起了那位美丽的小姐,他想着故地重游,也许还能相见。他再次来到那个宅院,不过这次没有见到佳人,而是大门紧闭无人应答,于是崔护怅然若失,情不自禁就挥笔蘸墨在大门上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题都城南庄》。“桃花依旧笑春风”说的就是对佳人的思念,写完之后,崔护走了,他却不知道,这首诗差点酿成一个悲剧。

过了几天,崔护再次来到郊外,来到这个宅院门前,却听到里面传来了悲伤的痛哭声。再次敲门才知道,原来那位美丽的小姐自从去年见过崔护之后,便一往情深,害了相思病,前几日看到了崔护的那首诗,更是觉得再见无望,此生无缘,悲痛欲绝,绝食身亡。听到这里崔护悲痛难耐,急忙进来悼念,痛哭不止。这时却发生了奇迹,已经死去的美女竟然听到了崔护的声音慢慢的醒了,仿佛大睡了一场,从梦中苏醒。小姐死而复生,家里人悲喜交加,老员外立刻做主将小姐许配给崔护,由此生出了一段佳话。

这个故事和《牡丹亭》十分相似,杜丽娘因情而亡,又因情而生,与柳梦梅的故事感天动地,爱得如此纯粹,如此痴情。这样曲折离奇的故事,也许是因为崔护的这个故事而来吧。那种巨大的懊悔,那种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的巨大痛苦与悲凉的感觉,只有身处当时的人才能切身感受到。崔护的故事记录在《本事诗》和《太平广记》中,只有读了这个故事,才会发现,这首诗原来美得如此动人,如此美妙。因为这首诗,因为这个故事,再读“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又多了一丝不一样的感动。







草夕寸品文史


又值五一,携亲友出行,赏美景、悦身心,一扫工作辛劳,自然是惬意的事。

这个时节桃花早已开过,毛桃初结。欣赏咏桃花的诗词,个人还是非常喜欢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和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崔护的诗通篇不见悲切,却不时映出落寞。“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旧却不见去年人,再美好的景色也难掩内心深处的丝丝遗憾。古人善于以时间变幻、物是人非来感慨世事变迁,如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李清照则更率意“物是人非事事休,无语泪空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虽然是陈述山中与平地温度不同,花期有异,却又意境隽永。“长恨春归无觅处”句可以看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赞美,“不知转入此中来”则洋溢着始料未及的惊喜与悦然。

窃以为美是无处不在,缺少的是我们去发现。昨日山中没看到桃花,见到几株绽放的映山红,与朋友们共飨!





三悟轩



李志宇老骥识途


如果说冬天是个封冻的季节,那么春天就是个敞开的季节,它用自己全部的力量让万物复苏,催百花盛开。再过不久,真正的春天就要来了,到时候自然少不了去春游,去赏花。桃花应该是很多人最喜爱的花了,许多人爱春天,都是从爱桃花开始的;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也只爱过桃花。桃花充满了画意,而画意又怎么少得了诗情呢?


《桃花庵歌》 【明】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桃花当酒钱。

如果没有这首写桃花的诗,唐伯虎恐怕不会有风流才子的美名吧!这几句诗就像一个步步推进的的镜头,由远及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近乎疯癫的桃花仙人。


振兴中华81570676


花开花落,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规律。桃花,像那妖娆多姿的美人,像那温柔入水的佳丽,看一眼,便美的心醉。在描写桃花的古诗中,我最喜欢的当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一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一簇无主的桃花鲜亮地绽放,我是喜欢深红还是浅红呢?散步江边,猛然间发现一簇桃花开得正盛,着人令人高兴、惬意。况且,这花又没有主人,自己可权作它的主人,可以尽云尽情地去欣赏了。尤其是“可爱深红爱浅红”的发问,问得妙不可言,很有点叫人应接不暇的意味。



诗人描写桃花,但又不直接写桃花的美丽,其亮丽繁盛之风貌已犹在眼前,这便是我喜欢杜甫这首古诗的原因所在。


以上仅是浅见。如果喜欢的话,就关注一下吧。谢谢!


秀峰观世界


在传统文化中,桃花有多种特别的含义。

第一、桃花是风流之花,包含爱情、怀春、桃 色、风流等含义。

第二、桃花是桃花源的标志性之花,包含世外桃源、隐逸居所、精神家园等含义。

第三、桃李往往联袂出场,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芬芳”等,以低调务实来赞美桃李之花,以诚实奉献来讴歌桃李的果实。

正因为桃花有如此丰富的象征意义,古往今来写桃花的诗篇如恒河沙数,不胜枚举。

在这些诗中,一样的桃花,被不同的诗人,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可谓是一花一世界,一诗一情怀。

(1)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简评:这首诗里的桃花,不凑热闹不赶潮流,等百花开过之后,才默默盛开,低调登场。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简评:这首诗里的桃花,夹杂在竹丛中,三枝两枝的,疏疏落落,给人以疏朗的美感和散淡的情趣,别具风味。

(3)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简评:这首诗里的桃花,既是一张青春娇羞的脸庞,也是一位怀春的美丽少女。

(4)桃夭

先秦《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简评:这是古代最早将桃花比作美女的诗篇,用盛开的桃花来赞美两颊绯红、兴

奋快乐的新婚女子。

(5)将进酒

(唐)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简评:将落英缤纷的桃花,比作一场红雨,完全是天才诗人惊艳绝伦的神来之笔。

(6)桃花源诗

(晋)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简评:这是陶渊明散文名篇《桃花源记》的诗歌版,是一处以桃花为标志的精神家园。

(7)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简评:这流淌的溪水,漂荡着源源不断的桃花瓣,让大书法家张旭不禁神往起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了。

(8)玄都观桃花

(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简评:这成群结队的人去看玄都观里的千树桃花,被诗人暗指为趋 炎 附势者巴结权贵。一样的桃花,诗意却是奥妙无穷

(9)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唐)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简评:随波逐流的桃花,在这里,已经和“轻薄”两个字挂钩了!

最后一首自己所写:

朵朵桃花绽春蕾,

红肌如玉映芳菲。

人间红尘多少事?

犹如佳人不可追。



文心何以雕龙


手机桃花加棵台湾翡翠白菜




Hedgeshrew


桃花赋:初春天气暖还寒,东君犹自踏风来。忽闻陌上红云起,原是桃花次第开。深深浅浅色不一,恰似佳人淡香腮。蕊新萼秀蜂蝶舞,文人墨客竞抒怀。


依林


《杏花村》

芳草青青蓝蓝天,

诗仙李白返人间。

触景生情填佳句,

自我陶醉放声吟。

鞍马劳顿踏山川,

一时饥渴犯酒瘾。

信步直奔杏花村,

擎盏畅饮醉犹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