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十常侍究竟是何等美色,竟然让汉灵帝言听计从!

小说:十常侍究竟是何等美色,竟然让汉灵帝言听计从!

再说这皇宫之中,自黄巾之乱结束以后,十常侍的权利更大了,谁敢不听他们的话就会被杀害。更是向破黄巾的功臣索要财物,不给的就会被罢官。皇甫嵩、朱俊等人也因此被免了官职。灵帝又封这伙奸宦为侯,朝朝政更加败坏,人民怨声载道。长沙那里不断的有人开始造反,其中数渔阳的张举、张纯声势最为浩大。张举称天子,张纯称大将军,表章雪片告急,结果都被十常侍藏匿起来。(起义的都是张姓的,先是张角,接着是这张纯,这是个迷啊)

这天,皇帝在后院和十常侍一起饮酒作乐。谏议大夫刘陶却跑到灵帝面前大哭,灵帝问其缘由。

刘陶悲恸不已,“天下已经危在旦夕,陛下为何还与这些宦官一起饮酒?”

灵帝听了,一片茫然。“国泰民安,有什么危机?”

“天下到处都盗贼举旗,侵掠州郡,都因这十常侍卖官害民,蒙骗陛下,把奏章都藏了下来,朝廷中也有人辞官还乡,这难道不是危机?”

十常侍门听了,连忙跪在灵帝面前,大呼:“大臣们容不下我们啊!臣等不能活命!愿陛下让我们保全性命回归家乡,臣等愿将家产充作军资。”说完便痛哭起来。

灵帝见十常侍如此伤悲,不由大怒,“你都有亲近侍奉你的人,为何独独容不下朕的人?来人拖下去斩了!”

门外的侍卫领命进来托起刘陶,刘陶心中大悲,“臣死不足惜啊!可怜这汉室天下,四百年的传承要亡于现在啊!”

侍卫们把刘陶拖出宫外,正准备行刑,却被一大臣喝住,“你们先不要动手,等我去劝谏下陛下。”

众人看去,原来是司徒陈耽,只见陈耽来到宫中,直接面见灵帝,说:“陛下,刘陶因为什么而收到如此惩罚?”

灵帝见陈耽如此直言,心中不喜,“那刘陶毁谤朕的的近臣,亵渎朕的身体!难道不应该处死吗?”

“陛下,天下的百姓就没有不恨得想吃十常侍肉的,唯独陛下如同对父母般敬重他们,他们身上没有一丝功勋,却都被封列为侯。何况封谞曾经和黄巾有所勾结,企图叛乱。若是陛下还看不到这下,江山社稷很快就不复存在了!”

见大臣们一再攻击十常侍,灵帝大怒道:“封谞作乱的事都查不出头绪,你们为何还要拿这说事,这十常侍中难道就没有忠臣?”

陈耽见灵帝执迷不悟,直接撞向台阶,想用自己的性命唤起灵帝。

可灵帝却是大怒,命侍卫们将晕死过去的陈耽拖了下去,和刘陶一起送进大牢。

当晚十常侍就在狱中杀害了他们,并且假传圣旨,封孙坚为长沙太守,去剿灭匪患。

孙坚也是勇猛,在接到圣旨后,不到两个月平定了江夏,荣升乌程侯。

接着十常侍又旧技重施,封刘虞为幽州牧,让他领兵去渔阳讨伐张举、张纯。

刘恢得知消息后,就写信推荐刘备。

刘虞也听说过刘备的名字,知道他是个人才,便命刘备为都尉,率兵直取贼巢。

有张飞和关羽这种猛人在,没过几日,反贼就被杀的丧失了信心。

张纯为人专一凶残,再加上刘备的大军压近,反贼们军心大乱,于是其帐下的一个头某就刺杀了张纯,带着他的头颅,率领一批无心再作乱的人前去刘备那里投降。张举见大势已去,也上吊自杀死了。

渔阳的作乱就此被平息,刘虞上表朝廷刘备的功劳,朝廷便赦免了刘备鞭打督邮的罪行,先是封他为下密的县丞,接着就升他为高堂县尉。公孙瓒又奏明刘备破黄巾时的功劳,灵帝就升刘备为别部司马、平原县令,刘虞封为太尉、

......

中平六年四月,灵帝病危,召大将军何进入宫,商量后事。何进本是杀猪的屠户,因妹妹被灵帝选为贵人,生皇子刘辩,被立为皇后,靠裙带关系掌了大权。后来灵帝又宠幸王美人,生了皇子刘协,何后心怀嫉妒,就把王美人毒死了,刘协被董太后收养。董太后十分宠爱刘协,劝灵帝立他为太子,灵帝也答应了。

蹇硕见灵帝病危,就说:“陛下要立刘协为太子,何进恐怕不会答应,不如先把他杀了吧。”

灵帝想了想,说了声“好!”

何进刚刚来到宫门,就见司马潘隐把他拉到一旁,低声说道:“何将军,你不要进宫了,蹇硕已经说服了陛下,准备杀你!”

何进大吃一惊,也不细问,就退回了自己的府邸,召来众大臣,准备杀尽宦官。

这时,已成典军校尉的曹操开口说道:“宦官在朝廷中势力极大,咱们能杀尽?若是泄露了机密,就会祸灭九族啊!”

何进见曹操如此胆小,便斥责说:“你个后生小辈,懂什么啊?”正说着。就见潘隐赶来报告:“皇上已经驾崩了,十常侍秘不发丧,要杀了何国舅,立皇子刘协为帝。”

潘隐的话音还没落下,钦差就来了,宣何进入宫。曹操建议先正君位,再合力讨贼。司隶校尉袁绍,字本初,愿领兵讨贼。

何进就让袁绍带五千御林军,保护他和三十多位大臣入宫。

何进等人进宫之后,先去了皇后那里,找来太子刘辩,然后在灵帝的棺材前立刘辨为帝。之后就命袁绍去抓蹇硕。

蹇硕一路逃到了御花园,被同党郭胜杀死。袁绍只好带着郭胜去见何进。

“将军,现在应该趁势把这些宦官斩草除根。”袁绍提议道。

何进有些摇摆不定。

而此时张让等宦官也感到后宫,哀求何后:“娘娘,谋害大将军的是蹇硕一人,与我们没有关系,请娘娘就命啊!”

何后念及旧情,便宣来何进,为众宦官讲情。本就摇摆不定的何进,听了太后的话后,就宣布不准乱杀宦官。

袁绍连忙在一旁劝说何进,“今日我们要是不趁机斩草除根,他日就是我们杀身大祸的源头啊!”

可奈何何进就是不听,众大臣只得散去。

第二天,何后对何进和大臣进行了封赏。董太后得知后,心中很是不服气,便找张让密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