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節,我和連長下哨所……

那年春節後的一天早上,班長杜康平通知我和班裡另外兩個戰友打好揹包跟隨連長下哨所,聽到這一消息,我們心裡挺高興。


那年春節,我和連長下哨所……



當兵一年多了,許多哨所的戰友在電話裡和我們都成了老朋友,可至今還沒見過他們的面呢,這次下哨不但可以見到他們,而且還可以面對面的交流,這對熟悉哨所的情況,密切戰友間的關係,乃至今後的工作開展,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汽車在公路上跑了近一個小時,我們到達了第一個維護哨(全連9個哨所)。那時的通信維護哨編制3個人,一個哨長,兩個戰士,負責維護幾十公里的通信架空明線。排哨稍微大一點,有一個排長和7、8個戰士,配備一臺汽車用於搶修線路。

那時西藏境內的通信維護哨,條件都非常簡陋。我們到達的第一個哨所,只有兩間和藏族老百姓一樣的用石頭砌起來的藏式民居。

大點的房間有30多平米,靠牆一圈是床鋪,床頭上是每個人配備的武器。房間的窗戶朝南,外面是奔騰不息的尼洋河,窗戶下是桌子,上面放著一部手搖電話機和一臺上級統一配發的臺式半導體收音機。白天光線還好,晚上可就不行了,只能靠那盞玻璃瓶做的簡易油燈了。小點的房子有10來個平方 ,既是倉庫也是廚房,房間裡有點昏暗,除了灶臺外,裡面還堆放著線路維護器材和工具。

平日裡哨所只有三個人,日子過的非常清苦,我們的到來讓哨所的戰友們感到非常的高興,就連大黃狗也高興地圍著我們不停的搖尾巴。

安頓好了之後,連長一邊抽著煙一邊詢問起哨所的情況,“你們哨所的幾部電話單機狀態如何?有沒有什麼毛病啊?”哨長回答說“我們三部電話單機,只有一部不太好用,其他兩部電話單機沒問題。”哨長邊說邊把有毛病的電話單機拿了過來。

修理電話單機對我們來說還是第一次,連長似乎看出了我們的心事,“你們幾個在訓練隊學過電話單機的工作原理吧?”“學過!”“那好,今天你們就理論聯繫實際,自己動手檢修一下電話單機。”

那年春節,我和連長下哨所……


接過有毛病的手搖電話單機,我們幾個心裡還真是有點虛。連長一邊抽著煙,一邊眯著眼睛看著我們,那眼神分明是說“小子們,你們在訓練隊學得咋樣,今天就讓我來見識一下。”見我們不知從何下手,他便說“首先應該檢查收發鈴電路對不對?”“對!”“然後再檢查什麼?”“送受話器電路。”“既然知道就按步驟檢測。”

在連長的提示和指點下,我們檢測了電話機的收發電路,檢測的結果是發不出去鈴,我們查找了好一會也沒查出毛病來,連長接過拆開的電話機看了看,然後對我們說,“你們幾個看看這,”他用鉗子指了指手搖發電機的彈簧片“是這兒接觸出了問題”連長先用手輕輕轉動發電機的搖把,又用鉗子夾了夾發電機輸出簧片,電話機的故障就這樣排除了。

事後,連長讓我們畫草圖,並對照實物分析故障原因,在連長指導、講解下,我們很快就掌握了電話單機的修理技術。

說實話,我從心裡挺佩服我們的連長,我們連長張光裕同志是湖南望城人,他不僅是雷鋒同年入伍的戰友,而且還是武漢通信學院畢業的高才生。他的通信設備維修技能,在我們總站工程技術人員中也是數一數二的。能夠跟著他一路學習維修技術真是我們的福氣。

在後來的10多天裡,我們跟著連長一路搭乘過往的汽車,跑完了連隊所有的維護哨。每到一個哨所,我們就用連長教我們的方法,仔細地檢修每一部電話單機。全連哨所的電話,經過這次檢修全部達到了最佳工作狀態。

通過這次理論聯繫實際的檢修鍛鍊,我們的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電話單機的故障從此再也難不倒我們了。

那年春節,我和連長下哨所……



郭偉明 中共黨員,1956年出生,江西興國籍,1971入伍,歷任西藏軍區戰士、班長、軍校學員、技師、教員、參謀。1988年從西藏軍區通信總站轉業至四川省政府機關。在部隊生活期間,寫有回憶錄《尼洋河畔的哨兵》真實的記錄了他在部隊生活。

那年春節,我和連長下哨所……

作者“郭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