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创新者说 | 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闭幕。此次论坛首次增设“创新之路”分论坛,来自 33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中外代表共同分享和展望了科技创新合作的话题。

从科研实验室的合作,到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再到国家级区域技术转移平台,科技创新合作成为“一带一路”的闪亮新名片。

科技创新周期每 10 年左右在不同行业都会有一波新浪潮,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进行,无论对于个人、企业还是城市、国家,是否能抓住创新周期都十分关键

在 3 月 28 日举办的 Plug and Play 中国创新生态大会现场,我们和全球数百名来自大企业、初创公司、投资机构、政府部门、高校等的创新从业者,针对当下技术本身的全球化分工势不可当的大环境,进行了探讨:我们未来的创新将走向哪里?我们又如何把握机遇?

创新者说 | 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Plug and Play 中国管理合伙人、首席执行官徐洁平发布了三个未来创新趋势:

趋势一:更早发现、趋向更早

趋势二:所有企业都将会成为科技企业

趋势三:创新载体:从空间到城市群落

从今天起,我们将和大家逐一探讨,展望中国创新生态圈的下一个趋势。


更早发现 趋向更早

更早发现“项目”

过去几年中,Plug and Play 中国的 100 余笔早期投资里,估值最高的已超过 1 亿元人民币;获得下轮融资的企业 28 家,投资方包括国科嘉和、金沙江创投、达晨资本、梅花创投、信中利、IDG 资本、峰瑞资本、创新工场等知名机构。

当然,不仅是 Plug and Play,我们看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 VC 把目标和方向往更早的项目聚焦。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创投市场集中于天使轮到 A 轮区间,融资案例总数量占比达 69.22%。A 轮及以前融资比例的明显提高也体现出投资者的眼光越加“向前看”的倾向。


创新者说 | 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2018 年中国创投市场融资轮次数量和金额


而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专利局的调研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70% 的技术创新、65% 的国内发明专利以及 80% 的新产品都来自于中小企业,而这些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非公有制企业。我们看到,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这些活跃的中小企业贡献了中国大部分的创造与发明。

投资阶段的前移,毋庸置疑已成为众多投资机构的标准战略,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备受青睐,天使投资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更早发现“人才”

技术固然重要,但“人”才是项目的灵魂。

创始人的经历、价值观往往也会间接影响项目的发展及成败。Plug and Play 对创始人和团队的考量极为重视,以我们投资过的企业为例,当我们将这些企业 CEO 们的毕业院校进行统计,不难发现他们许多来自全球非常知名的大学,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等。

以 2018 年 Plug and Play 捕获的三家独角兽公司之一 SoundHound 为例,通过音乐识别技术而引各家巨头垂青的 SoundHound,如今已成为估值超 10 亿美元的公司,而独角兽光环的背后,更离不开它的灵魂人物——创始人兼 CEO Keyvan Mohajer。


创新者说 | 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SoundHound 创始人兼 CEO Keyvan Mohajer

他在大学毕业之前就创办过 3 家盈利的公司,2000 年从多伦多大学本科毕业后,本着对科技和创业的热情,决定去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并学以致用,创办一家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在读博期间 Keyvan 开始研究语音识别技术,毕业前的两年便创办了 SoundHound。

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创新人才,以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Plug and Play 从大学路 165 号开始,就与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高校合作,取得了双赢的局面。


创新者说 | 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Plug and Play 投资的创业公司估值及创始人毕业院校

因此,Plug and Play 进入中国后与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全国 30 多所高校建立了深度生态合作,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业项目孵化投资、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国际创新创业交流等方面助力高校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开始投身于创业的热血之路,在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下,通过创业来实现个人的价值。


创新者说 | 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Plug and Play 中国的高校合作伙伴


当我们把眼光放早,我们很荣幸投资和见证了一些优秀学生创业项目的成长与发展。例如“互联网+”儿童阅读领域先行者聪明猴,和首款空气拨片产品 AeroBand。

尽管这些公司才刚刚开始他们的星光之路,但作为推动各细分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对整个科技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更早发现 To B 领域独角兽

Plug and Play 进入中国后,我们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在 To B 领域,美国诞生了 SAP、Oracle 等市值超过千亿美金的公司,但在中国,这样的独角兽公司仍属于空缺状态,To B 市场仍远远滞后于欧美。

与 To C 端的指数型增长不同,To B 市场很难带来短时期的高回报,总的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于产品和服务打磨期较慢、获客成本较高等等,但随着劳动人本的不断增加、C 端流量红利的耗尽,

To B 领域终于开始迎来了市场回暖的机会。

2015 年被称为“中国企业服务元年”,To B 领域的企业服务开始受到资本追捧。到 2018 年,融资数字已经增加至 1393 起,企业服务成为我国新经济领域获投数量 TOP 1。同时,我们有理由看到:中国的创新模式开始从 To C 端的模式创新转向更早的 To B 端的硬科技创业公司。


创新者说 | 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我们始终相信,未来的 To B 领域也会诞生出下一个独角兽,去颠覆这个行业成为领先者。

我们看到,除了诸如苹果、百度、谷歌、科大讯飞等互联网巨头,更多的新兴挑战者在各种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传统巨头企业不再必然垄断行业内的最顶尖技术,创业公司的技术被大企业并购采用或收购,大企业里的人也会跳出来创业,技术在大小企业里流转,形成共生的循环系统。

To B 是一条需要打磨的路。有志于做国产芯片公司的敏源传感 CEO 赵兴坦言道,“最大的挑战就是说服我们的客户让用户相信我们,因为像传感器这种芯片在整个应用中虽然售价高,但是实际上可靠性和性能非常关键。让客户相信我们在某些领域能够比国外的顶尖产品做得更好,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整个过程当中不断的有工匠精神反复的磨炼我们的产品。”

我们看到许多像赵兴这样的创业者,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资本的认可,一方面也希望和行业内的企业达成合作。

创业长路漫漫,技术的创新突破只是起点,距离成果转化、产品上市还有很长的距离。跨越死亡之谷是每一家创业公司的必修课。


创新者说 | 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Geoffrey Moore 的死亡谷理论

正如 Plug and Play 中国管理合伙人、常务副总裁赵晨谈到的:“我们是以联合创始人的心态加入一家公司的股东表里的。我们愿意把 Plug and Play 生态里的所有资源都倾注给投资的创业公司。”

除了资金的支持,Plug and Play 创新生态中的大企业、投资机构、高校、地方政府等资源为创业公司提供了他们切实需要的投后服务——拓展客户、验证并完善商业模式的机会。


创新者说 | 从校园到独角兽:更早发现创新火种

Plug and Play 中国管理合伙人、常务副总裁赵晨

通过“全球华人创业驿站”,我们帮助全球的华人了解中国市场,以更好地适应国内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VC Dealflow”,我们帮助创业者和投资方更精准地对接,寻求融资机会;通过 Plug and Play 中国 10 个垂直行业领域的加速营,我们帮助创业公司精准对接行业领军企业,让技术更快地落地于应用场景。

Plug and Play 中国相信,更早地发现创新火种是旅途的起点,而后的漫漫长路中,陪伴和支持则是我们对创业者最长情的告白。

创新无处不在 精彩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创新者说”后续内容

我们将深度解读更多创新趋势:

“所有企业都将成为科技企业”

“创新载体从空间到城市群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