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大學,是選擇本省的學校好還是外省的學校好?有什麼建議值得分享?

莫安奈


這個問題對於地處西北地區考生而言,與南方經濟發達地區不同。地處西北地區經濟相對落後省份的考生,尤其家庭條件比較差的農村考生,選擇省內就讀所需費用低於省外,也是不錯的選擇之一。在本省讀大學,無疑離家近,每逢過節和假期都非常方便。而選擇外省就讀開銷大,考生家庭經濟負擔較重。當然,從就業角度講,報考南方經濟發達地區院校應該是首選。

從甘肅近年來高考錄取情況看:選擇省內院校就讀,適應於批次內中低分數考生。每年省內院校錄取分數比外省同一層次院校相比,錄取人數多,錄取分數較低,可供考生選擇的專業相對也多,同時省內就讀費用也低。這是選擇省內院校的最大優勢。

但是,任何事情有利有弊,由於甘肅經濟相對落後,就業前景不理想。選擇省內就讀的考生,將來畢業後找到比較理想的工作比較困難。所以,對於2019年新一屆考生而言,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從就業考慮,最好選擇外省院校。

近年來甘肅高考錄取結果表明:一是北京、上海、廣東、深圳及南方經濟發達地域高校錄取分數普遍較高;二是在本科一批錄取中,省外生源普遍好於省內。如省內理科一本院校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財經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連續多年投檔分數都處於重點線上30分以內的低線差區間,有的甚至壓線投檔。這兩者的共性就是甘肅考生在省內外院校與地域的選擇上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甘肅目前報考現狀是:省內與省外不同地域的相同層次院校錄取差距較大。很多考生非常看重大學所在的地理位置,一些地處沿海地區、發達城市的大學,往往成為考生填報志願過程中競爭的一個方面。致使同等辦學層次的院校,地處經濟發達地區的大學錄取分數線一般都要比中西部地區大學高。所以高考成績處於批次控制分數線中低位次的考生,由於沒有分數優勢,建議報考地域較偏的相應層次院校,以便提高錄取幾率。

(芮執儉,資訊專欄優質供稿及問題回答人,甘肅招生辦《志願指導》原副主編,從事填報志願指導30年,為考生提供有價值的時效性、地域性招生信息服務,歡迎關注。)


一路陽光高考志願資訊


從個人角度上看,還是報考外省的學校好,換一種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也是很有用的,當然如果出於本省有比較不錯的大學或者因為個人不想遠行,那麼本身的學校也是很不錯的。

我是一個山東人,從小在山東長大,可以說我渾身上下都透露著山東人的氣質。後來在報考大學的時候,選擇了一個南方的城市武漢,雖然比起北上廣深,武漢這個城市不算很好,但是武漢仍然帶給了我很多新的感受。最直觀的感受是,身邊有很多南方人,因為彼此生活環境,成長環境都不同,所以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從很多南方同學身上學到了很多與北方同學不同的性格特質。其次,南北方生活環境差異很大,雖然會有不適應的方面在,但是至少自己開始明白自己想要在以後過一個怎樣的生活,而且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生活也讓自己的靈魂更加充實,多了不少談資。



後來讀研了,來到了更大的城市北京,在北京我能夠感受到更多的衝擊和刺激,比如各種各樣的資源瘋狂湧入,在我喜歡的方面,我可以抽時間去看各種話劇,各種live,各種音樂會,甚至可以看很多國外精彩的show,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覺得很新鮮,極大程度上拓寬了我的視野和人生體驗。而且大城市的機會很多,實習經歷,各大高校的講座,各種志願活動,可能只有在大城市當中的學生能夠享受的到。

當然在外省讀書最大的問題就是有時候會想家,而且回家非常不方便,尤其是現在這個火車票特別難買的時代。但在我看來,這也是年輕人必須要有的歷練,人總歸要慢慢成長的嘛。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分享。


咯骨頭上


每年高考結束後,所有的考生都要面對填報志願的問題: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尤其是成績既可以在省內選,在外省又有一定的選擇空間的同學就比較糾結了


其實這個問題同時也提供了兩個思考方向:

1:學校導向

說的更通俗點就是地域導向,比如說我就想去那個城市,哪所大學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或者有 “世界這麼大,我想出去看看”這樣想法的同學我是比較支持出省去看看的。

就拿我本身舉個例子:我就是一個地域導向的踐行者,我作為一個北方人,高考當年過重點線50多分,在本省和外省都有一定的選擇空間,當時也糾結去南方還是北方,後來考慮到南方夏天比較熱,就這一個想法我就把我自己留到了東北,在東北過了四年,過著冬不冷夏不熱的生活,感覺很愜意,同樣這也給了我體驗東北生活的機會,有同樣興趣的同學歡迎報考我的母校。


2:專業導向

首先,專業導向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專業來確定要去的學校,進而決定是呆在本省還是出省,比如說:我就喜歡法學,通過查閱資料,瞭解到法學的五院四系,再根據個人高考分數確定適合自己報考的學校,這樣大概就可以做出決定了,如果本省的學校、專業都還不錯的話,那基本就可以決定了!

最後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出省的感受:

1:比較自由,由於離家比較遠,放個短假回家是不可能的,只能跟同學一起出去浪,遊覽一下當地的歷史景觀,體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豐富人生閱歷,大學也是唯一有時間有精力可以出去浪的機會!

2:想家,同樣是因為距離遠,上學期間基本是上班的一樣,一年回去一兩次,一次回去一個多月,多少感情都越來淡!



希望可以幫到你,有相同經歷的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一起交流交流!


Phoenix0701


最好是選擇外省的。

讀大學是人生的一個新開始,既然要開始全新的生活,那麼就從選擇離家遠點的,外省的學校開始吧。

首先,在外省上學,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來到另外一個城市,你會發現這個城市和家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味道,城市面貌,生活習慣或風土人情都感覺非常新鮮,有趣。去外省上大學,不僅是去讀書,更是擴展眼界,能夠體會不同文化背景人文底蘊下的生活,這種機會,很難的。不可錯過。


其次,去外省上學,遠離家鄉,遠離父母,就可以早點擺脫父母控制,早點獨立。現在的孩子,從小到大,被父母過度養育。孩子一直處在父母的呵護和控制中。選擇外省的大學,離父母遠,父母看你的機會少,他們管你當面嘮叨你的機會也就少了。而且沒有父母的照顧,你的自理能力也會大大增強。去外省上學,你會發現遠離父母的日子很美妙。自由自在,獨立自主。這是對年青人最好的鍛鍊。

所以,除非本省有你非常喜歡的學校,不然的話,一定要選外省的。外省,代表著一種與過去不同的,嶄新的生活。年青人,還是要走出去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題主問,還有什麼好的建設。


我的答案是,在報考大學,遵循這樣一個原則。地域第一,專業第二,學校第三。簡單地說一下原因吧。

地域好,比如北上廣等大城市。帶給孩子不一樣的視野,而且這些地方各種資源優,機會多。如果將來想有更大發展,就把地域因素放在首位。

專業次之。因為專業基本就是你的興趣和職業方向。所以一定要選喜歡的,不然你天天干著不喜歡的工作,那一輩子多痛苦。

學校最後。為什麼呢,相比專業來說,好學校是面子,學校好,感覺很體面。但喜歡的專業帶給我們的快樂,肯定要比名校帶給我們的滿足感要真實。所以,選一個好專業更重要,學校可以略差些。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個人想法,歡迎討論!


花朵5506


高三學生在選擇大學的時候,到底是選擇本省的高校還是外省的高校,這不僅需要看學生們的喜好,還要綜合的通過其他方面來作出選擇。

●分數.

如果一個學生在高考的時候所考的分數足夠高的話,那麼他去填報那些985 、211高校是完全可以的,這個時候可以任意的去選擇院校和專業。這個時候是選擇省內高校還是省外的高校,主要就要看所選擇的院校和專業,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

●城市.

建議在填報院校的時候,儘量選擇那些比較大的城市的高校,因為在大城市裡面上學的話,可以遇到更加優秀的人,並且能夠提升自己的視野、見識、思維。去大城市裡面上大學的話,也就意味著將來會遇到更多的機會,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當然如果不能夠去大城市的話,去一些三線城市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學生性格.

如果學生的性格是外向的,嚮往更加自由的生活的話,那建議去填報外省的高校。大學生通過上大學的4年時間,對於自己大學所在的那個城市由陌生到熟悉,可能很多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會留在大學所在的這個城市,但是也有的同學會離開這座城市。無論大學生將來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大學4年的生活對自己的整個人生都是一種美好的閱歷和財富,成為一個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

如果一個學生的性格是內向的,這些代表著這個學生的適應能力比較差,可能會比較戀家,這樣的話最好是選擇填報省內的大學,這樣的話離家比較近,週末節假日的時候都能夠方便回家。


饕餮視聽


高考志願的填報對於考生來說事關前途命運,高考志願填報的成敗,院校選擇的精準,不但要根據高考成績,還要根據考生本人的意願及家庭經濟條件情況等綜合因素,需要考生審時度勢,認真分析,慎重思考,仔細規劃,正確衡量,全面對照,選擇鐘意的院校。

一、院校的選擇依據主要是高考成績,通常情況下,高考成績的高低會削弱考生個人的興趣愛好,面對高考成績這一現實問題不得不使得考生面對現實,院校和專業的選擇之際必須以將來從事的職業類別和擇業為基本依據,院校地域的選擇也要以高考成績為基礎,以家庭經濟條件為出發點,絕對不能盲目選擇,不加分析的報考。

二、一般情況下,對於高分考生,高考成績達到報考985、211以及雙一流院校的考生,通常會選擇報考省外院校,這是高考成績的需要,例如甘肅省考生,省內只有一所211高校,為了考生更加廣闊的發展,考生會選擇外省份的著名高校,例如到北京、上海、江蘇等地域讀大學;而對於高考成績在一本線附近的考生,由於志願填報比較難以把握,院校選擇比較難以精準判斷,雖然最後依據高考成績能夠大致區分篩選出可以報考的院校,但為了更加精準的被錄取,增加被錄取的幾率,通常有部分考生會選擇本省份的高校,一來是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二是為了考慮到就業,三有可能考慮到學費以及上學期間的花銷問題;對於高考成績超過二本線許多的考生,大部分考生一般會選擇報考省外的一些院校,因為省外院校眾多,可以根據高考成績拓寬報考院校的範圍,增加報考錄取的幾率,至於學費問題,這時候只能作為參考;對於二本分數線壓線考生來說,只能選擇報考省內院校,例如師範類、醫學類院校,因為這兩類院校在各個省份是數量最多的,選擇報考可以增加錄取機會。

三、考生志願填報之時,也要全面考慮家庭經濟情況,通常南方省份的院校學費會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來核定,雖然學費由教育主管部門具體的確定,即使一些專業學費標準不太高,但在上學期間的整體花銷比較大,消費比較高,例如廣東的高校,各專業學費在6850元以上,上海高校各專業學費也在5000元。總體來說南方地域的學費普遍高於北方大部分高校的學費,學費是一部分考慮因素,還有上學期間的各種花銷,上學來回之間的路程遙遠,車票難求等問題。

四、報考相關專業類別的時候,也要考慮到部分專業學費比較高的問題,例如計算機類專業學費通常比較高,蘭州大學計算機類專業6500元,西北師範大學軟件工程(合作培養)專業學費9750元;學費的高低對於一些經濟條件貧困家庭來說不得不是必須考慮的問題,考生報考院校的時候要慎重選擇。

五、個別考生為了就業問題以及高考分數比較低的問題,選擇報考新疆、西藏、黑龍江等區域內的高校,報考之際卻忽視了自身身體條件和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力,造成不能很好的適應氣候和地域環境,而不得不選擇退學。所以考生報考這些地域的高校要慎重考慮。

總之,高考志願填報對於院校的選擇還是依據高考成績來定,也要與就業形勢相聯繫,也要綜合考慮其它諸多因素,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依據考生個人的意志和想法。


時光匆匆微微甜


除非名校,第二專業。有人認為專業第一,學校第二。又不是非要去闖一闖的,否則建議省內。你可以從大學期間就開始積累人脈資源。

省外畢業後面臨兩個問題,第一,去留問題,是在大學城市就業,還是回家找工作。

在外地工作面臨幾個問題,比如本地優先,方言,距離家遠等等

回家找工作面臨幾個問題,招聘信息,學校認可度,專業認可度等等。

當然不包括男女朋友影響選擇。

當然本地上學,將來工作還是想要去外地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很難說清楚這個事情。

簡單說,你進入大學最好要為將來有一定的佈局和思考。

“求學寶”高招平臺專注高考升學,高考志願填報,新高考選科,職業規劃,自主招生。熱忱解答高考、志願、選科及職業規劃等的相關問題與困惑。歡迎關注交流!


求學寶高考報考研究院院長-李金鶴


對於這個問題需要分析。下面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第一種情況:

報考本省高校只能上一個2本大學,而報外省可能會被一個211工程的高校錄取,並且錄取的專業也不錯。在這個情況下,我建議你還是報考外省的那個學校。畢竟以後畢業應聘的工作話,人家還是要看你所讀的大學的名氣的,尤其是一些名企都比較喜歡招211和985高校的畢業生。

第二種情況

如果不管是報外省的還是本省,都只能上2本的話,就要看看你是哪個省份的考生。如果你是西部落後省份的考生,在本省就會機會不多的情況下,你要想改變一下以後的生活環境和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的話,我建議你也是報考外省的東部發達地區的高校。

第三種情況

如果考生本人就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不管是報外省的還是本省,都只能上2本的話。那首選當然是本省高校。例如某考生是廣東人,在這種情況下,他報考本省的高校,尤其是廣州、深圳地區的高校就比較划算些。原因有這幾點:1、由於所讀高校處於經濟發達地區,以後的就業機會多些。2、你是本省人,你也在本省就讀,你的人際關係基本就在本省,這對你以後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3、在本省就讀,容易適應生活,上學路途不會太遠,每年的交通費用省了一筆。



總之,究竟是選擇外省還是本省的高校就讀就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看看具體情況再作出選擇。包括今後的就業、環境、飲食等方面都得考慮一下。


教育驛站


這個根據具體情況來說,主要看城市,如果是外省比較發達的城市,可以考慮去外省,如果是一般的城市,不如考慮本省的。簡單說下他們各自的好處:(省內):1、人脈等各方面關係比較便利(如果以後在省內發展的話,會打下一定的基礎)2、離家近,來回交通都會比較方便

(省外)1、有利於開拓視野,更加能夠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去努力

2、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更好地鍛鍊自己3、沒有後顧之憂去闖蕩4、認識更多的朋友,有更多的選擇

不過不管省內還是省外,城市很重要。發達城市的資源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愛手工的英語老師範範


報考大學時,是選擇本省的學校好,還是選擇外省的學校好,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籠統回答,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諮詢更多高考問題,請關注有著40年豐富高考志願填報經驗且無一例考生滑檔的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或者關注陝西省目前唯一正規註冊的,經國家有關行政機關審批的專業權威機構一一西安市戶縣金牌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中心(百度可以查詢,辨別一切真偽)。

如果是同樣的分數,在外省選擇大學,不論從大學的層級上,還是從專業的實力上來比較,如果能比本省的好,則建議你選擇外省的大學;如果二者相當,則選擇本省的大學。

通常來講,由於本省的大學在安排招生計劃時,對院校所在地進行了大量的傾斜和照顧,投放在院校所在地的招生計劃,遠遠超過任何地區的招生計劃;一方面因為思想觀念的問題和上學期間生活便利的問題,本省考生往往不願意走出家門,到外地去上學。因而導致了本省院校的錄取分數持續上漲,甚至超過外省的211工程大學和部分985工程大學。譬如,陝西省的考生大多都不願意走出家門,守在西安上學,包括大部分考生家長也不願意捨得離開孩子,才導致了西安的不少雙非院校,甚至沒有博士點的院校的錄取分數,都超過了邊遠地區的211工程大學的錄取分數。例如;西安理工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

等到孩子大學畢業就業時,參加招聘會時,才看到人家首先選擇的是985工程大學或者211工程大學的學生時,才追悔莫及。竟然有一個孩子非常幼稚的問我;"老師,你說的不對,我是西安理工大學的畢業生,我的就業非常好,我現在在一家民營企業上班"。我笑著回答說;“你沒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畢業待遇是什麼狀況?"。

所以,在選擇大學時,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也就是從人生出發的開始,就要選擇正確的方向。因為人生沒有回頭路,一步錯,步步錯,一生錯。

前不久,我的一位學生在東北林業大學就讀,正在辦理公派免費出國留學手續,孩子深有感觸的說;"伯伯,多虧你當時給我填報了這所211工程大學,我當時還有意見,認為一個女生跑到大老遠的地方讀書,實在不值得,現在非常慶幸聽了你的選擇"。因為,公派出國留學今年的政策是必須是985工程大學或者211工程大學的應屆畢業生。

所以,我認為在填報高考志願時,把對大學的選擇應該放在第一位;因為,只要是品牌大學,就是再遠也是值得的。在人才招聘時,在讀研究生時,在選擇公派出國留學時,國家規定有不少的政策都是傾向於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的。孩子在外地讀大學期間,能學習不同的文化理念;不同的思維方式;能瞭解不同的風土人情;對孩子的成長成熟和培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何樂而不為呢?小馬終究要學會獨立過河,小鳥終有一天要獨自翱翔太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