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印寶寶來說說國際不打小孩日

今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起初聽到這個我還以為個什麼惡搞的節日,後來看到央視新聞的微博方才明白,這個節日是明明白白存在的。

今天,印宝宝来说说国际不打小孩日

國際不打小孩日是1998年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發起的時間定於每年的4月30日。通過各種活動宣導反體罰兒童的人權觀念,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上百個國家及民間組織參與這個節日。

今天,印宝宝来说说国际不打小孩日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流傳著類似棍棒下面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等被父母們奉為至理名言的古話。因此每當你爸你媽叫你全名的時候那種恐懼感,遠比做夢找到廁所、59分的卷子帶回家簽字來得更可怕。而在我的印象裡,小時候家裡面的掃帚、雞毛撣子似乎都不具備打掃的功能,可能他們接觸我屁股的時間都要比我爸媽使用它們的時間要長的多。

今天,印宝宝来说说国际不打小孩日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家長比起打罵教育,大家更重視起溝通來。畢竟所有人都是從熊孩子時期過來的,遭受的打罵時的心情自己再能理解不過了。

之前熱播劇《都挺好》中大嫂就因為打孩子上了一次熱搜。大嫂一人在美國又要忙工作,又要照顧小孩。女兒小咪打翻東西嚇到了自己時哭了起來。身心俱疲的大嫂忍不住發了火,大聲吼女兒怎麼不小心,一時氣急還打了她兩下,看著女兒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心疼後悔的大嫂抱著女兒說對不起,放聲大哭。因為她知道這不是女兒的錯,是因為自己實在太累了才遷怒女兒。

今天,印宝宝来说说国际不打小孩日

所以,當你想對孩子發火前想一想,真的是他們犯了錯或者不聽話嗎?換個角度想一想,在工作中你背了黑鍋捱了罵你心情會好嗎?

而且孩子更不是大人們談判的籌碼,像我們之前多次提到的父親縱火燒傷姐弟案件中,姐弟倆便是被他的父親當成談判的籌碼,進而導致悲劇的發生。這對孩子們造成的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傷害,還有心靈上的暴擊,曾經心中無限高大偉岸的形象瞬間倒塌,這對他們來說是個災難性的打擊。

今天,印宝宝来说说国际不打小孩日

結語

父母的行為模式會代代相傳,打罵讓他形成了是犯錯了就必須要打,只有暴力和強大才能樹立權威的錯誤價值觀後,等他長大了也就變成了你現在手拿雞毛撣子的樣子。

今天,印宝宝来说说国际不打小孩日

長按識別二維碼

瞭解一下

今天,印宝宝来说说国际不打小孩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