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游山玩水能写诗,现在每年旅游的人那么多,怎么不见有新诗词出现了?

无地自容79701643


古时候的人游山玩水,名胜古迹是不收费的,游客置身其中,更多的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爱,故内心纯静,情如泉涌,想把这份对山水的挚爱抒发出来。。。现代的人旅游,就像是唐僧去西天,哪座山都有妖精,杀气腾腾,磨刀霍霍。无论谁见唐僧,都要狠狠摆上几刀,不放点血,不割块肉,是誓不罢休。。。这几天,九华山不是刚出了一件丑闻,一名游客因香火钱被一群和尚光天化日之下暴揍一痛。咱就说这九华山,是四大菩萨地藏王菩萨道场。按说,善男信女朝拜,应不收门票,但是现在,没钱的信徒,一律阻挡门外。买了票,应该好吃好喝好招待了吧?其实,想错了,门都没有。。。现在某些地方,把菩萨都卖了,软禁起来,找一群假和尚,拿菩萨做生意。是碰到那香火钱给的少的,马上翻脸。若有不服,立刻让九华山变水泊梁山。。。你说,游客怎能写出新诗,满肚子均是愤怒和脏话。那个金庸算水平高吧?你瞧瞧,在华山顶上写了怎样四个字:华山论剑。把个文人都气成武术运动健将了,人送外号:金大侠。。。


大力牛魔王之龙在天涯


现在也有很多人写诗的,并且有的诗歌写得很不错,只是你已经被大数据化了,你浏览到的都是美女扭屁股,大妈跳广场舞等等信息,你日有所想刷到的就是什么,那些阳春白雪之类的是不容易被下里巴人刷到的

古人游山玩水后能够写出诗歌也是与当时的环境有关系的。古时候那些年轻仔没事干,整天游山玩水,游荡在青楼茶肆之间,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让他们没事就显摆自己的才能,给心仪的女子写诗传情,给自己的父母写诗表孝顺之心,给领导写诗拍马屁,给朋友写诗比高低,他们没事干乐趣就在此。要是给他们拉上网线,一人一个智能手机,你看他们还会不会游山玩水后写诗?照样是上车睡觉,下车拉尿,到了景区拍照,回家对着照片傻笑,写诗的比现在还要少。

不是古人能写,是唯有写诗才能体现古代文人的逼格,才能获得青楼女子芳心;而今能写的人多,但是写几百首诗还比不上美女漏一点肉的粉丝多,所以诗歌只能在小范围传播了。

《太阳和眼睛》

于梦凡 三岁

太阳晒我的眼睛

把我的眼睛晒黑

《光》

姜二嫚 六岁

晚上

我打着手电筒散步

累了就拿它当拐杖

我拄着一束光

《灯》

姜二嫚 七岁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洞





醉眠江南


应该是说少有真正优秀的作品

优秀的诗歌都是直入内心, 能拨动灵魂的琴弦,是真实情感的自溢!

优秀的诗歌要么轻灵美丽飘逸:“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我轻轻地来-------”

要么厚重深刻或者豪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优秀的诗歌一定拒绝为政治服务,看看《团泊洼的秋天》像什么样,再看看《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现在浮躁快速功利的时代,难于承载诗歌这样的高贵艺术,也没有滋养的阳光和土囊


昆仑一颗草


现代人游山玩水留下影像资料的多,转发朋友圈的多,写游记或诗词却少了。真正让人在多年以后记忆犹新的却是诗词,分享今年五一旅游写的一组古诗。

《雨后山行之白云山》

闷雷带雨乍惊心,鸣鸟纷纷寂竹林。

山路迂迴风景异,野花抖擞笑颜深。

湿衣游子匆匆过,执伞佳人漫步吟。

回望云峰归隐处,如同往事不能寻。



《山行之古龙峡瀑布》

几经相约踏春行,野谷山花夹道迎。

林密但闻泉滴沥,峰青又得鸟和鸣。

栈桥突兀人前现,飞瀑轰然石壁生。

挥手作杯盛碎玉,甘如仙液九天倾。



《山行》

云开雨霁草含珠,莺啭山林影绝殊。

蝉立高枝餐白露,鱼游柳岸逐青蒲。

清风抚面心摇曳,藤蔓牵衣步踯蹰。

宁做俗人花独赏,长河落日忘归途。


清溪诗词


古时候人游山玩水写诗作词是抒发情感,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以诗词形式赋写记载出来,也是考取功名的必修课。

现在社会,高科技代替的产物很多,例如三十年前咱们和家人,朋友,情侣都以书信来往交流感情,二十年前传呼机,固定电话替代了书信,如今手机代表了一切,可以说人人拿着手机周游天下(不包括老人和小孩),拍景拍照自我陶醉,微信发朋友圈,上网购物,视频聊天,交各种费用等,支付宝也是购物,聊天,交费,车票,机票,美食住行,抖音各种奇葩,搞笑,今日头条新闻,娱乐等等无所不能,想要什么都能下载,玩的是五花八门,诗词只是有情趣爱好的人写写而已。

现在人不一定旅游就能写出好诗词,心中有画自成诗,坐在家里也能写,大多数人以打油诗,现代诗自由发挥,自娱自乐,可以说新时代取代了旧思想,诗词在文化课里也不考,所以人们对写诗词没有大的积极性,偶尔写着开心享受生活尔以。

这只是我个人认为,如有见解请各位网友评论。


幽梦245298547


古人游山玩水能写出不少传诵千古的不朽诗篇(像李白、杜甫等),那是因为古时候的名山大川的景点全都不收门票,诗人游客来到景区就可以兴致勃勃地游玩欣赏那美景,并乘着大好的心情有感而发,所以吟诵出美好的传世佳作。现在不同了,几乎全国各地的著名景点都要收取高额门票,如果一班朋友或一家几口同游,光门票就是一笔不少的支出,国家发改委曾明令禁止节假日景点的门票提价,但效果似乎不大。试想想如果在今天:李白、杜甫等大诗人兴致勃勃的才来到山脚就被敲去一笔价格不菲的门票费,大诗人们还有心情吟诗作对吗?恐怕那时李白吟出的再不是"日照香炉生紫烟"的佳句,而是"气得七窍齐生烟"的绝句了。所以现代人包括哪些文人墨客面对这样的环境,实在是难有心情进行创作的。


浚浚1169


那时侯诗当日记用。现在的人没必要拿诗当回事。拍个片,配上几句说说就足以表白了心情。

诗,从某个角度而言,是被禁锢的产物,人或者是心被狭小的时空囚禁了,是渴望挣脱渴望自由的表白。是对压迫压抑的反抗。

今天,连思念都快要给省略了。一个电话一个视频就解决了,还思个屁!思念曾经是诗的源泉之一。

生活己经把诗淡化了……


秋歌988


写诗,既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个人爱好,古人游名山大川留下了很多诗歌,经过千年沉淀,留下了金子,可淘汰的会更多,所以,并不是古人都爱写诗,也非都会写诗,只是时间久,积累的多而已。当然,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上层的提倡等有关系。我们现代社会记录的手段,要比古代只有文字记录多的多,如,录像,照像等,用诗记录的肯定少些,但也有不少人愿用文字记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好诗,肯定有,只有多种原因,没被发现,或推持不力,我想,大家努力,诗歌会继承创新发扬广大的。

本人初试写诗,附几首共享。

早春二月游天脊山

沟壑深深壁万重,

吊桥摇曳半空中。

泉流隐匿悬冰挂,

涧底春溪始展容。

游九龙峡

峡谷九条名九龙,

山高壁峭溪水清。

一沟桃花开正盛,

赏花爱桃霜发翁。

春游娲皇宫

日东山荫庙悬空,

曲经通幽草木青。

吊庙巧工惊天地,

活楼始祖济苍生。

炼石补天行大义,

抟泥造人万世功。

华夏娲皇人仰慕,

虔诚膜拜敬祖祟。


上善若水2511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去年暮春,笔者跟随老板去苏州,顺便游寒山寺,只见寺内白粉墙上,龙飞凤舞,数十位前代大贤书写的都是同一首诗: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自思前人为何不自己作一首呢?大概他们扪心自问,搜索枯肠也写不出比枫桥夜泊更好的诗来,只好照抄于墙上,悻悻然擱笔而去。现在各旅游景点,题的诗够多了,所作之诗若不能超越前人,岂不是画蛇添足,白白献丑?黄鹤楼上有了崔灏的诗,诗仙都不敢再写了,何况我等无名小辈?


四类人


古时候的人,就算是在静室中,也是能写诗的。

老实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可爱。(我们还是不要用“幼稚“这种伤害性的词汇了。)

一个人想要写诗,是随时随地的事,根本不需要特意去游山玩水,只要心中有景,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写出美妙的诗篇。

但是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应的意境,就算你把他送到无边无际的美景只中,他也是写不出一个字的。

再说,现在每年旅游的人是很多,可是其中又有多少个是愿意写诗的?你总不会天真的以为,只要去旅游,就能写出诗来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你本身就是一首很天真,很美妙的诗了。

结论:第一次听到“旅游”等于“写诗”这种论调,很奇葩,很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