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塵驟減 環丹更美!仁化:韶關國省道平交路口改造第一縣~

扬尘骤减 环丹更美!仁化:韶关国省道平交路口改造第一县~

今年1月,韶關市委對仁化縣環丹霞山建設提出開展國省道專項整治,切實做到接國省道路口道路不少於50米硬底化及路肩硬底化要求。按照市委工作要求,仁化縣將環丹國省道公路與農村公路平交口提升改造作為破解揚塵治理的重要舉措,結合“四好”公路建設,採取過硬措施,嚴格時間節點倒排工期,紮實推進工程建設,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按照標準全面完成了161處平交口道路硬底化任務,是全市縣(市、區)中率先完成國省道平交路口改造任務的縣,有效解決了車輛帶泥上路問題,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讚譽。

扬尘骤减 环丹更美!仁化:韶关国省道平交路口改造第一县~

國道106線周田段平交路口改造完成。周田鎮供圖

群眾參與 共建共享道路改造

“春節前回來時,遠遠地就看到國道與下營村連接路口髒兮兮的,這次回來發現截然不同的景象:平交路口乾淨漂亮了,視角寬闊了,通行更安全了,村莊的形象都提升了!”日前,仁化縣黃坑鎮下營村村民小張回家探親,談起平交路口的改變,頗為感慨地說道。

扬尘骤减 环丹更美!仁化:韶关国省道平交路口改造第一县~

綠化提升後的省道246線董塘鎮路段。

促使這一變化的,是仁化縣實施的環丹霞山國省道平交口及農村公路硬底化工程,涉及大橋鎮、周田鎮、黃坑鎮、丹霞街道、董塘鎮。按照技術標準原則上以路面寬3.5米,長度自接口邊緣起往內延伸50米,採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類型進行施工。

為了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平交口建設上來,該縣通過電視宣傳報道、派發宣傳手冊、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發動群眾支持、參與到建設中來。同時,結合“一線雙聯”、“民情夜訪”制度,縣領導、掛點幫扶單位、鎮領導經常到涉及村委座談,走村入戶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共商村道路建設等公共設施建設,形成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村民投工投勞參與路面平整、質量安全監督等工作,有效推進了工程加快建設。

創新舉措 高效推進工程建設

該縣今年1月13日在全市率先啟動國省道公路與農村公路平交口提升改造工程時,同步建立了路長負責制,縣委書記林國華作為總路長,縣長周小明等8位縣領導分別擔任各鎮境內國省道的路長,並將平交路口改造納入路長考核內容,與縣四套班子領導績效考核掛鉤。各路長及責任單位現場認領平交路口改造責任路段、工作任務。

扬尘骤减 环丹更美!仁化:韶关国省道平交路口改造第一县~

新建成的平交口。

自1月以來,各路長每週到所負責路段現場辦公研究解決問題,每月組織召開工作現場會,每月向縣委常委會報告一次,大力踐行市委“腳上有土、心中有譜”工作作風,強力推進工程改造。縣委督查室和縣政府督查室採取定期、不定期和明察暗訪等方式,下發整治建設督辦清單,掛牌督辦,對賬銷號。該縣每月組織開展一次評比,製作整治建設PPT,每月對整治建設工作進行攝影對比曝光,建立了縣、鎮、村三級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倒逼進度,形成比學趕超氛圍。

遏制揚塵汙染源 提升環丹霞山路域形象

截至目前,環丹國省道與農村公路161提升改造工程已全部完工,完成總里程7910米,面積25417平方米,完成投資529萬元。此外,平交口道路兩旁綠化提升也已基本完工。

工程的順利完工,有效解決了車輛帶泥上路問題,改變了過去特別是春天雨水季節,農村耕種車輛、施工車輛、運貨車輛等拖泥帶水上路問題,有效遏制揚塵的重要汙染源,改善環丹霞山國省道沿線環境衛生,進一步提升環丹霞山形象。

接下來,該縣將結合環丹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環丹霞山國省道沿線房屋外立面及道路景觀整治,對有條件的連接環丹國省道的鄉村道路進行整條路面硬底化,堅決完成市委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以實際工作成效體現執行力。其中,此期環丹農村公路硬底化工程共5.7公里,涉及大橋鎮、周田鎮和丹霞街道的9個自然村,目前工程正在加快建設,預計5月底前完工。

扬尘骤减 环丹更美!仁化:韶关国省道平交路口改造第一县~

文字:譚玉玲 盧劍鋒

扬尘骤减 环丹更美!仁化:韶关国省道平交路口改造第一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