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西晋,青瓷对书俑。1958年长沙金盆岭出土。俑头戴进贤冠,身着交领长袍,应为笔吏。中间置书案,案上放有笔架、长方形砚、小提箱。一人执笔在木牍上书写,另一人手执一板,上置简册,若有所语。手执毛笔及笔架上的两支笔,笔杆顶端皆呈尖状,也可作发簪,便于随时取用。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本图片来自于网络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数百件侍俑,他们所着衣服均系彩绘,交领右衽,广袖曲裾长袍,袍缘饰以黑地红花织锦,袍面则为华丽的彩色菱纹和云纹。这些木俑是研究汉代衣饰的重要参考。图片所见为女佣,其两手垂拱于袖中,于头顶作发髻,髻顶均插一根长5厘米至7厘米的竹签,竹签顶端有不同式样。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商代人面铜方鼎,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展牌说,商、西周青铜器多以兽面为主体纹饰,而此鼎以人面为饰,结合人面两侧的角、爪,其形象被认为是传说中“有首无身”、贪吃的饕餮类怪神。腹内有“大禾”铭文,寓意祈祷谷物丰收。这种纹饰在全国商周青铜鼎中绝无仅有。

湖南省博物馆将其与“饕餮”联系在一起,实属不必。青铜器上被称为饕餮纹的花纹,与饕餮一点关系都没有,将其称为饕餮,那是战国乃至更以后的事情,他们已经搞不清商代青铜器纹饰是什么了,所以随口称之为饕餮。

我以为,目前能确认的只有:这个人面,是该政权所虚构的神的形象。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东汉,胡人形铜吊灯

在汉代,蜡烛还没有普及,所采用的绝大多数是油灯。汉代灯具有吊灯、行灯等多种,设计极其精巧,有的铜灯考虑到烟灰清洁,构造有纳烟管道,有的铜灯采用人或动物形象来进行造型,最著名的就是长信宫灯。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这一件藏品并非湖南省博物馆藏品,而是我在观看湖南省博物馆举行“东方既白”展览时所拍摄。

战国,2000年湖北荆州天星观2号墓出土。荆州博物馆藏。

新式便携酒具盒,盛放耳杯。盒身为四足蹲伏、双首连体的猪形,有人认为是神话动物“并封”的形象。两端握手呈猪嘴状,各有销栓固定,以便携行。至于究竟是不是神话动物并封,还是只是工匠为了便利而设计的造型,尚有待考察。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南朝,青瓷虎子。这种虎子,一般认为是亵器,即夜壶,是汉魏时期常见的随葬品。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商,铜鸮卣。这种造型的器物,我个人很怀疑是商代时候用于葬仪的,和妇好墓的鸮尊作用很可能是一样的。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这一位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男性高级侍俑,因为鞋底部刻有“冠人”二字,因此也被直接称为冠人俑。俑高76厘米,是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最高大的木俑之一,身着深蓝色菱纹罗琦袍,长可掩足,领、袖及衣襟皆锦缘。足穿男士圆头鞋,头戴长冠。按照汉代服饰制度,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戴长冠。由此推测,该俑可能是轪后家丞的替身。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神兽金饰(复制品),见于湖南省博物馆“东方既白”展览。原物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1957年陕西省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出土。

冠冕装饰,造型奇特。此器为花朵形底座,鹰喙兽身,大长角,立体圆雕,锤鍱成形,大角、尾和底座系焊接。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豕尊

,1981年湘潭九华出土,商代以豕为造型的酒尊仅此一件。重三十多公斤,可容酒13升。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可穿系绳索以抬运。口部两侧有獠牙,形似野公猪。器身有历代修复痕迹,应是长期使用的表现。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北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局部),绢本设色,现藏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以下湖南省博物馆介绍内容见于湖南省博物馆网站:

湖南省博物馆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文化强省建设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湖南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为了使这些文物瑰宝能在这座艺术殿堂得到充分展示,湘博人科学深入地挖掘文物的内涵,利用现代陈列艺术,精心打造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来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

如果文物会说话:湖南省博物馆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