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三農快線”志願服務隊:田頭傳技術!全力解農憂

當前,韶關仁化縣的早稻育秧正陸續展開,但受連日來的低溫雨水天氣影響,該縣部分地區出現爛種爛秧現象。為切實解決農戶春耕春種難題,該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由農業技術人員組成的“三農快線”志願服務隊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抓好早稻育秧,確保春耕生產科學有序推進。

仁化“三农快线”志愿服务队:田头传技术!全力解农忧

4月8日早上,天氣晴好,在仁化縣董塘鎮高蓮村的田地裡,一名農戶還是眉頭緊鎖,一副十分焦急的神情。“原本想搶抓時間耕種早稻,沒想到4月初突如其來的連續低溫陰雨天氣,讓我種植的部分秧苗受到冷害,出現了爛根爛秧的現象。”農戶憂心忡忡地說。記者注意到,眼前的大面積稻田,有少部分稻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受冷害現象。

而站在他身旁的“三農快線”志願服務隊農技專家凃新紅,正在向他仔細詢問早稻種植的情況。“現在要及時把浮起的秧苗插穩,這些以及爛根爛秧的秧苗,要及時排出田間積水,並追施腐熟的家欄肥或商品有機肥。受害較為嚴重的建議改種玉米、大豆等生育週期較短的經濟作物。”在拔起幾株秧苗仔細觀察後,凃新紅結合秧苗的生長情況開出了“處方”,並手把手教農戶相關技術要點。這讓該農戶對今年的收成心裡有了底兒。“經過專家指導田管後,這下子心裡踏實多了。”

仁化“三农快线”志愿服务队:田头传技术!全力解农忧

“他們深入到我們的田間地頭瞭解情況,比如說花生、水稻、貢柑等種植技術,他們都會根據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情況過來指導,在他們的指導下我們肯定有信心”。董塘鎮高蓮村農業主任李東平激動的說。

凃新紅指導農戶做好田間培育管理,保障農戶春耕生產,只是仁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三農快線”志願服務隊解決農戶在農業生產中遇到技術難題的一個縮影。據瞭解,為積極幫助農戶儘快投入農業生產,全力保障“雙區”農產品供應,仁化縣“三農快線”志願服務隊建立11個黨員農業技術指導組走村入戶、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春耕生產等工作。

日前,在仁化縣黃坑鎮下營村舉行的春耕技術指導現場,該縣“三農快線”志願服務隊農技專家姚廣林告訴村民們,雖然目前還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但季節不等人,現在如果不抓緊時間加強對貢柑果樹的春季管理,到年底農戶的增產增收就會受影響。“田間地頭的雜草要及早清理,以減少頭年藏身的越冬病蟲數量,降低貢柑發生病蟲害的幾率。還要提前施好肥料,為貢柑的生長提供足夠的肥料,防備因缺肥影響貢柑掛果。”

眼下,正是春耕春管的大忙時節,在仁化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技人員忙碌的身影。他們在做好農作物苗情、墒情、病蟲情預報的同時,深入到田間地頭“把脈問診”,並根據不利天氣後農作物的不同現狀“對症下藥”,為今年的農業豐產豐收奠定基礎。目前,全縣累計完成備耕面積17.96萬畝,其中犁耙辦田和整地起畦的花生面積為8.8萬畝,其中已播種花生的面積8.7萬畝,蔬菜種植1.53萬畝,藥材、豆類、玉米等其他農作物已種2.5萬畝,早稻犁耙辦田面積5.13萬畝,早稻已育秧5.13萬畝,拋秧5.13萬畝,已完成春耕備耕工作。

【全媒體記者】唐音

【通訊員】葉思靈 盧劍鋒

【作者】 唐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