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早认字,会有什么的后果?

想念农村的日子2


孩子过早的认字,个人认为弊大于利,基本上不建议孩子过早认字,除非孩子对此特别感兴趣。

一、不符合孩子的生长规律

为什么政策不允许幼儿园等机构提前教孩子写字?这是跟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关的。

在身体上,孩子5岁的时候,手指骨骼才能发展到可以抓笔的程度;而在心理上,孩子更需要的是学会集体生活以及接受规则意识。在此阶段让孩子提前学字,会加重孩子自身的负担。

二、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在幼儿阶段,其实更多的是家长的适应时间。家长需要适应孩子上学的状况,用幼儿园的三年,学习好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恰恰是当下小学阶段家长和孩子相互之间矛盾的根源:家长不理解孩子,只是一味逼迫或者埋怨孩子。

而对于孩子而言,提前学,如果家长施加的压力过大,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因为学字而讨厌他(此阶段孩子是围绕着父母转的,最重要的人就是父母),那么孩子就会讨厌学习这个“坏家伙”。

另一个方面,一部分孩子到了小学会出现“我都会了,我不用听课”的情况。

三、幼儿的认知方式

幼儿对“字”的认知方式,是单纯的图形记忆,这就意味着孩子只记得字是怎么样的,但他记不了笔顺,以及会产生为什么要按笔顺的疑问。

一个字要写好,笔顺是关键,而同时训练笔顺也在训练着孩子的记忆能力以及规则意识。这就会造成了只学其形不知其意的状况。

当这个认字的习惯一经形成,到了小学阶段,孩子就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进行认字学习。效率反而更加低。


熊孩子专治


不少家长都不想孩子比同龄小朋友落后,于是孩子从小就开始各方面培养,很多家长在孩子2、3岁时就开始教孩子认字学习,这样到底好不好呢?

研究发现:过早的教孩子认字,虽然在刚入学时,比未识字的孩子感觉表现的更优秀,占优势,但跟年龄增长,孩子过早开始认字会渐渐不在优势。这类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其他小朋友没有太大不同,但在学习方面,态度表现往往不积极,不够集中,因为目前所学的大部分字,孩子已经在之前学会了,老师教的字,既然自己学会了,就不在对识字产生更浓烈的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等行为。时间长了,造成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的习惯,不利于学习。

家长们会发现,幼儿园一般不会过早教孩子认字、写字,更多的是进行朗诵、背诵一些诗歌,古诗等。于是很多家长感到疑惑甚至不满,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却不教认字、写字?有的家长按耐不住,生怕自己的孩子上学后不如别的小朋友,园里既然不教,那就自己来教了。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学前的教育,主要是放在培养及孩子各种能力的教育方面,是为孩子升小学做准备,主要在于教育和养成孩子一种学习习惯。在学习的内容上,不必太过强调,只要孩子有好的学习习惯和热情,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幼儿园之所以不会让小朋友认字、写字的道理。

过早认字除了会导致以上所说情况还会出现:

因为过早就认识了不少字,在前期的学习中,学习成绩会占优势,容易产生骄傲的心理,觉得学习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自己很聪明,一旦遇到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小朋友出现,在心理上很难接受,遇到挫折容易受打击,气馁。

影响孩子的创造力,过早的灌输孩子不属于他们年龄阶段应该接触的知识、事物、思想等都会使他们在创造力,想象空间范围及大脑思维受到影响,2至3岁的孩子基本未形成逻辑思维,认字也只是不理解的强迫性记忆,不利于孩子智力发展。

教学研究表明:年龄达到4至5岁的孩子,可以达到认字水平,家长可以开始进行正确的教育。

如果孩子自己表现很有兴趣学习,家长可以进行引导,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意愿而强要孩子过早的认字。


决胜网


说说我自身的经历吧。

我认字很早,大概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认字写字了。好处就是我自主阅读很早,应该是在小学前就可以自己翻看各种故事书了,也热爱读书。阅读量大的好处就是理解能力比较强,从小到大读书学习都很轻松。


而问题则是完全没有想象力,无论到哪里,看到什么第一反应都是去看文字,而忽略了其他的画面。小时候作文也写得不好,因为想象力比较贫乏。有人说中国文字象形字比较有想象力,说实话除了最开始认字的时候会象形引导一下,后来适应了基本还是死记硬背。

所以我女儿四岁多我完全没有要求她认字,甚至没有刻意引导过,准备等她到五岁以后再集中学习一下。比起我小时候她读了大量的绘本,所以识图能力强,观察力很敏锐,想象力也很丰富,经常自己编故事讲给我听。但是我目前还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可以自主阅读,不过我觉得她求知欲还是很旺盛的,一旦认字以后自主阅读应该能够追上来。


TT三宝麻麻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我个人感觉孩子早点认字是好事,不过,我很少刻意过早的教孩子认字。有专家调查,孩子2-3岁是黄金记忆的最佳时间,如果这时能给孩子们多点提供学习的机会,对了将来对孩子的成长会非常有利。

我家大宝的认字情况

大宝现在12岁,从小因为先生比较宠爱,我们基本什么都没有学,三年的幼儿园时光也是经常请假,也但是我会经常讲故事给他听,从小就特别爱听故事,所以讲故事就一直坚持,就这样糊涂的到小学三年级,大宝就开始自己看书,只要没什么事,就喜欢看书,图书馆是他的最爱。这种好习惯一直保持着,所以平时没事,他最爱做的事就是看书。

二宝的认字情况

二宝今年五岁上中班,特别不喜欢认字,我问过他几个同学,别人学过的字都记得,他却很多都不会,所以平时我就抽很多时间陪他认字,都却不感兴趣,我也没有过度强迫他,经常在他玩的时间放唐诗和加法口诀给他听,特别是唐诗,他基本听5次左右,就能学着会背,而且很感兴趣。就是认字和算数差一点,我并不着急,也没有刻意教他。

最好的教孩子认字方法

孩子实在不喜欢认字,我没有强迫的,仍然每天讲故事给他听,有时间会叫他记一些成语,他感兴趣的东西,我就多引导一些,但是有时在街上,还是会教他一些字,告诉他写的什么,是什么意思,有时候他也会主动问。

孩子早点主字,就更容易对学习感兴趣,能早点自己看书,而看书,是我们孩子一生最值得坚持的好习惯。如果孩子喜欢认字,那就是最要多多鼓励和引导,让孩子坚持下去,我们要陪他们一起看书学习。如果孩子像我家二宝这样,不爱认字的,我们可以把认字融入到生活当中,边玩边学,比如商场的一些牌子上的字,比如外面的很多广告牌,也可以在家里都贴上名字,孩子经常看,不知不觉中就能认识很多字。

有听朋友说,现在手机上也有很多认字视频,听说孩子们都很,这个偶尔可以给孩子看一会,注意控制时间就好。希望能帮到你们。

我是王书霞,全职宝妈,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和点赞,有免费实用的亲子课程,有需要的请关注私信。

王书霞19


如果昨天回答这个问题,我一定不赞成早识字,反对早教,认为早教不利于孩子成长,使劲玩,给孩子快乐才是正确的。

可就在刚才我看了一本书,关于孩子教育的,让我的观念发生转变。

一个天生的低能儿,一出生就天分落后,可是,父亲没有放弃儿子,而是开启了早教之路。

经过14年的培育,儿子掌握六种语言,精通四个专业,获得两个博士学位,毕业于哈佛,终身在一所大学讲学直到逝世,人们对他有口皆碑。


这位父亲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别人,并说,天才儿子是我教育的结果,不管是谁使用我的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按照他的方法,受益于这本书的有威纳·巴尔,维尼夫雷特,都是哈佛毕业。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也是参考这些将女儿培养成功的。



这种教育方法强调,伴随人出生的同时,人类还有一种特殊天分或者说是天赋,它隐藏于身体内等待挖掘,这种天赋随着成长是递减的,如何避免减退呢?那就是,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要开始教育。

所以,这个教育家说,合理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孩子天赋,激发潜能,每个孩子都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我今天从新认识早教,如果说我们的早教成果不大,那一定是方法不得当。


六一育儿


昨天刚和朋友说过这问题。

我小时候是个认字狂魔,家长没有教,就是听一遍这个字念啥就记住了。

我女儿快三岁半了,认识的字应该不到十个,她不问我,我就不教。

因为我认字太早,爱读书,不太理人,除了书上印的,别人说的都不太当回事儿,也没什么观察力。

更可怕的是,上课听讲,听见的东西我记不住,这样的话上课对于我就是浪费时间,没有效果。回家靠读书来学习,时间也不够,书本能提供的资源也不够。

总结就是视觉学习能力可以,听觉学习能力太差。

所以我希望孩子不要像我一样。目前看,还没有发现她不认识字的害处来。


保持礼貌


我承认我是被标题吸引进来的!😓😓原来虚惊一场!孩子早认字,好处多多,哪有什么后果?

我女儿小时候在识字方面很有天赋!识字卡,一包识字用的积木几天就滚瓜烂熟!带着上街大部分店面招牌上的字都认识。变得特爱看故事书,每次上街都要在书摊上抱本书回家。我们也省事:以前睡前总要讲睡前故事,现在不用讲了,她自己读,讲给你听。😄😄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她不愿在小班呆着,说是整天玩没意思。我不得不找人调剂让她直接上中班(中班开始识字,写些简单的字)。这时好处就显现出来了:比那些大一岁的孩子接受能力强多了,经常得到老师表扬。孩子从上小学开始到今年高三,成绩一直在班上稳居第一,我想和幼儿园里经常得到夸奖和小红花的奖励是分不开的!

虽然过早识字是有益的,但家长同志切勿拔苗助长!在玩耍之余教些简单字词时,更要注意培养孩子识字,阅读兴趣!


渐行渐无踪


早认字非常好!早认字和早写字是两码事,认字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强,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强。我一邻居家小姑娘,从小姥姥带,每天出门遛弯,跟着买菜姥姥把路上的广告,宣传条幅,商店名字,买回的商品说明念给她听,她没记住,没关系还有明天,日复一日,一天来家里玩,那几天北京总不下雨,我在抱怨,突然她指着电视说赣州有雨,我惊讶了!赣字你认识?她说是江西!?我问你会写吗?她说不会,等上学老师教,太棒了!后来上学了她的确很优秀,做过一个大手术语文还考全班第二,让孩子早认字没毛病


nannan1603


如果单纯认字,会产生以下结果:

1.孩子识字是基于识记的基础上,今天教会一个字过段时间很快会忘记的。

2.孩子容易产生自满骄傲心理。幼儿喜欢与他人比较来抬高自己,赢得他人的羡慕。俗称的3/5岁“爱吹牛”。来满足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3.由于幼儿认字不在情景阅读中,而且上小学基本字会教,反而始孩子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后续的学习。

如果认字是基于在大量阅读上的,那是好的。常见的汉字在阅读中经常出现,孩子从小阅读,见到就会有印象。到3岁左右孩子会主动产生学习习惯,主动认字的。这样的好处:

1. 认识的字越多,更加速期阅读发展,早日实现自主阅读。

2.有利于孩子记忆的发展。认字多的阅读多的孩子,记忆力相对更强。

综上所述,过早认字是基于在阅读的基础上,不是是单纯的认字。因此父母的有效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注意:1.不刻意的教孩子字体,更不建议写。

2.4/5岁孩子学习探索期,喜欢问为什么,通过图片或字形变化来记忆。

3.生活化教学,超市名字,广告牌指认,来加深孩子印象并请他回忆读过的书籍里有没有这个字的,引导其思考。




深圳宝妈育儿经


孩子过早认字,会有什么后果?孩子过早认字,除了欲速则不达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更严重的危害。

一、直接损害孩子的健康

1、3岁以前过早认字,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问题,影响身体发育。

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是通过具体的感知觉来感受外部环境,对大脑全方位的刺激越多,孩子就越聪明。有前瞻性的家长给孩子选择早教中心学习,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如果过早认字,会造成学龄前的孩子睡眠障碍、饮食障碍、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直接导致身体发育迟缓,影响孩子智力发展,而且这些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得到解决。

2、3-6岁孩子过早认字,容易形成懦弱、偏执、极端的性格。

3-6岁,是孩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阶段。但孩子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图画、图形、声音等具体的感官来接受外部事物。

如果家长强迫孩子过早识字,孩子受压抑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的不断加剧,就会寻找发泄情绪的突破口,采取暴力等极端手段去攻击比自己弱小的同伴儿,甚至自残。除此之外,像跳楼、卧轨等自杀行为也极易出现。

二、过早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1、培养好习惯

学龄前的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特点处于特殊时期,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孩子始终对学习有兴趣,愿意去提问,愿意去探索。那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个别机构为了迎合家长,以“认好字,多认字”为教育目标,是极其错误的,应当给于及时纠正。

2、“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园时期,避免“小学化”,是有科学道理的。如果孩子提前认了很多字,几乎没有阅读障碍,上小学之后,会让孩子在一年级时学习非常顺利,会让孩子“得意忘形”;到了二年级虽然成绩依然能领先,但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到了三年级,尤其是三年级下学期,孩子的成绩会一落千丈。这样的结果,孩子对学习还会有兴趣么?。

3、避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

在部分地区,过早认字的孩子,多数都是填鸭式的,给孩子造成了过重的心理负担。家长通过买好吃的,去游乐场,“你只要多认字,我就很高兴”,这种不恰当的鼓励方式,导致孩子为了认字而认字。孩子在众多压力下认字,必然导致成绩下滑,过早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影响以后的前程。

三、正确的认字方式和最佳认字时期

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识字习惯。

有位奶奶带着孙子去超市买棒棒糖,这位奶奶就问孙子那是什么?孩子马上脱口而出。这位奶奶经常带孩子去超市买东西,次数多了,孩子认字的数量也逐渐多了起来。

2、在轻松的环境中,随时随地学习。

有这样一个家庭,家长经常带孩子开车出去玩。一路之上,家长会抓住时机引导孩子认读交通标志牌上的字。孩子也乐于在游玩的过程中轻松认读。在家里,孩子还经常跟父母玩认字游戏,看谁反应快。日记月累,孩子的认字量增长非常迅速。

3、6岁是最佳认字时期。

很多家长会认为,6岁之后再认字,岂不是“落在了起跑线上了?!”当然不会落后,即便是“落后”,那也只是暂时的。孩子的认字数量在小学三年级以后激增。

(从这张图不难看出,小学阶段对阅读量的要求,在小学三年级阶段是激增的。)

家长们,千万别让孩子过早认字,咱不差这一会儿。千万别认为孩子不早点认字,就会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过早认字,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在孩子认字的最佳时期认字,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