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岳飞还厉害的南宋名臣张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起南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这个朝代,认识的人可能也只是岳飞和秦桧,可是有一个人比岳飞还厉害,他就是张浚,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南宋开国历史上有两个牛人,一个是张浚,一个是张俊。

张俊是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一(或五大将之一),其地位一直在岳飞之上。岳飞南渡初期,一度隶属张俊。

岳飞直到围剿杨幺胜利后,才取得了与张俊相当的地位;

岳飞直到死时,在南宋帝国的军政地位,也一直排在张俊后面。南宋收归诸将兵权后,张俊是枢密使,岳飞是枢密副使。

张俊在南宋开国历史上这样牛,但是与张浚相比,还是要逊色许多的。

张浚33岁时,就是帝国的执政官,随后坐镇西北地区,政治、经济、人事、军事权力一手抓,曲端那种高级将领不服,张浚直接就将其击杀。在宋代,人臣拥有这种权力,实在可以称得上空前绝后了。

后来与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并称的吴玠,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张浚一手栽培出来的。

而后来所有的军事行动,只要张浚一出场,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岳飞等将领,都得屈居于张浚之后。因为坐镇前方时,张浚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兼国防部长,而张、刘、韩、岳只是相当于大军区司令。

张浚崛起,大约是在苗刘兵变(两个禁军将领逼赵构退位)时,表现的太优秀了。

当时,33岁的张浚旗帜鲜明的支持赵构,并且一再发表各种宣言,联络大家共同勤王。最后,张浚率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等人勤王成功。

张浚率领的这支勤王大军,若干年后回看,阵容实在太豪华了。因为南宋中兴四大将,有三个在其中。

苗刘兵变快结束后,33岁的张浚,马上成了帝国执政官。这么年青的帝国执政官,在大宋此前的历史上,据说只有寇准。

张浚这个人实在称得上霸气冲天,所以成绩很多,但是砸锅的事也没有少干。

所以,张浚在西北地区,指挥三十万大军,打了一场富平之战,结果全面溃败,于是大宋丧失西北。

后来,张浚改编刘光世的军队,因为处理不当,致使郦琼率领六万大军投降金国(伪齐)。

宋孝宗上位后,让张浚领衔北伐,再次大溃败。

说起张浚时,因为有岳飞等人的光芒遮盖,所以我们通常总会说到他的失败,很少会说到他的成功。

但是不论怎么说张浚的失败,我们必须也得承认,张浚在当时的江湖地位,是无人能及的。

张浚在西北,一场富平之战,致使三十万宋军大溃败、并且丧失西北。但是,赵构依然让张浚全面主持西北军事、政治、经济。

要知道,富平之战是建炎四年的事,而张浚被调回中央政府,却是绍兴三年的事。

从这个最基本的时间表,我们就可以知道,富平之战后,张浚依然是南宋帝国最倚重的军政长官。

更主要的是,绍兴三年,张浚被撤职回家。绍兴四年金军大举南下,赵构又让张浚复出,全权指军几路大军联合作战,并且成功打退金国的入侵。

从这层意义上,南宋政府一直高度认可张浚在西北的工作成绩,更高度认可张浚的工作能力,否则,绝不会在金国大举南侵时,让张浚复出担任大军统帅。

后来,张浚主持南宋军改,致使六万宋军北上投降金国(伪齐)。但是,张浚依然是南宋主战派的旗帜性人物,更是南宋主战派众望所归的人物。

因为类似的原因,宋孝宗决定大举北伐时,就邀请张浚出山主持北伐。

看到孝宗一心北伐,赵构告诉他孝宗,张浚根本当不起大任,因为他主持富平之战,三十万大军溃败;他负责军队改编,让六万政府军集体投敌。

但是,宋孝宗显然不这样看张浚,更主要的是,当时的主战派也不这样看张浚,所以大家依然让张浚主持北伐。

总的来说,张浚的一生,称得上霸气冲天,所以张浚干事从来都是大刀阔斧。在这种背景下,张浚的成绩自然非常大,但是失败也非常大。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只盯着张浚的失败看,自然会觉得张浚是一个大饭桶。

问题是,曹操一生的大败也很多。以至于在演义中,当张松把曹操的失败全罗列出来,气得曹操差点杀了张松。因为老子光彩照人的事迹多的去了,你怎么就盯着老子失败说事呢?

至于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后世都有刘跑跑一说,因为刘备的一生,就是四处转进的一生,最后还是因为军事失败而死的。如果我们把目光盯在刘备的失败上,刘备恐怕也是一个饭桶。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张浚在孝宗北伐前夕死了,写在历史书上,肯定也是壮志未酬生前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

可惜,张浚该死不死,多活了一年多时间,于是又让他迎来了人生第三次重大失败。张浚率军北伐,结果很快全军溃败。

这一败,孝宗一心北复中原的雄心也消失了,因为从此以后,孝宗虽然天天高呼要北复中原,但是再也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说到张浚主持的富平之战,人们常常会强调它的盲目轻率。但是,只要我们看最基本的历史事实,自然会发现,在战役上,这是一场大败仗,从战略上,它显然是一场大胜仗。

富平之战,是公元1130年9月24日进行的。

楚州,是公元1130年9月29日沦陷的。

岳飞弃守通州、泰州,则是公元1130年11月的事。

我们必须得知道一件事,张浚在西北地区折腾的惊天动地,所以完颜宗弼从东部战场赶到了西北地区。

在这种背景下,楚州依然沦陷了;神功无敌的岳飞,也只能弃守自己防区,一个劲的向江南转进。

如果没有张浚在西北地区折腾的惊天动地,会是什么结果呢?南宋中央政府能不能躲过金军这轮猛烈进攻,恐怕实在是个未知数。

张浚发动富平之战时,谁也知道时机并不成熟,张浚自己也知道。问题是,看到东部战场上,金军咄咄逼人,一副要把南宋中央政府灭掉的样子,张浚只能丢车保帅了!

在公开场合,张浚自然不能说,我们在西北进行大反攻,只是为了丢车保帅。因为张浚这样说,等于两军还未开战,主帅就说我方凶多吉少,这会打垮己方士气的。

问题是,在私底下,张浚显然会告诉核心成员。我也知道,现在在西北发动大反攻的时机并不成熟。问题是,现在东线战场一片危急,我们西北军就知道保存实力,南宋就有崩盘的可能性。所以,这场仗,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