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何要杀开国功臣刘伯温?

微斯


历史上,那些统领四方的开国之君,在功成名就之后就过河拆桥,这样的事列已经数不胜数。从“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越王勾践,到卸磨杀驴,杀尽功臣的汉高祖刘邦,再到朱元璋。

究其原因,他们无一例外,是畏惧一个有才能的人,不再忠心于自己,为了防止以后出现这样的事,就要杀死对方。

当然,乍一看刘伯温之死,根本不能怪朱元璋,因为这事儿是胡惟庸干的,朱元璋可没下令杀他。但事实上,这事儿,朱元璋脱不了关系!

当时朱元璋一统天下,刘伯温居功至伟,其在民间的名声,甚至于盖过了诸葛亮。

<strong>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姓朱的心里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建业以后,对他的防备心愈来愈烈。夜长梦多,他心中卸磨杀驴的心思就起来了,有了这想法,后续就是做计划了,怎么才能让刘伯温自寻死路呢?

唯一不让别人嚼他舌根的方法,就是激将法了。

<strong>

先是给这一等一的功臣,封一个配不上他的官职,一个比公爵侯爵都低一等的诚意爵。

刘伯温心里明白得很,人家不与他计较,你不就是想让我生气,自乱分寸以下犯上嘛,我偏不上这个当。这刘伯温不按他想的来,给朱元璋急的啊,虽然心里已经处死刘伯温七八百遍了,可没有罪名,他也不好拿人家怎样。

刘伯温也深知帝王心的可怕,小心翼翼的走好每一步,终于找到机会让他离开京城。在洪武四年他就告老还乡,摆明的让朱元璋知道,自己不贪你的权也不贪你的位,你就让我好好的在家养老吧。

朱元璋想的就不一样了,他认为刘伯温之所以不犯错,只因为在京城有那么多眼线盯着他,他不敢作乱,这次告老还乡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幺蛾子。于是他表面一阵惋惜,同意他回老家,背地里还是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刘伯温也还算争气,偏就一丁点的错也不犯,安安稳稳规规矩矩的,你能把我怎么样吧。朱元璋盯了这么久也打算放弃了,皇上不急太监急,这丞相又来出风头了。


胡惟庸把朱元璋的心思都看在眼里,心想你要是不方便做那就我来担这个罪吧。于是就编造罪名,强行给刘伯温定了罪,不仅如此,还让他面经圣上,谢圣上不杀之恩。刘伯温给气的,到了京城人就倒下了,这还逃不过被杀的结局,胡惟庸戴着望病的名义,把毒药给他端来了,这毒不能马上置人于死地,但人喝下就活不了几天。

刘伯温以为自己逃过了,但回了乡没几日就死了,说到底这胡惟庸还是通过揣摩圣意才杀的刘伯温,要是朱元璋没有那个意思,胡惟庸也不敢擅自做主,毒杀刘伯温。


说起来,这谋略过人的刘伯温,成在谋略,败在谋略,要不是自己谋略过人也做不了朱元璋的功臣,要不是自己谋略过人也做不了朱元璋的眼中钉。


白话历史君


朱元璋和刘伯温在一起打天下的时候属于英雄惜英雄,刘伯温也是个大能人,朱元璋想到的事情他想到了,朱元璋没想到的事情他也想到了,这让朱元璋很是忌惮刘伯温,但是从根本上还是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斗争才有了朱元璋非杀他不了的理由。



喜欢明史的都应该知道,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大部分都是淮西将领,李善长,汤合,常遇春,徐达,蓝玉,李文忠,邓愈等,除了李善长都是能征善战的厉害角色,明朝建国以后朱元璋分封六公都是淮西子弟,而且还封李善长为明朝开国丞相,六公之首也是李善长,淮西集团也就以李善长为首,而刘伯温只被封了诚意伯,还是伯爵里面俸禄最低,的,李善长的俸禄是刘伯温的几十倍,相反朱元璋并没有让淮西集团做大的意思,封刘伯温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对刘伯温也是大力提携,至此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和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开始了正面的交锋,当他看到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反而像局外人一样等着看好戏。

李善长有个心腹叫李斌犯了罪,刘伯温也以这件事向李善长发难并把事情也向朱元璋报告了,李善长就向刘伯温求情,并说京城好长时间都没有下雨了不宜杀人,刘伯温就说杀了李斌天就下雨了,虽然说刘伯温通晓天文地理到也有算错的时候,杀了李斌以后也没有下雨,李善长就向朱元璋打小报告说,京城好长时间没有下雨,他还要杀人这下惹怒了上天不下雨了,朱元璋对刘伯温也颇有微词,后来以刘伯温为首的言官集团也向朱元璋说一些李善长的坏话,一次两次朱元璋也没往心里去,后来越看李善长越不顺眼。罢免了李善长的丞相,朱元璋就召见刘伯温问丞相的人选,第一个提到了刘伯温的门生杨宪,刘伯温反驳,提到胡惟庸刘伯温支持,最后朱元璋说其实我想让你做丞相,刘伯温是个文人,也就有文人那些毛病,我知道我自己是丞相的最佳人选,但是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看见什么说什么,容易得罪人,你让我做丞相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我也就直接说了,朱元璋从这里就对刘伯温厌恶了。


最后刘伯温实在是在京城待不下去了就请求朱元璋让他告老还乡,朱元璋也就批准了,但是淮西集团李善长胡惟庸不想放过他,编造谣言在朱元璋跟前说刘伯温的不是,刘伯温看着实在没办法就想着朱元璋对我这么不放心我还不如就在他眼皮子底下,至少能保住性命,但是这次他想错了,有次他得病了,朱元璋专门派胡惟庸带着医生去给刘伯温看病,没过几天刘伯温就死了,后来胡惟庸案逼死刘伯温也成了胡惟庸铁定的案子,那些医生也指认是胡惟庸指使他们给刘伯温下毒的,但是作为朱元璋他不可能不知道胡惟庸和刘伯温是死对头,反而让胡惟庸去给刘伯温看病,这其中的问题想必大家都能看出来吧。


给我小惊喜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提起朱元璋,十有八九会把他和屠杀功臣联系在一起。

朱元璋杀功臣是铁板钉钉的事实,谁也无法洗白,但我们不能因为朱元璋杀功臣的“劣迹”,就把所有功臣的死全都让他背锅,比如说刘伯温,根本不是朱元璋的锅。

朱元璋没有诛杀刘伯温的必要

刘伯温本是元朝官员,后不堪元朝暴政,归隐田园,朱元璋听说他的大名,派人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刘伯温自追随朱元璋后,便为大明出谋划策,尽心竭力,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和器重,把刘伯温比喻成“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大加褒奖。

朱元璋取得天下后,刘伯温以辅佐之功,仅被封为伯爵,次于公爵、侯爵,这跟刘伯温不是朱元璋的嫡系,半路加入的经历有关,但刘伯温一向淡泊名利,对此并不介怀。面对朝廷高层的争权夺利,刘伯温尽量回避,反而在次年便告老还乡,远离政治漩涡。所谓“淮西党”和“浙东党”的明争暗斗,刘伯温很少参与其中,何况浙东党也不是淮西派的对手。

刘伯温无党无私,又淡泊名利,他告老还乡后每天喝酒下棋,口不言功,当时已经60岁。对这样一个低调、老实,没有个人势力又没有野心的老人,朱元璋完全没有必要下杀手。

刘伯温之死很可能是胡惟庸手笔

刘伯温和胡惟庸的私怨,应该是起源于一段君臣对话。李善长辞职后,朱元璋曾就丞相人选征求刘伯温的意见,连续问了杨宪、汪广洋等几个人,刘伯温都说不合适。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

刘伯温说:“宰相好比驾车,不小心的话就就会翻车,我怕胡惟庸把车开翻了。”

当刘伯温的这句话传到胡惟庸的耳朵里,他本来就是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刘伯温自此成为他的眼中钉,尽管刘伯温已告老还乡,胡惟庸还是找了一个借口成功攻击刘伯温,把刘伯温牵扯进来。

刘伯温不得不再度进京,上书待罪并留在京城。到洪武八年时,刘伯温患病,朱元璋派已是丞相的胡惟庸前去慰问,胡惟庸让御医给刘伯温开了药方。

刘伯温按方抓药服用,结果病情反而更重,朱元璋只好派人护送刘伯温回老家。

刘伯温自知病入膏肓,命不久矣,留下遗言后不久便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

后来胡惟庸的同党涂节告发胡惟庸谋反,称胡惟庸毒死刘伯温,这便是刘伯温被毒死的正史记载。后人认为,如果胡惟庸毒死刘伯温属实,那么必定是受朱元璋指使。这样一来,朱元璋便成为毒死刘伯温的幕后元凶了。

但作者认为朱元璋应该没有授意胡惟庸毒死刘伯温,因为刘伯温当时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且有病在身,就算不杀也活不了几年,也就是说朱元璋缺乏杀害刘伯温的动机,朱元璋一定程度是替胡惟庸背锅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答:所谓“朱元璋要杀开国功臣刘伯温”只是阴谋者论断、小说家言。

按照阴谋论者的说法,刘伯温是个谋比张子房,智压诸葛亮的能人大牛,既能兴人国、亦能覆人国,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子孙坐稳龙廷,就狠心把他杀害,免除后患。

在民间传说里,“火烧庆功楼”、“烧鹅杀徐达”等等骇人听闻的奇闻怪谈就是这么来的。

事实上,刘伯温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真没有多重要。

我们用事实来说话好了。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最初所拟名单里并没有刘伯温的名字。

封赏结束后,过了二十天,朱元璋觉得工作有遗漏了,匆匆补封了两名位列于公、侯之下的三等伯,刘伯温才得以排在了被封功臣中的最后一名:诚意伯。

这一年,刘伯温已经六十岁,跟了朱元璋十年,这不容易才混到这么个象征性爵位,业绩应该不是太出色。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在之后的一次祭奠孔子活动上,朱元璋没有安排刘伯温参加。刘伯温却在活动仪式结束后,站在了领受祭肉的行列。

朱元璋当场发话:你刘伯温不是在学圣人之道吗?你都没参加祭奠,却来要享受祭品,学礼学到哪里去了?

末了,朱元璋还下令停发其一个月俸禄。

刘伯温斯文扫地,颜面无存,于洪武四年(1371)以病老致仕,归乡隐居。

浙、闽交界有一个名叫谈洋的小地方,经常有走私盐贩聚集,治安不好。

退休后的刘伯温闲不住,觉得应该在青田设立谈洋巡检司,让长子刘琏上奏其事。

以左丞相掌管中书省事务的胡惟庸是刘伯温曾经的政敌,其抓住机会,指使刑部尚书吴云弹刻刘伯温,说:“谈洋这个地方踞山临海,有王气,刘伯温想占来作自己的墓地,百姓不同意,他便请求设立巡检司来驱赶百姓。”

胡惟庸这一诬陷,上纲上线。

刘伯温赶紧入朝当面向朱元璋交待问题。

朱元璋见了刘伯温的衰样,也没怎么为难他,反倒多番慰藉。

刘伯温就没有急着返乡,在京师住了下来。

洪武八年新年,刘伯温体感不适,却仍和京官参加元旦的早朝,并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

正月下旬,刘伯温感风寒,病重,卧床不起。

胡惟庸不知是过意不去,还是不安好心,送来医生诊治。

刘伯温服过药后,却感觉病情加剧。

三月下旬,刘伯温病情恶化,朱元璋于是颁发《赐归老青田》诏书赐归田里。

诏书中,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功过进行了一次总结,并特别强调自己对刘伯温的一切安排和处置都是符合“国之大体”的。

洪武八年(1575)四月十六日,刘伯温卒于家中。

从刘伯温的死亡过程来看,说他是善终乡里也是成立的,何来朱元璋杀害之说?

但是,阴谋论者咬定,刘伯温是胡惟庸派来的医生下毒药毒死的,进而又说,胡惟庸派医生下毒,幕后主使就是朱元璋——这真是脑洞大开!

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刘伯温已经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而且是多病多悉的身体,又手无寸权寸柄,患此重病,就算延医求药,也是去日无多,朱元璋和胡惟庸何必要多此一举要下毒杀人以授人口舌?!

最后补一笔,刘伯温的名声在后世如此隆厚,主要是其子孙的高超运作。


首先,刘伯温次子刘璟早早就在老家青田县城的一座道观里为老爸建立了祠堂,为此捐出了115石的田租。

弘治十五年(1502),刘伯温九世孙刘瑜又动用重金,通过好友给事中吴仕伟向明孝宗请求重建刘基祠堂于处州府城。此举当时虽未获准,但朝廷却同意将原有祠堂按建制扩建成庙,并御赐给“诚意伯刘公庙”一块“翊运祀碑”,还诏授刘瑜为处州卫世袭指挥使。

由“祠”改“庙”,并且是统治阶级的行为,意义非同小可,刘伯温从此一跃而成为当地神祗。

到了正德九年(1514),刘氏后裔又依靠广泛的人脉,把祖先运作成了“太师”,谥号文成。

当时朝廷对刘伯温的赞誉之辞为:“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好家伙,在朱元璋封功臣中排名在第三十七位的刘伯温竟然成了“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到了嘉靖十年(1531),刘伯温的同乡、刑部郎中李瑜向当时的世宗朱厚熜上疏,说刘伯温应当陪着太祖朱元璋享受祭祀,他的子孙也应该像中山王徐达的后代一样世袭爵位。

此议很快得到了嘉靖朝君臣的同意。

在此基础上,成书于嘉靖年间的演义小说《英烈传》又加了一把火,把刘伯温塑造成一位能呼风唤雨、料事如神的神算军师。

关于刘伯温事迹的造假神化,到了明末,谈迁、许重熙等人觉得太过、太火,曾提出过种种批驳。

近代历史专家,曾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的杨讷也著作有《刘基事迹考述》,对神化刘伯温事迹一一作出考辨。

一句话,刘伯温,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朱元璋没有非要杀刘伯温的理由。

事实上,刘伯温也不是朱元璋杀害的。

  


覃仕勇说史


朱元璋想要责罚李善长,刘伯温就劝说:他虽然有过错,但是有很大的功劳,威望也高,诸将的调和得靠他。朱元璋说:李善长不是一直跟你有矛盾吗?而且三番两次想要害你,你怎么还为他说好话呢?我想让你担任丞相。

刘伯温说:这万万不可,丞相就像朝廷的栋梁,一定得巨木才行,如果换上比较细小的,那么房屋是会倒塌的,我跟李善长没法比的。

后来,李善长辞官回乡,朱元璋想任命杨宪为丞相,而杨宪与刘伯温的关系很好,刘伯温却极力的反对,刘伯温说:杨宪虽然有当丞相的能力,但是他没有做丞相的度量。做丞相之人,内心要像水一样平静,处事得公正公道,杨宪做不到。

朱元璋又问汪广洋怎么样,刘伯温说:汪广洋的气量比杨宪还小,更不合适。朱元璋又问胡惟庸怎么样,刘伯温说:丞相好像是驾车的马,我很担心他会将马车给弄翻了。朱元璋又说:那我还是觉得你最合适了。

刘伯温说:我完全不行,我这个人眼里容不下沙子,而且不喜欢比较繁杂的政务,如果让我勉强做这个位置,肯定不会让您满意的,大明天下人才那么多,只要您用心留意即可,但刚才的那几个确实不大合适。

洪武八年正月,刘伯温得了风寒,朱元璋就让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看望,太医给刘伯温开了药,刘伯温照单吃了一个月,非但没有变好,但感觉肚子里面像有石头一样,十分痛苦。

二月,刘伯温抱病去见朱元璋,跟朱元璋说是胡惟庸带着太医去探望他,但是他吃了太医开的药之后更加的不适,朱元璋听了之后,没有什么表示,只说要宽心养病,四月,刘伯温病逝,终年六十五岁。

虽然后面胡惟庸案里,认定刘伯温是被胡惟庸害死的,但是从给刘伯温开药的太医,还有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来看,再加上胡惟庸也不至于如此明目张胆的,确实十分的蹊跷,所以有些史学家认为,这个太医是奉朱元璋的旨意的。


历史简单说


刘伯温,浙江青田人,他精通天文,历史、兵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简直是个神人,是朱元璋夺天下、建明朝的第一谋士,明朝开国元勋。这么有本事,功德无量的超级功臣,朱元璋为什么就容不下他呢? 朱元璋的乡土观念很浓,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将领大部分都是他的老乡淮西人,明朝建立后,加官进爵,论功行赏最多的也是淮西人,而刘伯温是浙东人,是外乡人,不入主流,受排挤,也因此淮西派与浙东派矛盾重重,派系斗争日益公开化。


刘伯温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朱元璋想不到的事情,刘伯温也能想得到,许多事情都考虑在朱元璋之前,而且对事情的判断力都比朱元璋准确。恰好朱元璋又是个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把一个事事比他强的刘伯温长期留在身边,就像一颗未爆弹,他怎能放得下心,要是哪天刘伯温将他的谋略用在谋反上,那岂不要了朱元璋的命。与其后患无穷,不如先发制人,要先下手为强,除掉而后快。而刘伯温口直心快,有时口无遮拦,言多必失,朱元璋经过几次试探刘伯温,最终动了杀他的决心。


刘伯温有功不贪名利,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不居功自傲,适时急流勇退,被传为佳话,在民间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通天下刘伯温”,把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是对刘伯温莫大的肯定,只可惜,好人命短,生不逢时,时不再来呀。


遗产君


一直以来,人们都喜欢拿诸葛亮和刘伯温来作对比。两人都是足智多谋,登高望远的智者。古谚云: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才智,两人或许不相上下;论成就,刘伯温则远在诸葛亮之上;诸葛亮襄助刘备西取巴蜀,三分天下得其一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全取天下,一举奠定大明后世两百多年基业长青。若论军事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他助朱元璋仅用8年便驱逐蒙元,扫灭群雄,底定天下;论治国理政才干,刘伯温不输张良,大明之所以有276年的国祚,刘伯温居功至伟......

刘伯温博通经史,尤善象纬之学。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而名扬天下。他智虑深远,有人所难及的分析判断能力,被后世誉为诸葛亮、魏征再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明史》记载,刘伯温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就递给朱一份《治国十八策》,朱元璋一看,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大有醍醐灌顶之感。这《治国十八策》,好比诸葛亮的《隆中对》,让朱元璋目标明确,不再迷茫。此后,朱元璋东征西伐、治国理政、招贤纳士、驾驭臣下都按照此策的套路来行事,从未超出此书的范围。

每遇大小战事,或战况紧急委决不下时,朱元璋便召刘伯温暗室密谋。激战鄱阳湖、围攻苏州城,刘伯温运筹帷幄,统领全局,一次次帮助朱元璋以弱胜强,大获全胜。每一次攸关生死存亡的大战役都像一盘棋局,在刘伯温这位博弈高手的指令下一步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刘伯温的布局与指导下, 出身卑微、起自蓬蒿的朱元璋才得以登基称帝。

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全面采纳了刘伯温在《十八策》中制定的有关政治、军事、经济、律法、吏治、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在皇帝的位置上干得游刃有余,开创了大明王朝的两百多年基业。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先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后授弘文馆学士,封诚义伯。和那些被封侯赐爵的功臣比,一个“诚义伯”的封号显然配不上刘伯温为大明立下的卓越功勋。主要是因为他为人谦逊低调,淡泊名利,从不居功自傲 。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刘基不以功臣自居,一再谦让,不仅官爵比其他功臣低,食邑、俸禄也比别人少得多。由于他性格刚直,嫉恶如仇,不久就遭到了丞相李善长、胡惟庸等淮西集团旧人的忌恨,这些人在背后不断攻讦他,遂逐渐失去了朱皇帝的信任。洪武四年(1371年),心灰意冷的刘伯温告老还乡,退出了暗流汹涌的政治舞台,时年61岁。

刘伯温回乡(浙江青田)后,每日饮酒、赋诗、弈棋自娱,绝口不谈政事,言行异常谨慎,但仍遭丞相胡惟庸的暗算。胡惟庸唆使他人诬陷刘在家乡强占有“帝王气”的坟地,引起朱元璋的疑忌,遂被削夺了俸禄,致使刘伯温忧心忡忡,引咎赴京,以消除元璋疑虑,此后再也不敢返乡。后来他抑郁成疾,胡惟庸假装关心,派太医前来诊疗,谁知他吃了太医开的药后,病情反而加重,朱元璋知道后派人护送他回家。不久,他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 刘伯温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终年65岁。

以上说法,是正史所载。关于刘伯温的死,民间始终相信他是被朱元璋逼死的。据说朱元璋是得到了刘伯温的鼎力相助这才得到蒙元天下的,登基称帝后,对刘伯温逐渐有了猜忌之心。刘伯温前知500年,后知500年,这样的人活着对朱家江山绝非好事。于是朱元璋便指使胡惟庸不断找茬,最终害死了骨鲠之臣刘伯温。

当然,以上只是野史记载或民间传闻,只能作为一种补充,那么历史上刘伯温到底是怎样死的呢?

一直以来,关于刘伯温之死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刘伯温确实是胡惟庸害死的,是胡下的毒。后来,胡惟庸案发,是因为有人告密,说胡惟庸阴欲谋反,那人还在告密信中罗列了胡的种种不法勾当,其中一条最触目惊心的证据就是胡惟庸毒害了刘伯温。胡惟庸被诛杀后,这封告密信的主人现了真身,原来是胡惟庸身边的一名心腹。但也有人认为,胡惟庸并未谋杀刘伯温。至于告密信,或许是栽赃陷害,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常有的事。另一种意见认为,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谋杀了刘伯温。因为1375年时,刘伯温忧郁害病,胡惟庸带御医去探视他,其实是朱元璋命令他去的。或许朱元璋让他不知不觉的借治病除掉刘伯温。还有学者认为,刘伯温是正常死亡,没有人害他。刘伯温身体一贯不好,年老后更是多愁多病,肝肺都有病变,他的死是正常病故。因为历史记载含混莫名,刘伯温的死因一直是个谜。个人更倾向于被朱元璋所害,朱元璋开基后为子孙“削棘”大肆屠戮功臣,通过胡惟庸、蓝玉、郭桓、空印案先后屠杀了十余万人,大明庙堂竟为之一空,他岂能轻易饶过堪称“ 雄才伟略,国士无双”的刘伯温呢?


铁马冰河wu


刘伯温既不是朱元璋杀的,也不是胡惟庸杀的。当然,后世传扬的朱元璋杀刘伯温的说法,其真实意思是“朱元璋指使胡惟庸毒杀刘伯温”。换言之,这两种说法殊途同归,最后都是胡惟庸下的毒手,它们的区别就在于朱元璋有无杀害刘伯温的主观意图。

这两种说法显然缺乏基本的常识。根据宋濂的回忆,刘伯温于洪武八年(1375年)二月三日离开南京回乡,彼时他已经患上“霜露之疾”;刘伯温死于四月十六日,据离京日期有73天的时间。所有指控胡惟庸毒杀刘伯温的历史材料,都认为下毒时间是在正月。

请问有哪一种毒药能让人存活七十多天呢?答案当然是没有的。相对而言,宋濂的“霜露之疾”说法更具可信性。

由此可见,刘伯温被朱元璋所杀的说法在事实上是不成立的。只是由于朱元璋厌恶胡惟庸,要分化宰相的权力,所以搞出胡惟庸大案;至于毒杀刘伯温一节,正是这场冤案的“罪证”。但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给胡惟庸罗织的罪名,却最终反噬到了他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与刘伯温的君臣关系非常淡漠。刘伯温之所以遭到朱元璋的冷待,原因在于他有出仕元朝的黑历史。刘伯温于至顺四年(1333年)九月考中元朝进士,并于至元十六年(1336年)出任江西瑞州路高安县县丞。这一政治发际的背景,使刘伯温在明初遭到政治冷遇。

例如,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十五日,李文忠取得征讨北元的大捷,凯旋而归时,百官要齐集于奉天门拜贺。然而,朱元璋竟然下令,“凡北方捷至,常试元者不许称贺”,这就使刘伯温等人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

在这种政治气氛下,刘伯温被迫退出朝廷是必然的结果。


HuiNanHistory


朱元璋并没有直接杀死刘伯温,但刘伯温之死确实和朱元璋有莫大的干系,为什么呢?

明朝建立,天下稳固之后,曾经那个与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刘伯温已经失去用武之地,有些人可以共苦难但不可共富贵这点范蠡曾对文种说过,作为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许当时不能理解或者不想相信这句话,但随着天下稳固之后朱元璋的种种做法,让刘伯温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

比如刘伯温晚年偶感风寒,这时他的政敌胡惟庸带着御医前来给刘伯温诊断,胡惟庸刘伯温是信不过的,但御医不是一般人能指派的动的,刘伯温默认是皇帝对他的格外关爱,谁知御医的药也不靠谱,刘伯温吃后病情加重。对此刘伯温向朱元璋表达了自己的疑惑,结果朱元璋听完之后,只说了一些不咸不淡的宽慰话。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从朱元璋这次的表情中再加上其他一些功臣的遭遇让他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自己已是多余,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己也逃脱不了这个轮回。现在朱元璋碍于情面念及旧情没有直接处死自己,若是自己不知好歹,不知进退,可能就要祸及家人了,因此为了家人考虑,刘伯温知道自己该上路了。

回去之后,刘伯温不再治病而是默默地等死,结果真如他所料,他死之后,朱元璋再没有追究他的家人,所以说刘伯温虽不是朱元璋直接杀死的,但刘伯温之死确实是朱元璋造成的。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朱元璋毒死刘伯温,有待考证。

关于刘伯温之死,存在三种说法:一是胡惟庸毒死,一是朱元璋害死,一是病逝。

不管是胡惟庸毒死,还是朱元璋害死,必然都与朱元璋脱不了干系。因为刘伯温懂医术,只能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如果真是朱元璋要刘伯温死,那刘伯温必然心里是清楚的。可问题来了,刘伯温抱病觐见朱元璋时,婉转向朱元璋表示服用御药不适的情况,换言之,如果刘伯温知道朱元璋要他死,但他也没必要把此事告诉朱元璋。

根据推测,刘伯温“以馋死”的可能性大。

刘伯温被胡惟庸所陷害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刘伯温本来就体弱多病,如此一来,病情加重,归家居一月而卒。

刘伯温病重之时,胡惟庸已经大权在握,刘伯温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当然,朱元璋对刘伯温儿子说,刘伯温乃胡惟庸所害,是为了胡惟庸案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