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香格里拉的小帥鍋


這要分兩個方面來討論:明清兩朝的統兵制度;明清兩朝的戰爭環境和戰事規模

統兵制度

明清兩朝在統兵制度上有很大的區別,清朝雖然全盤接手了大明的江山和政治體制,但是在統兵制度方面吸取了大明朝的教訓,做了很大的改變。

明朝沿襲的是中國自古歷朝歷代採取的衛所制度,由於明朝的建立是推翻元朝統治而立,經過了艱苦卓越的戰爭建立的天下,明朝的統治者們非常清楚造反的力量,所以在國土防禦和軍事組建上下了很大的力氣,投入了很大成本。

明朝的衛所統兵制度簡而言之就是一個重點區域駐守一定規模的軍隊,既然防範外敵入侵,又準備鎮壓國內有變,明朝這樣的重點區域劃分很細,特別是在邊關一帶更是嚴防死守,所以導致了國家的軍隊數量很大,國防支出是很龐大的。

清朝建立後,在軍隊數量上相對明朝進行了很大的壓縮,其主要的方略就是減少衛所,裁撤兵員,特別是在大清朝削減三藩後,軍隊基本以滿族八旗為主,軍隊駐紮分佈合理而有效,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在軍隊控制、士兵素質上是遠超明軍的。

戰爭環境和規模

明朝的國家政治環境要比清朝惡劣得多,不但要防範北邊蒙古,韃靼等遊牧民族,而且還要鎮守西北防禦吐蕃,西域異族,南邊有沐氏幾十萬人鎮守雲南廣西,東南沿海還要駐守大軍清剿倭寇,這樣的國家環境與大明的民族政策分不開的,大明對待周邊地方政權的手段不多,主要以軍事防禦為主,所以也導致了大明朝的軍隊數量龐大。

清朝的少數民族民族政策要遠遠強於大明,利用姻親聯盟團結並納蒙古入版圖,使用宗教手段納西藏歸屬中央管轄,對待倭寇使用靖海策略加上軍事聯防手段逐步清剿。

西北地區準格爾部落,清朝統治者依然是以撫為主,軍事消滅為輔,經過了幾十年的撫、剿並舉最終解決了西北戰事,就算是在長達幾十年的平亂戰爭中,清朝動用的最多兵力也不過是雍正年間年羹堯的二十多萬軍隊。

從戰爭規模來看,明朝的期間的戰爭規模要大得多,無論是北征韃靼,東援朝鮮,南鎮蠻夷,對方的軍事規模都很大,明朝廷就必須派出更為強大的軍隊進行絕對優勢的對抗,特別是在明朝末期的平亂以及遼東戰役上,幾乎都是國與國的對抗,所以明的軍事壓力非常大,只有舉國之力才能進行有效的打擊和戰爭控制。

在清朝期間,遇到較大的戰略其實並不多,一是由於對方規模不大,二是由於大清的八旗騎兵能力很強,沒必要動用太大規模的軍隊。但是在遇到較大規模的戰事的時候,依然是舉國之力為之一戰,比如清末時期清剿太平天國運動,如果不是曾國藩組建湘軍,大清王朝是很危險的。

綜上來看,明清在軍隊的數量和調動軍隊的規模不同,主要原因除了統兵制度不同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明清兩朝遇到的軍事情況有所不同。


沉墨I方之城


首先,清朝常備軍總兵力長期維持在60萬至80萬人,只相當於明朝鼎盛時期200萬左右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數小決定了清軍每次調兵規模都不可能太大。

其次,明朝之所以保持龐大兵力,一個重要原因是北方邊境防禦需要駐守重兵集團(九邊總兵力長年維持在40萬至60萬,正統年間甚至超過百萬),到了帝國中後期北方邊患、東南沿海倭寇蜂起,明軍不維持一支規模驚人的常備軍也不行啊。

而清朝皇室堅持“滿蒙聯姻”,中前期除了東北沙俄哥薩克入侵和準噶爾搗亂外,自古以來困擾中原王朝的邊患基本得以消除,外敵從海上入侵則要等到19世紀了。

具體到沙俄哥薩克入侵和準噶爾部來襲,這些對手雖然裝備比較精良但兵力都不算多——俄軍只有千人規模,小股竄犯時甚至當地少數民族部落就能將其擊退。準噶爾部與清廷康雍乾祖孫3代皇帝鬥了80年,換了好幾個大汗,也經歷了由盛至衰的過程,但其最強大的時候能抽調出來與清軍作戰的也只有區區幾萬人馬。

也就是說,對手兵力相對弱小讓清朝沒必要為了打一場仗而調動天下兵馬。

最後就是經濟問題——明朝遍封朱姓宗室,到了中後期為養活這群人數不下百萬之眾的寄生蟲集團,國庫就已經入不敷出了,更別提還有各地藩王拼命兼併土地、榨取民脂民膏,萬曆皇帝小兒子福王朱常洵搜刮河南一省還不夠,又把手伸到了山東、湖廣。反正在古代農耕社會帝國每年財政收入相對固定,權貴階層多撈一點,最後分配給國防和軍隊的就少一點。

眾所周知,決定戰爭勝負的並非兵力多寡,而是國防投入和綜合實力——明朝中後期每次大規模用兵(比如萬曆三大徵)對於整個帝國來講都是很傷元氣的,而且很多戰爭都屬於不計成本、挖東牆補西牆來維持的。也就是說,因為明廷國庫空虛,反而每次用兵都要採取孤注一擲、集結重兵以求“畢其功於一役”,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薩爾滸之戰和松山之戰。

反觀清朝雖然也有八旗生計問題困擾,但總體來講對宗室經濟剝削控制較嚴(這也是清朝中央集權統治空前加強的結果),國家財政收入也較明代有明顯增加,因此得以支撐長期消耗戰——最明顯的就是與準噶爾部對抗了80年,軍事上則採用步步為營的“碉堡”戰術,一點一點蠶食對手勢力範圍,壓縮敵軍迴旋空間和戰略縱深。康熙時解決三藩、收復臺灣也都花了20年左右時間來籌劃、準備。而這樣的打法如果換成明朝,恐怕財政上就吃不消。


網言軍事


誠邀,如題。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人口較少的明軍能達到幾十萬呢?小編以為原因可以這樣理解。

簡而言之,這與明清兩代所實行的不同兵制有關。

清朝的兵制是八旗制度,所謂八旗制度,就是兵民合一的管理制度,滿清入關後擴張成滿洲八旗,漢八旗和蒙古八旗。只有八旗兵馬才能駐防京城和全國各地。然而 八旗制度有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隻有旗人才能當兵,八旗子弟不工不農吃俸祿,所以清朝的財政壓力蠻大的。

再者符合要求的滿洲人和入旗漢人不過幾十萬,哪怕都當兵,這幾十萬大軍分佈在大清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顯得很少了。一旦有事,各地之間難以馳援,這就是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隻有幾萬的原因了。



明朝就不同了

明朝的兵役制度是衛所制,具體是一個衛大概有5000人, 1200人一個所,設置在全國各地。這些衛所戰時為士兵,平時自己務農自給自足,這就使得明朝有可能供養更多的士兵,加上明朝面臨著蒙古,後金,倭寇等各方面的軍事壓力,不得不維持龐大的軍隊以應付壓力。這就是為何明朝中期,軍隊曾達到數百萬的原因啦。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首先是明朝軍隊人數比清朝要多,在名義上明朝有200-280萬軍隊,清朝為80萬軍隊。明朝軍隊人數是清朝的3倍左右。另外,明朝還有大批的地方土司軍隊。明朝在鎮壓西南土司叛亂的時候,經常可以就近徵調多達數萬,甚至20萬人規模的土司部隊。

而清朝是沒有西南土司部隊的,清軍經過一系列戰爭,剝奪了西南地區所有大土司的權利和軍權。如果加上西南土司部隊,明朝軍事人員是清朝的4倍,因此在某些戰役可以動員更多軍隊,就成為了可能。

第2點就是,明朝養兵比清朝便宜,其實就是明朝軍隊待遇低。明朝衛所兵一個月薪金就是8鬥到1石糧食,全家口糧開銷都要這一點點收入。清朝1個綠營步兵,月薪1.5兩白銀,還有3鬥米。騎兵為2兩白銀和3鬥米。

明軍出征,自備行裝。清軍是公費辦理行裝,1個綠營兵6兩白銀,1個騎兵10兩白銀,另外給予口糧。綠營兵如果出省打仗,1000人一個月的賞金,薪餉和鹽菜銀就有7000兩。因此,清軍待遇比明軍好,特別是出征的時候。而八旗軍則待遇更高,就不說了。

第三點,明軍作戰除了朱元璋,朱棣時代。基本都是內線作戰,土木堡戰役都沒有出河北,而出動大軍比較多的歷次西南土司戰爭,明軍主要兵源也都是附近地區其他土司部隊。

清軍前期和中期深入內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的戰爭,遠離主要後勤基地。後勤能力可承受兵力,必然不如在內地作戰。


深度軍事


很簡單,因為清朝是滿人統治中國!

1、軍隊數量不多,只有60-80萬。但是,清朝的人口多於明朝,疆域也比明朝更為遼闊,而兵員卻比不上明朝,使得兵力調配捉襟見肘。但這不是沒能力養兵,也不是沒必要養兵,實在是不敢養太多兵!



滿人入關,儘管在慢慢的融入進漢文化體系裡,但漢滿之間的矛盾,一直到滿清滅亡都沒有消除。因此,清朝的滿族統治者自始至終都不信任漢人,忌憚漢人。滿人不能讓自己的軍隊中,滿漢比例過於懸殊。這樣對自己來說很危險了!所以,清軍裡面,八旗軍儘管在不斷丟失戰力,但仍然花很多錢來營建和維繫,始終保持一定的比例。

2、不敢大規模調兵。其實,有60-80萬軍隊,要調十來萬,還是綽綽有餘的。但關鍵是,滿清不敢這麼做!



在清朝前期,他們根本不敢調動綠營的漢軍。那時儘管綠營漢軍已經佔到了清朝軍隊的大多數,但主要任務是地方駐軍,而不是戰略部隊。即便在三藩之亂前期,面對實力超強的三藩叛軍,康熙還是首先考慮調派滿將率領八旗應戰。不過,他們表現不佳,戰局膠著,導致康熙不得不調用漢將漢兵投入戰鬥。

這是為何?就是因為忌憚漢軍!因此如果不是沒辦法的情況下,清廷是不會調派漢軍出戰。既然漢軍不首先考慮,那他們調動的,就是八旗了。而八旗數量有限,精銳又得駐防京師,所以戰爭一開,清朝往往調派的兵力就很少了。



到後期,軍政腐敗,就更難湊出兵力來了。不得不放權給曾國藩等漢臣招募團練,才能勉強平亂。

3、沒大量屯兵的必要。明朝大量屯兵,除了因為朱八八定下的衛所制度外,還在於明帝國存在的嚴重邊患。



但這一點在清朝是沒有的。首先,他們入關前就把北方的周邊民族給打服了。後來,經過康熙爺半個世紀的努力,把清帝國周邊的強敵弱敵都給掃了個遍,國內各種矛盾得到緩解,內部更加統一,也就沒必要增兵用兵了。這樣一來,調兵規模也就大大減少了。


這些歷史要讀


調兵多少主要取決於幾個要素:戰略戰役部署、動員機制、後勤供給三部分。明朝有調兵幾十萬作戰的戰役,清朝也有。

1、戰略戰役部署

在任何一場戰爭爆發前,最高層都會規劃戰略目標,進而估計戰役需要兵力、物資,所以不同的戰略戰役部署所要調度的軍隊數量是不同的。

(明成祖北伐)

比如朱棣北征,既是皇帝親征、也是解決北方宿敵的戰略任務,自然要帶領大兵出征,各地部隊就需要向京師集結。

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關係國運,做了最大程度的動員,前後幾十萬部隊,在各個戰場向叛軍攻擊。

(大戰略就需要大部隊)

確立了戰略目標,自然就需要隨之確定需要調度的兵力。

2、動員機制

對於不同王朝而言,有不同的動員機制;對於一個王朝不同時期而言,動員機制也不一樣。

在明朝初年,耕戰一體的衛所體制動員力很強。許多戰役都是數十萬人的投入,雲南戰役、靖難之役、安南之役,甚至土木堡戰役都短時間集結了二十萬部隊,之後的京師保衛戰也動員了二十多萬部隊。

(雲南戰役:明軍動員力的體現)

到了後來,衛所提供的野戰部隊越來越少,自然單個戰役能調度的兵力就少了,薩爾滸、松錦決戰都只能投入十餘萬部隊。

(薩爾滸戰役)

清朝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在關外的時候,耕戰一體,清軍的動員力很強,甚至在單個戰役中可以超過明軍,所以往往能取得戰役勝利。在入關後,因為族群的關係,動員力相對弱化。再後賚法久則弊,動員自然更少。

3、投送距離與後勤供給

對於一支部隊而言,遠征萬里作戰與遠征千里作戰,後勤的消耗量是幾何級差距。

明朝的戰爭,整體投送距離較近。就永樂北征而言,持續時間不過半年,深入距離剛剛千里,每次有幾十萬石糧草就可以了。

(清軍萬里饋糧)

而清朝在西北戰爭中,萬里饋糧,後勤運輸距離過長,能支撐幾萬部隊的消耗就壓力很大了。

戰爭中,戰略部署、動員機制、後勤供給都會直接體現到兵力數量上,所以關於兵力數量要具體分析,不要一鍋粥。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其實也不能就說題主說的有問題,但是還是有一點問題的,清朝後期剿滅太平天國的湘軍也是達到了十幾萬,還有淮軍。但是其實這些地方團練起來的士兵和清朝沒有多大的關係。所以說題主說的也沒有錯。清朝一般打仗確實就是幾千人,幾萬人的。

因為這個主要是清朝的制度造成的,清朝的八旗制度可以說清朝的成功是因為他,滅亡也是因為他。其實簡單的說,清朝的八旗制度適合開疆拓土,國內治安,分散治民。但是不適合國防。不適合集中防禦。因為太分散了。

這個問題其實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就已經顯現出來了,當時吳三桂佔了半壁江山,清朝也是無兵可用了。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允許地方組織團練了。那麼清朝入關的八旗兵呢?全部分散到全國各地駐防了,都是永久性的駐防,其實在康熙時代還沒有完全駐防完成,直到十八世紀中葉的時候才算是八旗全部到全國駐防完成。

其實八旗兵本來就不多,一般一個旗也就是一兩萬人的部隊,到清朝末期的時候八旗兵總數不過十幾萬人。加上又全部分散在各地,所以清朝一到打仗的時候能夠動員到幾萬人就不錯了。後來加上各地的團練起來的地方軍,清朝的軍隊總數是在八十萬左右的,這個數字其實和歷朝歷代來相比的話都是非常少的。清朝的人口是封建社會的頂峰,但是軍隊數量要遠遠少於其他朝代的。

清朝的軍隊本來就少,加上分散駐防,所以就更難集中了,清朝這樣的制度只適合強大的王朝,維持內部的安定,一旦遇到外敵入侵的話,那麼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兩個政權面對的時代不同,面臨的問題不同,自然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明朝初年,跟清朝初年相差兩百多年,在橫跨兩三個世紀的情況下,兩個政權所面臨的國防形勢也是大不相同,明朝初年朱元璋雖然將元朝趕出中原,但並沒有徹底消滅元朝勢力,元朝的蒙古力量仍然在中國的北方伺機再起,甚至在幾十年後的明英宗時期還打到北京城下,所以在這一期間,明朝還需要保持足夠的國防力量以應對來自北方可能發生的危機,所以從太祖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曾經多次發動10萬人以上規模的明朝軍隊北征蒙古,加上這一時期中原政權已經重新回落到漢人政權手中,在國內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中原王朝自然可以集中全國資源來應對對外部的戰爭。



而在清朝時期局勢又為之一變,在這一時期,在中國的北方,西北一帶,雖然還有蒙古和其他民族勢力威脅中原政權的邊疆,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早已四分五裂,這些敵對勢力早已沒有幾百年前那樣的軍事力量,擁有幾十萬人口數萬軍隊已然成了這些勢力中最強大的部分,例如康熙雍正年間的準格爾汗國,整個政權兵力加起來也只有在4到6萬之間,人口只有幾十萬,甚至還不如中原一個省的規模,對付這樣的邊境敵對力量,又何須動用全國資源?發生在雍正年間的羅卜藏丹增叛亂,叛亂大軍男女老少加起來才不過20萬人,去掉老弱病殘和女人,能剩下幾萬男性青壯年就算不錯了,而且大部分還是跟風起鬨,周邊幾個省份隨便調動軍隊,再配合中央下發的一定軍事力量,就經常可以消滅來自邊疆的這些威脅。



由於在清朝時期,邊患雖然經常發生,但規模已經不大,同時由於少數民族的特殊性質,還有壓制來自國內的民間反抗力量,因此在整個清王朝的軍事體系中,也一直壓縮總兵力的規模,在清朝大部分時段清朝通常只維持60萬綠營,20萬八旗兵的軍事規模,80萬的兵力分攤在整個中原,一個省也不過數萬而已,邊患的規模不大,國內雖然頻有反清起義,但在長達數百年的壓制之下,絕大部分也形成不了威脅,就迅速被清廷消滅。



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明朝歷史上,雖然發生過多次出動規模在10萬人以上的軍事戰役,但頻率其實也不高,明朝初年北征蒙古,最大規模一般也就在10萬人左右,剩下的為後勤和輔助部隊,並沒有真正進入戰場。明英宗時期號稱有50萬參加的土木堡之戰,實際參加人數也不過20萬而已,而且很多部隊都是出征之前才匆忙招兵湊數,實際常備戰鬥兵員並沒有這麼多,即便是明朝晚期,規模最大的薩爾滸戰役和松錦之戰,前者去掉不堪一擊的外族僱傭兵,也不過8萬多人,後者號稱13萬但實際能有10萬就不錯了,還不曉得中間又有多少臨時招募注水的兵源。


遼寧資深球迷


不同的朝代,國情不一樣

明朝立國以來,一直有邊患。明朝前期,邊患有蒙古,還發生過明英宗被瓦剌俘虜事件。明朝中後期不僅有蒙古的威脅,東北又出現了滿洲建州,東南地區出現了倭寇。因此明朝一直要保有一定規模的常備軍。全國總民力有200多萬左右。

清朝前期,東南邊境有三番拱衛,北方對蒙古推行“滿蒙聯姻”的政策。所以清朝常備軍只有60萬到80萬之間。再說清朝是滿族統治漢族,滿族人口少,沒有這麼多兵源。漢族兵員多了,滿族統治者反而擔心漢族造反。

當初太平天國運動,為了挽救對抗太平天國,允許地方推行團練。依靠曾國藩的湘軍打敗了太平天國,滿族統治者坐立不安,就是漢族兵員超過了滿洲八旗兵。直到曾國藩遣散了大部分湘軍,滿洲統治者才放心。

再一個就是經濟問題

明朝遍封朱姓宗室,到了中後期為養活這群人數不下百萬之眾的寄生蟲集團,國庫就已經入不敷出了,更別提還有各地藩王拼命兼併土地、榨取民脂民膏,萬曆皇帝小兒子福王朱常洵搜刮河南一省還不夠,又把手伸到了山東、湖廣。反正在古代農耕社會帝國每年財政收入相對固定,權貴階層多撈一點,最後分配給國防和軍隊的就少一點。

清朝雖然也有八旗生計問題困擾,但總體來講對宗室經濟剝削控制較嚴(這也是清朝中央集權統治空前加強的結果),國家財政收入也較明代有明顯增加,因此得以支撐長期消耗戰——最明顯的就是與準噶爾部對抗了80年,軍事上則採用步步為營的“碉堡”戰術,一點一點蠶食對手勢力範圍,壓縮敵軍迴旋空間和戰略縱深。康熙時解決三藩、收復臺灣也都花了20年左右時間來籌劃、準備。而這樣的打法如果換成明朝,恐怕財政上就吃不消。

現代戰爭的勝負並不在兵員的多寡,而在於武器裝備的精良

幾萬裝備精良的英軍,靠著洋槍大炮就打的清朝滿地找牙。七、八萬八國聯軍就一直打到北京火燒圓明園。

清朝晚期的袁世凱,就是靠著小站練兵,靠著幾萬新軍,就能讓清朝皇帝下臺。

綜上所述:這就是清朝總兵力少,明朝總兵力的原因,歡迎大家補充秉正!


愛分享的小兔兔


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要解釋這個問題,就得從清朝軍隊的性質及其日常工作任務說起。

清朝是靠武力征服而建立起的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權,軍隊是其支柱。但是,當時清朝沒有警察,高度中央集權的體制也不準建立地方性的內衛部隊。這就使得維護社會治安,保持政治秩序的任務落到了清軍肩上。

從外部環境上看,當時的清朝並無強大的外部敵人。顛覆清朝的力量在內不在外。這些決定了清軍的基本職責是防民為主,內衛為主。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待清軍,清軍不是一支純粹的國防軍,而是同時兼有警察、內衛部隊、國防軍三種職能。其中國防軍的色彩最淡,警察的色彩最濃。這一性質決定了清軍的佈防是極其分散的。

清軍駐防主要分為以下四類:一是黑龍江、吉林、盛京一帶,以保衛龍興之地;二是察哈爾、熱河、密雲、山海關一帶,以監視北方的蒙古族,保衛京師;三是戍守西北邊疆地區;四是監視內地各行省。其中監視內地各行省是最重要的,分去了絕大部分的駐防力量。

清軍佈防的分散和承擔的任務使得清軍既不可能全數用於作戰,又被束縛在各地,沒有一支可機動作戰的部隊。一旦戰爭爆發,從各地抽調兵力成了清軍集結的唯一方法。但是戰爭的到來並不能取消各地守軍的平時任務,相反,形勢的緊張往往使統治者認為更有必要監控民眾,防止生變。因此,即使是在交戰地區,當地清軍也無法全部抽調兵力。只能在從各地抽調一些兵力,組成臨時編制的部隊。這就是為什麼清朝調兵最多幾萬,而不像明朝一調軍隊就是幾十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