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这可能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果,在刚过去的五一档期中,有一部影片靠着超硬的口碑,打败了多部明星、制作、话题都远超于它的电影。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它就是来自黎巴嫩的电影《何以为家》。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豆瓣评分8.9,比《复联4》都要高。

影片以一段惨痛的经历,重新将"原生家庭之殇"摆在眼前。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就足以吸引眼球:"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电影中呈现的环境可谓混乱不堪:生育七八个孩子,然后因为养不起他们而抛弃他们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甚至有大部分把此作为自己的摇钱树。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与这样的人相比,男孩赞恩无疑是一个极为清醒的角色,可以说是清醒到不真实。电影以赞恩的视角展开,观众就很自然的把自己代入到他的身份。

所以,当赞恩的父母做出种种荒诞的事情的时候,大多数人不经意间就会产生强烈的同情心与愤怒感。这是一个巧妙的安排,一来有利于赞恩这一角色的塑造,无论是离家出走的无奈还是独自生活的挣扎,观众都可以很轻松的了解到他的心理变化及情绪反应;二来放大了情感表达的效果,对观众产生共鸣起到了助力。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电影采用双线叙事,赞恩的经历是以回忆的方式呈现,主线是一场法庭戏,即前文所述:"我要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的法庭戏。法庭往往与"公正"、"无私"相联系,有了这样的属性,法庭戏则是强迫观众从之前强烈的情感中抽离出来,以一个更为客观的视点来看待问题。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除此以外,法庭戏也使得故事的脉络更为清晰。男孩在法庭上的每一句话都有过去的经历与之对应,电影利用平行蒙太奇把我们生活中无法觉察到的事与事的相互联系直接展示,所带来的效果可想而知。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赞恩的主观视角+法庭戏,无形中给观众提供了一个"上帝视角",或者说,从一开始就把观众放在了一个道德的至高点上。所以,我们对电影中的社会乱象展开批判、对男孩的经历感到同情,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底气十足。当然,这样的认识都是基于电影的特殊性,倘若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呢?是否能做到赞恩那样清醒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赞恩的妹妹未满成年,即被父母强迫嫁人,以换取生存所需的物资。妹妹在与丈夫性交的过程中不幸死去。当法官问到这一点时,妹妹的丈夫说:"我从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因为我的母亲、我的继母都是在这个年龄干了这样的事。"这句台词引起我的注意,环境,或者说亲朋好友的作为,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会大到怎样一个程度?以至于如此荒诞的行为都会"从未觉得不妥"。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个人是家庭的组成单位,而家庭又是社会的组成单位。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互相影响。

而电影关于社会问题的探讨还只是停留在表面,这也是剧作上的偏颇之处:大篇幅的以男孩角度思考问题,大量的煽情戏码的确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可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妨碍了对于社会问题的思索,譬如贯穿全片抛家弃子、黑市交易以及出入境管理,它们是如何产生,为何兴盛,个体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电影并没有进行更深一层次的解读,只是铺陈式的将它们展现出来。

个体的行为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讲述个体行为时,对环境的描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这样的结构安排也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在被赞恩的经历赚足眼泪之后,自然会减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总体来看,《何以为家》仍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尖锐的题材和强烈的情感表达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在拍摄手法上来说,《何以为家》中某些片段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力求真实感。同时,片中也大量运用了手持摄影,剧烈晃动的镜头下,原本动荡不安的社会和人物起起伏伏的心理状态让观众在荧幕前更加不安。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何以为家》是黎巴嫩导演娜汀•拉巴基的作品,入围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第9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片中的小男孩赞恩的扮演者赞恩·阿尔·拉菲亚是一位来自难民营的孩子,也即是说,他的经历和片中赞恩的经历有着很大的相似度。拍摄《何以为家》期间,他12岁,并不识字。 电影在国际范围获得认可后,他得以与全家迁往挪威并在那里接受学校教育。本色出演的孩子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片尾的一笑不知让多少人动容。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的主席朱丽叶•比诺什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需要艺术家帮我们理解历史与情感,电影艺术可以转变思想和生活。"原生家庭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受到负面影响时,是选择自我和解,还是《何以为家》这样决裂,取决于你自己。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凭什么要原谅原生家庭之痛,《何以为家》打脸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