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生命”與“規則”的較量

【文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山東籍男子石某跟著團隊從木裡違規穿越至四川亞丁,出現嚴重高原反應,同伴向景區求助。然而,在瞭解景區對非法穿越保護區的遊客執行有償搜救制度的相關條款後,他們並未選擇有償搜救,又與景區派出所取得聯繫,隨後景區派出所等組成搜救隊伍前往事發地搜救。但找到穿越團隊時,石某已因高原反應嚴重,疑似引發併發症離世。 石某的離世,讓亞丁的有償救援機制引發了爭議。有人認為,不管是不是非法穿越,畢竟人命關天,還是要以人為本。也有人認為,對於那些不按規定開展活動而遇險的人,憑什麼要求花費公共資源免費救援?對此,你怎樣看?寫一篇文章來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立意角度

①不能死守規則:救援機制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挽救生命;“有償”是為了什麼?是告誡、懲罰、警示?難道非要觸犯者用生命來償還?

②剛性的規則:石某違規在先,是自己看輕自己的生命;團隊放棄有償救援,看輕隊友石某的生命;立即施救,是破壞規則,是縱容更多的人去浪費公共資源,是讓遵守規則的人吃虧;公共資源是為守規則的公眾準備的,公共規則不應該為踐踏規則的人買單。

寫法指導

“石某的離世,讓亞丁的有償救援機制引發了爭議。”“有人認為……”“也有人認為……” “對此,你怎樣看?”從這些明確的“任務”指向中,可知本作文要求學生針對“亞丁的有償救援機制”闡述自己的看法,這個“爭議”的本質就是討論“規則”與“(違規的)生命”孰輕孰重?因此,只去寫石某的死亡該由誰負責,只能算是基本合題的作文。

你可以站在“生命至上”的角度來思考亞丁的有償救援機制,思考“救援機制”設立的目的,思考“有償”的目的,甚至進一步思考合理的解決辦法,如先救援,再補損失,或“出於人道而破壞規則,將使規則更加完善”等等。

你也可以立足石某違規穿越亞丁的行為,或團隊在石某發生危險時放棄有償救援的舉動等事實進行分析,其實質都是對生命的輕賤。思考規則的公共約束力,思考公共資源服務公眾的原則,思考公民在規則面前的義務與權利。

此類帶有時事評論味道的作文,其命制的目的就是要學生關注生活,解決問題,體現了“生活語文”“時事語文”的大綱要求。緊扣材料,學會就事論事是重點;合理延伸,自然拓展,是難點;聯繫生活,由此及彼,是亮點;概念界定,提煉分析,是關鍵。

寫作範本

公共資源的使用呼籲個體的自重

□唐偉瀚

公共資源的使用有一定的適用範圍,石某意外死亡這場悲劇的責任方並不是亞丁景區。

景區規定對買票遊客在開發區內出現意外時進行免費救援,對違規進入非開發區的人員提供有償救援,這本身就已經劃定了該地區救援資源的享用範圍。並且救援隊能夠為非開發區的違規穿越者提供救助,也已經體現了人性化以及對公民個人權利的尊重。

在此次爭議中,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有償救援制度中的“有償”二字並不是景區營利的手段與目的,而是違規者對自我違規行為“應當負的責”和“應當買的單”。

有人說,任何東西都比不上生命重要,生命無論何時都應當放在第一位,這種說法是可以理解的。的確,沒有生命,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但是這種意識更應當建立在生命體對自身生命的重視的基礎之上。在這個事情中,石某等人在景區明文規定之下仍然做出違規行為,這本就體現了自己對生命不夠嚴肅的態度。更為關鍵的是,當石某出現意外時,尋求救援的同伴又再一次地在“有償”與“生命”的權衡中放棄了生命。

公共資源的存在,是為更好地保障個人的權利;而個人行使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責任,最基本的就是對自己負責。

石某及其團隊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違規穿越景區,又在關鍵時刻不願為自己的這種行為付出代價,這種對自己不負責的行為,不僅讓自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還浪費了警力與景區的救援資源,這是對他人、對社會的不負責。不對自己負責的人,怎能強求社會為其負責?

然,僅僅追究責任不是我們的目的。

公共資源與個人權利的有效平衡是一個社會難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個體對公共資源的正確認識和規範使用是追求平等的基礎。同時,國家在建設公共資源時,不僅要追求高度規範化和專業化,也要更加人性化地讓違規者有改正錯誤的機會,這需要公共資源分配製度和違規懲戒制度更加理性和智慧。

社會是人類群體建立的秩序,人既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而對公共資源的合理使用便是實現它的途徑和手段。

【好文快評】 此文當屬一類文。標題觀點鮮明,立意精準:公共資源的使用呼籲個體的自重。景區的有償救援機制是合理的、正當的,它有利於公共資源的合理運用,有利於公平地維護所有遊客的權益。同時,此文緊扣材料,條分縷析,挖掘深刻,邏輯辯證,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分析思辨能力。【寫法點睛】條分縷析 針對這個時事性較強的作文材料,作者條分縷析:先對景區的“有償救援機制”做概念的界定,點明其人性化以及對公民個人權利的尊重,“有償”並不是營利目的;再講生命意識更應當建立在生命體對自身生命重視的基礎之上,分析石某及其團隊對生命的輕視;接著,宕開一筆,“僅僅追究責任不是我們的目的”,邏輯上更進一層,在“怎麼做”方面給出了肯定的答案。緊扣材料,逐層分析,有“為什麼”,也有“怎麼做”,邏輯思路嚴密,值得模仿學習。

命根子的認知

□楊慈航

我不會同情,那敢越雷池“千百步之人”的劫難,憑什麼叫我廉價地給予善良?

同時,我不會將言語幻化為刀,管理規則的冷漠與“為我”意識根深蒂固的野藤蔓,又怎會輕易地放任我們將它剝落下來。

每一次爭論都是置身事外之人的交鋒,每一段是非評判都交由價值觀與輿論傾向一錘定音。

這是個人與制度對生命認知的雙重失敗,是冷漠與無知的惡果。一場救援的失敗,參與其中的人無一脫得了干係。不惜性命的冒險家置規矩於不顧,渡人劫難的施救者維護規則身處“高地”閒看別人的生死都太可悲!

我不願站隊,口誅筆伐,聲討人性淪喪。我愛己命愛得深沉,不願與對命根子缺乏基本認知的人嘶吼吶喊。

不怕死嗎?怕。有誰敢說不吝惜這人生中最重要的資本?龐貝古城遺蹟下受難民眾猙獰奔跑的軀體,是對災難第一瞬的求生反應;本能寺伽藍業火中自行了斷的織田信長,是對“人生五十年”不幸被言中的痛恨惋惜;唐山大地震中,嚐盡自己排洩物的唐山衛生院諸位病人,在忍受半月有餘的折磨後,終於在一絲光明處聞聲人民子弟兵的呼喊。

反觀當下擺上檯面的事例。那位穿越者有對自己生命的認知嗎?那些景區管理者在出臺相關條例時考慮過靠此種“特殊情況”賺取外快嗎?他們是否只是著力於對觸犯規章制度者“有償無償”的考慮,如此“聰明才智”,如此心思縝密,卻不知萬般之於人最重要的是性命!

寧願膽小謹慎,循規蹈矩,因為我怕哪天橫穿馬路時被又一個無良司機撞倒解氣;寧願真誠歡笑,“粉飾”友好,因為我怕哪一天於睡夢中成就“馬加爵二代”的恐怖仇殺;更寧願認真專一,擇一良木而棲終生,因為我怕哪一天落得和水性楊花的伊藤誠一樣的下場——千刀萬剮。

什麼川端康成的“死亡是最高的藝術”,什麼太史公的“輕於鴻毛,重於泰山”。老爺子你們筆墨裡流淌出來的瑰麗我很是喜愛,但小生我仍堅定的觀念只有一個:活著,才能體驗生命最流光溢彩的模樣,才能在蒼茫幾十載間走得心無遺憾。

行筆至此,我不想有振臂高呼的口號,那些“為……不惜付出生命代價!”的漂亮話還是少說一點兒。在心間留下一處空間,裝填起對自己生命真實的認知、敬畏,從此,即便不在風口浪尖處行走,沒從鬼門關趟過幾遭,也可於暴風雨傾覆的人生十字路口,撐起一把滴水不漏的傘!

【好文快評】 珍愛生命!作者在做生命的吶喊。在這場“生命”與“規則”的較量中,無論是石某,還是亞丁景區,都缺乏對生命的敬畏。作者開篇對兩者各打五十大板,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有誰不怕死,作者合理拓展,既能做到就事論事,又能合理拓展,由此及彼,聯繫社會現實,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論述力度。【寫法點睛】善於聯繫 一個“聯”字,造就充實,造就廣度。時評類文章,就事論事固然是很好的寫作思路,但如果能合理拓展延伸,由點及面,由此及彼,合理自然地延伸到社會上的相關現象,就會給文章帶來更深刻的現實意義。當然,“聯”必有方:其一,先“聯”後“析”,回扣材料,切記放開不回,甚至中途易轍,另起爐灶;其二,同“性”相“聯”,聯繫與材料同性質的材料進行拓展,才會達到類比、對比的效果,否則也極易穿靴戴帽。望諸君謹記。

【選自《作文素材快線》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