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生命”与“规则”的较量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山东籍男子石某跟着团队从木里违规穿越至四川亚丁,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同伴向景区求助。然而,在了解景区对非法穿越保护区的游客执行有偿搜救制度的相关条款后,他们并未选择有偿搜救,又与景区派出所取得联系,随后景区派出所等组成搜救队伍前往事发地搜救。但找到穿越团队时,石某已因高原反应严重,疑似引发并发症离世。 石某的离世,让亚丁的有偿救援机制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不管是不是非法穿越,毕竟人命关天,还是要以人为本。也有人认为,对于那些不按规定开展活动而遇险的人,凭什么要求花费公共资源免费救援?对此,你怎样看?写一篇文章来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立意角度

①不能死守规则:救援机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挽救生命;“有偿”是为了什么?是告诫、惩罚、警示?难道非要触犯者用生命来偿还?

②刚性的规则:石某违规在先,是自己看轻自己的生命;团队放弃有偿救援,看轻队友石某的生命;立即施救,是破坏规则,是纵容更多的人去浪费公共资源,是让遵守规则的人吃亏;公共资源是为守规则的公众准备的,公共规则不应该为践踏规则的人买单。

写法指导

“石某的离世,让亚丁的有偿救援机制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 “对此,你怎样看?”从这些明确的“任务”指向中,可知本作文要求学生针对“亚丁的有偿救援机制”阐述自己的看法,这个“争议”的本质就是讨论“规则”与“(违规的)生命”孰轻孰重?因此,只去写石某的死亡该由谁负责,只能算是基本合题的作文。

你可以站在“生命至上”的角度来思考亚丁的有偿救援机制,思考“救援机制”设立的目的,思考“有偿”的目的,甚至进一步思考合理的解决办法,如先救援,再补损失,或“出于人道而破坏规则,将使规则更加完善”等等。

你也可以立足石某违规穿越亚丁的行为,或团队在石某发生危险时放弃有偿救援的举动等事实进行分析,其实质都是对生命的轻贱。思考规则的公共约束力,思考公共资源服务公众的原则,思考公民在规则面前的义务与权利。

此类带有时事评论味道的作文,其命制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关注生活,解决问题,体现了“生活语文”“时事语文”的大纲要求。紧扣材料,学会就事论事是重点;合理延伸,自然拓展,是难点;联系生活,由此及彼,是亮点;概念界定,提炼分析,是关键。

写作范本

公共资源的使用呼吁个体的自重

□唐伟瀚

公共资源的使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石某意外死亡这场悲剧的责任方并不是亚丁景区。

景区规定对买票游客在开发区内出现意外时进行免费救援,对违规进入非开发区的人员提供有偿救援,这本身就已经划定了该地区救援资源的享用范围。并且救援队能够为非开发区的违规穿越者提供救助,也已经体现了人性化以及对公民个人权利的尊重。

在此次争议中,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有偿救援制度中的“有偿”二字并不是景区营利的手段与目的,而是违规者对自我违规行为“应当负的责”和“应当买的单”。

有人说,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生命重要,生命无论何时都应当放在第一位,这种说法是可以理解的。的确,没有生命,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但是这种意识更应当建立在生命体对自身生命的重视的基础之上。在这个事情中,石某等人在景区明文规定之下仍然做出违规行为,这本就体现了自己对生命不够严肃的态度。更为关键的是,当石某出现意外时,寻求救援的同伴又再一次地在“有偿”与“生命”的权衡中放弃了生命。

公共资源的存在,是为更好地保障个人的权利;而个人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责任,最基本的就是对自己负责。

石某及其团队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违规穿越景区,又在关键时刻不愿为自己的这种行为付出代价,这种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不仅让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还浪费了警力与景区的救援资源,这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不对自己负责的人,怎能强求社会为其负责?

然,仅仅追究责任不是我们的目的。

公共资源与个人权利的有效平衡是一个社会难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个体对公共资源的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是追求平等的基础。同时,国家在建设公共资源时,不仅要追求高度规范化和专业化,也要更加人性化地让违规者有改正错误的机会,这需要公共资源分配制度和违规惩戒制度更加理性和智慧。

社会是人类群体建立的秩序,人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而对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便是实现它的途径和手段。

【好文快评】 此文当属一类文。标题观点鲜明,立意精准:公共资源的使用呼吁个体的自重。景区的有偿救援机制是合理的、正当的,它有利于公共资源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公平地维护所有游客的权益。同时,此文紧扣材料,条分缕析,挖掘深刻,逻辑辩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分析思辨能力。【写法点睛】条分缕析 针对这个时事性较强的作文材料,作者条分缕析:先对景区的“有偿救援机制”做概念的界定,点明其人性化以及对公民个人权利的尊重,“有偿”并不是营利目的;再讲生命意识更应当建立在生命体对自身生命重视的基础之上,分析石某及其团队对生命的轻视;接着,宕开一笔,“仅仅追究责任不是我们的目的”,逻辑上更进一层,在“怎么做”方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紧扣材料,逐层分析,有“为什么”,也有“怎么做”,逻辑思路严密,值得模仿学习。

命根子的认知

□杨慈航

我不会同情,那敢越雷池“千百步之人”的劫难,凭什么叫我廉价地给予善良?

同时,我不会将言语幻化为刀,管理规则的冷漠与“为我”意识根深蒂固的野藤蔓,又怎会轻易地放任我们将它剥落下来。

每一次争论都是置身事外之人的交锋,每一段是非评判都交由价值观与舆论倾向一锤定音。

这是个人与制度对生命认知的双重失败,是冷漠与无知的恶果。一场救援的失败,参与其中的人无一脱得了干系。不惜性命的冒险家置规矩于不顾,渡人劫难的施救者维护规则身处“高地”闲看别人的生死都太可悲!

我不愿站队,口诛笔伐,声讨人性沦丧。我爱己命爱得深沉,不愿与对命根子缺乏基本认知的人嘶吼呐喊。

不怕死吗?怕。有谁敢说不吝惜这人生中最重要的资本?庞贝古城遗迹下受难民众狰狞奔跑的躯体,是对灾难第一瞬的求生反应;本能寺伽蓝业火中自行了断的织田信长,是对“人生五十年”不幸被言中的痛恨惋惜;唐山大地震中,尝尽自己排泄物的唐山卫生院诸位病人,在忍受半月有余的折磨后,终于在一丝光明处闻声人民子弟兵的呼喊。

反观当下摆上台面的事例。那位穿越者有对自己生命的认知吗?那些景区管理者在出台相关条例时考虑过靠此种“特殊情况”赚取外快吗?他们是否只是着力于对触犯规章制度者“有偿无偿”的考虑,如此“聪明才智”,如此心思缜密,却不知万般之于人最重要的是性命!

宁愿胆小谨慎,循规蹈矩,因为我怕哪天横穿马路时被又一个无良司机撞倒解气;宁愿真诚欢笑,“粉饰”友好,因为我怕哪一天于睡梦中成就“马加爵二代”的恐怖仇杀;更宁愿认真专一,择一良木而栖终生,因为我怕哪一天落得和水性杨花的伊藤诚一样的下场——千刀万剐。

什么川端康成的“死亡是最高的艺术”,什么太史公的“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老爷子你们笔墨里流淌出来的瑰丽我很是喜爱,但小生我仍坚定的观念只有一个:活着,才能体验生命最流光溢彩的模样,才能在苍茫几十载间走得心无遗憾。

行笔至此,我不想有振臂高呼的口号,那些“为……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漂亮话还是少说一点儿。在心间留下一处空间,装填起对自己生命真实的认知、敬畏,从此,即便不在风口浪尖处行走,没从鬼门关趟过几遭,也可于暴风雨倾覆的人生十字路口,撑起一把滴水不漏的伞!

【好文快评】 珍爱生命!作者在做生命的呐喊。在这场“生命”与“规则”的较量中,无论是石某,还是亚丁景区,都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作者开篇对两者各打五十大板,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有谁不怕死,作者合理拓展,既能做到就事论事,又能合理拓展,由此及彼,联系社会现实,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论述力度。【写法点睛】善于联系 一个“联”字,造就充实,造就广度。时评类文章,就事论事固然是很好的写作思路,但如果能合理拓展延伸,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合理自然地延伸到社会上的相关现象,就会给文章带来更深刻的现实意义。当然,“联”必有方:其一,先“联”后“析”,回扣材料,切记放开不回,甚至中途易辙,另起炉灶;其二,同“性”相“联”,联系与材料同性质的材料进行拓展,才会达到类比、对比的效果,否则也极易穿靴戴帽。望诸君谨记。

【选自《作文素材快线》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