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漢國學大師的心酸:向西方學習,卻丟掉了中國文化!


流浪漢國學大師的心酸:向西方學習,卻丟掉了中國文化!

流浪大師沈巍

“請不要叫我大師,不是我讀書多,而是你們讀書少。”

流浪大師沈巍的這句話,使人們感到臉紅,我們讀書真的少嗎?並不見少,只是人們提倡向西方學習,而丟掉了中國文化。

我國在西方教育體制下,以前的經史子集四科不見了,改為西方的七科。

大學裡,很少學大學語文,卻重視英語。本科要過四級,才能領學位證書;而研究生要過六級,於是,我們80%的時間都耗費在學英語上。

流浪漢國學大師的心酸:向西方學習,卻丟掉了中國文化!

學不完的英語

為什麼人們不相信國學?陳獨秀提出,落後就要捱打,決定打倒孔子、孟子等儒家文化。

五四運動時期,北京大學教授錢玄同竟然提出廢除漢字

於是,先按西方文字給漢字加拼音;然後慢慢把文字簡化變形,最終目的是讓後人看不懂古書,斬斷孔孟思想的延續。

流浪漢國學大師的心酸:向西方學習,卻丟掉了中國文化!

漢語拼音西方化

這招還真起了作用,現在好多人都看不懂古書了,好的思想也失傳了太多。

就像秦始皇焚書坑儒,雖然燒了大部分的書,但還是保留了眾經之首的《易經》,也是中國的國粹。

保留下來的易經,卻說是封建迷信,封殺,棄而不用;這可樂壞了外國人,視為無價之寶。

人們卻偏偏喜歡西方的十二星座、占星術什麼的;還喜歡西方的西醫,而丟掉我國的中醫。好像他鄉的月亮總比家鄉的圓一樣。

現代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人們的道理感卻跟不上,什麼奶粉食品中毒啊,為了錢,道德感都喪失了。

流浪漢國學大師的心酸:向西方學習,卻丟掉了中國文化!

書中自有顏如玉

好多人只知道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但卻不知道具體好在哪裡。慶幸的是,現在國家已經以中央文化的形式正式提出了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流浪漢國學大師的心酸:向西方學習,卻丟掉了中國文化!

濟南大千文化以傳統文化教育為理論基礎,以責任、擔當、愛國教育為品德修養教育,以文化課補習為輔助教學。堅持以學員為中心、以和諧為基礎,塑造健全人格理念,把學員培養成“五會”(會自理、會自立、會學習、會處事、會自知)、“三恩”(即知恩、感恩、報恩)的陽光青少年。堅持零點啟迪,以品德教育、國學教育、理想信念傳播為主要教育內容,兼顧學員的文化課學習。通過學習和鍛鍊,培養學員們良好的道德情操,提升自理能力,使學員具備健康的體魄,陽光的心態,進步的思想,從而完善自我。

流浪漢國學大師的心酸:向西方學習,卻丟掉了中國文化!


為奠定學員堅實的人生理想基礎,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和傳統道德修養,我營地經中國孔子基金會批准,設立了孔子學堂。學堂環境典雅內設誦讀堂、六藝館等供學員學習、實踐、活動的區域,學堂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主要目標,以“仁愛”為魂,以“誠樸、剛毅、樂學”為訓,以“寫好字、讀好書、做好人”為宗旨,以培養“文質合一、內外兼修、知行統一”的現代君子為追求目標。

流浪漢國學大師的心酸:向西方學習,卻丟掉了中國文化!


國學為砥柱,軍事為輔助

國學理念貫穿全部課程,用正統的文化樹立優秀的品德、是非觀和責任感,在進行軍事化技能訓練的同時,培養其高雅的興趣。

專為青少年精心設計,引入軍事化管理和傳統國學教育理念,結合軍隊環境、軍事氛圍等融入軍事拓展訓練的精華,最終形成富有挑戰性的體驗式國學軍事拓展課程。

全封閉學校 叛逆孩子教育

如果你家孩子存在無理想 、無目標、親情淡漠、不懂感恩,行為習慣和自控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心理承受能力不強,情緒管理能力差,法制觀念淡薄等情況,請私信我們尋求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