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的留級生
秦國經過前期十幾個先祖的努力,再加上商鞅的變法,使秦國從弼馬溫同行的養馬團隊發展成泱泱大國,直到交到贏政手中時,手中已經是一手漂亮的好牌,幸好秦始皇也不是個坑爹貨,一言不合,就把六國給滅了,統一天下,稱始皇帝。
如果把秦朝的歷史當電視劇劃分成兩季來看,以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天下為切割點,分為上下兩季,第一季看完,這個激勵的雞湯故事把所有觀眾和微商團隊感動得痛哭流涕,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第二季從贏政登基,到前206年秦朝亡劇終,看完所有人都比出中指:殘暴治國,活該秦亡!
無論過程是多麼精彩,但從一二季的結局來看,天壤之別,這中間短短的15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使得秦朝在歷史舞臺上急速謝幕,許多人的標準答案就是秦朝的暴政導致了民不聊生,最終引發陳勝吳廣起義,造就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但是我覺得一個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朝代滅亡的根本原因,全部責任推給“殘暴”,未免是圍觀者跟著瞎起鬨的態度。
在我小時候記憶中,蔣介石就是一個賣國賊,反革命,官僚資本,雖然小時候不知道這是啥,反正就是壞人,雖然現在我並不是想給蔣翻案,或者稱其是大大的好人,但漸漸還是明白,從古至今,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這也是為什麼每個朝代的末期,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但最後滅亡的原因一定有“貪汙腐敗氾濫”,簡直就是朝代滅亡必備套餐。
所以,無論是官方史官,還是民間書籍,寫歷史就一定要把前朝抹黑,當朝上位才能名正言順,得民心。反之,就是在抹黑當朝的合法性,那可是誅N族的罪!翻開歷史看,貪汙,惰政,官欺民,不公平,賦稅重等事件,無論在哪個朝代,哪怕是盛世年間,都會存在,所以後朝人寫史,習慣性地抓住前朝的尾巴,然後使勁地踹。
扯遠了,說了再多,秦朝還是被滅,分析秦朝滅亡的原因之前,先來看看大多數人口中的“暴秦”所背的幾個鍋。
徭役
很多人看到徭役二字,想到畫面的就是一群手無寸鐵的赤裸上身的百姓,被幾個手持鞭子的軍官一邊拷打一邊搬磚的場景吧。其實秦時的徭役並沒有書或者影視中那麼嚴重。
咱凡事都得講證據,否則就是吹牛皮,根據1975湖北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簡《秦律》記載,平民服徭役是有工資的,還管飯,第一次去一年,往後每年做一個月,男女都要去。所以每個人一生服役的時間加起來也就是三四年左右而己,徭役中也有很多人性化的規定,明確記載,如果你實在不想去,可以花錢找別人代替你去!且規定每一家不能同時徵調兩個去,畢竟要留一人在家幹活。另一種是欠官府錢或者罰款沒錢罰的,也是隻能去服徭役抵債,還有一種徭役就是犯了罪,去當勞改犯的,比如後來反秦大將英布就是在驪山服役的。無論是哪一種徭役,到了播種和收割時期,都可以放假回家收莊稼!
上面這種是屬於力役,比如修長城,阿房宮,修建皇陵等,如果把力役當成搬磚的體力活,還有一種就是靠業績說話的業務員,也就是當兵。
在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從一個青銅變成一個王者,其中一條讓秦國的兵成為虎狼之師的就是軍功爵位制,以前,貴族永遠是貴族,百姓永遠是百姓,你能力再強,戰爭時殺了再多敵人,老闆再多就是給你發多點獎金,自從有了軍功爵位制後,百姓上升的通道就打開了,只要你當了兵,就有機會殺敵,把人頭拿回來爵位就可以升一級,所以在戰爭時看到敵軍的都不是腦袋,而是閃閃發光的業績,那個懸賞是可以讓自己的家族都倍有面子的。所以秦朝服兵役對於某些有志青年來講,那就是吸引力很大的自由市場。
這些規定,若官員不遵守或者剋扣的話,輕則丟官、重則丟命!
稅賦
對於秦朝的稅賦記載正史讓記載非常少,倒是後人的傳言非常多,有人說一半於政,有人說三分之二至政,只有《漢書·食貨志》董仲舒上書有記載:“田租、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於是乾脆很多寫者給秦朝送上一口大鍋:秦時的稅賦是以前的20倍。那既然要和以前比,我們就得找到春秋戰國時的稅賦是多少?
處於戰國時間的孟子說“什一而稅,王者之政。”
也就是說,收十分之一的稅收,才是最理想的!可見當時的稅收並不只十分之一,特別是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天下發生一百多次戰爭,每一次戰爭背後的成本消耗都是百姓在支撐,國家維穩的成本絕對大大高於秦朝時期。
假設戰國時期就是百分之十的稅收,那秦朝時20倍於古,就是收入100元,要交200元稅賦?就算沒這麼誇張,交80%的稅好了,那僅剩的那一點夠養活一家人麼?但是從各史書中並沒有看到秦朝時間有鬧過饑荒和餓死人的情況出現,而宣揚仁政愛民的其他歷代王朝,乾旱,饑荒動是縈繞始終,揮之不去。
秦始皇的殘暴
這是贏政戴得最冤的一頂帽子,“暴君”的形象是幾千年來已經深深的銘刻在人們的心中,幾乎沒有任何人對史書產生過懷疑,即便是喜歡秦始皇的,也不怎麼懷疑這個觀點,我實在不想改變大家的想法,我想通過一些歷史上事件來分析,儘可能把事件分析得客觀一些。
從古代的戰爭中,對於勝利者來講,進城後,殺王族,屠百姓,這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是秦始皇在滅了六國之後,表現得非常風度,六國的國君有的被俘,有的被貶為庶民,而各國的貴族更是基本上被赦免了,比如殺了秦軍20萬的項燕的後代就很安逸地生活。更多的有遷徙安置政策,有些被遷到咸陽附近居住。
統一天下後,秦始皇如何對自己的功臣的?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先來看看別人的皇帝是怎麼做的
勾踐成功後殺了文種
劉邦成功後殺了韓信等幾乎所有功臣
朱元璋成功後殺劉伯溫等幾乎所有功臣
李世民殺了好多自己的親兄弟
同樣被殺的功臣還有伍子胥、白起,岳飛。。。
正所謂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看一下秦始皇是怎麼做的?
秦始皇愛惜自己的手下
滅國大戰的事幾乎交給王翦父子包辦,攻打楚國,王翦說要60萬,贏政聽了,覺得王翦老了,不中用了,派了李信帶了20萬兵去,結果李信大敗而歸,20萬兵馬也基本所剩無幾。在這種年代,打了敗戰,讓老子損了兵,還沒了面子,一般回來肯定是死罪的,但是贏政不當沒有處罰,還繼續重用李信。轉而畢恭畢敬地向王翦道歉,讓他帶60萬兵馬去攻楚。
統一六國之後,贏政也沒有殺自己任何功臣,王翦、王賁、蒙武、蒙恬、李信、李斯等等這些開朝元老都是得到重用。只有逼死了跟自己有點私人恩怨的呂不韋。
在這裡特別提一個人:嫪毐,一個作死被滅族的鴨子,每次看到這個人的名字,我深為秦始皇的忍耐度深感佩服,自從贏政成年開始,就已經發覺這個假扮太監,還把自己老孃給搞上的男人,此時的贏政已經忍了,為了母親的性福著想,後來嫪毐居然還通過母親的關係被封上候,此時的贏政也忍了,後來後管自己是贏政的“假父”(乾爹),無緣無故多了一個爹,贏政還是忍了,最後還和自己老孃生下兩兒子,無緣無故多了兩個弟弟,且對自己皇位有威脅的,贏政還是忍下了,最後,嫪毐還發動了叛變,這種事,叔忍嫂不能忍吧?對,贏政也不能忍,最後對把嫪毐車裂了!
殺害功臣的事,歷朝歷代的有為君主都是如此在做,其原因就是害怕功高震主。對比秦始皇的作為,秦始皇是暴君嗎?做出的事情比他們更仁慈,更英明!
農民起義
對於秦亡,大部份人的就都有一個“秦末農民起義”的說法,無非就是說秦太殘暴,農民受不了,就揭杆而起了,實際上農民起義這個說法根本不成立。
我們看一下秦末起義的名單:陳勝,吳廣,劉邦,張良,項羽,陳餘,張耳,魏豹、臧荼,田榮三兄弟等等,在這份名單中,項羽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孫子,張良是韓國貴族,陳餘張耳魏豹是魏國的貴族,臧荼是燕國的大將,田榮三兄弟是齊國的貴族,而大流氓劉邦大家印象中應該是楚國某村的亭長。實際上劉邦的曾祖父也是魏國大夫,為了避免秦朝的迫害才改姓為金,後來時間長了,才改回來劉姓。大家別忘了,而當時的劉邦是把秦始皇當偶像的,當時秦始皇出巡時,劉邦看到秦始皇的第一眼就大呼:大丈夫當如此也!
從這些起義軍中都看得出,帶頭的都是貴族後裔或者官後裔,並沒有所謂的農民!
至於陳勝嘛,作為一個起義先鋒,當然得好好聊聊他。
陳勝者,字涉,好基友吳廣,字叔
在戰國時期,普通的百姓是沒有字的,甚至名字都沒有,都是伯仲叔季這種排行方式命名,例如劉邦排名老四,所以叫就叫劉季。
所以陳勝吳廣有字,這是貴族的象徵。只是秦滅六國後,他已經成為落魄貴族。
即便已經落魄,但是貴族的身份每天都在暗示他不能屈服,他也希望有一天能重塑祖上光輝,這並不是我意淫出來的,從陳勝起義前的名言就可以看出來陳勝不是沒知識沒文化的農民。
苟富貴,無相忘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從這三句話可以看出,陳勝在工地搬磚的時候,已經不甘現狀,嚮往著自己有富貴的那麼一天。相比之下,自己比別人有更高的理想,更大的野心,對於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並不是天生就有富貴命的,我有一天也可以擁有!無論陳勝出生如何,可以明確一點,他一直在尋找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所以在陳勝心中種下種子的,並不是被壓迫,也不是為了推翻秦朝,而是想“富貴”。
改變人生的機會終於來了,陳勝吳廣一夥人在去往守備漁陽的路上,因為連夜大雨所以誤了時間不能按時到達,這時陳勝拿起擴音喇叭告訴大夥:法律規定,失期當斬,反正去也是死,不如我們就反了吧!於是大夥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紛紛加入造反團隊!
實際上陳勝在這裡撒了個謊,根據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中記載,“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水雨,除興”,所以失期只是檢討批評,嚴重的罰款,若是遇到天氣不好,可以免罰,完全沒有要斬頭的懲罰,人一定要多讀書,否則容易被忽悠!
但畢竟只喝雞湯是不能定住人心的,雖然造反掌聲大,但是絕大部分人都是起鬨,也不知道這陳勝靠不靠譜,人家做微商的也會偶爾曬點法拉利的方向盤,下面的代理商才能相信自己跟對了團隊,好在陳勝也是策劃宣傳一流的,在那個年代,只有“天”說了算,為了讓團隊相信自己是上天派下來的,所以陳勝在寫了些紙條塞到魚肚子裡,然後把魚送給大夥吃,大夥吃了魚,發現裡面寫著“陳勝王”,接著晚上又裝鬼火,扮狐狸叫:“大楚興,陳勝王”,之後,陳勝在大夥心中的威望更高!
雖然陳勝的起步很快,短短几個月就建立了張楚政權,但接下來的事就看出陳勝的私心,他的起義也並不是為了拯救黎民百姓,自立為王,覺得自己有點成就了,就膨脹了,就看不起自己以前的朋友和親戚了。誅殺故人,不得人心,最後團隊內部也起了內訌,連自己的司機也看不下去,最後被自己的車伕給殺死了。
所以總結一下,陳勝就是一個野心大,執行力大,有號召力,影響力,且有策劃能力的貴族後裔,跟傳言中的“受壓迫,生不如死,被逼造反”的說法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如果秦始皇是一個暴君,那統一六國之後,那就可以整天魚肉百姓,天天在後宮玩弄女人啦,天下百姓只管交賦稅就可以了,但秦始皇並沒有,他接下來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事,比如修馳道,就是現在的高速公路,方便天下百姓之間來往,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方便百姓之間的貿易,修長城,實際上長城早在各國就有了,只是秦始皇把長城連起來,抵抗北方匈奴下侵。修靈渠,是古代很重要的水運交通樞紐,除了運輸之外,也起到灌溉農田的作用。至今靈渠還在使用中(就是現在的廣西興安運河)!
另外,秦朝時期還有很多人性化的法律。
如果街上見到有人被殺或者被傷而袖手旁觀的話,是要被罰重款的,也就是現在的見義勇為!
如果有人家裡進賊了,大聲呼喊後,鄰居沒有上前幫忙,在場的鄰居和街道管理員都必須受罰。
亂扔垃圾,造成環境汙染的,罰臉上刺字。當官的不作為,作奸犯科,要發配流放。你說,如此一個大胸懷和有長眼光之人,何以是一個暴君?
雖然把秦朝吹得上天了,但是秦朝還是二世而亡,如果要不是因為殘暴而亡,那究竟是什麼原因?
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蟒蛇吞河馬的視頻,蟒蛇的體型再大,雖然有能力把河馬吞下,但是也畢竟消化系統很難消化一隻河馬,最後把自己撐得奄奄一息,只能把河馬吐出來。
用蟒蛇吞河馬的過程,來比喻秦朝的命運再合適不過了,既然秦朝是一條野心再大的蟒蛇,有能力把六國吞下,但自己並沒有那麼大的消化能力,或者沒辦法快速消化,才導致自己被撐死。
導致秦朝滅亡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郡縣制
郡縣制的優點確實很多,秦始皇本意也是為了中央集權,但是36郡,對於一個剛剛成立而且是史無前例的帝國來說,使得地方過度分散。所謂“天高皇帝遠”,而且皇帝集兵權、財權於一手,各地難以組織大範圍有組織的力量解決國家危機。
並不是說郡縣制不好,對中國的影響特別大,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直到現在我們還使用著這種制度,最初的郡縣制並不是秦國,早在春秋時期的楚國就已經出現了郡縣,正確的說,郡縣制是一把雙刃劍,把握不好就會傷其自身,秦朝的錯誤就是太過早使用郡縣制。
郡縣制就是把地方權力交給當地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當地官員只能拿著俸祿,對於所管轄地區的土地只有管理權,沒有所有權。當地的經濟收益好壞,對他來說沒有太大的關係,那麼他就不會花很多的精力在地方治理上,做著本份工作,反正下一屆領導不一定是自己,但一旦出現動亂等問題,地區轄區沒有軍隊,靠幾個治安員根本無法拼命抵抗,當時的通訊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一個地方出現叛亂,消息要上報到中央政府,上面再派兵下來,是一個非常長的時間過程,這時間對起義軍在招兵買馬方面就造就很大的優勢!當中央軍隊到達時,基本上局勢可能已經扭轉得不可收拾,所以陳勝吳廣,項羽,劉邦等人起義時,當地政府基本上一擊即垮,
立國之初,國家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皇帝的精力有限,根本無法快速,高效處理這些問題,而問題的堆積必然導致邦國的管理漏洞百出。
2、內部奔潰
秦始皇在位時,突然暴病死去,是整個秦朝的轉折點,就像金融風暴來臨一樣,所有指數直線下降,導致皇室內部架構不堪一擊。對於起義軍來說,完全就是天賜良機,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第一,秦始皇突然死亡,死前臨時立太子,給了有私心的趙高篡改詔書的機會,接著又陷害原配太子扶蘇自殺,殺害大將蒙恬,丞相相斯,而成了傀儡皇帝的胡亥也開始迫害自己的兄弟姐妹。趙高指鹿為馬,帝國的心臟一片混亂,整個皇室一時之間成了趙高的舞臺。
第二,秦軍一共有兩大主力軍,趙陀帶50萬大軍平定嶺南,或者趙陀有私心,或是看到秦王室的崩潰,在平定嶺南之後並沒有回來支援。另一支軍隊是蒙恬帶的30萬軍隊北上驅逐匈奴及修長城,儘管秦軍還有強健的四肢,但蒙恬被害後,軍心大亂,群龍無首,軍中已經無大將能帶兵,後來大將王翦的孫子王離接管了20萬,也屬於官三代吧,加上沒啥名氣的少將章邯帶的刑徒20萬,一共40萬兵已經是秦朝的全部底牌,最後都是敗於項羽。
在這種皇室內部混亂,國家安防出現嚴重漏洞時,對陳勝吳廣等人來說簡直是天賜良機,此時趁虛而入,簡直是吹彈可破!
3、六國貴族
秦滅六國之後,如果誰是最大的受害集體,答案肯定不是平民百姓,作為戰火連天的戰國時期百姓也好不到哪去,記得電影《墨攻》裡面有個農民說了:賦稅交給誰都是一樣交。所以最大的受害者肯定是六國王族和貴族,秦滅亡六國後,把六國貴族的很多特權給剝奪了,國家不再以貴族作為國家政權的基礎,而是要作為編戶齊民來支配,原來的貴族地位一落千丈,位置損失,經濟上遭到衝擊。
秦始皇對於善對六國的貴族就是給自己留下了很大的隱患,雖然有貴族遷徙安置政策(雖然也是為了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監管),但此政策在短期內並不足以消除他們對秦王朝的仇恨。而且很多通過逃亡、賄賂等手段逃避了遷徙,潛伏下來。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是地位,封地沒有了,但這些貴族的舊勢力太大了,祖上留下的錢財,人脈都有的,到秦末。時機一到,陳勝的導火索一起,六國貴族隨即蜂 擁而起、正是以上的這些力量,加上六國貴族的後代對秦滅亡六國的恨,他直接殺了子嬰,一把火燒了 阿房宮。在六國貴族的眼中,看到的不是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奇蹟,也不在乎車同軌書同文的大趨勢,他 們心中想的是秦始皇破壞他們貴族特權,滅亡他們國家的恨。他們最想得到的是失去的特權。
總結一下秦亡的原因,就是過於膨脹的郡縣制導致了天下管理不到位,皇室內部的體系奔潰給了六國貴 族的可趁之機,可憐秦始皇的大理想,想以己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沒想到竟傳至二世而亡!
龍哥侃歷史
毛主席曾寫過一首詩評價秦始皇和秦朝: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毛主席對秦始皇的評價,我深以為然,今天,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一下秦始皇和秦朝是否是被汙衊的問題。
最早的秦法與秦始皇批判者:賈誼《過秦論》
如果要問對秦始皇的看法和印象,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應該都是“統一中國”,那之後呢?應該就是“焚書坑儒”“殘暴不仁”“不死藥”這些了。其實這也怪不得我們,畢竟從秦始皇剛死到現在,兩千多年的時間,在歷代文人儒生的筆下,秦始皇都自始至終都扮演的是一個暴君的角色。
西漢初年,賈誼曾寫過幾篇《過秦論》,賈誼分析了秦王朝和始皇帝的過失: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秦始皇不施仁義。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這段話的意思秦法殘酷暴虐。
賈誼分別從秦始皇和秦朝法律兩個方面進行了批判,由賈誼發其端,後世的儒生學者、文人墨客發揚光大,批判秦始皇殘暴不仁、秦法律嚴苛殘酷的文章和觀點枚不勝數,甚至誕生了孟姜女哭長城這等完全虛構的故事。
雲夢秦簡:為秦法沉冤昭雪
然而,秦朝的法律真的那麼嚴苛無情嗎?這一問題,終於在前些年有了確切的答案。
1975年12月,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有一個秦代墓葬群重見天日,其中有一個墓的主人是一個名字叫“喜”的秦朝基層官吏。喜的身份並不高貴,但是他墓中出土的東西,卻刷新了兩千年來人們對秦朝的認知。
喜的墓葬中,包含了1155枚竹簡,這批竹簡是秦朝時期傳下來的第一手資料,其史學價值難以估量,研究這些逐漸,我們可以對秦朝的政治、法律、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出土後,這批竹簡被命名為雲夢秦簡,雲夢秦簡的出土,徹底糾正了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錯誤觀點:它顛覆了史書上對秦始皇和秦朝的評價,為我們還原了歷史上真正的秦朝法律面目。首先是關於陳勝吳廣起義,《史記·陳涉世家》中的說法是這樣的: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按照這裡的記載,凡是服役者,不管什麼原因,只要沒有按時到達,就會被斬首。但真的是這樣嗎?經過整理,在雲夢秦簡中發現了秦朝法律的本來面目: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
按照雲夢秦簡的說法,像陳勝吳廣這種徭役,如果因為有特殊情況去不了,給官方上繳兩副盔甲就可以了;沒有特殊情況但遲到3到5天,僅僅受責罵就行了;如果遲到了6到10天那就需要上繳一面盾牌才能免罪了;而如果恰好遇到了大雨,那本次徭役是可以不用去的。
通過雲夢秦簡的記載,我們不難發現,秦朝的法律根本算不上殘暴苛刻,甚至還有些人性化,考慮到了各種意外情況。事實上,秦法中還有許多類似的條例,比如就算是犯人,只要服工役都能拿到薪酬,再比如一家人有兩個成年男子,只用出一個人服兵役就行了。
焚書坑儒,有待商榷
秦始皇在歷史上最被人詬病的一點就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被看做是秦始皇殘暴、專橫、獨裁等多種性格的綜合展示,然而歷史上真正的焚書坑儒事件其實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 第一,焚書與坑儒其實是兩次獨立事件
先說焚書,《史記·秦始皇本紀》提到: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這是李斯向秦始皇進言,提議所有史書,除了秦國所記錄的,其他的都燒掉,另外就是除了秦朝官方博士,發現有人敢私自藏匿《詩經》《尚書》以及諸子百家著作,也要通知官府統一燒掉。
在這裡,我們應當認識到,焚書確實是秦始皇政治生涯中的一大錯誤,這一道政令燒掉了許多我國先秦時的珍貴古籍,對整個中華文化來說,都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但焚書也是事出有因,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了落後的封建制,推行郡縣制,這一措施對中華民族的大統一思想起到了奠基作用,可以說我們中國人今天能有這麼強烈的領土主權與反分裂意識,秦始皇功不可沒。但當時有許多人議論紛紛,說古時候的分封制才是最好的,郡縣制違背了先王之法,這才激怒了秦始皇,於是下令燒書。
- 第二,秦始皇沒有坑儒,坑的只是方士
秦始皇一直在追求長生不老,因此有許多方士趁機騙取秦始皇的信任,說是能為他聯繫仙人、求取長生不死的方法。其中以盧生、侯生為首的一群方士,在騙取了秦始皇的信任後,在私下非議秦始皇的求仙行為和政策,然後帶著秦始皇給他們的錢逃之夭夭了,秦始皇知道後頓時大怒,於是下令坑殺京城內所有的方士。
因此,所謂的“坑儒”,坑殺的其實並不是儒生,而是一群坑蒙拐騙、不務正業的方士。
結論
總的來說,秦朝二世而亡,這是鐵一般的歷史事實,但秦朝絕非一個只知道施行苛政的朝代,秦法也絕非嚴酷之法。秦始皇焚燒詩書、盲目求仙這些都是應該否定的,但秦始皇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亂世,歷史上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然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為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反分裂、促統一意識打下了基礎,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功在千秋。
臥聞海棠
一、秦朝及秦始皇曆史評價問題
對於秦始皇以及他所代表的秦朝的評價,歷來多有爭議。有人說他是天下第一暴君,有人說他是開創了中國政治史的新紀元的偉大的帝王。有意思的是,對於秦始皇給予肯定的評價的人,往往在歷史上也是多有爭議的人。
比如明代的李贄在他的名著《藏書》中,就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的說法。李贄的言論,曾經震動了當時的思想界。
可是世人和後人對他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有完全對立的意見。秦始皇的功勞最主要的,就是實現了統一。
1.大一統與天下一家理念的實現
回顧春秋戰國時期列強競勝的歷史,對於歷史影響比較大的國家,多位於文明程度處於後起地位的中原外圍地區。這些國家的迅速崛起對於具有悠久的文明傳統的“中原”即黃河中游地區,形成了強烈的衝擊。對於這一歷史文化現象,《荀子•王霸》中已經有所評論荀子說:“五霸雖然地處僻甌之國,卻能夠武威震撼天下。”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闊、越王勾踐,都是僻陋之國的領袖,但是“威動天下,強殆中國”。就是說,“五霸”雖然都崛起在文明進程原本相對落後的僻陋地方,卻能夠以新興的文化強勢影響天下,震動中原。
在戰國晚期,七雄之中,以齊、楚趙、秦最強,到了公元前3世紀的後期,則秦國的軍威,已經勢不可擋。在這一時期,強國的軍事政治實踐,已經和“大一統”的理論聯繫了起來。
“大一統”理想的提出,是以華夏文明的突出進步和我們民族文化共同體的初步形成作為歷史基礎的。”以“天下”作為管理的對象,表明事實上“大一統”的意識已經深入到法家理論的核心之中。
“天下”的說法,最早見於《尚書•大禹謨》,這就是所謂“奄有四海,為天下君”。可見“天下”的觀念,開始就是和“大一統”的觀念相聯繫的。應當看到,這一觀念,顯然不是單純的地理觀念,也不是單純的文化觀念,而是一種政治觀念。
秦國就是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基礎,通過嚴酷的戰爭形式,靠著打了無數勝仗,才一一擊滅六國建立了第一個高度集權的專制主義帝國,實現了“大一統”的政治局面的。
按照《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李斯等人讚美秦始皇的說法即:“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所謂“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的大一統”的局面,是通過“興義兵”的戰爭過程實現的。儒學雖然早就提出了“大統”的理想,但是卻好像並沒有能夠真正找到實踐“大一統”的正確道路。戰國時期以法家為主的諸家學派的共同努力,使“大一統”終於成為一種政治現實。
“大一統”的理想,當時為社會大多數人所共同嚮往。秦國實現“大一統”的戰爭過程,與歷史進步的方向是一致的。
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專制主義政權。秦王朝的建立,是以當時社會普遍要求統一的文化傾向作為重要背景的。秦的統一,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李贄在《史綱評要》卷四曾經有這樣的評論:“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秦王朝的建立,使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實現了統一。對於贏政、李斯們的政治表演,有“是聖是魔”的不同的歷史認識,但是秦的統一推進中國歷史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的事實,是大家都公認的。
天下既已一統如何對政治淵源有別、經濟水準懸殊、文化傳統各異、民俗風格不一的各地區實現有效的管理秦王朝上層集團經過多次鄭重的討論,作出了正確的決策。
2.秦始皇治理天下的能力
秦始皇管理天下,表現出非同尋常的勤政的風格。他在統一戰爭進行期間,就曾經有三次遠程出巡。翦滅六國、平定天下後,又曾經五次巡行各地。在滅齊之後的第二年,秦始皇就驅車出巡,帝車隆隆,在千里長途揚起了滾滾煙塵《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雞頭出在今六盤山一帶。回中,在今陝西隴縣西北。帝車的軌跡,可能已經西至於今甘肅臨洮。同年,秦始皇開始“治馳道”。馳道工程雖然主要服務於帝王出行,但是對於秦漢好好說說怕是具體網的構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又派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北擊匈奴,奪取了今河套地區的所謂“河南地”。次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又在西北地區對匈奴用兵,成功地將匈奴勢力逐出即今陝西、內蒙古交界地區直至陰山一帶,在當地置四十四縣,沿河修築城塞。又派蒙恬北渡河奪取了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等軍事要地,修築亭障以防禦草原遊牧民族的侵擾。並且從內地移民以充實邊縣。
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又調發工役人員修築長城。可以推知,秦始皇經營北邊的一系列重大決策,是在他出巡親歷北邊了之後形成的。很顯然重要的區域政策的制定,是以他親自對當地的實地考察為基礎的。
對於秦始皇的巡遊,我們也可以從巡視天下,以便於治理天下的角度來說。《史記秦始皇本紀》有“東撫東土,以省卒士”詞語,但是,秦始皇不避霜露,辛苦出行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禱祠各地名山諸神以求長生,也不僅僅是親自慰撫鎮守東方的秦軍卒土。琅邪刻石文字中可以看到的所謂“皇帝之明,臨察四方”,“皇帝之德,存定四極”,其實也透露出秦始皇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風塵僕僕,往來於東海北邊的動機,有通過這種交通實踐瞭解天下四方的文化風貌,從而鞏固和完善秦王朝政治統治的因素。
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書”,確定閱覽一百二十斤文書的日夜定額,不完成定額,不能休息。秦始皇通過琅邪刻石自稱“皇帝之功勤勞本事”,“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這樣的言辭可能是大體符合事實的。
在這種勤政作風的另一面,是絕對的獨裁專斷,“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當時人對於他於是有“貪於權勢"的批評。皇帝專權,使得丞相等諸大臣都只能看皇帝的臉色行事。大臣只是執行皇帝個人的意志,甚至丞相也沒有獨自處理重要政務的權力。臣下不敢發表不同的政見,不敢直接批評皇帝的過失,各自“畏忌諱諛”,於是形成了皇帝無視自己的失誤而日益驕橫臣下畏於帝王的威權而諂媚取容的政治空氣。
二、影響後世的政治制度
1.形成中華核心文化圈
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在許多方面表現出新鮮的氣息。秦統一後,國土空前廣大,據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其地東至海濱暨朝鮮,西至臨洮(今甘肅岷縣)及羌人居地,南至“北向戶”,到了北迴歸線以南的地方,北則據河為界,與陰山並行東至江東。於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諸官職,分別負責行政、軍事、監察。
秦王朝最初設置的三十六郡,包括隴西(郡治在今甘肅臨洮)、北地(郡治在今甘肅慶陽西南)、上郡(郡治在今陝西榆林南)、漢中(郡治在今陝西漢中)、蜀郡(郡治在今四川成都)、巴郡(郡治在今重慶)、邯鄲(郡治在今河北邯鄲)、鉅鹿(郡治在今河北平鄉西南)、太原(郡洽在今山西太原南)、上黨(郡治在今山西長子)、雁門(郡治在今山西大同西)、代郡(郡治在今河北蔚縣東北)、雲中(郡治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河東(郡治在今山西夏縣)、東郡(郡治在今河南濮陽南)、碭郡(郡治在今河南商丘)、河內(郡治在今河南武陟南)、三川(郡治在今河南洛陽東),穎川(郡治在今河南禹縣)、南郡(郡治在今湖北江陵)、黔中(郡治在今湖南沅陵)、南陽(郡治在今河南南陽)、長沙(郡治在今湖南長沙)、九江(郡治在今安徽壽縣)、泗水(郡治在今安徽淮北西)、薛郡(郡治在今山東曲阜)、東海(郡治在今山東郯城)、會稽(郡治在今浙江紹興)、齊郡(郡治在今山東淄博)、琅邪(郡治在今山東膠南南)、廣陽(郡治在今北京)、漁陽(郡治在今北京密雲)、上谷(郡治在今河北懷來東南)、右北平(郡治在今河北薊縣)、遼西(郡治在今遼寧義縣西)、遼東(郡治在今遼寧遼陽)。
管轄京畿諸縣的“內史”,是和郡平級的行政單位,然而不在“三十六郡”之內。後來,隨著疆域的擴展,又設九原(郡治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南海(郡治在今廣東廣州)、桂林(郡治在今廣西柳州西)、象郡(郡治在今廣西崇左、閩中(郡治在今福建福州)五郡。於是,除了內史管理的京畿地區外,秦有四十一郡。
秦的政區範圍的確定,標誌著中華帝國最基本的文化圈的初步形成。後來中土文化向四方傳播,都是以此作為主要基地的。
2.初創郡縣制
在秦的地方行政體系中,郡的下級單位是縣。少數民族地區的縣級行政單位則稱“道”,這是因為當時中央政府對於這些地區一般只能控制主要的交通線,並由此推行政令、集散物資的緣故。秦縣的數量大約有一千左右。
郡縣制度,是春秋戰國時期以來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關於“縣”的設置的最早的資料,見於《史記·秦本紀》的記載。這就是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後,在所佔領地區設立了最初的“縣”以及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在杜地和鄭地設置了“縣”,“縣”起初是列國兼併時代管理新佔領區的行政區設置。顧炎武又指出,“當七國之世,而固已有郡矣。”通過戰國時期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郡制,也是中原周邊地區後起的強國趙、燕、楚秦初創的新的地方行政制度。
郡縣制度為秦王朝繼承發展,成為後來歷代王朝中央政權控制地方行政的基本形式。秦王朝對於是否實行郡縣制度,曾經進行過御前大辯論!
秦剛剛實現統一之初,丞相王綰曾經主張實行分封制以維護帝國的安定。王綰認為,諸侯初破,燕國、齊國、楚國舊地距關中遙遠,如果不分置諸侯王的話就沒有辦法鎮撫管理。他建議秦始皇分立諸子。
秦始皇吩咐朝廷對這一意見開展討論,群臣大都表示贊同王綰此議。只有廷尉李斯提出了不同的政治見解。李斯說,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許多子弟同姓為諸侯,但是後來這些諸侯國與周王朝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又彼此如同仇敵般互相攻擊,連周天子也沒法子禁止。現在,賴有陛下之神靈,海內實現了一統,都成為直屬朝廷的郡縣,諸子和功臣可以用國家的賦稅收入給予豐厚的賞賜,這樣便子控制天下,這是實現海內承平的“安寧之術“,而分置諸侯,是不宜施行的建議。
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意見,他說天下苦於戰爭長久不息,就是因為侯王割據相互爭奪的緣故。現在幸有祖先神靈護佑,使天下終於安定,如果重新分立諸侯國,就會再次埋下戰爭的隱患要想謀求海內安定,豈不難哉!廷尉的主張是正確的。
明代思想家李贄在《史綱評要》卷四《後秦紀》中曾經稱李斯倡行郡縣之議是“千古創論”,又就“置郡縣”之舉讚譽道,李斯等人,都是應運豪傑、因時大臣。假使聖人重新復生,所推行的政策也不會有所改變的。
秦王朝的統治者確定了“置郡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確實是英明的政治決策。
3.皇帝稱謂的創造
秦滅六國之後,秦王政以“天下大定”,而名號如果不變更,則無法標誌成功,使事業傳之後世,於是承襲“三皇”“五帝”傳說,自稱“皇帝”。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贏政宣佈:“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秦的統治終於未能長久,但是,秦王朝的若干重要制度特別是皇帝獨尊的制度,卻對此後兩千多年的歷史演進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4.中央官制影響後世
秦王朝建立了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中央執政集團中權位僅次於皇帝的最重要的官職是所謂“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秦國制度原本有相、相國之職,秦實現統一之後,見於記載的相應官員有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等。丞相是朝廷首席文官,總理全國政務。太尉原稱尉、團尉是朝廷首席武官,是負責全國軍事事務的最高長官。御史大夫地位略次於丞相,是負責監察的大臣,位列上卿。
“三公”之下又有“九卿”,分工管理不同的政務部門。實際上所謂“九卿”官職並不限於九。這一官僚制度體系大體為西漢王朝所繼承。按照《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的說法,這一級別的官職有: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郎中令,秦官,掌宮殿門戶。衛尉,秦官掌宮門衛屯兵。太僕,秦官,掌輿馬。廷尉,秦官,掌刑辟。典客秦官,掌諸歸義蠻夷。宗正,秦官,掌親戚。治粟內史,秦官,掌谷貨。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供養。中尉,秦官,掌循徼京師。
略次一級的官職,又有:將作少府,秦官,掌治官室。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將行,秦官。典屬國,秦官,掌蠻夷降者。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主爵都尉,秦官,掌列侯。我們看到,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已經相當嚴整完備。後來有“漢承秦制”的說法,就是說秦代的這一制度為漢代統治集團大體繼承沿襲。
在中國古代政治史中,秦代的官制確實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說,周政衰敗,官制混亂,戰國並爭,各有變異,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漢因循而不革。
秦以前的官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然而一般都公認,秦立百官之職,漢代基本因循又經進一步健全之後,確實確立了中國曆代王朝官制的基本格局。中國傳統政治體制的基本構架,就這樣初步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