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縣與新華社聯手在北京舉辦古田銀耳推介會和新聞發佈會

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4月22日,第二屆中國(古田)食用菌大會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發佈會宣佈,第二屆中國(古田)食用菌大會將於5月6日至7日在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舉辦,大會將設展覽展示、名優特農產品全球採購商對接會、菌類美食品鑑會、古田食用菌行業“走出去”暨融入“一帶一路”專題論壇等多個環節。

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當日,有關部委領導、古田縣委縣政府領導、食用菌行業專家及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北京電視臺、今日頭條、騰訊等媒體代表共100餘人參加了此次新聞發佈會。全球首個AI合成主播“新小浩”亮相,“他”帶領與會者領略了“中國食用菌之都”古田縣的風采。中共古田縣委書記鍾昌華介紹了古田縣情和食用菌產業特別是古田銀耳的發展狀況;古田縣政協副主席李夏珍推介了古田縣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十方田”;食用菌產業專家謝寶貴、醫學專家陳冬牛分別作古田銀耳產業發展及古田銀耳營養學等方面的演講。

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目前,全縣70%農戶從事食用菌產銷活動,70%農業總產值出自食用菌生產,70%農民現金收入來自食用菌產業,食用菌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經濟來源。2018年,古田食用菌產量達87萬噸、產值58億元,全產業鏈產值超百億元。中國食用菌界著名專家李玉院士讚譽古田縣為“中國菇業之源,世界菌業之窗”。

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據介紹,食用菌家族中的拳頭產品是“銀耳”,它可與燕窩相媲美。上世紀60年代末,古田人開始人工椴木栽培銀耳;70年代中後期,先後試驗成功銀耳瓶栽和銀耳袋栽技術,開創了全球食用菌袋栽技術先河;80年代,成功開發了香菇室外袋栽、竹蓀生料栽培技術及銀耳棉籽殼代料栽培技術;90年代末期,又實現了黑木耳南方栽培、茶樹菇菌種和配方技術突破,從而在全國率先掀起了銀耳、香菇、竹蓀、黑木耳、茶樹菇生產的“五次浪潮”。

記者在發佈會上了解到,古田縣還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和“金磚五國”等新興市場,成為福建省首個國家級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範區,被“南南合作”國際組織確定為國際食用菌技術培訓基地,先後為73個國家的學員提供食用菌栽培技術培訓。2018年,古田銀耳(幹品)出口4000多噸、6000多萬美元,產品出口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據悉,古田縣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隸屬寧德市,毗鄰省會福州,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邑。這裡山清水秀,人文薈萃,物華天寶。古田翠屏湖面積達37.1平方公里,是福建省最大人工淡水湖,朱德委員長在暢遊翠屏湖時曾經留下了“島中風景明如畫,池上鷗飛甚款徐”的美麗詩句。

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古田县与新华社联手在北京举办古田银耳推介会和新闻发布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