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智慧交通趨向多元化發展

智慧交通是指依靠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多種信息技術彙集交通信息,經過實時的信息分析與處理後,最終形成的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

智慧交通是在智能交通的基礎上建立的,二者都是信息技術、傳感技術、通信技術等多種技術在交通領域應用的產物,主要側重於各類交通應用的信息化,除去採集和傳遞交通信息外,更關注於交通信息的分析和決策反應,此即智慧交通的"智慧"之處。

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智慧交通趨向多元化發展

多應用場景下的智慧交通建設

智慧交通按照應用場景劃分可大致歸為三類:城市軌道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與城市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是指採用軌道結構進行承重和導向的車輛運輸系統,主要以列車形式為主,目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制式主要包括地鐵、輕軌、單軌、市域快軌、現代有軌電車、磁懸浮交通以及APM。智慧交通在軌道交通方面的建設主要集中在對城市道路實施全面的監控,創建城市軌道交通綜合管理與服務系統。

城市道路交通是指負責各區域通達並與城市對市外交通相連的道路的總稱,主要以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為主。智慧交通在城市道路細分領域的建設主要集中在緩解交通擁堵,改善交通狀況,使得人、車、路、環境這四大因素協調運行,從而發揮城市交通的最大效能。

城市高速公路是指由政府統一編號標識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高等級公路,按管理和戰略意義分為國家高速公路和省級高速公路兩大類。智慧高速就是通過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逐步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監控體系、智能化的路網運行感知體系、實時的預報預警體系和高效的應急保障體系。

智慧交通的分類

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智慧交通趨向多元化發展

下游用戶對定製化服務及解決方案需求逐步增加

中國智慧交通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硬件製造商、芯片、電路製造商、軟件開發商;中游包括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營運服務商和諮詢服務商;下游主要為終端用戶。

中國智慧交通行業產業鏈

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智慧交通趨向多元化發展

· 產業鏈上游

在智慧城市產業的上游主要包括硬件製造商,芯片、電路集成製造商和軟件開發商。

硬件製造商主要分為通信設備製造商和其他硬件製造商。硬件設備是智慧交通的基礎,其中包含存儲及處理設備、感知和通訊設備等。就硬件設備製造而言,中國硬件製造業在創新能力與研發速度上與國外先進企業還存在較大差距。

在芯片及電路製造方面,主要包括邏輯設計、電路設計及圖形設計。目前中國芯片市場對國外市場依賴性較大,關鍵領域設計能力不足。

智慧交通產業鏈上游的軟件開發商包括數據提供商和算法提供商等。在數據提供商方面,智慧交通需要運用各類型傳感器零部件的參與,數據提供商提供以物聯網為基礎的綜合監控系統,協助獲取交通實時數據及信息,實現各數據採集及交通信息的互聯互通。由此,各類交通的運行監控、服務等都將產生海量的交通數據。而交通數據的採集基於數據提供商在基礎算法上進行優化從而形成獨有的算法技術的能力。在數據算法提供商方面,中國以往算法的基礎框架幾乎被國外企業壟斷,但近五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的不斷提升,中國國內也誕生了一批應用層面的計算機視覺算法供應商,如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因此,目前中國軟件開發相關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產業服務結構正在持續調整,產業鏈也正不斷趨於完善。

整體而言,由於中國在硬件設備、芯片技術、軟件開發技術上仍不夠成熟,使得硬件設備、芯片、軟件成本的變動或供應商價格的變動將直接影響中游企業經營成本。

· 產業鏈中游

產業鏈中游是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營運服務商、諮詢服務提供商。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是根據下游用戶的特定需求,為客戶提供架構設計服務,主要包含硬件和軟件的集成並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同時也負責後期系統的運維服務。基於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興起,中游營運服務商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可根據下游需求不斷完善與改進系統,例如為實現實時掌握物料、物資消耗信息的需求,武漢地鐵在其1號線中加入中興通訊的IPSA系統運用,完善了信息處理流程。這一系統建設提高了信息傳輸速度以及處理效率,能夠有效地促進下游資源管理。此外,隨著信息化以及智慧化建設的推進,產業中游的諮詢服務提供商增多,為下游客戶提供多樣化諮詢服務,主要包含仿真數據調研、精細化的交通運行評價、定製化的仿真服務等,助力下游用戶在智慧交通產品方案上更具有落地性和競爭性。整體而言,智慧交通建設逐步成熟,智慧交通下游用戶對個性化及解決方案的需求逐步增加。

· 產業鏈下游

產業鏈下游面對的主要為交通建設管理者和出行居民。交通建設管理者來自各地城市管理處、市政、交通、安全監控等部門。下游交通建設管理者完成行業標準和投資規模的制定,對智慧交通行業的發展起到主導作用。除管理者之外,出行居民是下游產業的重要參與者,出行居民的意見將直接決定下游建設需求。對於城市交通建設需求而言,出行的城市居民是交通建設管理者改進與建設的首要關注點。

智慧城市建設持續推動智慧交通發展

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良好,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同時,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共同推動了城市逐漸向智慧化方面演進。智慧城市的基本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礎、產業與經濟、人文與人力資源、公共管理與服務、環保與能源這五大子系統,其中智慧交通市是信息化基礎與公共管理與服務兩大模塊的重點內容。根據沙利文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中國公佈的智慧城市試點共計290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由2014年智慧城市的36,845.3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78,864.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1.0%。

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2014-2023年預測

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智慧交通趨向多元化發展

來源:fsTEAM軟件採編,沙利文數據中心編制

智慧城市的建設促進了智慧交通產品在各應用領域的拓展與融合,從原有的智能交通建設向智慧交通概念拓展推進建設,行業應用逐漸走向深度化、綜合化。智慧城市的建設,推進了智慧交通的發展,視頻監控系統的作用逐步向道路的流量監測、電子警察、智能識別等功能拓展。同時,視頻監控產品與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融合,與城市交通指揮調度應用平臺對接,利用交通信息化技術的採集和分析工具,為智慧交通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信息安全問題將成為智慧交通建設重點解決目標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得全球步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安全問題也逐漸得到國家、企業和個人的關注,信息安全的保護成為智慧交通發展建設中重要的關鍵因素。自中國提出發展智慧交通後,車輛零部件數據、車輛身份識別的數據、車輛GPS定位、道路交通線路等信息數據都被採集上傳到中國政府數據庫平臺,而這些數據涉及到個人的隱私、企業產品的數據、城市交通數據安全問題,解決這一系列信息安全問題是未來智慧交通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

未來智慧交通建設中,不僅將在雲端建立"安全雲",而且將制定和規範行業標準,從而進一步對信息數據實施網絡等級保護制度,推動大交通領域安全態勢的情報信息共享,加強行業大數據工作的建立分級及分類管理制度。目前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出"數據湖"概念,其核心是數據存儲的運用,具有存儲安全性高、存儲空間拓展靈活等特點。數據存儲之後,通過構建大數據分析平臺,進行數據挖掘,從而開放大數據應用。另一方面,智慧交通建設中需加大網絡安全技術研發投入,引進專業人才、加強人才培養,建設信息保護團隊,從各方面加強信息保護。

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智慧交通趨向多元化發展

沙利文全球合夥人、全球市場戰略規劃副總裁兼中華區總裁王昕博士指出,中國智慧交通建設由政府主導模式逐漸趨向多主體合作參與模式轉變,政府、科研企業、用戶之間將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動智慧交通的建設。科研企業作為重要主體將深入參與到智慧交通的建設與運營過程,用戶則可通過社交網絡等渠道向政府、服務企業提出對智慧交通建設的反饋意見。各個主體的協同合作將有利於提高智慧交通治理效率,未來中國智慧交通行業的參與主體將趨向多元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