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理财会亏损吗?

理财迦


2018年,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多部新规定相继落地,逾20家银行系理财子公司也是正在筹建和陆续开业。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将固定或约定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转型为净值化产品,成为银行理财产品不可逆的发展趋势。


文:有料的银姐、财经有料哥 编/图:小天 公众号:财经天天有料(ID:caijingyouliao)

一、虽然近年以来,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新增加和推出了很多种创新型理财产品,或者投资工具,但是,各家商业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尤其是其中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和固定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依然是很多老百姓们喜欢选择并投资的稳健型投资产品或者理财工具。

其中,银行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银行对于投资本金是提供100%的保障承诺的,也就意味着只要这家发行银行不发生倒闭等风险,这款理财产品的本金是有充分的保障性。

但是根据目前执行的理财产品管理规定,一旦是保本型理财产品,银行就不能再承诺固定的收益率,所以这类产品正式的名称叫: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

二、根据我们统计,在2018年里,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了164,686款理财产品,其中预期收益型产品160,205款,而净值型理财产品仅仅只有4481款,预期收益型产品依然占据了绝对数量地位。

虽然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仍然较低,但是,相比2017年全年仅仅发行1183款来说,已经大幅增长了2.79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发行的净值型产品存续量(就是未到期结算,仍然在运行期的理财产品)也在显著上升。

2017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量的峰值为766款,而2018年峰值为2995款,同比增长将近3倍。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临近,净值型产品还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

三、去年推出的《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规定,要打破金融机构的刚兑问题,要逐步禁止发行保本型理财产品,但是《资管新规》仍然提供了大约2年半时间的“整顿期”,这相当于是一个缓冲期,允许各家不符合新规的银行到2020年底前进行整顿。

所以,目前仍然在发行和运营当中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将要逐步成为即将绝种的“熊猫”了。

如果我们再细心观察一下,目前各家银行发行的保本型或约定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期限基本上都是短期的,往往不超过1年。

像上面这批在售的46款1年或1年以上期限的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大多数是1年或1年半期限的理财产品,比如这款就是1年半期限的:

还在发行2年期的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主要是像东亚银行、花旗银行这样的外资银行:

四、市民们过去十多年里所熟悉的固定期限、约定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未来将逐步消失。大家需要重新习惯和接受“投资有风险”的观念。

既然是投资理财产品,在享受它的投资收益的同时,也要承担它的投资风险。

五、之前发行的部分理财产品,实际投资收益率可能超过了约定的预期收益率,但是以往这些超出的部分就属于银行的收入。

但是,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应留存超出预期收益率的投资收益,而要明确核算规则,并将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全部给予投资者。

这意味着:在产品取消了预期收益率,由投资者自担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可能获得理财产品实际取得的超额收益。

六、如果未来各位市民还想要投资于保本类型的理财投资工具,除了国债(凭证式、记账式、电子式等等)、储蓄存款,可以考虑目前不少商业银行都有推出的“大额存单”、“智能化存款“等创新型存款产品。

由于它们是存款产品,享受和其他储蓄存款同等待遇的本金保障,但是利率往往高于同期限的普通储蓄存款。

银姐建议:投资理财方式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但是,也要结合自己家庭的财务需求,在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三个方面做一个综合的选择和安排,不宜一味地追求高收益或者追求保本,适合自己家庭需求的投资理财组合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对我们的文章感兴趣的话,不妨关注一下吧,而点赞,更是一种鼓励。


有料财经


都叫保本理财了,怎么还会亏损?

保本理财多数都是债券,货币基金类的,比如余额宝。它就是用你们的钱买的货币基金。比如你自己去银行存10万可能是3%,而大家把钱都存到余额宝,它拿到银行因为资金量够大,可能利息就是5%,那它无形中白赚了2%,所以这种保本理财只是利息低,应该都不会亏损的,可以放心投入。

对于开放型股票基金,就要慎重了,毕竟现在股市如此低迷,避险工具又少,股票类基金想盈利挺困难的。


套住利润


会,就算银行存款都有风险,看图这个理财产品即标着保本,也标着低风险,购买之前看清楚,多了解。



htuav


保本理财绕开侵耕,就不会亏本。本指的是耕地,也就是吃饭种粮的老本,谁损了耕地,出了多少票,交付多少本钱。


我为大王来巡山


所有投资都有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