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迎來“小陽春”:300城土地樓面均價回升, 你怎麼看?

張聰捷


樓市“小陽春”包括土地市場的表現無疑釋放了一個信號:開發商融資容易了

第一、進入2019年後隨著央行資金的放水,開發商融資確實容易了很多。很多房地產行業相關人員都說2018年第四季度是房地產寒冬(個人不認可),其實說白了就是去年第四季度很多開發商的融資渠道變少,變難了。但是隨著進入2019年後,央行的放水加上各地銀行不斷降低首套房貸利率(上浮)不得不說,從資金供應和回款等方面開發商確實好過了很多。

第二、雖然說是300城土地樓面價回升,其實真正集中的區域還是在長三角地區和中西部省份城市。比如,我之前文章中提到的,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還有中西部的武漢、成都、鄭州、西安、重慶等。一組數據顯示房企在長三角城市群的拿地金額居於其他城市群的首位,足以說明房企對於長三角房地產市場的判斷是“率先回溫”。這也是為什麼這段時間頻頻有消息放出長三角很多城市房價要上漲的主要原因。

第三、房產投資熱已經有苗頭了,率先從長三角開始已經確定,這部分區域房價過快上漲或將形成。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開發商的拿地成本一般佔據了總成本的30%左右,按照如今的數據顯示4月份開發商拿地溢價率達到了20%,未來的這些土地溢價大概率是要體現在房價上的,尤其是在長三角區域的城市。

土地市場活躍不是全部現象,穩定土地價格才能穩定房價

第一、土地價格對於房價有著很大的決定作用。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樓面價格如果達到了1萬元,那麼實際銷售價格達到2萬也是很正常的。畢竟作為開發商也說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開發商,總要用業績來說話,否則股票就會受到影響。

第二、溢價率過高的城市無疑都是沒有土地熔斷機制的城市。比如:4月份,無錫、南昌、常州等城市也拍出溢價率在70%以上的地塊。一般來說很多城市為了穩定房價都會在土地價格上進行調控,比如設置起始價和熔斷價格,一般熔斷價格都不會超過起始價的50%,這樣就從土地價格上保證了房價不會太高。而4月份這些城市土拍溢價率超過50%達到70%,不得不說這些城市確實有必要儘快推出土地熔斷機制了。

第三、地方財政與土地財政關係密切,一定要儘量減少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不可否認通過出售土地可以短時間聚集大量的資金進行城市建設和產業升級改造,但是過多的依賴土地財政無疑會造成實體企業競爭力減弱和消費提高過快的情況。這樣造成的高房價、高房租、高消費很容易造成產業和人才的外流。這點需要地方注意,不要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而犧牲了城市長遠的發展。

綜上,在開發商融資相對容易的情況下,肯定會加大拿地的頻率和規模,這點是無疑的。畢竟土地對於大多數三線及以上城市來說還是稀缺資源(長期來看),很多房地產企業將土地作為戰略儲備來進行操作,雖然可行,但是風險還是有的。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房產和經濟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勇曉談房產壹貳叄


漲價的好想原因可以穩住二手房,不急出手!這樣開發商就可以偷偷賣完,做給二手房東看,做給沒買房的人看!自己可以得實惠


多排號少買房


實際操作普通人不會了解,地產從拿地開始到建房再到銷售裡面彎彎繞挺多,總體來說目前房價處於中等水平,我認為經過一年以上最多兩年時間限購,各地區房價還會繼續上升,一方面地方鎮府依賴土地財政,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另一方面人民幣快速貶值也有一定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