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孩子頭髮上的白點點,竟然不是頭皮屑!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

上個週末朋友聚會,聽到一件讓我有點瞠目的事兒。

朋友家的女兒今年5歲,有一天,她發現孩子頭上有好多白點點。開始以為是頭皮屑,可怎麼梳都梳不掉。

可怕!孩子頭髮上的白點點,竟然不是頭皮屑!

不是頭皮屑,是頭蝨

孩子姥姥趕忙跑來,看了好久:“不會是長蝨子了吧!”朋友開始不相信:“這都什麼時代啊,哪還有蝨子啊?”

可到了醫院,經醫生診斷,果然是頭蝨!

聽她講完,我還是有些不可置信。頭蝨,小時候是很普遍,可長大後就從來沒見過、聽過了。

不過,後來我在網上隨手一搜才發現,頭上長蝨子的孩子不在少數,有的甚至睫毛上都有。長沙某小學的一個班級,更是因為長頭蝨一度被送上熱搜。

可怕!孩子頭髮上的白點點,竟然不是頭皮屑!

但,孩子頭髮上的白點點,不一定就是蝨子。有媽媽就曾私信我:

孩子頭上會有很多管狀的白色小東西,還會順著頭髮來回滑動,雖然孩子不疼不癢,但還是很揪心。求助川媽!!

在網上搜了一下,發現諮詢“管狀白色物質”的人還不少。很多人都在詢問這是什麼?怎麼去除?而且大部分都是女孩子。

可怕!孩子頭髮上的白點點,竟然不是頭皮屑!

當然,除了這些“疑難雜症”,孩子頭髮的日常問題也不少,比如頭皮屑多、頭髮發黃等等。

絕對值得單獨寫一篇來聊聊孩子頭髮那些事!

現在的孩子,為啥還會長蝨子?

蝨子,是一種微小的、沒有翅膀的寄生蟲,以從頭皮吸取少量血液為生。一般來說,寄生在我們頭髮中的頭蝨有2種形態:蝨卵和活蝨。

可怕!孩子頭髮上的白點點,竟然不是頭皮屑!

蝨卵(右)和成年蝨(左)

頭蝨具有傳染性,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快速傳播,特別是在團體環境中。

孩子們在幼兒園、學校,經常有密切的身體接觸,還會分享個人物品,這正是孩子比較容易長蝨子的原因。

可怕!孩子頭髮上的白點點,竟然不是頭皮屑!

旅行住在不太乾淨的酒店裡,也會增大傳染的幾率。

另外,溼發很容易引發頭蝨。一來溼發相對於幹發來說,更脆弱;二來蝨子比較喜歡潮溼的環境。我問了周圍的小夥伴,很多人都是因為淋雨後,沒有及時的清潔而長蝨子的。

怎麼趕走煩人的蝨子?

長蝨子不可怕,用不對方法就可怕了!千萬千萬不要隨意使用殺蟲劑、敵敵畏給孩子洗頭,後果不堪設想。

下面幾個小方法簡單又高效。

剪頭髮。這個方法真的是屢試不爽,我們小時候,爸媽都是這麼幹的。雖然有些簡單粗暴

,但是把頭髮簡短,甚至是剃光,撤掉頭蝨寄生的溫床,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梳頭髮。如果不能接受剃光頭髮,可以試試另一個秘密武器——篦子梳。跟普通的梳子相比,篦子梳的齒更密,能夠順利刮出藏在頭髮裡的蝨子。

可怕!孩子頭髮上的白點點,竟然不是頭皮屑!

在用梳子梳頭前,最好先把頭髮打溼。因為這樣,蝨子就不會爬來爬去,消失無蹤了。梳頭時,就跟平時梳頭髮一樣,從髮根梳到髮尾就好。

藥物去蝨。醫學界普遍認為,可以使用含有除蟲菊酯和氯菊酯的洗髮水來去除頭蝨,但現在普遍認為效果不好。目前,比較有效的藥物治療包括:

使用除蟲菊醋和胡椒基T醚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每次只需要10分鐘。通常用藥5-7天后,要進行第二次用藥,以便殺死新孵化的頭 蝨。撲滅司林治療頭蝨的效果也很好。在美國,1%含量的撲滅司林已經被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頭蝨了。

不過,任何藥物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要自作主張才好。

當然,對於頭蝨這種東西,我們還是要以預防為主。只要做到下面幾點,一般是不會長蝨子的。

洗頭要記得吹乾。尤其是晚間洗頭後,一定要把頭髮吹乾或者自然晾乾後在睡覺。淋雨後,要及時清洗頭髮,避免頭蝨滋生。

注重環境衛生。定期清洗家中常用的紡織品,比如床單、被罩、枕套、毛絨玩具等等。如果有條件,進行高溫烘乾、消毒更好。

避免頭對頭接觸。告訴孩子們儘量避免在學校、健身房、操場上或運動中,與其他孩子進行頭對頭接觸。

避免共用個人物品。告訴孩子不要與其他人分享梳子、帽子、圍巾、頭巾、髮夾、髮帶、毛巾、頭盔或其他個人護理用品,無論他們是否有蝨子。

頭髮上有白色管狀物?這是什麼鬼?

孩子頭上出現的白色管狀物,醫學上叫作管型發。如果不仔細觀察,很容易跟頭皮屑或者頭蝨混淆。

可怕!孩子頭髮上的白點點,竟然不是頭皮屑!

這裡,我給大家介紹兩個非常實用的方法,可以輕鬆區分管型發和頭蝨:

可以剪下幾根含有白色物質的頭髮,用放大鏡觀察,就會發現這些白色物質,都是半透明管狀的,像極了一個個的小套子。還可以將頭髮上的白色物質捋下來,再用指甲蓋擠壓。如果能夠擠出水或出現聲音,那就是蝨卵;如果不能被擠壓,說明是管型發。

說起來,管型發真的不少見。有研究顯示,管型發主要發生在經常梳辮子、扎頭髮的女孩身上,年齡也比較小,以中小學生為主。

之前寫女性護髮的時候,我就提過,長期扎馬尾,很容易導致牽引性脫髮。現在看來,對小女孩來說,扎辮子這麼個小事,也到處是坑!

辮子扎的太緊,頭髮和頭皮長時間承受著巨大的牽引力,會導致血液循環出現障礙,髮根的細胞代謝也會跟著出現問題,從而產生管型發。

當然,還有一些管狀發是由真菌引起的,需要到醫院就診。

長了管型發,咱該怎麼辦?

管型發的防治其實很簡單,不需要特殊的藥物治療。

一般來說,適當地降低扎頭髮、編辮子的頻率,讓頭髮和頭皮得到充分的放鬆,剩下的就是靜待花開,等著管型發自然而然地消失。

另外,還可以勤梳頭。梳頭可以促進改善血液循環,幫助緩解管型發的代謝障礙問題。

至於真菌引起的管型發,還是需要根據醫囑,進行藥物治療。

頭皮屑多?頭髮乾枯發黃?到底是為什麼?

解決了特殊問題,再來看看更加普遍的。

曾經以為只有成年人才會生頭皮屑,現在看來,“發如雪”的小朋友也大有人在啊。

說起來,頭皮屑是一種正常的生理代謝,是由頭皮表皮的角質層不斷剝落產生的。

但是,對於青春期之前的孩子來說,由於他們的油脂分泌並不旺盛,所以不應該有頭皮屑出現。

所以,如果孩子年齡還小,但頭皮屑很多,爸媽就要考慮是不是下面的原因了:

孩子洗頭特別勤,而且用的是鹼性很大的洗髮水。這樣會導致頭皮越洗越幹,出現脫皮現象;孩子攝入了過高糖高脂、辛辣的食物,導致頭皮油脂分泌過多,嚴重的會形成脂溢性皮炎,甚至發育都會提前。

除了頭皮屑多,還有一個媽媽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就是為什麼我家娃總是一頭黃毛?

孩子頭髮發黃的原因很多,除了遺傳因素、嚴重的疾病以外,大部分還是因為偏食,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攝入的營養不足:

蛋白質攝入不足的孩子,頭髮不但黃,還沒有光澤;缺鈣鐵鋅或貧血的孩子,頭髮就會發黃、稀疏、沒有光澤;愛吃糖、愛吃肉的孩子,因為攝入酸性食物過多,頭髮也會變黃。


怎麼養護孩子的頭髮?

說到底,孩子諸多的頭髮問題,都跟基礎的洗髮和飲食習慣有關。想要孩子擁有一頭烏黑健康的頭髮,還是要從這兩方面入手。

  • 正確的基礎洗髮

選擇適合孩子的洗髮水。孩子處在生長髮育期,頭髮跟成人還有所差異。所以,給孩子選洗髮產品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孩子的髮質,最好選擇溫和的弱鹼性洗髮水。

控制洗頭頻率。洗頭髮的次數是一個完全私人定製的事,是由孩子的髮質、活動量和季節天氣等因素共同決定的。一般來說,建議的洗髮頻率為:

幼兒應該每週洗頭髮3次左右;油性直髮,每天或每隔1天洗1次;直髮、非油性的髮質,每週洗1次或2次;捲髮或幹發,每7到10天洗一次。

洗髮水用量合理,配合指腹按摩。如果以手掌為計量單位的話,一般孩子的洗髮水用量為他手掌的四分之一。當然,這也需要根據孩子的髮量靈活掌握,髮量多就多加點,髮量少就少用點。

  • 均衡飲食

不管是頭皮屑多,還是頭髮發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飲食不平衡,甜的、油的、辛辣的吃的太多!

所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定不能挑食偏食,魚、蛋、肉、蔬菜水果都要吃。而且,日常中要控制油炸食品、高糖高脂食物、辛辣食物的攝入,做到少吃、甚至是不吃。

叨叨叨了這麼多,我就一個感受:養娃的路,道阻且長。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的教養和學習,對於他們的衛生和健康更是不能放鬆,即便是小到一根頭髮!

參考文獻:

1.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head-lice.html

2.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skin-beauty-photos/11-things-to-know-about-head-lice.aspx

3.https://www.cdc.gov/parasites/lice/head/treatment.html

4. http://www.mnw.cn/edu/xiaoyuan/2006492.html

5. 胡發明. 頭蝨的藥物治療. 國外醫藥。1998,19(4)

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689f2701017ur1.html

7.http://www.xywy.com/baby/yinger/huli/20160608_785330.html##1

8.https://www.wikihow.com/Care-for-a-Child%27s-Hair

川媽說說

寫這篇文章,我還是很有底氣的。因為幾乎人見人誇,小川有一頭烏黑濃密、順滑光澤的頭髮。

以前老聽說,看頭髮就能看出孩子吃的是否健康,我還不相信。後來,對比看了好幾個挑食孩子和小川的頭髮,我真的有點信了。小川的頭髮順滑有光澤,挑食孩子的頭髮乾枯發黃。

除了飲食,我給小川選擇洗髮水也很仔細,配方溫和是首要標準。用過不少品牌,Aveeno、加州寶寶、Ego QV、Zwitsal等等都不錯,哈羅閃不推薦,洗完頭髮乾的不行,連特別節省的外婆都看不下去,直接給扔了。說是洗壞了她外孫的好頭髮。

還有沒有更好的洗髮水品牌產品推薦,大家留言來分享吧。保養從小做起,從頭做起。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佈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