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的留級生
歷史上對秦朝的評價基本都是正面的。當然也有一點負面的聲音比如焚書坑儒、苛刻的制度,相對來說都也是對秦始皇的負面評價。
我們所知道秦朝最後快速的滅亡是因為秦二世胡亥和丞相趙高二人,這二人的胡搞組合,很快搞垮了秦朝。並不是秦朝有多糟糕。
大澤鄉起義之所以能快速的席捲秦國,主要原因是趙高的隱瞞不重視,如果是長子扶蘇繼承大統,秦朝歷史會完全不一樣。
從秦朝開始,我們開啟了國家大一統的歷史,秦朝在我國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的朝代。
秦朝在秦始皇的帶領下,掃六合定天下,自認為功蓋三皇,德超五帝的秦王,給自己起名“始皇帝”。從此皇帝的稱謂一直到封建社會結束,成為帝王的專有名詞。
統一天下的秦朝,在很多方面都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很多措施後世一直都在沿用。
廢除分封,地方行政機構改為郡、縣兩級,也就是郡縣制,這種制度一直沿用到現在。
統一後的秦朝,很多東西都很混亂,沒有統一的標準。秦政府開始迅速推行統一制度,開始統一人們使用的貨幣,統一使用的文字,統一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
這樣人們買賣就可以用同樣的貨幣結算,寫出的文字也都能看明白,出行的車子都使用同樣的尺寸,這就是在歷史上一直影響到現在的,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以後這三個標準也成為大一統國家的基本標準。
另外,秦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開發北疆、修築萬里長城秦國在短短的15年時間裡,開創了偉大的功績,對後世影響深遠。
歷史未知探秘
毛主席曾寫過一首詩評價秦始皇和秦朝:
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
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毛主席對秦始皇的評價,我深以為然,今天,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一下秦始皇和秦朝是否是被汙衊的問題。
最早的秦法與秦始皇批判者:賈誼《過秦論》
如果要問對秦始皇的看法和印象,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應該都是“統一中國”,那之後呢?應該就是“焚書坑儒”“殘暴不仁”“不死藥”這些了。其實這也怪不得我們,畢竟從秦始皇剛死到現在,兩千多年的時間,在歷代文人儒生的筆下,秦始皇都自始至終都扮演的是一個暴君的角色。
西漢初年,賈誼曾寫過幾篇《過秦論》,賈誼分析了秦王朝和始皇帝的過失: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秦始皇不施仁義。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這段話的意思秦法殘酷暴虐。
賈誼分別從秦始皇和秦朝法律兩個方面進行了批判,由賈誼發其端,後世的儒生學者、文人墨客發揚光大,批判秦始皇殘暴不仁、秦法律嚴苛殘酷的文章和觀點枚不勝數,甚至誕生了孟姜女哭長城這等完全虛構的故事。
雲夢秦簡:為秦法沉冤昭雪
然而,秦朝的法律真的那麼嚴苛無情嗎?這一問題,終於在前些年有了確切的答案。
1975年12月,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有一個秦代墓葬群重見天日,其中有一個墓的主人是一個名字叫“喜”的秦朝基層官吏。喜的身份並不高貴,但是他墓中出土的東西,卻刷新了兩千年來人們對秦朝的認知。
喜的墓葬中,包含了1155枚竹簡,這批竹簡是秦朝時期傳下來的第一手資料,其史學價值難以估量,研究這些逐漸,我們可以對秦朝的政治、法律、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出土後,這批竹簡被命名為雲夢秦簡,雲夢秦簡的出土,徹底糾正了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錯誤觀點:它顛覆了史書上對秦始皇和秦朝的評價,為我們還原了歷史上真正的秦朝法律面目。首先是關於陳勝吳廣起義,《史記·陳涉世家》中的說法是這樣的: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
按照這裡的記載,凡是服役者,不管什麼原因,只要沒有按時到達,就會被斬首。但真的是這樣嗎?經過整理,在雲夢秦簡中發現了秦朝法律的本來面目:
御中發徵,乏弗行,貲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水雨,除興。
按照雲夢秦簡的說法,像陳勝吳廣這種徭役,如果因為有特殊情況去不了,給官方上繳兩副盔甲就可以了;沒有特殊情況但遲到3到5天,僅僅受責罵就行了;如果遲到了6到10天那就需要上繳一面盾牌才能免罪了;而如果恰好遇到了大雨,那本次徭役是可以不用去的。
通過雲夢秦簡的記載,我們不難發現,秦朝的法律根本算不上殘暴苛刻,甚至還有些人性化,考慮到了各種意外情況。事實上,秦法中還有許多類似的條例,比如就算是犯人,只要服工役都能拿到薪酬,再比如一家人有兩個成年男子,只用出一個人服兵役就行了。
焚書坑儒,有待商榷
秦始皇在歷史上最被人詬病的一點就是“焚書坑儒”,焚書坑儒被看做是秦始皇殘暴、專橫、獨裁等多種性格的綜合展示,然而歷史上真正的焚書坑儒事件其實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 第一,焚書與坑儒其實是兩次獨立事件
先說焚書,《史記·秦始皇本紀》提到: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這是李斯向秦始皇進言,提議所有史書,除了秦國所記錄的,其他的都燒掉,另外就是除了秦朝官方博士,發現有人敢私自藏匿《詩經》《尚書》以及諸子百家著作,也要通知官府統一燒掉。
在這裡,我們應當認識到,焚書確實是秦始皇政治生涯中的一大錯誤,這一道政令燒掉了許多我國先秦時的珍貴古籍,對整個中華文化來說,都是無法挽回的損失。
但焚書也是事出有因,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了落後的封建制,推行郡縣制,這一措施對中華民族的大統一思想起到了奠基作用,可以說我們中國人今天能有這麼強烈的領土主權與反分裂意識,秦始皇功不可沒。但當時有許多人議論紛紛,說古時候的分封制才是最好的,郡縣制違背了先王之法,這才激怒了秦始皇,於是下令燒書。
- 第二,秦始皇沒有坑儒,坑的只是方士
秦始皇一直在追求長生不老,因此有許多方士趁機騙取秦始皇的信任,說是能為他聯繫仙人、求取長生不死的方法。其中以盧生、侯生為首的一群方士,在騙取了秦始皇的信任後,在私下非議秦始皇的求仙行為和政策,然後帶著秦始皇給他們的錢逃之夭夭了,秦始皇知道後頓時大怒,於是下令坑殺京城內所有的方士。
因此,所謂的“坑儒”,坑殺的其實並不是儒生,而是一群坑蒙拐騙、不務正業的方士。
結論
總的來說,秦朝二世而亡,這是鐵一般的歷史事實,但秦朝絕非一個只知道施行苛政的朝代,秦法也絕非嚴酷之法。秦始皇焚燒詩書、盲目求仙這些都是應該否定的,但秦始皇結束了長達數百年的亂世,歷史上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然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為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反分裂、促統一意識打下了基礎,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功在千秋。
臥聞海棠
一、秦朝及秦始皇曆史評價問題
對於秦始皇以及他所代表的秦朝的評價,歷來多有爭議。有人說他是天下第一暴君,有人說他是開創了中國政治史的新紀元的偉大的帝王。有意思的是,對於秦始皇給予肯定的評價的人,往往在歷史上也是多有爭議的人。
比如明代的李贄在他的名著《藏書》中,就有“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的說法。李贄的言論,曾經震動了當時的思想界。
可是世人和後人對他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有完全對立的意見。秦始皇的功勞最主要的,就是實現了統一。
1.大一統與天下一家理念的實現
回顧春秋戰國時期列強競勝的歷史,對於歷史影響比較大的國家,多位於文明程度處於後起地位的中原外圍地區。這些國家的迅速崛起對於具有悠久的文明傳統的“中原”即黃河中游地區,形成了強烈的衝擊。對於這一歷史文化現象,《荀子•王霸》中已經有所評論荀子說:“五霸雖然地處僻甌之國,卻能夠武威震撼天下。”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闊、越王勾踐,都是僻陋之國的領袖,但是“威動天下,強殆中國”。就是說,“五霸”雖然都崛起在文明進程原本相對落後的僻陋地方,卻能夠以新興的文化強勢影響天下,震動中原。
在戰國晚期,七雄之中,以齊、楚趙、秦最強,到了公元前3世紀的後期,則秦國的軍威,已經勢不可擋。在這一時期,強國的軍事政治實踐,已經和“大一統”的理論聯繫了起來。
“大一統”理想的提出,是以華夏文明的突出進步和我們民族文化共同體的初步形成作為歷史基礎的。”以“天下”作為管理的對象,表明事實上“大一統”的意識已經深入到法家理論的核心之中。
“天下”的說法,最早見於《尚書•大禹謨》,這就是所謂“奄有四海,為天下君”。可見“天下”的觀念,開始就是和“大一統”的觀念相聯繫的。應當看到,這一觀念,顯然不是單純的地理觀念,也不是單純的文化觀念,而是一種政治觀念。
秦國就是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基礎,通過嚴酷的戰爭形式,靠著打了無數勝仗,才一一擊滅六國建立了第一個高度集權的專制主義帝國,實現了“大一統”的政治局面的。
按照《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李斯等人讚美秦始皇的說法即:“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所謂“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的大一統”的局面,是通過“興義兵”的戰爭過程實現的。儒學雖然早就提出了“大統”的理想,但是卻好像並沒有能夠真正找到實踐“大一統”的正確道路。戰國時期以法家為主的諸家學派的共同努力,使“大一統”終於成為一種政治現實。
“大一統”的理想,當時為社會大多數人所共同嚮往。秦國實現“大一統”的戰爭過程,與歷史進步的方向是一致的。
秦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專制主義政權。秦王朝的建立,是以當時社會普遍要求統一的文化傾向作為重要背景的。秦的統一,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李贄在《史綱評要》卷四曾經有這樣的評論:“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個世界。是聖是魔,未可輕議。”秦王朝的建立,使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實現了統一。對於贏政、李斯們的政治表演,有“是聖是魔”的不同的歷史認識,但是秦的統一推進中國歷史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的事實,是大家都公認的。
天下既已一統如何對政治淵源有別、經濟水準懸殊、文化傳統各異、民俗風格不一的各地區實現有效的管理秦王朝上層集團經過多次鄭重的討論,作出了正確的決策。
2.秦始皇治理天下的能力
秦始皇管理天下,表現出非同尋常的勤政的風格。他在統一戰爭進行期間,就曾經有三次遠程出巡。翦滅六國、平定天下後,又曾經五次巡行各地。在滅齊之後的第二年,秦始皇就驅車出巡,帝車隆隆,在千里長途揚起了滾滾煙塵《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雞頭出在今六盤山一帶。回中,在今陝西隴縣西北。帝車的軌跡,可能已經西至於今甘肅臨洮。同年,秦始皇開始“治馳道”。馳道工程雖然主要服務於帝王出行,但是對於秦漢好好說說怕是具體網的構成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又派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北擊匈奴,奪取了今河套地區的所謂“河南地”。次年,也就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又在西北地區對匈奴用兵,成功地將匈奴勢力逐出即今陝西、內蒙古交界地區直至陰山一帶,在當地置四十四縣,沿河修築城塞。又派蒙恬北渡河奪取了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等軍事要地,修築亭障以防禦草原遊牧民族的侵擾。並且從內地移民以充實邊縣。
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又調發工役人員修築長城。可以推知,秦始皇經營北邊的一系列重大決策,是在他出巡親歷北邊了之後形成的。很顯然重要的區域政策的制定,是以他親自對當地的實地考察為基礎的。
對於秦始皇的巡遊,我們也可以從巡視天下,以便於治理天下的角度來說。《史記秦始皇本紀》有“東撫東土,以省卒士”詞語,但是,秦始皇不避霜露,辛苦出行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禱祠各地名山諸神以求長生,也不僅僅是親自慰撫鎮守東方的秦軍卒土。琅邪刻石文字中可以看到的所謂“皇帝之明,臨察四方”,“皇帝之德,存定四極”,其實也透露出秦始皇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風塵僕僕,往來於東海北邊的動機,有通過這種交通實踐瞭解天下四方的文化風貌,從而鞏固和完善秦王朝政治統治的因素。
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書”,確定閱覽一百二十斤文書的日夜定額,不完成定額,不能休息。秦始皇通過琅邪刻石自稱“皇帝之功勤勞本事”,“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這樣的言辭可能是大體符合事實的。
在這種勤政作風的另一面,是絕對的獨裁專斷,“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當時人對於他於是有“貪於權勢"的批評。皇帝專權,使得丞相等諸大臣都只能看皇帝的臉色行事。大臣只是執行皇帝個人的意志,甚至丞相也沒有獨自處理重要政務的權力。臣下不敢發表不同的政見,不敢直接批評皇帝的過失,各自“畏忌諱諛”,於是形成了皇帝無視自己的失誤而日益驕橫臣下畏於帝王的威權而諂媚取容的政治空氣。
二、影響後世的政治制度
1.形成中華核心文化圈
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在許多方面表現出新鮮的氣息。秦統一後,國土空前廣大,據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其地東至海濱暨朝鮮,西至臨洮(今甘肅岷縣)及羌人居地,南至“北向戶”,到了北迴歸線以南的地方,北則據河為界,與陰山並行東至江東。於是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諸官職,分別負責行政、軍事、監察。
秦王朝最初設置的三十六郡,包括隴西(郡治在今甘肅臨洮)、北地(郡治在今甘肅慶陽西南)、上郡(郡治在今陝西榆林南)、漢中(郡治在今陝西漢中)、蜀郡(郡治在今四川成都)、巴郡(郡治在今重慶)、邯鄲(郡治在今河北邯鄲)、鉅鹿(郡治在今河北平鄉西南)、太原(郡洽在今山西太原南)、上黨(郡治在今山西長子)、雁門(郡治在今山西大同西)、代郡(郡治在今河北蔚縣東北)、雲中(郡治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河東(郡治在今山西夏縣)、東郡(郡治在今河南濮陽南)、碭郡(郡治在今河南商丘)、河內(郡治在今河南武陟南)、三川(郡治在今河南洛陽東),穎川(郡治在今河南禹縣)、南郡(郡治在今湖北江陵)、黔中(郡治在今湖南沅陵)、南陽(郡治在今河南南陽)、長沙(郡治在今湖南長沙)、九江(郡治在今安徽壽縣)、泗水(郡治在今安徽淮北西)、薛郡(郡治在今山東曲阜)、東海(郡治在今山東郯城)、會稽(郡治在今浙江紹興)、齊郡(郡治在今山東淄博)、琅邪(郡治在今山東膠南南)、廣陽(郡治在今北京)、漁陽(郡治在今北京密雲)、上谷(郡治在今河北懷來東南)、右北平(郡治在今河北薊縣)、遼西(郡治在今遼寧義縣西)、遼東(郡治在今遼寧遼陽)。
管轄京畿諸縣的“內史”,是和郡平級的行政單位,然而不在“三十六郡”之內。後來,隨著疆域的擴展,又設九原(郡治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南海(郡治在今廣東廣州)、桂林(郡治在今廣西柳州西)、象郡(郡治在今廣西崇左、閩中(郡治在今福建福州)五郡。於是,除了內史管理的京畿地區外,秦有四十一郡。
秦的政區範圍的確定,標誌著中華帝國最基本的文化圈的初步形成。後來中土文化向四方傳播,都是以此作為主要基地的。
2.初創郡縣制
在秦的地方行政體系中,郡的下級單位是縣。少數民族地區的縣級行政單位則稱“道”,這是因為當時中央政府對於這些地區一般只能控制主要的交通線,並由此推行政令、集散物資的緣故。秦縣的數量大約有一千左右。
郡縣制度,是春秋戰國時期以來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關於“縣”的設置的最早的資料,見於《史記·秦本紀》的記載。這就是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後,在所佔領地區設立了最初的“縣”以及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在杜地和鄭地設置了“縣”,“縣”起初是列國兼併時代管理新佔領區的行政區設置。顧炎武又指出,“當七國之世,而固已有郡矣。”通過戰國時期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郡制,也是中原周邊地區後起的強國趙、燕、楚秦初創的新的地方行政制度。
郡縣制度為秦王朝繼承發展,成為後來歷代王朝中央政權控制地方行政的基本形式。秦王朝對於是否實行郡縣制度,曾經進行過御前大辯論!
秦剛剛實現統一之初,丞相王綰曾經主張實行分封制以維護帝國的安定。王綰認為,諸侯初破,燕國、齊國、楚國舊地距關中遙遠,如果不分置諸侯王的話就沒有辦法鎮撫管理。他建議秦始皇分立諸子。
秦始皇吩咐朝廷對這一意見開展討論,群臣大都表示贊同王綰此議。只有廷尉李斯提出了不同的政治見解。李斯說,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許多子弟同姓為諸侯,但是後來這些諸侯國與周王朝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又彼此如同仇敵般互相攻擊,連周天子也沒法子禁止。現在,賴有陛下之神靈,海內實現了一統,都成為直屬朝廷的郡縣,諸子和功臣可以用國家的賦稅收入給予豐厚的賞賜,這樣便子控制天下,這是實現海內承平的“安寧之術“,而分置諸侯,是不宜施行的建議。
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意見,他說天下苦於戰爭長久不息,就是因為侯王割據相互爭奪的緣故。現在幸有祖先神靈護佑,使天下終於安定,如果重新分立諸侯國,就會再次埋下戰爭的隱患要想謀求海內安定,豈不難哉!廷尉的主張是正確的。
明代思想家李贄在《史綱評要》卷四《後秦紀》中曾經稱李斯倡行郡縣之議是“千古創論”,又就“置郡縣”之舉讚譽道,李斯等人,都是應運豪傑、因時大臣。假使聖人重新復生,所推行的政策也不會有所改變的。
秦王朝的統治者確定了“置郡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確實是英明的政治決策。
3.皇帝稱謂的創造
秦滅六國之後,秦王政以“天下大定”,而名號如果不變更,則無法標誌成功,使事業傳之後世,於是承襲“三皇”“五帝”傳說,自稱“皇帝”。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贏政宣佈:“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秦的統治終於未能長久,但是,秦王朝的若干重要制度特別是皇帝獨尊的制度,卻對此後兩千多年的歷史演進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4.中央官制影響後世
秦王朝建立了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中央執政集團中權位僅次於皇帝的最重要的官職是所謂“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秦國制度原本有相、相國之職,秦實現統一之後,見於記載的相應官員有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左丞相李斯、右丞相馮去疾等。丞相是朝廷首席文官,總理全國政務。太尉原稱尉、團尉是朝廷首席武官,是負責全國軍事事務的最高長官。御史大夫地位略次於丞相,是負責監察的大臣,位列上卿。
“三公”之下又有“九卿”,分工管理不同的政務部門。實際上所謂“九卿”官職並不限於九。這一官僚制度體系大體為西漢王朝所繼承。按照《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的說法,這一級別的官職有: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郎中令,秦官,掌宮殿門戶。衛尉,秦官掌宮門衛屯兵。太僕,秦官,掌輿馬。廷尉,秦官,掌刑辟。典客秦官,掌諸歸義蠻夷。宗正,秦官,掌親戚。治粟內史,秦官,掌谷貨。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供養。中尉,秦官,掌循徼京師。
略次一級的官職,又有:將作少府,秦官,掌治官室。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將行,秦官。典屬國,秦官,掌蠻夷降者。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主爵都尉,秦官,掌列侯。我們看到,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已經相當嚴整完備。後來有“漢承秦制”的說法,就是說秦代的這一制度為漢代統治集團大體繼承沿襲。
在中國古代政治史中,秦代的官制確實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說,周政衰敗,官制混亂,戰國並爭,各有變異,秦兼天下,建皇帝之號,立百官之職。漢因循而不革。
秦以前的官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然而一般都公認,秦立百官之職,漢代基本因循又經進一步健全之後,確實確立了中國曆代王朝官制的基本格局。中國傳統政治體制的基本構架,就這樣初步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