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虽然我们国内因五一假期,导致市场休市。

不过,整个五一期间,其实美股也是很不消停的,最近这两日,就有两家科技公司在美国上市了。

比如,昨天晚上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云集。

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首日行情还是相当不错的,云集证券代码为“YJ”。发行价11.00美元,盘中涨幅最高达到65%,报价18.20美元。收盘最终上涨28.64%,收于14.15美元,市值达30.87亿美元。

同时,与老一辈上市的电商不同,云集也仅仅成立了四年,可能,在早年的创业者和投资者看来,这也算是某种奇迹了。

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01

4年用户增10倍,营收逼近拼多多

也许在今天之前你还不知道云集。

“会员电商第一股”,是媒体普遍冠以云集的称呼。

云集上线于2015年5月,是一家由社交驱动的精品会员电商,据云集官方介绍,云集微店是一款在手机端开店的APP,为“店主”提供美妆、母婴、健康食品等上万种正品货源,并有海量商品文案、手把手培训、一键代发、专属客服等服务。

云集的成立仅比拼多多早四个月。在此之前,业界普遍认为电商格局已定。阿里、京东、苏宁虎视眈眈,每日奏着“消费升级”的凯歌,极力拼杀攫取新中产阶级可发掘的空间;拼多多瞄准五环外人群,在热闹的“砍一刀”中打得火热。在人们认为中国大型电商平台再无机会之时,纳斯达克钟声响起,依靠900万会员与5000万宝妈,云集完成了弯道超车。

2016年云集获得2.28亿元A轮融资,成为当年社交电商领域的最高融资。2018年4月,云集获得鼎晖投资领投的1.2亿美元B轮融资,成长为业内独角兽企业。2018年“双11”,云集单日订单量8.7亿单,成交总额超25.9亿元,超2017年“双11”当日的2.59倍。

2019年3月21日,云集正式向美国SEC提交上市招股书,主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招股书显示,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该公司业务运营、建设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

与多数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相似,自成立以来,云集快速发展。招股书数据显示,云集2016年、2017年、2018年的GMV(电商成交总额)分别为18亿元、96亿元和227亿元。较之2017年,其2018年GMV同比增速高达136.46%。财务数据方面,2018年云集总收入达130.15亿元,相较2017年的64.44亿元,同比增速达101.97%。(注:对比同时期的拼多多,2018年,拼多多营收131.20亿元,云集营收130.15亿,二者无限逼近;)

云集的买家数量(即下单购买过产品的用户)从2016年的250万增长到2018年的2320万,付费会员数量(即购买礼包或通过付费方式享受批发价的会员)则从2016年的90万增长到2018年的740万,且用户复购率高达93.6%。

截至2019年3月末,云集的付费会员已达到900万

据云集公司的股权结构计算,创始人肖尚略持有云集46.4%股权(拥有88.5%投票权),为最大股东,以收盘价计算肖尚略身价达到14.32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96.43亿元)。

02

一度被认定为网络传销,云集曾被重罚985万

虽然云集的增长数据很好看,但云集发展至今一直以来都无法脱离“传销”的原罪。特别是在野蛮发展的初期,云集建立的通过拉下线的手段,以发展客户、店主为目的的多级分销体系,这是典型的直销与传销手法。

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上面那些网友都来自于2017年的一件事。

2017年,云集终于事发,因涉嫌传销被行政罚近千万元。杭州滨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云集的母公司浙江集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云集微店招募店主的过程中存在“入门费”、“拉人头”和“团队计酬”等行为,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的规定,涉嫌传销行为,给云集下达了958万的行政处罚。

云集CEO肖尚略当时回应称,这张罚单是针对云集微店两年前的App销售模式。(注:也就是2015年的销售模式)

经浙江省工商部门调查,2015年2月,“云集微店”APP正式上线试运营,自2015年3月26日开始,该公司设定网络微店运作模式:每人缴纳一年365元的平台服务年费,可以成为“云集微店”店主(实际上并不开店),随后即可邀请其他人员加入成为新店主。根据晋级制度,一名店主直接发展30名新店主和间接发展130名新店主加入,方可成为导师;导师团队招募店主人数达到1000名,可向公司申请成为合伙人或者育成合伙人,最后形成上下线的关系。

也就是说,上下线模式分为两种:①公司——合伙人——导师——店主;②公司——合伙人——育成合伙人——导师——店主。该公司设定现金利润分成方式:每加入一名新店主,对应的合伙人、导师以培训费的名义分别可获得70元、170元。与此同时,若店主在“云集微店”上购买商品,则对应的导师和合伙人均可得到公司返还商品销售利润的15%;店主邀请新店主加入消费后,所对应的“合伙人”和“导师”也可以获得返利。

调查结果显示,云集微店以“交入门费”、“拉人头”和“团队计酬”的行为开展网络传销行为,违反了《禁止传销条例》的相关规定。至2016年2月18日,平台涉及人员达310221名,该公司以平台服务费名义获得808.41万元。

罚款985万元后,云集调整了推广模式。目前,云集的用户分为两个层级,免费VIP用户和钻石用户。VIP用户属于非会员,在云集上购买商品无优惠,而钻石用户(即所谓的店主)属于会员,自己买东西时有优惠,卖出东西时也有返佣。VIP用户购买398元的平台服务费后便可升级为钻石会员。

无论是免费的VIP用户还是钻石会员,均可邀请新用户,若新用户成为钻石会员,邀请者则可得到80云币的奖励,云币不可提现,只能用做折扣。当第三代用户成为钻石会员时,奖励会发放给第二代用户,与第一代无关,将分销的模式控制在了三级以内,规避了《禁止传销条例》的制裁。

下图是目前云集的上下线关系


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咨询了一位对《电商法》和《禁止传销条例》均有研究的律师,他表示云集模式存在隐患,即便通过转移,现行方法依然有被定性为传销的风险。

这其中的核心点在于:云集的服务经理同样是会员。在实务层面上,下线会员的会员费,会以服务费、培训费名义给予经理,在律师看来,实质上仍属于人头费,现行体系在名义不违反《禁止传销条例》,但是风险没有消除。

03

老虎证券用户曝中签数据遭离奇篡改

云集IPO之日,发生了一桩离奇的中签闹剧。

5月3日,今年3月份刚刚赴美IPO的老虎证券发生了重大运营事故,云集IPO上市前打新股中签的新股数量,在云集IPO当日,被交易系统离奇篡改。一边是云集IPO盘中暴涨60%,一边是通过老虎证券中签云集新股的投资者,在中签数量莫名大幅减少后,纷纷在老虎证券平台上吐槽泄愤。

老虎社区讨论帖显示,云集IPO当晚,老虎证券运营出现重大事故,投资者的云集中签结果出现回滚,

经过两小时的处理才得以重新分配。不过最终中签结果只有不到第一次中签的1/4甚至更少。

有消息称,此次事故是因为云集临时减少发行量,导致中签规则被打乱,进而导致了老虎证券对客户的中签数量展示错误。不过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得到用户的理解。关于变动客户持仓数据、云集临时减少发行量、最初中签数、老虎证券内部运营处理效率低下的讨论,一直活跃在讨论区内。

目前,老虎证券官网、论坛官方账号和云集自身均未对该事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曾涉嫌传销被罚千万,这家公司成立仅4年就上市了,首日大涨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