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罗静司长:创新经营实现艺拍高质量发展


国家文物局罗静司长:创新经营实现艺拍高质量发展


4月12日,2019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年会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发表了演讲,就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国家文物局罗静司长:创新经营实现艺拍高质量发展

▲ 罗静 图片来源:苏宁环球摄 中拍协发


推动价值再创 实现高质发展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在中国近代拍卖业的发源地上海,我们迎来了2019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我代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向峰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中拍协、艺委会和多年来支持社会文物管理工作的各位与会代表表示感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在经历了初创、发展后,目前正处在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再创价值”,这是一个契合时代的选题。下面,我将围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优化营商环境谈一些认识。


通过创新经营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回顾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走过的历程,每次市场波动,都在引导我们深刻思考,激励我们通过创新经营实现自我突破,都在为下一次的跃升积蓄力量。

如何在转型期通过创新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价值再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我理解的创新经营,至少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创新经营理念。理念创新是抛掉包袱、解放思想的先决条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化正深刻影响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未来的总体格局。境外企业涉足国内市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商业竞争环境及行业生态。通过一些企业近几年主动走出去,在香港市场历练的经验来看,与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著名拍卖企业相比,我们无论在商业服务的精细化、业务团队的专业化,还是对新拍品消费市场的培育方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我们要在经营理念上进行自我重塑,增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视野下广泛参与市场竞争、资源竞争、人才竞争的能力,踏实做事打造百年老店、苦练内功提高专业化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塑造品牌形象,真正将自己做大做强。

(二)创新经营模式。模式创新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优化,文物艺术品拍卖作为引领消费时尚的高端商业领域,对上下游产业的整合能力在迅速增强。与拍卖相关的金融、保险、互联网、大数据、印刷、会展、物流等行业不断聚集,一条以文物艺术品拍卖为核心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这不仅保障了拍卖经营的高效便捷,也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网上拍卖、会展经营等新经营模式变得触手可及。一些企业的拍卖活动已经与展览或讲座有机融合,通过向公众传播收藏鉴赏知识、提供文化服务,将单一的拍卖发展成了一场文化盛宴。这些都是对传统经营模式的创新。今天,我高兴地看到来自相关行业的代表参加此次年会,与拍卖企业一起共创美好明天。

(三)创新技术应用。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信息化基础建设及大数据产业规模都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又适时出台了推进新技术在商业领域应用的一系列引导性政策。文物艺术品拍卖这一从蒸汽机时代一路走来的“古老”行业,将在新技术革命的春天里焕发出新的活力。我们要有勇于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魄力,紧跟时代与技术的脚步,充分利用我国优势科技。如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消费行为分析,开展精准营销,快速补齐服务专业化短板;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拍卖,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提高网络客户的现场感,快速扩展经营空间等。新技术向所有人敞开大门,先行者将获得引领优势。


国家文物局罗静司长:创新经营实现艺拍高质量发展

▲ 艺术品摆件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刘阳丹凤/摄

同时,在企业定位方面,我们也要勇于创新。文物艺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她承载文明、传承文化、维系精神。文物艺术品拍卖兼有商业盈利和文化传承传播的双重功能与属性。作为文化企业,我们要在经济效益之上树立更高层次的追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向社会提供展览、讲座、鉴定咨询等文化服务,宣传文物收藏鉴赏知识,引领社会文化时尚、塑造民族文化自信;通过完善经营规范、承诺诚信拍卖、举办保真专场、拒绝非法文物交易等,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体现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信心建设

中国的文物拍卖市场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一个关键时期,当时面对社会各界对文物拍卖活动的争议,国家文物局以改革的担当和勇气给予了坚定的支持,直接促成了破冰首拍。二十多年来,国家文物局一直为文物拍卖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而不懈努力。今天到会的很多企业,都是这一历史的亲历者。时至今天,鼓励支持文物拍卖市场健康发展,在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整体布局中,仍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国家文物局通过开展广泛的走访调研,对制约民间收藏的瓶颈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促进文物拍卖市场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去年,我们在江苏省启动了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开始了对以登记交易为中心的文物流通领域管理和服务新模式的探索。在今后一段时期,国家文物局将做好以下工作,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提振消费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文物局罗静司长:创新经营实现艺拍高质量发展

▲ 国家文物局2018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开展文物登记交易制度试点


(一)深化审批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国家文物局将在落实好下放审批权、减少审批环节、便利企业申报,简化审核备案程序的基础上,研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积极推广网上行政审批、精简审批材料、公示服务指南、开展协同监管、将许可证审批时限压缩三分之一,推动构建规范、便捷、高效、公开、联动的行政审批制度,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目前,我们在江苏省启动的文物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就是通过搭建管理和服务功能兼容的文物流通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文物拍卖标的登记交易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优化文物标的登记交易流程,简化文物拍卖标的许可报审要件,提高审批效率,实现登记可交易文物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开放性和可控性,并与文物经营资质许可、文物购销经营活动备案、禁止交易文物判定和文物市场风险警示等工作形成制度衔接,优化文物经营主体营商环境的一次系统尝试。

(二)加强部门协调,营造发展空间。国家文物局将会同商务、海关等部门,在自由贸易区、综合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域,为企业开展文物艺术品展示、交易提供更多便利服务;积极与林草部门协商,争取象牙文物等与濒危动植物种相关文物的特殊流通政策,拓展企业经营门类。

(三)维护市场环境,推动持续发展。近期,一些非法企业打着文物拍卖的幌子,通过假鉴定假拍卖从事诈骗活动,影响了行业社会形象;个别拍卖企业因自身专业鉴定能力不足或诚信守法意识缺失,知假卖假,甚至从事盗窃盗掘走私文物销赃经营,损害了行业整体利益。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会同执法部门,从落实执法责任、完善信用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努力营造诚实守信、气正风清的国内文物拍卖市场环境;还将矢志不渝地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推动构建国际文物艺术品市场道德秩序,为企业在国内国际的经营保驾护航。


国家文物局罗静司长:创新经营实现艺拍高质量发展

▲ 安迪沃霍尔代表作 中国经济网资料图 陈铭/摄

(四)健全诚信体系,助力信心建设。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是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真正价值所在,是实现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同时,诚信经营也是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建设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信用信息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构建全民守法、企业规范、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助力企业重塑消费者投资收藏信心。近年来,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发布了自律公约、制定了行业标准,此次又将发布拍卖标的信息说明指导规范,行业诚信建设成效显著。

朋友们,在改革开放大潮和市场风云变化中,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与文物行政部门间建立了相互尊重、高效沟通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当前行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期,文物行政部门将会更多地倾听企业诉求、倾听市场声音,为大家做好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环境。2019年,在这充满希望的春天里,让我们携手屹立在中国近代拍卖业的发源地上海,整理行装再出发!





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 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三大块业务:产权交易服务、版权交易服务、文化艺术品交易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