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濟源之行,我們就是奔著國保去的。

第一站:大明寺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國保碑

濟源大明寺不收門票,這點很出乎我的意外,遊人很少,當天就我們一撥人。

院內的大菩提樹吸引了我。菩提樹是佛家的象徵,一般寺廟裡皆有種植,但是在中國北方地區,是用銀杏樹來代替菩提樹的,主要是因為北方不太適合菩提樹的存活。我所知道的河南有兩棵菩提樹都在濟源,另一棵在陽臺宮,王屋山的腳下,一處著名的道觀。至於道觀裡為何有菩提樹,那是我另外一篇文章要介紹的內容。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菩提樹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中佛殿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大鵬展翅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室內轉角鬥拱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前簷斗拱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市內大部分建築始於明代,清代有所重修。上圖中的成化二字,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大名鼎鼎的雞缸杯就是成化年制啊。

第二站:軹國故城

在一片麥田中,軹國故城遺址寂寞地佇立千年,櫛風沐雨。如果不是有人帶路指點,絕對會一晃而過。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國保碑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城牆遺址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古國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但在濟源留下了一串的有關地名,現在有軹城鎮、軹關陘,火車有軹城站……

本文要直面的刺客,說的是聶政。我原先不知道聶政冢在河南濟源,以為聶政只是書本上的一個名字而已,真是孤陋寡聞了。聶政冢是我們此行的第三站。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省保碑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碑文裡的哥哥換成弟弟更確切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冢丘

聶政冢接在公路旁,松柏罩頂,保存完好,前祠後墓,方便祭拜。

聶政是中國古代四大刺客之一,青年時代特別俠義,因為除掉了本地禍害而背井離鄉,在齊國以屠戶為生計,養活母親和姐姐。後來韓國士大夫嚴仲子禮賢下士結交與他,聶政在母親死後,為報嚴仲子知遇之恩,刺殺了韓國國相俠累,併為保護姐姐不受牽連而毀容自盡。可他姐姐也是烈女一枚,不忍弟弟白白死去、埋沒名聲,毅然前去認領屍體,悲痛之下也死在了弟弟身邊。

弟弟的孝義智勇和姐姐的剛烈不屈流芳千古。想想戰國時的士,俠肝義膽,光照千秋。對比現在,士之不存,久已。

繞墓半周,得拜前祠。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聶政祠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愛—相隨

祠前松柏挺拔,祠內冬青繁茂,似乎在昭示著俠義之氣長存。在這偏僻的鄉間,中國人樸素的思想感情展露無遺,鄉間也一直維繫著這種樸素的感情,保護著聶政祠和墓。而聶政就像划著這小舟逝去,江湖上只留下他的傳說。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坐在這焦柳鐵路的鐵軌上,遠古與現代激烈碰撞,走好腳下的路、走穩腳下的路,算是此行的最大收穫吧。

濟源:在公路旁直面刺客,江湖一直有他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