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渝|人民日報以“緩行慢旅 回味時光”為題,關注重慶輪渡纜車

美渝|人民日报以“缓行慢旅 回味时光”为题,关注重庆轮渡缆车

上山乘纜車、過江坐輪渡,這曾經是重慶市民的生活日常。隨著輕軌、大橋、私家車越來越多,舊時的交通方式逐漸銷聲匿跡。

近年來,在市民不斷呼籲和遊客需求變化的背景下,過江輪渡再次起航,纜車重新迎客。有重慶市民說,乘坐這些舊時的交通工具,不是為了快速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能擁有一段回味往事的慢旅,就像坐上一列時光列車,那些舊時光倏地閃現在眼前。

美渝|人民日报以“缓行慢旅 回味时光”为题,关注重庆轮渡缆车

圖為長壽纜車。劉贇 攝

過江輪渡 定位回憶的錨

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老歌的歌詞撥動了不少重慶市民的心絃。今年以來,重慶剛剛復航開通的“彈子石—朝天門”兩江輪渡火起來了,遊客排起百米長隊。

住在江邊城市,輪渡是很多老重慶的記憶,也是重慶特色的交通工具。在上世紀80年代,也就是輪渡最輝煌的時候,重慶市客輪公司共有近40艘輪渡,過江航線多達19條,平均每日客流量超過10萬人次。

隨著重慶主城區橋樑增加、軌道線網延伸,輪渡的客運壓力大幅度緩解,在隧道、大橋、地鐵、公交構成的城市立體交通網中,重慶輪渡多數已經不常運營。到2011年,重慶主城輪渡只剩下一條航線。

近兩年,隨著兩江遊的火爆,輪渡也開始朝著旅遊方向發展。很多外地遊客慕名而來,專程體驗坐“過河船”。此後,重慶朝天門到洋人街的觀光輪渡開通,傳統的輪渡船變成了上下層的觀光遊船。

外地遊客為“嚐鮮”,重慶市民要“懷舊”。“小時候,大家幾乎都坐過船。後來橋越修越多,船就越坐越少了。”55歲的市民鄧先生說,“我也快20年沒坐過河船了。”

如今的輪渡,比當年寬大舒適。扶老攜幼的市民每天都來不少。坐在船上,沐浴江風,長輩們總忍不住給孩子們“講講古”。鄧先生這次,就專程帶著孫兒來坐船。一起航,他就忍不住跟孫兒講起兒時過江的故事。

47歲的船長尹正航在船頭把舵。跟隨師傅跑船到現在,一晃已經30年。“沒想到還能有這一天,大家對輪渡的熱情又回來了。我們開船的,就喜歡這樣忙碌的日子。”尹正航說,單是“彈子石—朝天門”航線,最近每天乘船遊客都在5000人次左右。

汽笛聲中,又一列滿載的輪渡駛離碼頭。過去渡江過河的交通工具已成為市民拋下的錨,定位回憶,追尋過往。

長壽纜車 奔行鐵道上

憑水而興,依山而建,這是山城特色。從水畔的碼頭到山頂的家,交通是個問題。怎麼辦?重慶長壽區修了一列纜車。

它依山而建、靠纜繩牽引上下,穿行於山崖,交匯于山腰,是溝通長壽區河街與城內的主要交通工具。纜車線路全長282米,垂直高度達110米,這列於1964年建成通車的長壽纜車,至今已有55年的歷史,是目前國內軌道最長、坡度最陡、運行最久的地面客運纜車。

“那時候的長壽河街可是個水運大碼頭,人來人往,貨物交織。可要從河街去城內,必須‘爬坡上坎三道拐’。”市民鄒翔名說,纜車一開通就風靡全城,上行3分錢,下行2分錢,成為許多長壽人難以忘懷的回憶。

隨著交通條件改善,年運量高峰曾達980萬人次、日高峰曾超過3萬人次的纜車,因為乘客少、部分元件老化而停運。

雖然說當地人出行可以脫離纜車,但對這個陪伴幾代市民的老夥計,大家捨不得。許多群眾通過監督電話、網上投訴等方式,要求儘快修復纜車。

“纜車驅動輪出現裂紋和端面跳動等故障後,相關部門先後與纜車設計、生產、安裝企業接觸,探討技改方案。”當地幹部介紹說,纜車原設計標準和技術規範均已不符合現行標準,復原生產驅動輪無法通過國家安全檢測。同時,長壽纜車為單輪立式纜車,國內已無企業具有該尺寸生產許可證書。

多方聯繫多次遭拒。最終,中煤科工重慶設計院和四川一力安通索道工程公司具有資質,願意參與技改,並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機房設備整體技改方案。又經過兩年多改造,長壽纜車終於通過了層層驗收。

去年10月,纜車重新回到大家的生活,乘坐量對比停運前不降反增,國慶7天就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

“重新開放第一天,我就回去坐了。特別激動。”長壽市民羅先生說,新的纜車,風景更好。奔行在舊日的鐵道上,看著窗外熟悉的風景,羅先生說:“想起了好多好多小時候的事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